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娇表哥赖上我》第46章


“朕哪是这般不近人情的人。”赵长生让人将他扶起,随口问了句,“那孩子可有名字。”
“臣祖父早就给这孩子取了名字。”林淮山的脸上是止不住的笑,“叫林子安。”
“林子安?不错”赵长生点点头,“西北战事,你之前说怀疑与安平侯有关,可带回来了什么证据?”
林淮山也正了正脸色,“安平侯实在狡猾的紧,臣审问了那些细作,他们交代的细节和安平侯能一一对上,只是他们的书信往来没有一封有安平侯的印章。”
“无妨。”赵长生早就猜到了这样的结果,安平侯这么些年越来越谨慎,若是轻易让林淮山发现了把柄,才让他更头疼,“西北可还有什么发现?”
“臣在敌军营帐那,发现了谢家余孽。”林淮山小心翼翼的看着赵长生的脸色,“他好像还是谢家嫡枝……”
赵长生轻笑了一声,“哦?如此甚好,淮山真是辛苦了。”
“皇上谬赞,臣不敢居功。”林淮山战战兢兢的又跪了下来,“西北之事得以解决,全靠我军上下一心,不畏生死……,尤其是傅阳,他看着瘦弱,却是个有勇有谋的,最后一战,智取敌军首级,大振我军士气。”
林淮山正说着,便听到屏风后听到有瓷瓶摔落的声音,接着皇上脸色一变,看了他一眼耐住了性子。
“此事朕知道了,等大军回来一起封赏。你先下去吧,这几天先待在家中,切勿让人抓住把柄。”
“臣告退。”
赵长生看着林淮山出去后,往屏风后走,有几件碎片在地上,姜抚枝一脸痛苦的捂着脚蹲在一旁。
“这是怎么了?”赵长生把姜抚枝抱回了座上,“脚扭了,痛不痛?”
他看着姜抚枝委屈的点点头,把她的鞋给脱了,轻轻的揉着她的脚踝,“便是让人知道你在御书房也没什么,急什么。”
赵长生的手法轻柔的很,姜抚枝觉得好多了,想把脚缩回来,赵长生往她怀里塞了几本折子,“继续念。”
姜抚枝一看,是御史上的折子。
“帝后大婚近三月,坤宁宫却无半点动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上身为天下之主,理应为天下人考虑,子嗣之事,事关重大……”
“别读了。”赵长生眼皮都没抬,把折子丢去了一边,“我们有无子嗣,干他何事。”
“要是……我真的一直没有孩子怎么办?”姜抚枝叹了口气。
“不会的,别瞎想。”
“要是真的呢?”姜抚枝见赵长生松了手,便缩回了自己的脚。
赵长生使劲把姜抚枝按进自己怀里,“那就从宗室里过继一个孩子好了,生在帝王家也不是什么好事,没有便没有罢。”
“其实……有个孩子挺好的。”姜抚枝听着他的心跳,想起林淮山说起自己孩子那股兴奋劲儿,有些好奇到时候赵长生是什么模样。
“不急,阿枝还小。”赵长生失笑,“阿枝……可别为了躲汤药这般,我母亲便是年岁太小生了我便落了病根,再晚几年吧。”
他说完看着姜抚枝呆呆的样子,轻笑一声亲了上去,姜抚枝晕晕乎乎的,突然想着自己一向就不准的月事,似乎比上月又晚了几日。
第51章 
姜抚枝已经有些日子没去御书房给赵长生读折子了; 林淮山带着得胜的消息回来; 宫里也开始准备庆功宴; 她出嫁前也看了不少关于宫中宴席的古籍,真正着手准备; 却觉得哪哪都是问题。
便是她定好了规制,什么都交代下去了,内务府的太监们也总是上门来问。又因着去南方治水的官员们提前回来,宴席名单也要重做,直到庆功宴的前一天姜抚枝才歇下来。
“京都越来越热了,热的人心慌。”姜抚枝看着外面的太阳,懒得取院子; 便靠在了美人榻上。
珠环在一旁给她扇扇子,想了想道:“要不奴给娘娘做一碗冰糕解解暑?”
冰糕啊; 似乎很久没吃过了。
姜抚枝眉眼弯弯,朝着珠环点头,“你去吧; 我在榻上歪一会儿。”
珠环把手里的扇子交给了珠翠; 珠翠在一旁轻轻的扇着,没人与她说话; 她这一歪,便慢慢闭上了眼。
等她醒来的时候,屋子里已经黑透了; 只有桌案那还点着烛; 烛影印在墙上; 看得出是一个男子小心翻着书。
“表哥?”姜抚枝试探的喊了声,发现自己嗓子哑了。
桌案边坐着的人听到了动静,放下了书朝她走来,想了想又转回去,倒了杯茶端来。
姜抚枝撑着腰坐了起来,就着赵长生的手喝光了这杯茶,觉得嗓子舒服多了。
“一个庆功宴罢了,交代下去,自有下面的人办。”赵长生替她揉了揉腰,“阿枝不用这样亲力亲为。”
“知道了。”姜抚枝被他揉着太过舒服,轻轻哼出声。
赵长生满意的点点头,揉腰的手逐渐不安分起来,一只手向上摩挲,一只手向下探索,“阿枝近来……长大了不少。”
他说完似是为了证实自己的话,用力捏了一下,听着她娇吟,轻笑出声。
“呀!”饶是大婚这般久了,姜抚枝还是有些不太习惯,“表哥……先缓缓,我还没吃东西呢。”
“阿枝想吃什么?”赵长生手上的动作反而更快,他发觉姜抚枝近日比往常敏感多了,稍稍揉了揉便已经有了湿意。
姜抚枝脑子里乱糟糟的,只记得睡前珠环说要给她做冰糕,她借着赵长生换手的功夫,嚷嚷出来。
赵长生想了想,从桌案上拿了一小碗冰糕,他用勺子舀了一半,几口吃了下去,见她直愣愣的看着,把碗放在了一边。
“阿枝若是想吃,便来数数吧。”他几下脱去了两人的衣袍,借着她刚才的湿意,直冲冲进去了,“我进一次,阿枝便数一次,数到九,便能吃一口冰糕。”
屋外月色正好,屋里春意正浓,不知他俩谁数了第一个九,又不知谁数着数着却忘了数,冰糕最后也没动几勺子,在战况激烈时被掀在了地上。
——
庆功宴这天,宫里众人虽忙碌,但一切都井然有序。菜肴上齐后,赵长生归来的将领敬酒,说了些嘉奖的话。正准备开席时,坐在宴席末排的官员里突然有一人闯了出来,朝着赵长生的方向磕头。
“臣田亦有事启奏。南下治水,何奇大人把持财物,去青楼赌场一掷千金,却不肯拿出银子救济百姓,此外他贪功冒领……”
田亦一口气说了下去,赵长生心里却咯噔一下,原先他与田亦说好了过几日在何奇风头最盛的时候,狠狠的甩出这件事。田亦不像沉不住气的人,他突然在庆功宴上闹出来,怕是他那边出事了。
果然,田亦没说完,坐在近前的安平侯打断了他,“田大人,说话可是要讲证据的。你可是熟读律法的人,空口无凭在庆功宴上污蔑上官,可知后果如何?”
田亦抬头盯着安平侯,方才他磕头太过用力,额头都磕破了,此时血顺着流了下来,他不卑不亢道:“下官自然知晓,证人早已在宫外候着了。”
赵长生见安平侯皱了皱眉,当即道:“那便宣他们进来吧。”
田亦说的证人衣服烂糟糟的,脸上身上还能看到打斗的痕迹,有一些胳膊上还能看得出被随意包扎过,田亦见他们来了,松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本账簿呈了上去。
这些证人们跪了两排,连参见皇上都说的不利索,赵长生翻了翻账簿,仔细听他们说话,还好田亦之前应该教过他们,虽说说 话结结巴巴的,却说清楚了何奇到底发生了什么。
等他们说完,在座的朝臣们脸色均是一变。
这何奇真是好大的胆子,贪下了赈灾的财物、搜刮民脂民膏、□□妇女,这些证人证据被一一摆了出来,他便是不死也得掉层皮。
“谢家贪墨案才过去没多久,何奇便做出这样的事。”魏祁见状连忙跪了出来,“请皇上严惩何奇!”
赵长生转了转酒杯,满意的朝魏祁点头。
“是臣教子无方。”安平侯出列,跪在了赵长生面前,“臣以后一定好好教训他,好让他知道厉害。”
“是吗?”赵长生轻笑一声,“朕向来是相信安平侯的。”
他见安平侯脸色好转,接着道:“只不过国有国法,便是朕相信,也得按律例来。来人,把安平侯,何奇,田亦以及证据都带下去,容后再议。”
安平侯一怔,疾呼求皇上开恩,却被捂住嘴拖了下去,庆功宴突然便安静了下来,有聪明的便是想到安平侯此去怕是回不来了。
“开席吧。”赵长生一边说一边给姜抚枝乘了碗鱼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