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奋斗日常》第114章


时间进入五月之后,迁都的大工程便正式开始了。
裴清殊作为皇帝,会在一切都安排好之后,大概八、九月的时候才会正式前往长安。
在此之前,则是慢慢地将长安那边的宫殿、官府、市集、宅院筹备起来,让一部分人先转移到新都城。
前朝那边,除了几乎已经在长安安家的安郡王、襄亲王等人之外,这回裴清殊命赵虎、陈起等人,也都陆续迁往长安,参与到新都城的建设和完善当中。
后宫这边,裴清殊和傅太后商议了一番之后,决定派谢嘉妃先搬去新都城,打理宫中大小事务。
这一去长安,谢嘉妃起码就要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会见不到裴清殊。
谢嘉妃刚刚得知这个消息之时,虽然对裴清殊的信任感到一丝欣喜,可心里却难免有几分小情绪。
毕竟现在,新人才刚刚入宫不久……
第105章 
当谢嘉妃来到乾元殿求见的时候,裴清殊真是一点都不意外。
谢嘉妃在旁人面前还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样子; 到了裴清殊面前; 却跟没长骨头一样; 靠在他身边娇声说道:“皇上; 长安那么远,您怎么忍心让臣妾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啊?”
“后宫诸事繁多,离不开皇后。裕贵妃尚在禁足期,娴贵妃身体又不好。朕和太后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派你前去最为稳妥。”
“多谢皇上信任,只是臣妾实在是舍不得您啊……”
裴清殊笑了笑说:“你说的没错,你一个人去长安; 朕是有些放心不下。所以朕决定让宜嫔和你一道前往; 也好有个人作伴。”
“宜嫔?!”谢嘉妃听了; 差点惊讶得跳起来,“皇上,宜嫔向来对臣妾不敬,若是臣妾和她单独相处; 还不知要被宜嫔怎么欺负呢……”
“宜嫔位份远在你之下; 又如何有欺负你一说?新都刚立,诸事繁多,遇事有个人和你商量一下,总比你一个人撑着要强。”
谢嘉妃还是不死心:“皇上若是真心想找人陪伴臣妾,不如就让僖嫔妹妹同去吧。我们两个打小认识,一起共事的话也能更加默契一些啊。”
“僖嫔……任性了些; 不像你那么懂事,还是先让她留下吧。”
其实让宜嫔和谢嘉妃同去,不仅仅是裴清殊的意思,也是宋皇后所希望的。不然谢嘉妃一个人提前去长安的话,只怕会想尽办法在后宫里安插自己的人手。
有性情刚烈的宜嫔同往,谢嘉妃多少会收敛许多。
嘉妃听裴清殊这么说,还想再劝,却见裴清殊有几分不耐烦地说道:“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这等小事,就不要再让朕多费口舌了。”
谢嘉妃看着裴清殊的神色,只能见好就收:“是,臣妾遵旨。不过……臣妾有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
谢嘉妃小心翼翼地说道:“臣妾这回去长安,要忙的事情很多,定然顾不上翊儿。不知皇上可否向慈安宫太后开口,让翊儿去慈安宫住上一段时间?”
“慈安宫?”裴清殊想了想,自打婉晴离宫之后,傅太后的精神就不是很好。四皇子才三岁半,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如果有他陪伴傅太后几个月,或许傅太后会高兴起来也不一定。
不过,裴清殊还是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这件事情,待朕去慈安宫请安时问问母后,回头再答复你。”
谢嘉妃知道,裴清殊心里这是已经同意了,便欣喜地笑道:“谢皇上。”
……
谢嘉妃和孟宜嫔二人向来不睦,等她们两个走了之后,宫里倒是清净了不少。
公孙明进宫和裴清殊议事的间隙,还忍不住笑着提起了这件事:“听我家夫人说,整个孟家知道宜嫔娘娘要和嘉妃娘娘同去长安之后,简直如临大敌,个个绞尽脑汁,想了一堆注意事项和逃生秘籍,写了一封长信送给宜嫔娘娘。”
裴清殊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嘉妃有那么可怕吗?”
“以防万一嘛。说不定定国公府那边,也是这么防着宜嫔娘娘的呢。”
提起定国公府,裴清殊渐渐收起了笑容:“前几年朕刚刚登基的时候,这些世家大族之间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和睦。现在时间久了,有些人到底是开始装不下去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啊皇上。历朝历代,哪朝不是这样?新帝登基之后,一般都会分为守旧派和从龙派。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打压那些固执己见的老臣。等那些老旧势力逐渐消散了,便会在朝中渐渐地分为两派、三派甚至多个派系,然后所有人都为了各自的派系争得你死我活,直到决出一个胜者……”
“你说的没错,朝中永远一派和睦,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在大齐与匈奴决战之前,大齐绝不能再生内乱。好在如今朝中各个势力尚且羽翼未丰。傅家虽显赫,但也因之前容氏之事,削去了些许锋芒,暂时无需担忧。”
“皇上,臣同您说句大实话啊。”公孙明看着裴清殊的神色,小心翼翼地说道:“在臣看来,您身为帝王,制衡之术用得比许多皇帝都要好。只是傅家有傅太后和裕贵妃也就罢了,裕贵妃膝下还有一个五皇子……难免傅家人不会想要扶一个带有傅家血缘的皇子当上太子啊。”
“你说的不错,继续说?”
公孙明见裴清殊没有生气的意思,才继续说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如果臣是您的话,是绝不会让裕贵妃生下皇子的。这样一来,就可以断了傅家人的念想了。”
“你还真是够狠的。”裴清殊听完,不由笑了,“宝璋跟随朕多年,一心求子,朕怎忍心让她失望?况且,朕既然让她生下皇子,就证明朕相信傅家。退一万步讲,就算将来冬儿和修儿他们都长大了,修儿当真有心登上太子之位,只要修儿足够优秀,朕未必不会考虑立他。毕竟,朕要为大齐选择的是最优秀的继承人。”
“也是,皇上当年便是太上皇幼子,最关键的,还是皇子的人品心性如何,是微臣狭隘了。”公孙明刚夸完裴清殊,突然话锋一转,“不过皇上啊,您怎么还说臣心狠呢?要论心狠,臣哪里及得上您?”
裴清殊好笑地说:“这话怎么说?”
“绿萼姑娘她怎么说也是帮您做了这么多年的事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日您却在阿煦面前暗示,说如果他不听话的话,您就要对绿萼下手。”公孙明摇头感慨道:“啧啧啧,真是‘最是无情帝王心’啊。”
“你懂什么。”裴清殊笑了笑道:“阿煦这个人是个死脑筋,朕若不那么说的话,他是不会轻易转变心意的。”
听裴清殊这么说,公孙明并不惊讶:“所以说,皇上不会杀绿萼咯?”
“朕杀她一个无辜的女子做什么?暂且就让她先留在璇玑堂里,多调教一下新人吧。”
其实裴清殊和傅煦的关系这么好,完全可以把绿萼直接赐给傅煦。不过既然她不愿意的话,裴清殊也不想勉强。
“北夏那边,还是派些生面孔去的好。绿萼虽好,但毕竟在璇玑堂已久,让她去的话太危险了。”
公孙明颔首道:“臣领命。”
……
傍晚时分,燕禧堂总管太监按时呈上了妃嫔侍寝的绿头牌。
裴清殊正在批阅奏折,手上动作不停,只是扫了两眼,道:“娴贵妃的身子还没有好吗?”
得到否定的答案后,裴清殊微一叹气,随手翻了一块牌子。
小德子悄悄扫了一眼,那是宝慈宫宓美人的绿头牌。
耿氏和杜氏进宫之后,一个被封为祺贵人,一个被封为宓美人。
虽然品阶都不高,但她二人是从数千名秀女当中脱颖而出的,不知被多少人羡慕着。
现在选秀都已经结束这么久了,外头还有人在抱怨裴清殊只选了这么两个呢。
一更天左右的时候,小悦子进来通传,道是宓美人来了。
裴清殊微一颔首,杜若便在宫人的带领下走了进来,向裴清殊请安。
“免了吧。”裴清殊微抬下巴,指向一旁的砚台,“朕还要些时候,你既来早了,便伺候笔墨吧。”
“是。”杜若含笑说道。
裴清殊写着写着,总感觉旁边有人在看自己。
他下意识地向旁边看去,就见杜若正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一脸……欣赏的表情。
裴清殊无奈地说道:“你在储秀宫里的规矩,都白学了?”
“储秀宫里的规矩,那都是教秀女的嘛。现在我是皇上的妃嫔了,难道还要听一个老宫女的话不成。”杜若看起来一点都不害怕的样子,甚至还有几分理直气壮,“皇上,不能怪妾身嘛,谁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