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小日子》第150章


算算年龄,大哥已经六十开外了,二哥、三哥、四哥也五十好几了。家里就属
他年轻,可他也五十一了。
大哥他们离开时,正是风华正茂。
可回来时,怕已是华发早生了?
这天晚上,他拉着甜甜的手,述说着心中的思念。
徐甜甜听着,也是感慨万千。
家里这是有铁铁的海外关系了?以后,想出国旅游是不是很方便啊?
到时候,得和抒文一起去大洋彼岸好好看看。
孩子们想出去瞧瞧,也有条件了。
这“海外关系”可真不赖哎。
“甜甜,我再跟你说件事……” 抒文神秘兮兮地说道。
“啥事儿?”她十分好奇。
“甜甜……爹说了,当年咱大哥负责打理海外的那笔资产,其中也有咱俩的一份
儿……”抒文和她咬着耳朵说道。
“……啊?”徐甜甜瞪大了眼睛。
猛然听到这个,她想装出一副淡然的样子。
可内心的狂喜却怎么也遮掩不住。
那笔资产,在当年可能很不起眼,可三十多年下来该是个怎样的规模?
她突然有一种暴富的感觉。
就像一口咬到了金子,嘴都合不拢了。
“甜甜,咱俩马上就有钱了,还开店吗?”
“开,咋不开啊?”
“呃……如果家里有这么多钱,怕是一辈子都花不完吧?”
“抒文,那笔钱是家里给的,这钱可是咱自己亲手挣来的,这感觉可是大不一
样哦……”
“呃……”
“怎么?你想打退堂鼓了?”
“呃……我是担心你啊,怕你太辛苦了……”
“嘻嘻……不辛苦,不辛苦,能找点事做做,感觉特别充实……”
俩人说着话,对未来一片憧憬。
抒文说,等以后放开限制了,就带着她周游世界。
他也想出去看看,就请她好好“作陪”了。
听到这话,徐甜甜咯咯笑了起来。
“抒文,咱再列个旅游计划吧?”她兴致勃勃地说道。
她想,趁着现在旅游还未成风,先把国内的景点逛一个遍。
接下来,再考虑国外的。
以前,报纸上老是批驳帝国主义是腐朽没落的。
究竟腐朽到啥程度了?
得好好考察考察。
*
进入十二月之后,天气冷了起来。
趁着星期天,抒文和甜甜来到了大宅。
和爹娘说了会儿话。
就戴上口罩和手套,把院子东侧的三间偏房收拾了出来,准备当作工坊和库房。
到了下午,启康找了一辆三轮车,先把自家的缝纫机给运了过来。
接着,又帮翠翠姐搬运缝纫机。
凤芝她们得信后,也陆陆续续地把缝纫机搬了过来。
这样,工坊里就有五台缝纫机了。
徐甜甜又拿出一笔钱来,去百货商店买了一台锁边机。
徐永泰派人把做好的长条案板送了过来。还指挥着工人把案板棚在两条高高的
板凳上,三下两下就搭好了工作台。
这时候,几款夹克衫的样版已经打好了。
成衣样品也出来了。
这几件成衣,都是甜甜比着抒文的身材做的。一上身,效果非常好。就连抒文
自己都笑着说,等到开春后,要穿着这身衣服去上班,这样看着也像个“改革派”。
徐甜甜也颇有成就感。
本来还想拿抒文当模特,可抒文死活不肯。他可是个副局长哦,被人认出来了
咋办?
她哄着他说,“等拍照时,只拍衣裳不拍脸。”
可抒文说,“不拍脸,能起到宣传效果吗?”
最后,还是冬娃和程彦勇敢地挑起了重任。
说到了春天,就来大宅里拍照片。
一切收拾停当后。
徐甜甜带着启康和蔡红英去了布店。
她就早看好了一种咔叽面料,色彩鲜亮不说,还不起皱不打折,看起来崭崭的。
就是价格不大便宜。
可她还是咬了咬牙,一下子批了几大卷。
启康和红英骑着三轮车把布匹给运了回来,一卷一卷地摆在了布案上。
徐甜甜摸着面料。
心说,幸亏现在买布不用布票了。
否则想开作坊加工成衣?
怕是比登天还难哪。
第117章 
*
十二月中旬; 作坊准备开工了。
徐甜甜想趁着星期天,把人都召集起来。
这天吃了早饭,凤芝、红英、俊霞、俊兰他们都来到了大宅,一脸兴奋的样子。
叶茂才和陈黛娴见家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 也感到很新鲜。
还让翠翠准备了茶水点心; 款待各位。
大家客气了几句; 就进了作坊; 关起门来。
徐甜甜先讲了讲要点; 接着又找了几块废布; 让大家练练手。见大伙儿都非常
熟练; 就把裁剪好的布料发给了大家。
说开工了,从今儿起咱们就开始做衣服了。
她打算利用这段时间,先备上一批存货。
等到门店开业时; 就可以上架销售了。
一时间; 缝纫机蹬了起来。
嗡嗡声透过门窗,隐隐传了出来。
到了半晌午; 徐永泰也溜达过来了。
说是来帮忙的; 还能和亲家说说话儿。
反正; 他退休了闲着也没事干。
叶茂才正想找人说话; 见了徐永泰自然非常高兴。
俩人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去菜地里瞅了瞅。
最后; 就在客厅里下起象棋来。
阳光; 透过窗户投射进来。
晒在身上暖暖的,感觉特别舒服。
叶茂才眯缝着眼; 心说翠翠真给爹找了个事做啊?
以后,亲家可得常来呀。
转眼到了中午。
叶抒文也骑着自行车过来了。他从食堂里买了一馍筐菜包子,说是刚出笼的,
正热乎着呢,大家快趁热吃吧?
这时候,徐甜甜也熬好了一大锅米茶,一口气端进了客厅里。
她麻利地盛着饭,招呼着大家赶紧吃。
一群人围着桌子,吃着包子,喝着米茶。
别提有多开心了。
午休时,陈黛娴回到屋里。
她关起门来,跟老伴悄悄说道:“老叶,翠翠这开工厂,怕是要赔吧?”
这干着零活,还管饭吃,上哪儿赚钱去?
日子,就在忙忙碌碌之中过去了。
转眼到了“元旦”。
这时候,库房里已经攒下了一批成衣和布料。徐永泰也把营业执照办了下来,
注册地址就是街上的铺面。
等到三月里,时装店就要开业了。
徐甜甜打算先卖一批夹克衫,然后再进一批夏装。
就在这时,有一部电影意外火了起来。
影片是讲一位海外华侨与一位高干子弟在南方某个风景区偶遇,相知相恋、分
离又重逢的爱情故事。
这部电影除了情节感人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
那就是男女主角都是俊男靓女,充满了青春朝气。而影片中的女主角一共换了
二十多套衣裳,男主角也换了七八套。
这些时装,立马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有报纸批评说,铺张浪费,充满了小资阶级情调。
还有报纸赞赏说,赏心悦目,充满了时代气息。
一时间,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不过短短几个月,就创造了票房奇迹。
这部影片在省城上映时,也是火爆连连。
徐甜甜和叶抒文特地去影院观赏了一番。
片子的确很好看,充满了浪漫和温馨的气息。
当然,她的关注点不仅仅在剧情和表演上,还在男女主角的衣着打扮上。
尤其是那位男主角,那身白色和天蓝色的尖领短袖衬衣一上身,就显得非常帅气。
还有女主角的那几套裙子,也非常靓丽。
她预计,这将会成为今年夏天小青年们争相模仿的对象。
得赶紧设计出来,摆在柜台上才行。
对她来说,有多年来做衣服的功底,这些不算啥难事。
于是,就去邮局买了一份电影画报,对着上面的剧照细细揣摩起来。
她打算在春节前,就把样板做出来。
*
到了元月中旬,学校里放寒假了。
秋娃回来了,发现家里又有了变化。
西间的衣服架子上,挂着几件夏天穿的短袖衬衣。有白色的和天蓝色的,都是
尖领子,看着非常时髦。
他连声夸着,这衣服太洋气了。
如果不是天气冷,真想立马脱下棉衣试一试。
徐甜甜一见,备受鼓舞。
还跟儿子喜滋滋地说道:“秋娃,这是娘设计的新款,准备春天就摆上柜台售
卖呢,到时候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