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行》第195章


河进京的粮食,都是从此进入;还譬如宣武门,因为宣武门直通菜市口,又是百姓们口中的死门,送葬的队伍一般就走这条路。
内城九门都是按时关闭,唯有一门也就是崇文门是例外,因为崇文门是九门之中行经客商最多的地方,此地的税关也是天下闻名,崇文铁龟之名哪路来京的客商不知。
当然崇文门也不是不关,只是关的相对较晚,开的通常也是最早。
譬如九门其他八门都是戌时五刻关闭,崇文门往往要推迟到亥时宵禁之后后,开城门是五更三点,而崇文门通常不到四更就开启了。
此时整个北京城都笼罩在一片茫茫大雨之下,虽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但几米之外可视度极差。
眼见雨势丝毫不减,守崇文门的城门卒就想早点关了城门,也好找个地方去歇息。这种天雨下久了,也是极为冷的。
“还是再等等吧,若是被头儿发现了,咱们可吃不了兜着走”有人劝道。
“行了吧你,这种天气头儿难道从家里跑出来看我们……”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阵阵的马蹄声。
这马蹄声十分急促,宛如数千战鼓正同时擂动,又如疾风骤雨让人耳不暇接。就在几个城门卒正面面相觑之际,为首的一骑已经直往这边冲来,见到前面有人,冲势也丝毫不减。
“还不快让开!”雨中,隐隐有人急喊。
这几个城门卒先是迅速躲开保命,正想扯了嗓子大骂,就见一块牌子从眼前一闪而过,当即闭了声音,只怕之前露出的狰狞面孔落入贵人眼中,因此而惹祸。
“赫,这到底是哪一位?这种时候急匆匆要进城。”
“你管是哪位,反正能有那牌子的,左不过就是那几位,都是我们惹不起的。”
几人一边拌着嘴,一边偷眼瞄着茫茫的雨色,浑然忘了方才几人是打算关上城门的。
正发着呆,突然身后传来阵阵脚步声,就见本来他们以为绝对不会在此时出现的头儿正朝这里跑来,人还没站定,就急急道:“上面有命令,封闭城门,没收到命令之前,城门不得开启,谁也不准进出。”
几人面面相觑,很是一头雾水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今天晚上尽出这些让人十分诧异的事。
可同时他们也意识到情况恐怕有些不对,莫名其妙就命令封闭城门,这可是崇文门,还没收到命令之前城门不得开启,这是怎么了?
*
不同于崇文门的特殊性质,其他几处城门早已关闭了。
之后下来的这道命令,不过是勒令不准随意开启城门罢了。毕竟这门就算是关了,也不是不能开,皆看要开城门的人是谁是什么身份。
与此同时,西苑里则一副风声鹤唳之态。
哪怕外面下着大雨,哪怕此时天已经黑了,可惠王搜西苑的动作如此之大,早就惊动了不少人。且皇贵妃的话也是给中宫一系提了醒,所以胡贵妃、淑妃以及德妃所住的地方很快就被人看守住了。
包括吴王、秦王、安王、成王等人,倒是吴王不在,据说是吴王府那边有什么事,所以下午的时候吴王回了吴王府。
被看住的人们惊疑不定且不提,惠王却是彻底破罐子破摔了,在久寻建平帝无果后,他闯进了涵元殿,将整个涵元殿彻彻底底搜了一遍。之后又闯进宝月楼,逼着季忠年等人出来一个,和赵书杰一同伪造一份遗诏。
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按照大周惯例,皇帝立遗诏至少得有两位以上的内阁大臣作为见证。
一时之间,惠王的疯狂之举显然将季忠年一众人架在了火上。
第156章 
今日在场的; 可谓无一不是朝中重臣。
六部尚书俱在,还有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以及鸿胪寺卿等人。其中入值内阁有八人; 这八人除了赵书杰以外; 都暂时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
惠王谋逆已是板上钉钉; 陛下的下落不明,那么此时伪造遗诏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白了。
惠王分明是想拿着伪诏登基; 可陛下若是突然又出现该怎么办?
也许惠王已经笃定了建平帝不会出现; 毕竟从始至终说建平帝失去下落的可都是中宫一系。哪怕之前季忠年等人亲眼目睹; 可谁又知道这不是中宫一系故布迷障?
谁敢站出来?
站出来能讨好惠王是毋庸置疑的,可若有一日此事败露,将会背负天下骂名,恐怕列祖列宗在地下都不安稳。
别看这些大人们在朝堂上倾轧起来; 都是面不改色,那是他们知道一些事的底线,若是这等出现在史书上; 注定要永遭人唾骂的事; 没人敢这么容易就轻易答应。
七个人出去一个,也就是七选一。
凤笙在一旁冷眼旁观; 恐怕这将是个很难以抉择的事情。
人都怕死; 这是毋庸置疑的,可与死相比显然有些事更为重要。就算真有人想贪生怕死; 若不是逼到绝路,能舍弃颜面和脊梁骨在一众斗了几十年的老对手对面露怯?
惠王恐怕真是急了。
明明将所有人都隔开,逐一击破最是容易; 他却偏偏用了最愚蠢的办法。
有时候凤笙还挺佩服自己的,情况危急成这样,她反倒有心思去琢磨这个。
“敬酒不吃,你们吃罚酒是不是?”惠王砸了手上的扳指骂道。
他正欲再说什么,这时从门外匆匆跑进来一位侍卫。
“殿下,吴王带着人围了西苑。”
“该死!”
惠王早就知道以胡贵妃等人的势力,消息迟早会走漏出去,却没想到会这么快。胡家本就是将门之家,虽不至于位极人臣,但手里一直有兵权。胡贵妃之父胡炳成早年是大同总兵,镇守九边重镇之一,乃建平帝的铁杆心腹。
后因伤病退还京师,被封了襄城侯,长子胡栋管着京三营之一三千营,乃拱卫京师的主要兵力之一。
陆先生会建议惠王封闭九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提防胡家,却没想到胡家动作如此之快。
“他带了多少人?”话说出口,惠王才意识到此地不宜说话,忙转头走了出去。
随着他的离开,大门再度被封闭,可堂中之人却是目光交错,其中蕴含着彼此都明白的意味。
既然吴王出面搅局,最起码给他们赢来了一线生机。
凤笙看了众人一眼,没再多留,退到里间去。
皇贵妃正在此休息。
惠王在没找到建平帝之前,也不敢对皇贵妃如何,所以不同外面那些的大人们,皇贵妃和凤笙的处境还算不错。
唯独让她们担心的是三个孩子,也不知有没有担惊受怕。
唯一值得庆幸独立一点的就是,既然惠王没动皇贵妃和凤笙,应该不会动三个孩子。但如果僵局再继续持续下去,就不知道了,谁也不知道惠王疯狂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来。
“得想想办法。”两人异口同声道。
凤笙还没慌,把方才外面发生的事大概说了一遍,皇贵妃松了一口气,似乎也想到吴王出面搅局,惠王暂时没功夫对付她们了。
“娘,你说父皇会藏身在何处?”
皇贵妃目光闪了闪,道:“可能是谁都不知道的地方,惠王搜了整个西苑不是没找到?不过西苑如此之大,也许会有疏漏。你也不要太担心,也许这一幕正是陛下想看到的。你看现在惠王狗急跳墙,赵书杰和陈清华都浮出了水面,又把吴王逼急了,逼得动用了胡家。”
剩下的话,皇贵妃没有说完,凤笙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如果等他们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建平帝再出现,就能一举把所有人都端掉,不费吹灰之力。
这里面有些东西不能细思的太深,譬如赵书杰这些年也深受建平帝倚重,而胡家更是打从建平帝还未登基之时,就一直支持着他。先是从大同总兵回到京城任三千营的指挥使,看似离权力中心更为近了,但凤笙还是知道像这种边关的重将一般都是不愿回京的,因为一旦回京就代表兵权被夺。
胡家看似得了个世袭罔替的襄城侯,可这其中区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从这些年来胡家除了把持着三千营指挥使的位置,已经渐渐沦落成京中寻常的皇亲国戚无二,就能看出其中端倪。
还有惠王背后,除了站着一个陈家外,还有不少在京中盘根错节的勋贵与大臣们。如果她的猜测真没错,建平帝这是想干什么,给朝廷来个大清洗吗?
这引起的动荡将会如何之大,凤笙不用细想,就感觉不寒而栗。
那建平帝为何会这么做?
一个隐隐的猜测在她心中浮现,她又看了皇贵妃一眼。
皇贵妃似乎隐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