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朕自以为攻》第91章


刘离吸了吸鼻子,终于意识到了什么。这药能是谁给的,肯定是贺竹啊,贺竹给药说明什么,赵小五还有救!
刘璟的营帐里,贺竹正坐在里头喝茶。
陈子明不一会儿功夫进来了。
“刘离在干嘛?”贺竹问道。
“他……在哭。”陈子明道。
“哈哈,赢了,给银子。”贺竹对一旁的刘璟道。
刘璟取了一锭银子扔给贺竹道:“你没事儿离贺庆远点,别的没学会,爱赌不是好习惯。”
贺庆是刘璟得力的部下,贺竹的表哥。
贺竹道:“你可别冤枉人,我从前可不爱赌,这都是跟你亲弟弟学的,跟贺庆没关系。”
“一个两个的都不让我省心呀。”刘璟感叹道。
赵小五用半条命换来的解药,经过贺竹的查看,认定没有什么问题,于是便给赵寻敷上了。不过两日之后,解药似乎依旧没有发挥太大作用。
“能看见了吗?”贺竹问道。
赵寻努力睁了睁眼睛:“依旧是模模糊糊,看不清。”
“不能够啊,我亲自试过解药的成分,没什么问题,按道理说应该能奏效才对。”贺竹道。
“或许是需要些时间?”赵寻道。
贺竹道:“此事只能暂且作罢,一时之间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法子,只能再等等。”
赵寻淡然的道:“无妨,如今我已经习惯了,倒是不着急了。”
贺竹转头看到赵寻桌上放着几幅画,一时之间颇为好奇,问道:“王爷这么喜欢画画?”
“闲着无事画了几幅,我看不清,贺先生帮我瞅瞅好赖。”赵寻道。
贺竹看了看道:“倒是颇有神韵,王爷看不清楚都能画成这样,我倒是很好奇王爷看得见的时候得画成什么样了。”
“说不定还不如如今画的好,大概是心境使然吧,而且我画的时候有子明在旁边帮忙看着,所以才不至于难以入目。”赵寻道。
贺竹道:“我平日里也爱写写画画,待王爷彻底复明之后,定要找机会与王爷切磋一番。”
“一言为定。”赵寻道:“今日劳烦贺先生帮我挑一副画,我想提几个字。”
贺竹闻言便挑了一副,道:“我看这幅就不错,寥寥几笔,便将战场的萧索和肃杀之气勾勒的十分生动。”
赵寻道:“那就它吧,还要劳烦先生帮我磨墨。”
贺竹见对方难得有雅兴,便帮赵寻磨了墨。赵寻如今只能看到隐隐约约的虚影,只得在贺竹的帮助下才能准确找到题字的位置。
他提笔沾墨,在空白的地方写了几个字。
贺竹一看顿时了然,问道:“王爷这幅画,是家书?”
赵寻道:“先生说中了,这的确是给陛下的家书。”
贺竹闻言不由失笑,心道这赵寻倒是挺聪明。寻常写家书用的都是蝇头小楷,以赵寻如今的视力,定然写不好。可是题字用的字体较大,倒是不容易出破绽。
京城,皇宫。
沈喧匆匆进了凝和殿,一脸喜气洋洋。
“陛下,有好消息。”沈喧道。
“什么?”李越问道。
“战报来了。”沈喧道。
他话音刚落,便有士兵带着战报求见,李越闻言顿时有些激动,赏了送战报的士兵,这才打开战报。
片刻后,李越抬眼问沈喧:“你还没看呢,就知道是好消息?”
沈喧笑道:“错不了吧?又是捷报。”
李越笑道:“大夏失了主将和雇佣兵的帮助,几乎没有与征北军一战的实力了。”
“意料之中。”沈喧道。
李越放下战报,手里仍旧拿着几分家书,最上面的一封没有写名,是一个空白的信封。但是能和战报一起送进宫的家书,还敢不写名那必然是给李越的无疑了。
“怎么样?有我的吗?”沈喧在一旁迫不及待的问道。
李越道:“你的和先生的都有,你出宫的时候顺便把先生的家书送到刘府。”
沈喧高高兴兴的接过家书,立马就在信封上看到了熟悉的字迹。
“怎么样?有三王爷的消息吗?”沈喧问道。
李越没有回答,而是拆开了信封,发现里头没有信,而是一副画。画有些抽象,但是粗略一看的确是赵寻的风格,几笔勾勒出的战场,还有满地的狼藉。
画的留白处,题了三个字:待吾归。
“哟!”沈喧见李越面露笑容,当即笑道。
“你走不走?不走把你的家书拆开给朕看看。”李越道。
“走,我得回家喂猫去。”沈喧说罢便要告辞。
李越问道:“你大老远跑来一趟,就是为了取陈子明给你写的家书?”
沈喧倒是不否认,道:“我算着今天战报该来了,嘿嘿。”
李越道:“德性!”
待陈子明走后,李越又拿着那封家书反复看了好几遍,虽然上面只有短短的几个字,却让李越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下了。
只要赵寻一切安然无恙,他便没什么好怕的了。
前线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整个军营都被雨水笼罩着,远远看去雾蒙蒙的,仿佛被某种阴霾笼罩着一般。
赵寻午间小憩,突然被雷声惊醒,他摸了摸自己脑袋,发现一头冷汗,可是因为醒的太突然,已经记不得梦中的那些景象了,只知道大概不是个好梦。
片刻后有士兵进来,说是请他去刘璟的帅帐。
虽说士兵没有说明是何事,但是赵寻心里还是隐隐有些不安。
“怎么了?”赵寻问道。
“王爷,出事儿了,大帅请您去一趟。”士兵道。
赵寻闻言匆匆和士兵一起过去,待到了之后刘璟的帅帐里早已聚了一堆人,而且各个都是军中的将领。赵寻虽然看不清,却能感觉到气氛十分凝重。
“怎么回事?”赵寻问道。
“军中突然有数人同时病倒了,症状都一样。”刘璟道。
赵寻闻言心中不由打了个突,症状都一样,而且多人同时患病,那只有一种可能最容易解释。
“是……疫症?”赵寻问道。
“贺竹正在确认,目前尚未定论。”刘璟道。
赵寻闻言便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按道理说,大夏与大余最近虽然有过交锋,可是都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况且这个季节也不是感染疫病的时节,即便是大雨也是今日才开始下……
无论怎么说,这疫症来的太过蹊跷。
第84章 
实际上赵寻的疑问,同样也是大家的疑问。
刘璟的副将杨峥开口道:“这个时节按道理说不该有疫症才对啊。”
赵寻道:“你也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刘璟道:“不管怎么说,还是等贺先生下了定论再决定吧。”
杨峥道:“只能如此了。”
“不能干等着,还是该提前做些准备。”赵寻道。
“这个你放心,我早有安排。”刘璟道。
从前征北军是发过真正的疫症的,所以军队自那以后都保留着处理疫症的制度,只要稍有风吹草动,自然会有相应的将士去处理,免得事态扩大。
这次虽然尚未定论,但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征北军还是早早的做了许多隔离和防护的措施,以防病症继续蔓延。
贺竹很快便回来了,而且看脸色十分凝重。
“怎么样?”刘璟问道。
“我查看了十数位症状比较重的士兵,基本可以断定此次并非是疫症,而是中毒。”贺竹道。
众人闻言大惊,军营中的将士集体中毒,这可不是小事,闹不好要全军覆没的。
“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中毒?”杨峥问道。
“要么是食物出了问题,要么是有人故意投毒。”贺竹道。
刘璟眉头一紧,道:“杨峥,你去找人统计一下,看看所有中毒的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是同一个灶火吃饭,还是住在同一个营区。”
贺竹开口道:“我大概询问了一下,基本上能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所有中毒的将士,在前几日和大夏对战的时候,都留守在营地了。”
留守的将士们中毒了,而出战的安然无恙,这说明问题多半出在留守的人所吃的食物或者是水上,因为其他时间,将士们从未区分的这么开过。
“杨峥,问问伙夫,当时做饭的粮食和水有没有剩的?”刘璟道。
“是。”杨峥闻言便去了。
众人气氛凝重的等了一盏茶的功夫,杨峥回来说,前几日用的水没有剩,粮食也都是昨日刚从北江城新运的,之前的并没有剩余。
这时赵寻突然开口道:“我房中有一些水,是那日盛了用来洗笔的,后来忘了倒掉。”
刘璟当即找人将水端来,贺竹试了那水之后,果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