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情深不寿》第95章


瑞王侧妃才施施然被接进宫的。
你说夔国公府会心生不满有话说??
拜托,李瑁逼宫的时候可一点都没用到他们,就算现在,刘宗霆这个所谓的天子岳丈,都没能升一官半职什么的,他们怎么敢奢望李瑁还将夔国公府放在心上?这时候低调做人才是王道,免得招惹了陛下的眼!
没功之人自然心惊胆战,而这次在李瑁称帝过程中出力的众人就得意了。
比如。裴桓芝成功挤掉头上张九龄和李林甫这两座大山,成了大唐的中书令;王虎晨倒是没升官,他那个个性,真要做了礼部尚书,还不得天天惹祸啊,所以李瑁干脆为他建了一个贤武楼,让他展览江湖上愿意为国效力的武林人士。李瑁想着今后的战争一定少不了,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利用起来;
周元杰也没领什么官职,开玩笑,人家走的是文艺风,你突然高官厚禄的给他养起来,算怎么回事。所以他现在已经和自己的老师一起,带着一帮学子研究起了从南北朝时期到大唐的历史,只等着出完书,名流千史了。
李硕也被召回了长安,这么多年窝在汉州那个小地方上,李瑁交给他的那套农田水利技术早就被他摸了个透。要打仗就得有足够的后备物资不是,所以李瑁将李硕放在了工部,不说做个尚书,先做个侍郎试试水也是可以的嘛。
不过粮商魏剑楠最近一直在求见李硕,可是李硕那个二愣子硬是将人家拒之于门外,最后还是消息传到李瑁耳朵里,由李瑁出面,两人才接上线,一同驾驭土整堆肥这件事的推进呢~
(李瑁主张先养肥土地,再轮作作物,以提高粮食产量。李硕此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了,所以魏剑楠才死乞白赖地要赖上来分一杯羹。当然,李瑁不从魏剑楠身上拔下一层皮来,是不可能将技术交给他的,所以未来大唐多年的军粮就由魏家低价供给了。)
至于张勤,他是武官,升职比较快,所以这次干脆做了冠军大将军,和郭子仪这个镇军大将军南北呼应,帮李瑁镇压住了各地小动作不断的势力们。
哦对了,值得一说的是,李瑁这个腹黑男还指派了一个亲近自己的将领,到河北道张守珪那儿去。张守珪现在官至右羽林大将军,是开元年间有名的一位大将。李瑁也不想猜忌他,可是没办法,谁叫张守珪识人不清,收留了安禄山那厮。
原先有玄宗看着,李瑁不好太放肆的在河北道参插人手,所以只知道张守珪将安禄山收为了义子,却不知道具体情况,因此现在要派一个人过去探探路。
至于派过去的是谁?哈哈,还记得当初李祎手下那个莫林嘛?李祎倒台后莫林着实被冷藏了差不多有一年半。等到张勤来信说此人已经彻底归了心,李瑁才开始运作启用他。这次在张勤赶来长安城的路上,莫林也表现良好,所以李瑁才给了他这么一次机会。
那个,可别说李瑁明明有万羌这种老牌的追随者,为什么还要启用莫林。要知道万羌和曾毅是打手保镖,武艺是高超了,可是论领兵的才能,他们就比不上莫林这样的将才了,所以才有莫林出头的机会。
这些人事调动咱们以后慢慢的细说,现在李瑁面临的难题,是确定年号和新帝上来的一系列规矩。
年号已经由礼部去拟了,但这规矩就不是这么好定的。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在已经不是玄宗掌权的时候了,除了几条祖宗家训万不可动之外,李瑁想把好多条现成的规矩给改了,以防范那些旧规矩带来的隐患。
首先,科举的力度需要加强,只有寒门学子立起来了,那些老牌世家才会向皇室低头,这样李瑁的政令也好运行一些;其次,地方上和边关的节度使权力过大,李瑁不想这边自己除了世家,那边由节度使领头的一批新贵又迅速占领了世家们空出来的空间。
这些说说容易,可是真做起来就难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所以李瑁也不打算一口气到位,只是先增开了明年的恩科,美其名曰庆祝新皇登基。
而很快,礼部那边也有了结果,李瑁在呈上来的几个名字中,选择了“康平”这个年号,愿大唐岁岁康顺,日日强盛。
终于,在李瑁努力奋斗了大半来个月之后,他总算能提早收工,去辉宁宫找自己心爱的皇后一起“玩耍”了~
要说起来做皇帝还是个苦差事嘞,以前就算玄宗对李瑁管的再实在,李瑁也能抽出时间来陪陪崔玉媖,可是现在才一当皇帝,李瑁就忙得连轴转,晚上都得在御书房休息,简直惨无人道。
可是~那什么,就在李瑁哼着小曲,脚步轻松地朝辉宁宫走去的时候,忽然半道上冲出一“女鬼”,撞在了李瑁身上。
“大胆,是何人作怪!?”李瑁身边的小军子连忙大喊着来扶自己的主子,后边的宫娥也打着宫灯跟了上来,照亮了被撞倒在地上那个“女鬼”的脸。
却原来,这个“女鬼”居然是本该陪着玄宗的杨玉环。(我说妹子,是哪个没良心的告诉你穿白色显得好看的,不知道大晚上会被当成鬼啊!)
李瑁堂堂一个男子,被这么一撞自然没事,掸掸衣袖就跟没事人一样,面无表情地看了杨玉环一眼,就说:“派人将太真法师送到她该待的地方。”
说完李瑁抬腿就走,见到此状,原本躺在地上等着李瑁来扶的杨玉环忍不住了,扶着被撞疼的胳膊,喊道:“陛下,陛下,难道您就真的不顾和玉环以往的情分了吗?”
小军子:哎呦我滴亲娘嘞,怎么让杂家撞上这等秘辛了,陛下,奴才今天出门没带耳朵,什么都没听到,求放过~
李瑁…_…|||:情你妹的分,老子和你统共就见过几次面,你再乱说,朕~也是会打女人的~呜呜呜~
“朕看太真法师是病糊涂了,若是真的得了癔症,还是早日送出宫为好!”
哼~李瑁这个傲娇货还就是不吃杨玉环那套美人计,将杨大美人抛在脑后,愉快的去找崔玉媖了~
至于第二天太真法师被诊出身染癔症无言乱语的事情,刘彤表示一定是崔玉媖干的;崔玉媖表示这个黑锅本宫还真愿意背,不过陛下,你可得补偿人家,晚上不要那么用力了辣~
(崔玉媖一脸假装的嫌弃。。。。。。于是刘彤卒。。。。。。)
李瑁:“不够吃,不够吃,朕每日政务繁忙,还请皇后夜夜‘体恤’,好让朕轻松轻松,瞄~”
作者有话要说: 轻松一章,交代一下前朝的一些事情,为接下来的剧情做铺垫,至于文中出现的很多人物,都是前文写到过的,现在等于把他们都串起来,形成具体的脉络。
☆、增开恩科
作者有话要说: 各位,不好意思,时隔这么久,我才发现自己忘了将曾经写好的一章放上去,这一章是夹在52章和53章之间的,我已经将内容贴在53章“凯旋回朝”上了,如果有亲想要看李瑁为崔玉媖付出的内容,可以看那一章。
PS:人家是真的没想到这么重要的一章居然会被自己忘记掉,之后出现的好几个人物这一章也有介绍,我自己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返回去看看的,造成大家的困扰,实在是抱歉~
另外,嗷嗷,我忍不住想把准备开坑的新文链接发上来,要是大家有兴趣,可以先看看文案,我最迟三月初,一定会开坑的,现在是在构思大体框架阶段,希望大家支持~
《菇娘,好鲜》
从李瑁的登基大典开始,再到皇后册封大典,然后是裴家升官的圣旨,张家御赐的宝剑。。。。。。总之开元二十三的年尾,老百姓们是在看好戏的过程中度过的。
翻过年就是康平元年了,继元圣文神武皇帝(唐玄宗)让位之后,新登位的皇帝颁布了不少的政令,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以世家出身的豪门显贵闹过,一般的老百姓说不出其中具体的过程,只知道街口的茶馆里时不时就有两派学子闹架儿。
等闹着闹着,那群乱蹦弹的人就老实了,听前街的老秀才说,当今天子有主意得紧,又不用靠着世家吃饭,所以那群小人才闹不起来的。
这要问为什么老百姓这么支持李瑁?还是得说说李硕,他现在在老百姓心里就是神仙下凡,李硕在汉州弄了块试验田,据说能将单亩土地粮食产量至少翻一番,这样一来老百姓们还不得了劲儿地夸李硕啊。
其实说穿了那块试验田真的没什么,李瑁要真是弄出什么超前卫的工具来,恐怕大唐的经济一下就会瘫痪掉,谁叫粮食价格下降的太快了呢。所以李瑁只是指点了李硕有关土地利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