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决定一切》第1章


作者:罗曼·V·皮尔
第一课设定目标——经常怀着令人振奋的新目标
我从没有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一生中的所有目标,我甚至从没这样想过。直至今日,我心中仍有很多梦想,不断拟订计划去尝试新的目标,对一切都保持高度的兴趣。
幸福就是不断前进
我从没有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一生中的所有目标,我甚至从没这样想过。直至今日,我心中仍有很多梦想,不断拟订计划去尝试新的目标,对一切都保持高度的兴趣。
有人因为“终于实现目标”而兴奋不已。一般人也会赞美这些成功者说:“那人已攀上了人生的高峰,实现他的目标了。”或者说:“他是那么成功,再也不缺少什么了。”
事实上,“成功者”往往会感到寂寞,似乎遗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那是因为推动他们跨越高峰的原动力——动力、精力或刺激已经变得淡薄。对于实现目标,不再像过去那样感到刺激和兴奋。随着最终目标的完成,努力的方向不再明确,即使胜券在握,也毫无喜悦之感。
一位成功者这样说:
“我的人生已没有什么乐趣可言。我不必再像过去那样辛劳工作,也不再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有位著名的企业家,是几家著名大公司的董事长,他的事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他年方35岁,就已在竞争激烈的商界赢得极高的地位。到了40岁,他对一切已感到厌倦,在他45岁时便宣称自己已经完成了一切,他的全盛时代结束了。
他这样感叹道:
“今后,我所能做的只是设法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被别人取代。现在想来,努力奋斗寻求发展的时代,要愉快得多。那是我人生中的黄金时期,现在再也领略不到那种乐趣了。”
可是,也有生活方式或思想与他全然不同的人。他们达到一个目标后,又接着设定下一个新目标,再度接受挑战,完成这个目标。过去的梦想实现后,又抱着新的梦想,向更大、更能专心投入的目标努力迈进。
他们对生活、工作和获得成功永远能感受到相同的喜悦,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精力充沛、日新月异地昂首向前,不论在任何时刻都不会丧失热忱和创造力。
对他们来说,“目标都已达到”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他们无时无刻都在为自己新的目标奋斗不懈。
真正的兴趣、永无止境的快乐和幸福感是在朝着目标努力拼搏时才能体会到的,而不是在达到目标之后。确定新的目标,以不变的斗志和进取心,再度面对挑战,这时才会有真正的快乐。
永远能感受到幸福的人,是对追求新目标保持兴趣、永远在向更高层次迈进的那些人。不少成功者常会满足地想,好不容易获得成功,终于可以安心了。可是,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就再也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也会失去向目标努力的乐趣。
成为向自我挑战的人
被公认为百货业最伟大的推销员的艾摩斯·帕立舒,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最幸福的人。
他有口吃的毛病,尽管如此,他每年在纽约大都会饭店举办例行演讲时,偌大的会场总是挤满了全国各百货公司的经理,屏息敛气地聆听他分析市场概况和发展趋势,这足以证明他取得的成就。但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他达到的众多目标中的一个而已。直到晚年,他的头脑仍旧十分敏锐,不断产生出人意料的新构思。
每当我为他取得的某个成就向他表示祝贺时,他都毫不在意,只是兴冲冲地说:
“你听听我现在想到的这个奇妙的构想。”
他一专注什么,说话就会口吃。在他94岁的时候,别人告诉我他快要不久于人世了。我听到这个消息,赶紧给他打去电话。
“嗨!”他的热情一如往常,“我又有了新的构想,是个非常美妙的构想呢。”
他简要地说明了他那令人兴奋的新目标。他根本没有提到死亡,只是尽情诉说生的喜悦。
他因病情恶化而去世,是两天以后的事。
艾摩斯·帕立舒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他从没有认为自己已完成了一切。他永远在向下一个目标前进,一生都走在达到下一个目标的路上。
同艾摩斯一样,美国棒球界著名人物布兰琪·里奇,也是一个令人毕生难忘的杰出人物。
他曾任圣路易士红衣队、布鲁克林道奇队以及匹兹堡海盗队的教练。他所撰写的《美国的钻石》是棒球运动的经典之作。
在庆祝布兰琪·里奇的棒球生涯五十周年晚会上,一名记者这样问他:
“在美国的重要运动之一的棒球界纵横了半个世纪,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里奇皱起眉头回答道:
“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退休!”
虽然创造了众多佳绩,但他绝不认为这样就达到了所有目标,他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因此不断创造出杰出的成就。
拥有信念比拥有才能更重要
不久前,我应邀在加利福尼亚丁香花园水晶大教堂星期天早晨的礼拜上演讲。这个宏伟的教堂是罗伯特·休勒博士以虔诚的信仰和500美元基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那天早晨是30周年纪念庆典。大教堂里挤满了听众,报纸报导说有11000人。
这座由钢铁和玻璃建造的大教堂被有晶莹喷泉的庭园所环绕,每星期通过电视播放礼拜的讯息,是数百万人的灵魂之家。
在这个特别的星期天,休勒博士为满足信徒们的要求,发表了建立新中心的计划。在别人看来,休勒博士早已功德圆满,达到了他的人生目标,然而人生态度积极的人,在达到某个目标后,就会设定一个新目标。
无论你是怎样全力以赴实现了某个目标,也不能说已经完成了一切。要是已经完成了几个目标,那么应该再设定新的、更感兴趣的目标。我要再重复一次:在你面前,还有无数美好的机会在等待着你!
即使过去创下过显赫的业绩,也不能说已经足够。对你来说,最好的东西还在后头。不要在回顾自己的业绩时说“做得真好,目标已完全实现”,而应该认为能这样好地完成工作,只是“证明自己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要经常相信自己的面前有永无止境的美好未来,不能有丝毫怀疑。这样就能从某种程度的成功,继续走向更大的成功,从而拥有不断发展的壮阔人生。
美国社会人生观的基础就是人人机会均等,人人都能靠自己的信念和能力获得发展。怀有何种信念或思想,远比拥有才能更重要。
我深切地认识到积极的态度和信念的重要性,所以能成功地说服许多人,让他们知道凭借思想、信仰、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就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事实上,这种凭借积极的态度和信念,使平凡的人做成不平凡事业的例子并不缺乏。
包括我在内,有不少人撰写励志书籍来激励人们,但比这些书更能孕育杰出人物的是美国本身所具备的特质。再重复一遍:
怀有何种信念,远比拥有才能更重要。
态度决定一切!
夹着“目标”的汉堡
在美国中西部的某市,有一次我和爱人露丝应邀去一位极其成功的实业家优雅的宅邸做客,他是创办美国某著名企业的大人物。
过去我很荣幸有机会把赫纳肖·亚尔加奖颁给他。这个奖旨在奖励出身寒微,力争上游,终于在社会上崭露头角的人。
“你是在哪里出生的?”
我问他。回答是意想不到的:
“我也不清楚,大概是亚特兰大市吧。我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我是个孤儿,由养父母带大,然后带着几美元踏入了这个社会。”
他换了好几种工作,最后在印第安那州福特·维因的一家餐厅当实习服务生。他既聪明又勤快,把工作做得很好。餐厅的主人看在眼里,就把俄亥俄州哥伦布快要倒闭的小店交给他经营,考验他的能力。
一开始,他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使那家小店兴旺起来,后来他找出业务不顺的原因是因为菜式过多,采购时容易浪费,因此没有利润。于是他减少菜式,果然使生意日渐兴隆起来。后来他用自己赚的钱开了一个汉堡餐厅,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吃汉堡。他以女儿的名字温迪作为店名。这家小店声誉远播,店面也逐渐扩大。
他就是迪布·汤姆斯,经常注意使用最好的牛肉,不断想出新点子,受欢迎的连锁店陆续开张起来。在他的干劲和信念的推动下,温迪连锁店现在已多达3200家。在快餐界排名第一。
但要是有人问他是否已经登上了人生的巅峰,迪布一定会坚决否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