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第247章


这份提案写的清晰明了,不仅文理清楚,表意也很清晰。
朱载壡认为,既然科举平了文理的平等,让工科和文科处在平行的位置,那理应推动艺术和商业人才的发展,进一步的扩大另外两座大学的招生。
这孩子眼光很长远啊。
朱厚熜抿了一口茶,随口问了两个细节,又挑眉道:“那你认为,当今大学可还有什么需要改的东西么?”
朱载壡抬起头来,看向他道:“儿臣觉得……论文审批和项目审核的流程,还不够成熟。”
“嗯?”
“如今的论文审批和科研立项一律走教育部,从那边批经费和学位。”朱载壡知道说这个有些僭越,可莫名的提起了勇气,继续开口道:“教育部的官员虽然普遍素养不错,可毕竟术业有专攻。”
他们未必能懂那一个个科研项目到底是什么,经费的多少也不能真正合理的评估。
“你的意思是?”
“儿臣觉得,可以把经费按学校分,由大学内部自行分配。”朱载壡略有些忐忑的解释道:“不同学校,如医科、理工大学,在材料的开支上都颇为繁重,完全可以根据研究结果的阐述来进一步确认经费的增加和削减问题。”
朱厚熜噗嗤一笑,看向他道:“去写份报告来,朕等着看。”
朱载壡的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只匆匆点了点头,道了声多谢父皇。
“对了,”他在临走前似乎想到了什么,小声道:“儿臣怎么感觉……发改委的张侍郎,与小福走的有些近。”
朱厚熜没想到儿子还有八卦的心,只随口问道:“全名?”
“听说是叫张居正——寻仙考文科第一上来的。”朱载壡眨眨眼道:“儿子就这么随口一说,父皇可千万别为难妹妹。”
朱厚熜知道他护短的心思,只挥手笑着让他下去。
等朱载壡一退,皇上脸都黑了。
张居正——?!
张居正敢靠近朕的闺女?
这小王八蛋还没混进内阁胆子就这么肥了?
朱福媛进来述职的时候,正看见张居正站在父皇面前,神情淡定自若,任由朱厚熜问出种种问题出来都对答如流。
朱厚熜一眼就瞥到了后头等着的女儿,只挥手示意这小子先滚下去,却看见他们两悄悄交换了一个眼神。
“咳!”
张居正憋着笑微微点头致意,加快脚步走了出去。
“咳咳!”
真是仗着年纪小胆子越来越大了——
朱厚熜把脸冷下来,沉声道:“不要说多的废话了。”
他刚才存心想为难下那个下下任的预备首辅,没想到那混小子什么事儿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说话也滴水不漏,完全挑不出毛病来。
——就是这样也离福儿远一点!
朕的闺女是你能喜欢的吗!
“大明律的修订已经快结束了。”朱福媛虽然比姐姐少了几分大气沉稳的气质,但眼眸神情都冷冽纯粹,明显是在大理寺从小见习沾染上去的。
但凡锦衣卫大理寺这种需要决断杀伐的地方,人都少了几分生气,做事大多干脆决绝,没有半分的拖泥带水。
“父皇,”她只顿了下,并不掩饰的开口道:“陆大人已经消失了接近两个月了,您为什么从来不过问呢。”
过问?
怎么过问?
朱厚熜只翻了下自己私藏的那些东西,还有陆炳赠与虞璁的各种礼物和书信,就知道这两人搞不好一开始就搅和在一起了。
很明显,自己这穿来穿去的,把二十一世纪的种种见闻如获至宝般的带了回来。
那混账就把朕的发小给拐了回去!
当然这些都是腹诽,他再怎么想发脾气也不能在小女儿面前甩脸子。
“咳。”朱厚熜掩饰道:“锦衣卫那边都没有动,你急什么?”
“可是父皇,”朱福媛毫不避讳的开口道:“民间已经开始谣传,说是陆大人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仗着恩宠为所欲为,已经被您私下处决了。”
废话,这消息还是自己让沈炼放出去的。
朱厚熜只漫不经心地看向窗外,不紧不慢道:“他有机密的任务在身,需要死遁。”
朱福媛怔了下,没想到回答竟然是这样的。
难道和英法那边有关系?
他们兄弟姐妹是被陆大人从小一手带大的,父皇十几年前根本没空照顾他们,每次出去玩也基本上是面冷心热的陆大人呵护着。
虞哥哥和严哥哥已经远赴海外了,陆大人也不见了,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一层缘由。
“这件事你不要再管了。”朱厚熜只轻咳了一声,想了想问道:“这十几年来,宫里可有女官与哪位大人沾染过私情吗?”
朱福媛想了想,神情复杂的点了点头。
果然。
朱厚熜觉得有些头疼,开口道:“这件事情,不能就这么放着。”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
办公室恋情和校园恋情都是被明令禁止的东西,但哪怕制度和管理者三令五申,也没有任何意义。
哪怕是在《1984》那样冰冷而黑暗的环境里,人们也会忐忑的相爱。
何况是如今越来越开放的朝廷呢?
问题就在于,爱情这个东西是平等的,可婚姻是不平等的。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大概是因为风声和舆论的缘故,还没有出现过官员成婚的情况。
可是哪怕虞璁想不到这一点,朱厚熜也把一切看得明明白白。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女官进驻,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达,这是迟早的事情。
——可三宫六院还在,妻妾制度也没有被管理过。
…2…
大概是在嘉靖十七年的时候,虞璁开放了女帝的竞争权限。
在本朝皇嗣都年满二十的时候,可以开启继承人的选拔竞争。
但是公主必须在竞争结束之前,至少生育一次,才可以拥有最终的被选择权。
虞璁当时在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其实良心上并过不去。
他虽然从嘉靖十年就开始调整公主和驸马的对应权限,予以更多的权力和人权,免得出现公主守活寡的情况。
但是爱情和地位,有时候就是不能兼顾的。
——至少生育一次保证的是,在真正上位之后,这个储君又或者是帝王,不会因为怀孕生子而殒命。
他甚至提前在太医院制定出了完整的监督和掌控机制,无死角的避免了任何一个环节会有人动手脚,利用帝君生育的时候夺权害命。
但是,古代的医疗条件毕竟比不上现代,而且哪怕是现代,也有非常可怕的羊水栓塞——一旦成为那不幸的百分之一,请再多医生都没有任何意义,根本救不回来了了。
他当时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朝中明面上无人反对,其实暗流涌动不亚于当年抬武官兴征伐之策。
他愣是一个人扛下所有的压力,把这一条法令落实到点了。
婚姻在这种时候,已经没有太多能够令人神往的地方。
公主归为天子之女,哪怕是受了委屈,如今也有一纸休书的权力,不仅可以纳多个陪侍,在家中的地位亦是所有人之上,没有任何人再能如从前般给脸色使绊子。
六个孩子之中,朱载基成亲的最早——他在军营里结识了一位英姿飒爽的女武官,虞璁也乐得让他们两这样投缘的佳偶在一起,成亲一年之后就有了孩子,现在都已经能到处跑了。
而朱寿媖则是第二个成亲的。
她当初在年纪尚幼的时候,就当着所有的面说出要做女皇这样的豪言壮语。
而她也从来没有松懈过。
朱厚熜在审理消息的时候,还特意看过这一页。
在发现长女嫁给了戚继光的时候,皇帝整个人都是懵的。
不是,怎么会——居然?!
戚继光是嘉靖七年生人,比媖儿虚长一岁,是科举考试入京的。
朱厚熜清晰的记得,历史中的戚继光是个武将,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从小就通晓儒经史学,在之后的几十年忠心耿耿的守卫东南,在驱逐倭寇等事情上颇有建树。
问题就在于,如今这个世界,别说日本了,连朝鲜都只是中国的一个省——虽然没有湖广地域宽广资源丰富,但不管怎么说,这两个略鸡肋的国家都被虞璁设法拿了下来。
戚继光没有倭寇可打,反而顺着科举改革的潮流进入宫中,眼下同样进入了发改委,开始研究东南的经济转型问题。
根据记载,虞璁在嘉靖二十年主婚,让这两孩子在一起了。
皇帝是黑着脸看完这一段的。
按照明代的传统,男女婚嫁皆有‘以时’之说。
男女的下线分别是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