《老九门佛缘 作者:何九》第45章


电视剧彻底弃了,现在开始自编。
后面我会接轨盗墓笔记中对老九门描写的历史。
什么西沙阿,巴乃阿,长白山阿,古楼阿,适当的写出来。
作者大部分地方会略写加自编。
我查看资料,发现“它”的组建者是张启山时我是一脸懵逼的。
没想到我家佛爷竟然是反派!!!!!
另外,姬家与张家共同的使命,上古时代长生的辛密,这个世界的真正形态,作者都会根据自己的和盗墓笔记的理解写出来。
毕竟咱是正剧!(一本正经脸
才没有一言不合就变身玛丽苏呢!╭(╯^╰)╮
☆、八十七
大雪封山。
整个长白山一片银装素裹。
长白山脚下的原始森林不负郁郁葱葱的景象,漫天满树的雪白。
一脚踏上去,都要拔不出来腿了。
张启山跟着前面的张家人,显然是他多年前留在这寻找本家的族人。
——长白山现在的这个季节,真的冷的要死。
他和苏周经过了整整四天的跋涉,这次出门远行,更是谁也没带。
长沙如今形势稳定,甚至可以说是大好,有老八老九坐镇,张副官带兵,没什么可操心的。
这里到处都是银白色,夜间寒风凛冽,白日里倒是好多了。
这次来张家,虽然是临时起意,但是显然,张启山早已谋划很久了。
苏周不知道,他对于把他赶出家族的本家留着个什么念想和态度,或许这也是他想寻找的答案。
他说,当年父亲离开本家,并不止因为他的血统原因,随后的张家大内乱更是佐证了这一说法。
那么,他的父亲和他这一脉的族人,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或许这一次,总会找到一些说法的。
“佛爷,前面就是驿站了,再往前走三里就到了本家的宅子。”
前面的大汉回过身来,大衣裹得他像个熊,但是隐约可以看见他层层包裹下的危险力,最主要的是他的目光。满目风霜雨雪,可见他为了寻找久远的家族早已踏遍了冰川万里,一片苍凉。
这个驿站,听说也是临时建起来的。张启山当年打天下的时候,是真真正正的在张家的亲兵面前立了领袖的形象,那或许又是另一段激情岁月。
所以尽管南北分割,这些兵也对长沙的事多有了解,一来一回,他们也经常派人到长沙去,甚至有时候替换回别的族人来。
显然,张启山在部队中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他微点头,抬着看了看天,“今天先在驿站休息,明早再出发。”
他的穿着和那亲兵比起来,未免太过淡薄,过膝的大衣还动不动就被寒风吹的飞起来。除了他本身的身体素质之外,细看去他周身有淡淡的冰气缭绕着,四周的冷气遇见,无不退避三舍。
他话音刚落,身后“簌簌”的声响传来,苏周一身黑色的军衣,干脆落的从树上荡下来。
出门之后,苏周就很少在外人之前暴露阵法了,毕竟神镰有时候对待中国的隐族不是那么讲道理。
所以那大汉只以为身体异于常人,没有想到别处去。
“前方有大阵,看不清,”她俯在张启山身边小声说道,“看来地方是对了,很古老的护山大阵,这么多年没找到,也是应该的。”
张启山眉目微敛,他牵着她的手,神色柔和,“累么。”
淡淡的关心和纵容将她包围。
谁料这家伙双眼突然亮了,“不累呀,”她说着,颇有点手舞足蹈的样子,“真的是大阵!!赚大发了!!这回赚大了!”
他不由挑眉失笑,她自顾自的说着,“你知道护山大阵这种东西,没有哪个家族愿意拿出来给人研究,你不说这荒了么!咱们赚大了!”
前面的大汉被他们的说话声引得回了头,苏周一无所觉,不停的摇着张启山的胳膊,一副现在就要赶过去看看的样子。
他只好圈着她的脖子,硬生生的给拉近了驿站里。
夕阳垂暮。
夜里的长白山像是发了疯的巨兽,整个驿站紧紧的依偎在一个山洞里,即使是洞里的帐篷,都被吹的东倒西歪,嘎吱嘎吱的响。
这的环境实在太艰苦了。苏周给他们悄悄的布了一个阵,至少能减不少寒冷。
夜深。
人静。
苏周窝在张启山的怀里,她听着他沉稳的呼吸和心跳,心里却明白,他一定没睡。
她也睡不着。
也不知道是大阵的影响还是因为去的是张启山本家的影响了。
但是她没有叫他。
这样正好。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知道自己不仅改了三叔的剧情,甚至掺杂了盗版(老九门短篇集)里面的剧情。这不是三叔写的。
希望看文的原著向读者谅解。
爱你们!
☆、八十八
大雪虽然铺天盖地,但是奇怪的是,再往前走上两里多一点,天气竟然渐渐转温。
“佛爷,就是这样,我们才发现了这块地界的不同。”
又是昨天的那位大汉,他今天也少穿了些许,看得出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的,只是眼角到面颊处有一道疤,严肃起来的时候,蓦地有几分凶横。他带着一队人,跟在张启山身后。
张启山正背手站在一处山崖上,望着底下如旧的森林,目光沉沉的。
见他没有说话,身后的大汉接道,“只是不知怎么回事,以前这个地方没什么奇怪的,上次有个兄弟误打误撞的掉了下去,不知道怎么就找到了旧宅。”
“然后呢。”他抬手摩挲着手中的戒指,淡淡的问。
“我们试过很多遍,只有在正午的时候跳下去,走很多乱七八糟的歪路,才能看的着。但是至今还没有兄弟进去接近过。”说着,他心里也纳闷,自己明明汇报了这些情况,佛爷怎么现在还问不说,还一大早上就来了。
还有,当时汇报的说是幻境不一定真的是祖宅,佛爷亲自就来了不怕白跑一趟么。
想着,突然见远处的树林子里一片摇曳,大片大片的雪花降落。一个黑色的身影踏雪飞奔!她手里拿着一把藏青色的长剑,一下子插到崖壁上,猛地一跃!她弯腰拔剑又是几步飞檐走壁的跳跃着,踏着曼妙的步法撩着满地风雪而来!
是在佛爷身边那个来无影去无踪的女子。大汉脑海中浮现出这句话。
张启山弯身拉住了她的手,把人给带了过来。
她一上来,便随手挽了一个剑花,因着在这冰天雪地里她没什么冷感,所以早早就来探路摸阵了。
“如何。”
张启山发现她眼底难掩的兴奋,整个人都跃跃欲试的,不由问道。
“你可知,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了什么。”她傲娇的扬着小脸,一副“什么都被我看穿了快来夸奖我呀”的小表情。
张启山早就习惯她这副表情了,见她不依不饶,只好垂头无奈看着她,“是,阿娇最厉害。”
苏周依旧扬着下巴,这回她受用的眯了眯眼,道,“陶渊明其人,明面是个隐士,但是他不是一般的隐士。”
“为了创造他理想的世界,他开篇世外桃源,深研阵法。”
“在当世,是不可多得的阵法大师。”
“去掉《桃花源记》的一些修饰词,隐约可以窥见陶渊明对桃花源的设计之心。”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个阵……”她手中拿剑,剑尖直指下面的林子,“只在七百年间。”
张启山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注意到她眼底熠熠闪烁的光芒,怕是满地白雪不及一分。
而他身后的兵听的一头雾水,他明显是不相信这些,“姑娘莫不是说,这是陶渊明布下的……阵!?”
苏周回过头看了他一眼,大汉一怔,前头他没正眼见过苏周,竟没想她这么年轻。
“不是,”苏周把剑收了回来,“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人,距今一千七百年左右。而且阵法最鼎盛的时期,分明在战国。张家作为一个传承了那么久的家族,大阵的年岁为什么不在战国左右。”
“遭受重创。”
张启山不假思索,淡淡道。
“没错,”苏周递给他一个赞同的眼神,“时间倒退七百年,一次重创,让护山大阵全破,不得已,他们才用了陶渊明的阵法,六步桃源阵。”
“陶渊明阵法意在避世,他有一个极大的弊端,陶渊明想创造的是一个大同世界,这个阵,有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让人变得安居乐业,无欲无求。没有哪个家族,会傻到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