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桐》第514章


“太子伤心太过,失态了,侍候他下去静一静。”在太子一声比一声高昂的咆哮声中,福安长公主发话了,福安长公主声音不高,却压在太子的咆哮之上。
常太监立刻上前去扶太子,太子猛一把甩开他,一个转身,手指点在福安长公主鼻尖不远,没等他咆哮出来,站在殿门口的宁远一个闪身,众人只觉得眼前花了花,宁远已经拦在太子和福安长公主之间,面对着太子,一脸谦恭,“太子爷,长公主姐姐吩咐了,您还是安心歇一歇吧。”
说话之前,已经伸手按在太子两边肩膀上,看着恭敬,其实紧扣住太子胳膊,提的他脚不沾地,出了正殿。
福安长公主仿佛没看到这一幕,只直直的看着皇上,宁远拖开太子,福安长公主上前几步,常太监体贴之极的推了张椅子过来,福安长公主坐在皇上面前,伸出握住皇上微凉的手,“大哥。”
“四哥儿,是个急性子,他看朕病,急。”皇上喘过口气,先替太子解释。
“他确实性子急,急的等不到大哥咽下这口气,急的恨不能象踹死贺嫔那样,把大哥也立刻送走。”福安长公主一改平时的沉默平和,话语犀利的不留丝毫情面。
皇上愕然看着福安长公主,福安长公主叹了口气,“大哥,四哥儿,甚至大哥儿,是什么样性子人品,你心里一清二楚,你不肯承认,难道到这会儿了,你还要自欺欺人?”
“真真!”皇上嘴唇抖个不停,她想干什么?
“周氏的死,大哥难道不是心知肚明么?”福安长公主直视着皇上,“太医院的脉案,皇上看过的,周氏除了中了砒霜的毒,还中了断肠草的毒,下毒的,除了老大,还有老四,她亲生的两个孩子,一起生了心,一起下了手,一起毒死了她。”
“真真!”皇上震惊中透着慌乱,挣扎着想坐起来,常太监急忙上前,从后面将皇上推起来些,小内侍垫上垫子,“真真,你疯了,疯了?”
☆、第七百二四章 梦醒
“太医院的脉案都在,诊脉的人在,卖断肠草给太子的人也在,大哥要看吗?”福安长公主体贴的替皇上拉了拉锦被。
“真真……”皇上眼里的震惊渐褪,慌乱中掺着悲伤,看着福安长公主的样子,竟有几分可怜。
她既然这样说,这件事,只怕真是如此,没什么事能瞒得过她……
“大哥,阿爹临大行前,跟你说的那些话,你还记得吗?”福安长公主眼里都是悲伤,看着皇上问道,皇上眼睛一下子瞪圆了,“真真,你是个女人,你一个女人……女人……”
“是,”福安长公主眼皮垂下又抬起,“阿爹在的时候,常常说起你,说你好就好在性子平和,能听得进人言,阿爹说,为人主,头一件,就是要听得进良言,有了这一条,有没有才干,其实不要紧。”
“阿爹……说过?”皇上看着福安长公主,神情有几分迷离。
“嗯,阿爹常常说起大哥,大哥是长子,阿爹最疼你,也最寄厚望予你。”福安长公主接着道:“阿爹说过,把这天下,把林家这份祖宗基业,交给你,他最放心。”
“阿爹……”两滴有些混浊的眼泪,从皇上眼角流下来。
“大哥,你有识人之能,你很明白,周氏的死是怎么回事,老大是什么样人,太子又是什么样的人,你都明白,你不愿意伤了周氏的心,你装糊涂,大哥,你的糊涂害死了周氏,害死了老大。”福安长公主话锋一转,又回来了。
“四哥儿……”皇上在过来和现在之间,茫茫然然。
“大哥,你要去见阿爹,去见翁翁,去见林家的列祖列宗,你打算怎么跟阿爹说太子毒死周氏这件事?你怎么跟阿爹说,你把林家基业交给了一个毒死生母、烧死同胞兄长,踢死身怀有孕的贺嫔的人?”
“真真……”皇上两只手乱抓,努力想要坐起来,再坐起来。
“大哥,这事,我不跟你说,还有谁能跟你说这样的话呢?早晚有一天,我也要去见阿爹,我不想让阿爹失望难过,大哥,你是长兄,是阿爹最看重的儿子,大哥,太子无德无行,他担不起林家的基业,更担不起这个天下。”
“他是太子……”皇上紧紧抓着被子,象抓着根救命稻草。“朕只有他这一个儿子了……”
“还有五哥儿。”福安长公主打断了皇上的话。
“五哥儿?”皇上看起来很茫然,随即哭起来,“真真,朕答应过娇娇,答应过她,答应过……”
“大哥。”福安长公主叹了口气,“那阿爹呢?难道你也要象阿娘那样,在皇陵建个衣冠冢?不见阿爹,不见林家列祖列宗?”
“真真……”皇上哀求般叫道。
“大哥,我只有你这一个同胞兄长,这个世间,你是我最亲的亲人,这个时候,跟你说这些话,是不想让大哥无颜见阿爹,见林家列祖列宗。林家和天下,太子担不起,他不配,大哥在,他是太子,大哥大行,他还是太子,大哥,我只是替你着想。”
福安长公主声音温和,话却极其冷酷。
皇上直直的看着福安长公主,半晌,两行眼泪从眼角滑下来。
“昨天,前天,大前天,朕都梦到阿爹,梦到从前,真真,大哥要走了,你……”皇上摸索着去抓福安长公主的手,“守住林家,替林家守住基业,守住咱们林家天下,宁氏……”
“放心,有我。”福安长公主接过了皇上的话。
“好,好……”皇上哽咽着,“真真,四哥儿……还是个孩子,都怪朕,他还是个孩子,你……”
“我知道,大哥放心,他总归姓林。”福安长公主点头答应,他总归姓林,只要不作死,他就不会死。
“宣墨卿、吕卿……”皇上声音低弱而无力,福安长公主看了眼常太监,常太监急忙小步快走出来,宣早就等候在殿外的墨相等人进殿。
墨相走在最前,吕相和楚相紧跟其后,晋王、解尚书、孙学士以及当值的翰林承旨季疏影等人鱼贯而进,在皇上床前跪成一片。
“拟旨。”皇上看着福安长公主,话说的有些艰难,“太子无德,不堪大用,改立……”
跪在床角位置的晋王一下子抬起头,目光直直而渴望的盯着皇上,跪在最前托着纸笔的季疏影,下意识的侧了侧身,挡住了晋王的目光,抬眼扫向宁远时,正迎上宁远似笑非笑的目光。
“……立五哥儿林睿为太子。”皇上顿了顿,略过了宁皇后,“福安,为宁国福安长公主,加**公主,宗正卿,检校侍中,行中书令。就……”皇上握着福安长公主的手,“朕就……托付给你了。”
墨相没看皇上,只看着福安长公主,吕相低着头,一脸哀伤,楚相微微有些兴奋,果然是这样!
季疏影等了片刻,见皇上不再发话了,低垂着眼皮,正要退下去拟旨,孙学士伸手从他手里抢过纸笔,“此事重大,我来!”
孙学士拟了旨,皇上点了头,墨相捧了旨,诸人掂着脚尖退出,只留福安长公主陪着皇上。
出到殿外,宁远晃到季疏影旁边,“我可是君子。”季疏影看了他一眼,又扫了眼能看出几分失落的晋王,没说话。他这是说他刚才的举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可没觉得他是君子,也没觉得自己是在度君子之腹。
…………
两天之后,皇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几乎同时,贺嫔也死了,邓嬷嬷服了毒,贺嫔和邓嬷嬷的忠,得到了从宁皇后、福安长公主到朝廷的表彰,贺嫔晋了皇贵妃,随皇上入葬皇陵。
雪又下了起来,白漫漫一片的禁中在大雪的笼罩下,反倒不显的那么哀伤了。
上一次在大皇子府外砌墙的,是随国公,这一次,在太子从前的王府外砌墙的,是周六。
周六坐在车上,看着渐渐起来的高墙,一把接一把的抹眼泪,他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哭,就是悲伤的厉害,这悲伤是因为皇上的大行,还是因为眼前这堵高墙,他理不清,也不想理,他只是隐隐觉得,一切都过去了,他好象做了一场梦,现在,梦醒了。
☆、第七百二五章 新朝
五皇子登基的事,尘埃落定,没人着急,从从容容的安排在一个月后。
福安长公主成了宁国福安大长公主,驳回了一大摞要给她修公主府的折子,说她原本是清修之人,兄长不幸,为国为家,她不得不看顾一二,可这只是权宜之策,几年之后,她还是要回城外清修,这几年,就在宝箓宫暂住,就很好。
甚至在宝箓宫,也是和从前一样,住在偏院西厢,虽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