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第188章


尤其是季家的佃户,几乎都尝到了甜头。除了第一次,之后每一回,佃户都是紧跟东家的脚步走,绝不多走一步,也不少走一步,规范得很。要说谁家最为得益,那非杨树林家不可。
原本一大家子几十口人,都窝在六七间泥瓦房中,饭也吃不饱,房子也住不开。谁想博了那么一次,杨家就起来了。
如今,杨家又起了好几间泥瓦房,住的比以前宽敞多了,之前的债务还清不说,还有部分结余。嫁娶上也好了许多,他们家儿郎再不愁娶不到媳妇了。
为了感谢东家,每次邵云辰去巡查时,杨家都会备上一些山货以表谢意。邵云辰没有反对,见他们送的实惠,并不值多少钱,贵在心意,他便收下了。
第一次邵云辰没有准备,就没有回礼。他手边的东西对于农家来说,太过值钱,给他们反倒不美,便决定等下一次带上一些自家织坊出产,实用,但又不贵的布料,当作回礼正合适。
杨家是真心实意感谢,他们绝不会想到,就因为心意赤诚,却得到了意外的回报,家中孩子们穿着崭新的棉布衣衫,一个个笑逐颜开,边上的大人们也看得直乐呵。
☆、134|3。12
有些事情,季宣和不在意,并不代表别人不会为了怕被人牵累,从而导致不能得到和其他人相当的利益,而顺水推舟一把。
靖王其实也没做什么,只是对季锦娴的宠爱稍微减了一些。就这样,季家的日子较以往就难过多了。
说实话,凭季大老爷的能力,能坐上三品官,和自己大女儿当了靖王侧妃有莫大关系。现在大女儿虽然没有被冷落,但少了些宠爱,他那边也就受到了对应的冲击。幅度不大,点点滴滴加起来,却让人无法不在意。
季锦娴得到靖王的宠爱减少,她的儿子自然也被牵累。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人的好坏,能影响到许多人。特别是像她这样,娘家因她而高升,反之亦成立。
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季锦娴的对手可不会放过她。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放过实在太可惜了。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季锦娴的日子格外难熬。
有对比才知道她以前的日子过得有多好。
季锦娴不比从前,她过了那么多年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日子,忍耐力自是比刚进靖王后院时要小一些。生活稍微差上一些,不归她管的婢仆态度略微怠慢一些,这就够她受了。说是水深火热有些过了,至少上前赶着奉承她的人变少了,想踩着她上位的人变多了。
见到大女儿宠爱稍不如从前,季大夫人很是担忧。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季大老爷不说扶不扶得上墙头,至少能力不是很强是肯定的,要是没有大女儿,估计季大老爷不会有现在的官阶。
现在大女儿那出了点小问题,季家就受到了影响,季大夫人担忧大女儿的同时,也在担心季家。她想来想去,也没想出来靖王为何如此,没有新宠上位,那是何故?猜不出来,最终这通埋怨就落到了季宣和头上。
季大夫人这次也算是歪打正着,季锦娴这番遭遇,确实和季宣和有莫大关系。靖王为了利益考虑,才会对被他宠爱多年的季锦娴略有冷落,同样,他也不舍得自己宠了多年的女人,所以才会出现当下这样的情形。
其实靖王多虑了,季宣和要是真对他父家如此耿耿于怀,他早就动手了,哪里需要借助旁人的手?
当然,他父家出现问题,季宣和也乐得看热闹。
邵家当家主母王夫人也遭受了来自族人的打击。没办法,很多人都有无视自己错误的天性。当初,邵家族人也参与了将邵云辰这个嫡子出嫁的行动中,没有族中有话事权的长辈们同意,王夫人是决计不敢将他嫁人的。
现在吗,一切过错都推到了王夫人身上,源头在她身上,不把矛头指向她,还能指向谁?
关乎到自身利益的事,谁都很在意,现在不能仗着邵家是季宣和亲家的关系得到照拂,这笔损失不算不知道,一算下来,可真就让人扼腕叹息。
王夫人便成了邵家之所以会这般的替罪羊,自此她的日子就没那么顺当了。邵大老爷对自己的夫人也多有不满,却不能休了她,毕竟王夫人做下此事,大家都有份,包括他自己,要是当初没有经他的同意,王夫人哪来这个胆子?所以说两人可以说是狗咬狗一嘴毛,这日子过得有够热闹,在旁人看来别提有多欢乐。
很多事大抵都是如此,生活一不顺畅,落井下石,捧高踩低,这样的事就会随之而来,没有多少幸运的人能逃脱这一规律。
季宣和对此不甚在意,看看也就过去了。
安王的声威日隆,权势日重,其他四郡王爷岂能干看着什么都不做?一开始他们只当安王借助季宣和之手,不知道从何途径获得了良种,也就没放在心上,还付出了一些代价用以换取良种。谁想,连着三年,这样的事竟然没完没了。
当其他四郡王爷意识到时,当然不可能看着安王势力日益壮大,而什么都不做。
五郡王爷都在内城住着,想要避开一人而四人相聚,这个难度还真有些大。不过铁下心来要做一件事情时,总能想到办法。
对于王爷们密谋之事,季宣和并不知晓,他现在正带着一家人在街上四处溜达。
这三年来锦城是越发繁荣了,不说中城西华街上到处充斥着着锦衣华服之人,就连外城西市宣庆街上往来的行人,补丁撂补丁的人也大为减少。可以想见,这三年来,百姓们的日子过的是蒸蒸日上。
位于底层的老百姓们生活好了,各行各业也就随之发展起来。
锦朝五郡间的限制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取消,人员流通一放开,商业发展再无限制,货物南来北往,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父亲,去那家看看。”季宁然拉着季宣和的手,向前迈了一步,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头眼巴巴地看着他父亲。
“又看到什么新奇玩意了?”几年相处下来,季宣和对这个小儿子的了解可不少。这小家伙越长大,越爱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
“也不算是,以前见过的,只是这家好像一下子来了一大批货,我听小伙伴们说了,这不,今天正好逛到这儿,父亲,我们进去看看吧。”说着,还抬头看了眼邵云辰和季宁悠,“爹,大哥,快跟上,咱们一起去看个新鲜。”
“哦,那就进去瞧瞧。”季宣和被小儿子说的也起了兴趣,锦朝一直和外邦人有往来,西洋物品并非罕见之物,但要说大批量出现,这倒并非常事。
店铺里卖的物品很杂,各个国家的产品都能在铺子里见到,想必这家店有这方面的渠道。
锦朝没有闭关锁国,和季宣和记忆中的明末时期相比,航海业更为发达。但是再如何厉害,却也比不得现代社会的海运。
航海风险很大,每次出海,谁都不敢保证能百分百安全返回。由此,每一次船只满载而归,也就意味着大量真金白银进入东家的口袋。
风险和利益并存的事,有人怕,自也有人热衷于此。出一次海,就能赚个盆满钵满,之后就算什么都不做,也能吃用好几年。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有人因此倾家荡产,更多则是一夜暴富。
大多洋货都在各个口岸城市销售,销往内陆的不多,锦城显然不在此类。作为一个新兴的王城,全国各地任何好东西都能在这里见到,卖西洋物品的铺子不止一家。
新品上市,正好被季宣和一家撞到的几率就更小了。
铺子里孩子不少,有点吵闹,季宁然可不管这些,拉着季宁悠到处转悠去了。
“想什么呢?”邵云辰走着走着,发现季宣和没了踪影,回头一看,才知道他走神了。
“没什么,这一屋子外来货,让我想起咱们好像还没有去过国外,你想出国看看吗?”季宣和收回自己的思绪,他对于现今的外国有些许好奇。
“你是说出海?”
“嗯。”
“那些国家哪有锦朝好,坐船危险不说,真要去了国外,这吃的用的,可没有锦朝这么好享受。”邵云辰有些疑惑,国外哪有在家生活舒适。
听了邵云辰的话,季宣和觉得他竟然无法反驳。
他会对隔老远的外国感兴趣,不过是一时好奇罢了。不说锦朝,就是历史中这个时期,这里仍旧被称为□□上国,处在这种环境下的百姓,有几个会想着要去外面看看?
邵云辰说的没错,锦朝武力和经济都比同时期的国家要高不止一筹,只要不再作死的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