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侄》第123章


那人甫一进门,看到赵寅,立刻就认出了他,“赵大人?”
赵寅站了起来,道教在北齐地位颇高,黄云观更是北齐帝钦定的皇家道观,身为观主,风清道长的身份自然尊贵。
“风清道长,有些日子不见了吧。”
“最近大京城中召开勇士大会,赵大人应当无比繁忙才对,怎会有空来此?”风清道长目光一掠,落到一侧坐着的江慕灵身上,微笑询问:“这位是……”
江慕灵立刻就挺直了小腰板,她想站起身,可赵寅却状似不经意的将手搭在她细窄的肩上,看似轻飘飘的依附,实则强行按住了她意欲起身的动作:“这位是东临来的贵客,因为脚伤不便见礼,还请道长包涵。不过我此行过来,倒确实有一事要劳烦道长。”
风清道长点头,也不见意外,抬手慢慢抚着长须,“赵大人但说无妨。”
“东临的丞相受伤了,都知道道长您精通黄岐之术,所以我这才特地找过来,想让你走一趟四方馆。”
卷三:北齐 第三十六章:只识丞相不识君
风清道长和赵寅交好,既然后者开了口,他自是要走一趟的。
不过银锭等人担心江慕灵的腿伤,风清道长稍做检查,待确认她疼痛的位置和大致大小,这才状似不经意的瞟向赵寅,似乎觉察到了什么。
赵寅笑了笑,没说话。
风清道长了然,也露出了微笑,温和道:“不妨事,休息片刻就好了。”
银锭和金元都松了口气,江慕灵倒是没什么反应,毕竟赵寅那一下留了力,过了这么久,痛意也消的差不多了。
于是众人也不再耽搁,准备动身回大京城,只是临行前,风清道长还有东西准备,就让江慕灵等人先一步去道门前等候。
风清道长还站在原地,目送着江慕灵远去,声音轻的几不可闻:“你对这位江小姐……”
赵寅瞬间懂了风清道长的意思,“怎么样?”
风清道长评判:“瞧起来年龄不大。”
“嗯,尚未及笄。”
“这是东临送来的?”
“要真是送的,就没意思了。”赵寅一手托肘,一手慢慢抚着自己的下巴,笑得颇有几分不怀好意,“这是东临丞相的侄女。”
风清道长皱眉:“这种身份你也敢动?”
他也曾听闻北齐有意与东临结盟,这种时候要是这位江小姐出了事……保不齐东临就直接坚定洛中,联合抵御北齐了。
赵寅倒是一脸的无所谓:“玩玩儿嘛,你也知道咱们北齐女子,寡而无味,如同嚼蜡,一点都不像东临女子那般狂放。”
风清道长毕竟是道门中人,他说的这么直白,难免让前者觉得不适,“我倒是没看出这位江小姐狂放在哪。”
“这自然不能让你看到。”赵寅笑了笑,忽而一正神色:“好了,言归正传。”
风清道长稍稍收神,颔首示意他继续。
——就知道是有其他事交代,不然他也不需要走这一遭。
“东临帝置若虚设,真正在东临掌权的,就是这位受伤的宋相。”赵寅三言两语的草草解释了下,之后才慢慢靠近,凑到风清道长的耳畔,轻声呢喃:“道长,你说有没有可能,一个人会悄无声息的死在病床…上?”
风清道长的面色变得凝重了起来,唇瓣紧抿,没有说话。
赵寅又道:“只要宋清昀死,东临必定大乱。”
“赵大人,可别忘了边上还有个洛中在虎视眈眈。”风清道长提醒着,想起自己数年前在东临游历时发生的一些事,慢慢眯起了双眸:“何况,我总觉得东临不简单。”
一个声望和民意都抵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时,坐在金銮宝座上的年轻君王就不会感到害怕和危机吗?当一个国家,只识丞相却不识君,那这到底是丞相的天下,还是君主的天下?
“宋相在东临的声望之高,常人无法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东临帝若还能泰然处之,无非两种情况。”风清道长说着,缓缓伸起了两根手指:“一,东临帝不屑,他的人生只为享乐安逸,讨厌家国天下事,百姓心里敬重的是谁他完全不介意;二,东临帝有自信。”
说到这里,风清道长的声音不由得凝重了几分:“如宋清昀这般人物,他自信可以掌控。”
赵寅简直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似乎不敢相信他说了什么:“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想法?那个东临帝我见过,一脸欲象,沉迷玩乐,没救了。”
就那个小身板,估计每隔几天就能升天。
他摇头,半是讽刺半嗤笑的道:“这种人,也就只能当个闲散王爷,偏生命太好,阴差阳错的坐上了帝位……老实说,前一任东临帝那么多儿子,没想到是最没用的那个赢了。”
要是那几位还在,恐怕现在就是另一番光景了吧。
卷三:北齐 第三十七章:震惊!
黄云观的道门前,一辆马车安静停立。
树影摩挲,随着山风轻晃,江慕灵坐在车厢里,车帘高挑,正焦急又不耐的看着长长石阶,等待着风清道长下来。
“整理东西需要这么久吗?”江慕灵心挂宋清昀,自然是归心似箭。
金元安抚:“小姐莫急,银锭不是已经上去催了,相信他们很快会下来的。”
“怎么能不急,银锭上去也好久了!”
“马上了马上了。”
江慕灵攥着车帘的小手一紧,秀丽的眉眼间漾出恼意,但又发作不得,只得憋着股气,继续等候。
距马车不远处,有两名道士打扮的年轻人结伴而来,头戴斗笠,后背药筐,他们一边走着,一边闲聊,看上去无比悠哉。
“孙师叔,咱们今天运气不错,居然能采到这只千年人参……要是观主见到,一定会很开心。”
“师兄虽通岐黄,可惜却不会处理药物,这只人参要是落他手上,只怕是要暴殄天物了。”
“真的吗?”
……
交谈的两名道士经过马车身边,江慕灵目光随意一瞥,就见到其中一人背着的药筐中竟有一只成色极佳显人形的老参。
她眼眸瞬亮,下意识的喊了句:“等等!”
金元疑惑:“小……咳,公子?”
她这突然的一声喊,让即将走远的两名道士都望了过来,其中一人年纪颇青,肤色白净,特别是那双眼睛,湛湛然如月华轻撒,盛满宁静恬然之光。
江慕灵从车里钻了出来,“小道士,我刚才看你药筐里的那只老参不错,开个价吧。”
背着药筐的两明道士同时露出意外之色,那面容白净,眼眸明亮的年轻道士看着她,似乎是觉得她面熟,可想了半天都想不出是在哪里见过。
“总觉得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他喃喃自语着,边上的小道士听闻,顿时紧张了起来,神色戒备:“是那些人吗?”
“不是……”年轻道士摇了摇头,眉头慢慢皱了起来,思索道:“如果是那些人,早就动手了,哪里还会废话半句……奇怪,我到底是在哪里见过这位公子,明明看着很熟悉……”
“小道士,我家公子看上你那支参了,想卖多少开个价吧。”金元见他二人跟木头桩子似的一动不动,怕江慕灵着急,连忙大声又问了遍。
年轻道士情不自禁的瞟了他一眼,脑中顿时闪过道灵光,“啊!”
他长睫一眨,恍悟又惊喜道:“原来,是你们。”
“???”
不止是江慕灵和金元,就是那小道士也一脸莫名其妙,似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年轻道士面上的笑容开始变得真切起来,冲他们长长行了一揖。
这是东临的行礼方式,要放平常也无碍,可现在是在北齐。
北齐的道士,居然行起了东临的礼仪,这意味着什么?
金元瞬间警觉了起来,可还没等他出声质问,年轻道士已朗声道:“在下孙思邈,二位曾在东临天河镇救过在下,不知可还有印象?”
东临天河镇,江慕灵当然有印象。
在那里,她第一次遭受伏击,还做了好几晚的噩梦,每天都缠在宋清昀身边,不敢离开半步,就怕什么时候又冒出了一场刺杀。
想到宋清昀,江慕灵的心情不由得低落了几分。
也不知道叔叔现在怎么样了,如果能把这支老参买回去,一定可以给叔叔好好补身子,让他早早痊愈。
“你是……”金元犹犹疑疑。不久前,他们确实去过一次天河,也确实在那里救过一个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