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妇1949》第163章


她可忘不了,三娃结婚的时候,有人祝福“早生贵子”,旁边就有人笑着说,不用祝福也一准是儿子,他们家大概是掉到儿子窝里去了,光会生儿子,生不出女娃娃。
趋炎附势的人不是没有,姜茂松和田大花这个年纪,居然还有人瞅着他们没女儿,领着小姑娘想来认干爸干妈。也不是不能认,可是没相处没感情,认得什么干女儿呀。
田大花当时打趣说,儿媳妇个个都孝顺,她没打算认干女儿,就把儿媳妇当女儿养啦。
田大花一直认为,儿女都是缘分,命里该有就一定会有的,没有也强求不得。怎么着,瞧瞧,老姜家的小公主这不就来了?
“提前九天生了,咱们小公主跑得快。”田大花喜滋滋地说,“哎呦,孙女出生了我都没在跟前陪产,桃子啊,你说迟敏不会埋怨我这个不称职的婆婆吧。”
“妈,看您这话说的。说句不客气的,哪用着您呀,您来了我们还得分神照顾您,家里一堆人守着呢,您也别急,先吃了早饭,跟爸一起回来抱孙女就行啦。”桃子打趣道:“我都替您先使劲夸过迟敏了,你可不知道,我看着那粉嘟嘟的小女娃,我都想给她抢过来。”
田大花被逗得大笑。
婆媳俩又聊了几句,田大花说她和姜茂松很快就回去。
临挂断电话前,她忽然说:“桃子啊,你可不用羡慕老三生女儿,你看看妈,妈这辈子没女儿,可是有你这些年在我身边,比谁家女儿都好,妈都不用遗憾。”
桃子顿了一下,扑哧笑道:“妈,你放心,我不能真抢老三家女儿,我跟您学着,往后也好好疼我儿媳妇。”
老夫妻俩高兴地赶忙回到住处,收拾一下换个衣服,就动身回城。
产妇和小公主还在医院呢,田大花和姜茂松干脆就让车直接开去医院,到那儿一看,桃子和福妞,还有姚青竹,都在医院守着呢。三娃嘴咧得跟裤腰似的,一个劲儿傻乐呵。亲家母也是因为孩子提前生了,都还没赶到。
到了产房门口,姜茂松站住了,叫田大花:“哎,我就不进去了。你先进去看看。”
儿媳妇的产房,他进去不方便,姜茂松这个老公爹,在儿媳妇面前可一直端着身份,国人风俗,他还挺注意。
田大花点点头,自己就想推门进去,姜茂松赶紧又叫住她:“哎,你把小孙女抱出来给我看看啊。”
“知道啦。”
田大花笑眯眯推门进去,抱起襁褓里粉雕玉琢的小女娃,一下子心都化了,可真是得偿一桩大心愿。
三娃子给家族做了“最大贡献”,等出院后,就整天抱着字典,给女儿起名字。
不光他,一家人都在想呢,最终田大花和姜茂松都赞成平安的提议,给小孙女取名叫姜书玥。
平安可没忘了当初妈妈怀三娃子,他一直认定是小妹妹,和大哥挖空心思给“妹妹”取名叫姜明珠、姜明月,好吧,生下来是个讨人嫌的三狗子。
所以家里一商量给小公主起名,平安就说,他们家第三代都是书字辈的,堂哥们的名字都是带王玉旁,书玮,书珩,书琛,明东的儿子叫书琰,明南家的叫书璟,如今生了个宝贝小侄女,不如就叫姜书玥吧。
大家一听,都说好。
然后新手爸爸三娃子,自己给女儿起了个小名儿,就叫宝宝,姜宝宝,名副其实的宝宝。
☆☆☆☆☆☆☆☆
按照当地风俗,家里有喜事,添丁进口,结婚嫁娶,都要“上喜坟”。小孙女满月的时候,老夫妻俩就商量着,挺长时间没回姜家村了,干脆,也别让儿子们跑腿了,他们自己趁着这机会,回老家一趟。
一听说他俩又要出门,照旧是一堆随行跟着的。儿孙们仍然不放心,平安便说他最近不忙,他陪爸妈回去。
大孙子海海专程回来探亲参加小妹妹的满月酒,便也跟着陪同,小孙子晨晨一听,便嚷嚷着也要跟去。
然后茂林和姚青竹说,干脆,他们也跟着回去凑个热闹。
田大花像以往一样,专门叫人按风俗准备了红蛋和糖果,一路回家。
下了公路,村长姜铁蛋当初带着村民修的那条路早已经重修过了,村里自己出钱,把最初的山石土路修成了宽阔的水泥路。村里如今通了电,建起了学校,还有专门加工山珍野菜的加工厂,村民们的日子终于好起来了。
远远的,村长姜铁蛋笑眯眯等在村口,一见他们来了,忙上前来扶姜茂松下车,姜茂松转身拉着田大花,老夫妻跟行上来的村民们打着招呼,一路说说笑笑进了村。
平安就叫海海和晨晨把车上的袋子拎下来,跟几个随行人员一起,把喜蛋和喜糖送到各家村民手里。都不用多问,整个村子都姓姜,都是一大家子人,一家喜事,挨家都算喜事。
“叔,婶子,我听说添了个孙女儿?大喜事,我这几天正打算进城去贺喜呢。”姜铁蛋笑着说,“恭喜叔和婶子了,孙子孙女一大堆,可真是好福气。”
岁月怎么就这么快,一晃多少年,铁蛋从小村长变成了老村长,虽然年纪还不老,可一晃都干了二三十年的村长了,他从八十年代初带着村民们靠山吃山,从卖山里的土特产开始,渐渐也走出了一条路子。
开始只是山里的干木耳、干磨菇、药材、干果之类的土特产,村民们在姜铁蛋组织下合起伙来,送进城里去卖。
在卖了几年土特产之后,他们有机会参加了一个招商会,本来也只是想扩大销路,结果却因缘巧合,村里出产的山菜竟卖到了日本。
记得姜铁蛋当时心里还不踏实,专门跑到城里来找姜茂松和田大花,问能不能跟日本人做生意,说日本人看上了他们山里的野菜干。
毕竟那还是八十年代,老百姓才从十年大运动中走出来,对某些事情还挺小心的。
当时姜茂松笑着跟他说,国家都建交了,你们好好的做生意,怎么不行了?田大花还帮他咨询了一下,听说日本人就爱吃这个,还鼓励他只管把价钱开得高一点儿。
姜家村也就这么一步步慢慢富裕起来了,然而村民们还保持着淳朴和善的村风,青砖红瓦,绿树远山,依旧是朴实可爱的老家。
物是人非,很多老长辈都已经不在世了,很多年轻的晚辈,姜茂松和田大花都不太认得了,走在村里,不时有人跑过来打招呼,有叫太爷爷太奶奶的,有叫爷爷奶奶的,也还有叫叔婶的,平辈还有叫哥嫂的,田大花和姜茂松都一一答应着。
不论平辈晚辈,都那么的热情,尤其是认识的年纪大些的村民,围上来嘘寒问暖,簇拥着他们回老宅去。
他们家的老宅子,原本在村里也算数得着的好房子,青砖灰瓦的农家小院,如今竟然成了村里最老的房子。推开家门,却依旧收拾得干净整洁,院子里那压水井照样压得出清亮的井水来。
姜茂松一边背着手美滋滋在院子里转悠,一边就指着老宅子给海海和晨晨介绍:这个,原本是太太奶奶住的,这间屋,你爸(石头)小时候就住这儿……
茂林和姚青竹跟着进来,就跟姜茂松说,叫人好好收拾打扫一下,被褥拿出来晾晒,等会儿去上了喜坟,回来住一晚上再走。
平安笑着答应一声,就带人去打水收拾屋子。
“爷爷,咱把这老宅子翻修一下吧?”海海说,“村里人家都住上新房子了,这房子太旧了,您和奶奶既然喜欢,咱们把它拆了建一栋小别墅,您和奶奶有空能回来住一晚上,也住的更舒服。”
“傻孙子,就这老房子,挺好,爷爷奶奶可舍不得拆呢。”田大花笑着说。
以前桃子也说过这样的话,见他们喜欢老家村子,就说把老房子拆了翻建吧,建成乡间别墅,也好让老爷子老太太住的方便些。
姜茂松和田大花都没答应,这老宅子留下他们多少追忆,怎么舍得拆呢。
“海海,你别看它老旧,这房子还是民国时候建起来的,是爷爷的爷爷建起来的。”姜茂松跟海海和晨晨说,“这里头,是咱们一大家子的根,房子老是老了,可还结实着呢,好好的还能住,这些年爷爷和奶奶有时候还会来小住几天。”
他说着,指着西屋笑道:“看见没,爷爷和奶奶就是在这间屋里结的婚。”
“爷爷奶奶的新房?”晨晨好奇地问,“爷爷奶奶结婚时候是什么样的?”
“爷爷奶奶结婚的时候……”姜茂松想了一下,一本正经告诉孙子:“那时候,爷爷是村里最帅的小伙子,奶奶是整个大山里最漂亮的姑娘,被爷爷幸运地娶回家来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