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培养人生赢家》第206章


林建华觉得陈四新这是当官当糊涂了。国企不怕亏本,一般报价都比较低。他们这些小公司亏不起,既要养活工人,还要保证利润,这价格只会比建筑队那边高,他怎么还找上他们了呢。
林炎城看着他报上来的金额,“这么点钱,别说一百多户了,连三分之一都不够。你想啥好事呢。”
陈四新当然知道这钱不够,“我想着能不能让员工出一部分。您这边能不能给我报个价,我好定价钱。”
林炎城想起来了,林建党当初买那房子也是只出一半。
林建华拉张板凳坐过来,忍不住问,“陈县长,为什么不让建筑队接啊?我们这边要价可贵着呢。”
陈四新侧过头回道,“建筑队被靳省长调到省城了,说是让他们帮着带带省城。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
“那边也要改革了吗?”林建华满脸惊喜。如果省城也要改革,那岂不是他们这边也能大批量买到水泥了?
“快了!靳省长已经向上面申请了。”陈四新没有回避他这个问题。
四人脸上都露出欣喜之色。
林炎城让林芳夏去旁边算价钱。
他扭头看向陈四新,“建福利房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你真的用我们公司,会不会被别人诟病?”
当官和经商有明显不同,就是当官要格外小心,不能给人留下把柄。而经商就要肆意一些。生活上,作风上,都可以不拘小节。
陈四新摆了摆手,“这文件两天后就对外招标。谁都可以参与。而且要由这一百多户现场投票,全是公开的。没什么好隐瞒的。”
林炎城放了心。
林芳夏很快核算完毕。陈四新看着这个数字,差不多要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也不知道他们愿不愿出。
“这个价格,你们还有竞争力吗?”
公开竞争,许多人可能会选便宜的。
林炎城摘掉眼镜,“县城还有别的建筑公司吗?”
小的包工头有很多,但是跟政府合作只能是公司。再说这么大的工程,小包工头也干不来。
陈四新提醒他们,“不是啊。我从招商办那边听说,又注册了三家建筑公司。听说手续已经办齐了。门面也定了,好像就在附近。你们都没注意吗?”
林炎城摇了摇头,他这些日子全忙装修的事情,也没留意。
林建华三人就更没注意了。经陈四新一提醒,他们这才察觉到国人有多喜欢跟风。
“你们报价比小包工头要高,肯定有得赚。他们眼热很正常。我看好你们。”陈四新拿过报价表就离开了。
剩下四人面面相觑。
林建华坐过来,“爹,要不我们去打听?”
林炎城点头同意,三人很快跑了出去。
没一会儿,三人就回来了。
林建华脸色相当难看,“他们三家离我们非常近,其中一个还是对面。”
这才刚有点甜头,就有三家跟着一起竞争了。赚钱可真不容易。
林炎城给他们出主意,“这个工程不错。我建议你们去毛纺厂做个问卷调查。如果加上装修,价格贵多少他们能接受?”
“装修?”林建华惊讶地问。他们只负责盖房子,难不成还要给他们装修吗?
他仔细打量这房子,“爹,你的意思也装修成这样?”
林炎城点头,“他们弄不到水泥和石灰,但是我们却可以。谁不想家里干干净净的呢。两种都要做调查。看看他们能接受的价钱是多少。顺便再给我们公司宣传宣传,让他们记忆犹新。”
林芳夏眼睛亮亮的,越想越觉得这事可行。
林建华的脸色也越来越好。
林炎城拍拍他的背,安抚道,“生意越好,将来跟我们竞争的人就越多。哪怕这个工程不赚钱,我们也要接下来。有了这个开头,接别的大工程也有了底气。钱是慢慢赚的,一口吃不成胖子。”
林建华虚心受教。末了又暗暗佩服,他爹真能沉得住气。
林芳夏在旁边起草问卷调查内容。
林建华和刘福生商量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林芳夏列好调查问题,三人往毛纺厂赶。
刘福生从厂办那边拿到想要福利分房的工人住址。
买房是大事,一定要找最能做主的人做调查才行。
但是这些人多数都要上班,根本没时间填表格。三人只能趁着下班那点时间上门,也不知道是不是太累了,多数都是随意填写,根本没用心。有用的资料几乎没几份。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162章 
“拿这些资料回去一点用都没有。咱们得想想办法。”刘福生把资料卷起; 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小六; 你是什么想法?”林芳夏看向一直在沉思的小六。
林建华翘起嘴角; “恐怕只能花钱了。”
刘福生怔了怔,“难不成填表给钱吗?”
林建华点头,“对!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肯花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虽说之前接了四个工程; 但是发完工人工资,账目也没多少了; 林芳夏心疼得不行,“你打算要多少?”
林建华可能刚刚在脑子里算过一笔账,所以立刻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咱们可以从乡下集市买些鸡蛋,一户送五个。一百户也就五百个鸡蛋; 也就十五块钱。”
只是十五块钱,林芳夏还是同意了。
说干就干。
第二天一早,林建华就去乡下买鸡蛋。
他特地用网兜兜着,拿的时候,直接提起来。
有了好处; 大伙填表格就耐心多了; 也有心听他们讲工程的好与坏。
想要建好房子; 除了技术还有材料也是重中之中。
林建华拿出两块木头让这家户主做对比,“你别小看这两种木头,从表面上看好像没什么区别。但是左边这块木头打出来的家具可以用二十几年也不会变型。而右边这块木头用不了两年就会有虫洞。我们永建是家大公司,选材绝对有保障; 不会为了贪图那几毛钱就以次充好,那岂不是砸了我们的招牌。”
户主看着手里的木头,除了一个有虫眼,一个没有,好像没什么区别。
林建华指着他们现在的房顶,上面青青点点,好像发霉一样,“你看看你们这房子盖了也没多久,居然就漏雨了,这就是质量不行。以前经费不足,这房子也是厂子分的,白得来的,漏雨也就漏了。但是现在自己花钱,你们难道不想要质量好的吗?还有你们这墙,全是泥浆,咱们这儿早就换成水泥浆了,刷上一层白漆,屋子里不用点灯都亮堂。”
听到这话,一家人全都围了过来,“真的有那么好?你可别哄我们?”
林建华露出憨厚的笑容,“当然不会。我们装修的时候,你们也可以过来看看。欢迎监督。”
一家人放了心,老太太凑过来问,“全刷白的,那得多少钱啊?”
林建华笑笑,“价格肯定要贵一点了。里面要刷水泥,还要刷白漆,都是从省城那边运过来的。价格肯定要贵一点了。但是房子又不是住一年两年就搬的,你要住很长一段时间,肯定要往好装。要舒服一些,是不是?”
老太太嘀咕,“好是好,可就是担心价格太贵了。”
林建华也不强求,“你们可以填下你们能接受的预算。如果价格合适,公司就接,如果太亏,公司只盖房子就行。不过如果你们后来想再装,价格肯定要一起装要贵。毕竟批发和单卖肯定是不同的。”
户主想了一会儿,最终给填了数字。
林建华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把鸡蛋送给他,而后告辞离开了。
问卷调查还没出来,陈四新发的招标启示就贴出来了。
新出炉的三家公司也知道这则消息,纷纷闭关想方案。
林建华这边直到大半个月过去,才把问卷完成。而后他们又花了五天时间整理。
最终报了比平均价高一点的价格填了上去。
这个价格,林芳夏算过,基本上就是不亏不赚,倒是装修报的价格要还能有点赚头。
“爹,你觉得怎么样?”林芳夏自己算的各项费用拿给林炎城看。
林炎城戴上老花镜,把账目一条条过了一遍,确认无误后,“行,报上去吧。”
很快到了招票公示的日子。
一百多户人都到齐了。
这次招标是在毛纺厂门口的空地举行的。
厂长拿着喇叭在上面喊,陈四新坐在前面的台子上,看着底下的人。
四家公司的报价,除了永建,另外三家报的价格都有利润。
许多人没想到永建居然敢报这么低的价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