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孕连连》第145章


毕竟,李大山那宅子; 是五阔间的格局。而任氏兄弟的宅子,却是三阔间的格局。
要说原由,也是因为李大山目前是正经的官身,而是任氏兄弟这边,却是还在赵家的窝里混吃喝。
杜明月好歹还得讲个理,就是官身披了的李大山那边,若是与任氏兄弟一般了。也确实就会显得小瞧了正八品的官员威风。
这阶级嘛,哪朝哪代都有。
在十月中旬时,任氏兄弟回封县城时。
杜明月就是直接到房契,给了两兄弟。当然,免不得要说一下,这中间的原由。也不是想这兄弟二人心头,存个什么疙瘩。
“你们兄弟二人也是有本事的,所以,咱们家安排时,你们兄弟二人的新宅子,也是与大山那孩子一样,都是二进的院儿。”
杜明月说着,望了望神色中,带上了喜悦的任氏兄弟,又道:“只是,你们也晓得,大山那孩子跟着箓哥儿去战场立过大功,得了正八品的官身。所以,他那二进的宅子,显得更宽阔些。”
“到底是官员的体面,我们赵家也是要注意影响的。”
杜明月这一席话说了,任氏兄弟二人自然是表示了服贴的。
杜明月笑得更和蔼,在话尾,还是留兄弟二人在赵家中多休息上两天。
她又道:“你们休息这时日,正好见一见未来的岳父岳母,还有要娶进门的媳妇。看看,这人选可满意?”
“若成的话,我就做回主,当了你们的长辈,去与你们说了亲事。”
有杜明月此话在,任氏兄弟哪会不满意?
那李大山与杜婉言的亲事,杜明月虽然是保媒人,却也不用掺合后面的事情。无非就是给侄女添了嫁妆,将来再去吃了喜酒便成。
可这任氏兄弟在赵家长大,家中已经没有长辈了。杜明月这一回,还得在任氏兄弟对亲事点头后,作为了两兄弟的长辈,去请媒婆给上门说亲了。
这不,在这两日里,杜明月那是忙碌了起来。
要说,给任氏兄弟介绍的媳妇人选嘛,杜明月还是挑了许久的。
当然,那等姑娘除了模样好,自然这家里也要清净的。家世不算出挑,却也是小有身家。所以,封县城里的富户和乡绅,杜明月是选了许久后。
才是选中了两个乡绅的庶女。
嫡女,自然是没戏的。哪怕这任氏兄弟再是批了赵家的外皮在。
而庶女嘛,就是不一样了。只要那内宅太太的一句话,再是加上些枕头风,也是挺容易实现了的。
要说,给任氏兄弟娶这么两个庶女,也是杜明月考虑着。这些年里,任氏兄弟在亲事上,似乎都不太上心。
这不,前面还是在次子那边提了一嘴话,说了一下姑娘的家世,还是由次子那边给圈了范围。打那后,杜明月就是秒懂了。
这任氏兄弟啊,也是想娶个妻族得力些的媳妇。
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无可厚非的。
杜明月自然是乐得成全别人的美事。
这说合了任氏兄弟的婚事后,时间已经是近了冬月。杜明月写了家书给予长子,问一问这孩子哪时候有功夫,好迎娶了她那要进门的长媳?
毕竟,这好日子算好了,也还得长子挤得出来时间嘛。
倒是有家中亲娘的手书,赵箓回信也是顺溜。这便是直接提了笔,就解释了,年前哪时候都成。那成亲的日子订下来,他抽个几天功夫,必然是有的。
这合了日子,自然是要请人好好算一算的。
于是,琢磨来,琢磨去。赵箓的成婚日子,就是定要了腊月的初六。
这赵箓身为正五品的都指挥使,还是管了英德郡的一厢郡兵。在这英德郡内,可谓是声名赫赫的。
这不,请贴一散发了出去,那是回应就是颇多。
符县尉家,要作了新嫁娘的宋微娘,就是在手帕交嘛,还有一些说得上话的少女们的羡慕语气里,暗自欢喜的绣着嫁妆。
符家,虽说因为宋王一事,那是受了唐王府的打压。可烂船还有三千钉,何况一个州府级别的大家族。这对于宋微娘的婚事,符家那些愿意结个善缘的长辈,自然是免不了给宋微娘添了厚厚的一份嫁妆。
作为一个孤女,在出嫁前,看着嫁妆的丰裕,宋微娘是喜极而泣了好些回。
倒是她那表妹,免不了要与她打趣几句。
“表姐,你这是嫁得好人家。可不能多哭,外面人都传,说是哭多了,容易坏了福气。”符雅思这般讲了,还真是让迷信起来的宋微娘,转泣为笑了。
“瞧瞧表姐,这笑起来,就是美。”
“将来一准儿,迷得表姐夫七晕八素的。”符雅思的话。宋微娘听着心头如吃蜜一般甜,面上却是羞红了脸,小声回道:“雅思妹妹,不许你胡说。”
“我哪胡说了,我这是盼表姐你与表姐夫将来恩爱百年啊。”符雅思装了可爱的模样。
若说心里头,符雅思还真觉得,表姐嫁得好人家。这是苦尽甘来。就是偶尔里,符雅思会想着,她将来又是嫁与何良人呢?
腊月初五时,赵箓提前领着亲卫,回了封县城。
这成亲前,赵箓的归来,倒是赵家人松了口气。毕竟,明个儿要迎亲了,新郎官不出现,那不成了大笑话嘛。
不提赵家,就是符家那头,得知了赵箓进了老宅的消息,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说起来,宋微娘是从符县尉家出嫁,这回门时,也是要回符县尉家。这相当于,符家得了一门好亲家嘛。所以,对于宋微娘的成婚礼,符县尉家自然是重视的。
晚间,赵家兄弟在说话。这是谈起了一些公事与私事。
赵箓是长子,他成婚了,这在外的次子赵策和三子赵简,自然也是早早回了封县城。
望着在外面奔波,那是历练出来一翻的二弟、三弟,赵箓笑道:“二弟、三弟,你们这模样,倒是大变啊。”
“瞧着瘦了些,却是干练了。”
对于赵箓的赞叹,赵简是哈哈大笑,挺得意的挺了挺胸膛。
倒是赵策笑眯眯了双眼,如两弯月牙,回道:“就是给大哥的大事上,被些小话计。不比大哥,在刀口上打滚,我和三弟说起来,都是吃得大哥给的安生饭。”
“倒是大哥,要多注意自己的安危。你好,咱们家,人人都好。”赵策的话,说得够实际。
这话在赵箐这个小弟弟的耳里,就是听得这个十一岁的少年,那是似懂非必的模样。不过,这孩子虽然是家中最小的,却也是真正的会晓得,不明白没关系。听哥哥多讲些,往后就自然会明白的道理。
“大哥,明天你成亲,咱们就有大嫂了。”
赵箐笑嘻嘻的说了话,又道:“新大嫂进门,可得好好疼我这小叔啊。”
“倒是大哥你长年在外面,要不要把大嫂接到身边侍候你的起居啊?”赵箐这个熊孩子,听了一些大人们的偷偷话,自然对男女间的一些事情,那是有些好奇的倾向。
这不,对大哥赵箓的说话里,赵箐就是好奇味道浓浓的。
“我在外面忙,都是住军营里。”赵箓倒是实话,他在练兵,不是享福。这是钻林子,打寨子。就是刀口舔血的买卖,哪会把家眷接了身边?那不是自找了麻烦嘛。
“再说,这要剿灭了土匪,哪有时间一直窝了宋城里不出门?”
“四处奔波,你嫂子在家,能孝顺爹娘,也能照顾你这个小叔。挺享福的嘛,大哥就让你嫂嫂跟着去受苦了。”赵箓笑哈哈的回了话道。
“打土匪好玩吗?”赵箐好奇啊,他道:“像不像那些说书人讲得那般威风啊……”
对于幼弟的好奇,赵箓就是摇头,回道:“哪是光威风?”
“你啊,莫看人立功,还得看着那些没立功,就是吃点饷银,还是吃不饱,送了命的可怜蛋。”赵箓对于生活的幸福,没吃过苦头的四弟,说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世道,要收获,就得有付出。”
第137章
唐王长兴八年,幽朝天福二年; 腊月初六。
此日; 封县城的赵家,最是热闹不过。因为; 这一天; 赵家将的长子赵箓将迎娶他的妻子; 为赵氏一门添一位长媳。
杜明月在早起梳妆时; 满面红光。
昨个晚一宿; 她是睡得浅。许是因为过于的开心; 这不是心头就盼望着今天的到来嘛。
在杜明月想来,等着箓哥儿娶妻了; 这策哥儿和简哥儿也是能依次的娶了媳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