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行》第191章


上午的时候桃枝便说天阴成这样,今天恐怕有雨,可等了整整一天,雨一直没下下来,反倒闷热得厉害,没想到傍晚这会儿倒有了兆头。
随着几声炸雷,亮白色的闪电将阴暗的天空撕裂。
起风了,风将牢牢固定的窗扇刮得咯吱咯吱直响,外面有宫女太监们的唤声与来来去去地跑动声。
“快把窗户都给关了。”
桃枝命着屋里侍候的宫女,宫女们忙分散了去关各处的窗户,可雨来得比人想象的更急,随着一阵哗啦啦声,天上仿佛破了个洞似的,大量的雨水从天上倾泻而下,让人胆战心惊。
“娘!”
凤笙没忍住叫了声皇贵妃。
皇贵妃的脸有点白,却还强制镇定地拍了拍她的手,笑着道:“不是说好了让孩子们回来吃全鱼宴,快去命人做了,总不能外面下雨还不用晚膳了。”
凤笙心事重重地点点头,下去吩咐了。
吩咐完,她在门前站了站,看着外面显得雾气蒙蒙的昏暗,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
与此同时,瀛台上也下着瓢泼大雨。
瀛台本就是独立在南海之上,此时天上像破了个口子似的,这座孤岛也仿佛是在惊涛骇浪中沉浮的巨船。
隐隐有脚步声传来,踏在被雨水淹没的地面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
一个个头戴着斗笠,身穿蓑衣的禁卫军侍卫踏水而来,即使蓑衣顾不住下半身,致使他们的袍摆和黑靴全部打湿,也丝毫不动摇。
“快,都走快一点……”
整个瀛台仿佛是个无人之域,任凭这些人长驱直入,偶尔有听到动静的太监或者宫女跑出来张望,也都被蛮横地赶了回去。
过了一会儿,又是一行禁军护卫匆匆而来,而这次他们中间似乎护着几个人。都穿着蓑衣,但步履不快,蓑衣里隐隐晃动着绯色的官袍。
后寝殿门外,张来顺被人狠狠踩在脚下。
“好你个狗奴才,竟然敢瞒报父皇病危之事,若是父皇有个三长两短,填了你的狗命都不够还!”
雨实在太大了,打得人睁不开眼,张来顺匍匐在地,脸被一只往下滴着水的脚踩在脚下。湍流的雨水打湿了他的口鼻,他连气都喘不过来,更何况是说话。
“清尘子道长,父皇向来对你器重不已,还是你进去看看吧?”惠王看了眼那紧闭的殿门,对清尘子使了个威胁的眼色。
“这——”清尘子踟蹰。
“怎么?难道道长不敢?”
清尘子有什么不敢的,可想到自己将那几颗丹药呈给了建平帝,他就止不住的从心里往外发寒。
他当然不傻,做下这事等待他的是什么下场毋庸置疑,说不定惠王也不会放过他,毕竟只有死人才能保存秘密。可他已经骑虎难下了,做也是死,不做也是死,他只能期望惠王在事成之后,能留他一命。
清尘子颤颤巍巍上前,冷汗打湿了他的脸,或许也可能是雨水,但此时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全副身心都在自己手上。
仿佛那殿中不是一个垂死的帝王,而是一头猛兽。
门打开后又被关上了。
礼部尚书蒋博学道:“惠王殿下,你这么做不妥吧?”也真为难他了,一大把年纪被惠王硬给请了来,外面下雨天又冷,说起话来嘴唇都打着哆嗦。
兵部尚书赵书杰道:“有何不妥?陛下自打那次病后,就再未见过我等了,这次若不是惠王殿下发现端倪,还不知被瞒到什么时候,陛下一直未曾立储,若是真有个万一,我等也得有个章程才是,万不能让皇贵妃一人侍奉在前,是时……这其中重要干系,蒋大人应该是懂的。”
蒋博学自然懂,若建平帝立了储也就罢,可没立储若有个急病发生,到时候真龙御归天,是黑的是白的可全凭皇贵妃一人说了算了。
毕竟大家都知道,自然陛下放出休养的风声后,一直是皇贵妃侍奉御前。
皇贵妃得宠多年,在宫里的势力毋庸置疑,若是她真在遗诏上或者口谕上动个什么手脚,到时候就晚了。所以他也能明白惠王为何如此急躁,把大家都给请了来。
至于清尘子,不过就是个探路的狗。
建平帝是好是坏,可全凭中宫一系一己之言,谁也不敢贸然闯进去惊扰圣驾,惠王这么做,大抵也是想让众人安心。
至于安心之余,清尘子会不会在里面做什么,这就不是大家能关心的了。
弄明白这其中轻重的几人,俱都屏息静气等待,心里同时不停地翻滚着各种念头。若是陛下真有个不好,是时该如何站队,若是这一切都是惠王妄测,又该如何脱去关系等等。
其中来了的几人心中都隐隐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该来蹚这滩浑水,可谁知道惠王竟然敢假传圣谕,到了之后惠王才对他们道明原委,那时他们再想回去也晚了。
门无声无息从里面打开了,吓了众人一跳。
是清尘子。
他面色有些怪异,犹豫了一下才道:“里面没有人,一个人都没有。”
第153章 
晚膳很快就摆上来了。
说是全鱼宴; 就是全鱼宴; 也真亏膳房办事妥帖了,不过紫禁城里向来的规矩就是; 外面下着刀子; 也不能影响主子们用膳。
皇贵妃、凤笙、十六皇子以及珒哥儿、玹哥儿都在,除了玹哥儿依旧傻乎乎的; 显得十分高兴的样子; 因为今天不光娘和大哥在; 连十六叔和皇祖母都在,这让他感到很兴奋。
其他人都有点食不下咽。
“这个鱼不错。”见也没人动筷子; 皇贵妃笑着说:“今天几个孩子都是怎么了?就算外面下雨,膳也得用,都好好用膳; 用完沐个浴睡一觉,说不定明天天就晴了。”
她一面说,一面给十六和珒哥儿夹了块鱼; 放在他们碗里。玹哥儿这里就要精细一点; 要把鱼刺都给剔了。
凤笙也意识到自己这样下来会影响到孩子们,遂打起精神来; 和皇贵妃一唱一和给几个孩子夹菜; 跟他们说一些可以转移注意力的话。
膳后,因为外面雨下太大,十六皇子也没回海晏堂,而是留在宝月楼里; 和珒哥儿同住。
玹哥儿闹着一同去,这次珒哥儿没有嫌弃弟弟闹人,把他一起带走了。
屋里,就剩了皇贵妃和凤笙。
皇贵妃勉强地笑了笑道:“是不是把你的心情也弄坏了,你肯定想问我到底怎么回事?其实我也不太清楚,陛下突然就命人把我送到了宝月楼。”
凤笙心里一沉。
她想到之前叫孩子们回来吃全鱼宴的事,照这么说事情不是皇贵妃安排的,那就是建平帝?
皇贵妃见她面色沉凝,拍了拍她的手,安抚道:“你也别担心,我想陛下既然这么安排,肯定有他的深意,也许一切他都安排好了,我们只用等着结束就好了。”
“结束?”
“是的,结束。”可皇贵妃心里却一点底儿都没有。
*
听到清尘子说里面没人,当即就有人觉得受到了愚弄。
蒋博学黑着脸道:“老夫一大把年纪了,经不住这么玩笑,惠王大人还是快命人送老夫回去才是。”
首辅季忠年一直站在旁边没说话,见此往蒋博学身边站了站,大抵是相同的意思。
这时,陈清华上前一步道:“外面下着大雨,殿中为何无人?这实在是太蹊跷了……”
左都御史鲁云傅向来是个二杆子脾气,尤其外面下这么大雨,哪怕一路行来他们都穿了蓑衣,衣裳也是润湿的,无端就让人烦躁。
“什么蹊跷不蹊跷的?我们是惠王殿下假传圣谕传来的,就算到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也与我等无关,陈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涵元殿有异还跟我们有关系了?”
陈清华被堵得一窒,脸色当即暗了下来,老眼里隐隐闪过一丝厉芒,只是光鲜昏暗,倒是看不分明。
“不是惠王假传圣谕,是本宫让他把诸位大人请来的。”
雨色中,传来一道女声。
随着声音传来,前方不远处隐隐有几点光亮,不多时一行人踏雨而来,正是陈皇后带着人来了。
她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穿凤袍,格外的庄重大气,但这身打扮在这种时候却显得有些突兀。
来西苑本就是避暑,因为不是宫里,连建平帝都甚少穿吉服,可陈皇后却衣冠齐备。就像乡下的草台子唱戏,上面人一切从简,下面也不计较就图看个乐呵,突然天降一个打扮中规中矩的花旦。
好看是好看,就是让人觉得不协调。
不过几位大臣还是恭恭敬敬地给陈皇后行了礼。
“见过皇后娘娘。”
陈皇后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