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嫡女》第15章


“哥哥太不争气,你不说,二妹妹如何知道你的心意”
“她能感觉到,既然不提就表示对我没有感觉,我又何必凑上前去”
杨冰恨其不争,生气的转身跑出去。
杨之章看着妹妹的背影,心里想着:我又何尝不想表达我的心意,只不过,现在说的意义不大,等将来一家迁入了京都,才有勇气说啊,今时今日的郡王府,没权没势,如何保护的了她。杨之章无奈的叹叹气。
张敏诗回到府里的时候,管家那边说郡王府里送了东西给她,她打开一看,一封信和一盒子的首饰,心想,估计是杨冰姐姐送的,拆开信封,果然没错,杨冰姐姐说不知道我喜欢哪样,干脆把她平日最喜欢的几样通通送了来,让她留作纪念张敏诗觉得心里暖暖的,不管如何,这是她在这个世界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张敏诗把信放下,让清宁把盒子放到库房,起身准备去丰泽园看两个弟弟。
刚来到便听到一阵嬉闹,两个弟弟今年五岁,正是顽皮的时候,
“姐姐,姐姐来了?”还没走进去,便见到四弟林哥儿冲了出来朝她喊道。
“四弟,稳重点,蹦蹦跳跳的像什么样子,一点没读书人样”权哥儿无奈的对着他的双胞胎弟弟说着。
“三哥,我这是看到姐姐来了开心的,哪像你,整一扑克脸”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缠着姐姐教你功夫,晚上父亲来授课我就告诉他”
“三哥,我的好三哥,你的100个字我今晚帮你一起教给父亲”
“乖弟弟”权哥儿一副奸计得逞的模样。
张敏诗好笑的看着两个弟弟对话,说来也奇怪,她的两个弟弟是双胞胎,但是性子完全不一样,三弟沉稳,喜好读书,父亲说脑子比他小时候还聪明几分,而四弟偏不爱读书,整日想缠着她练武,甚至想跟她要了清荷去,心想应该是随了陈家的基因多一点吧。
“三弟,四弟,姐姐刚从外面回来,买了点两个很好的砚台,一人一个,四弟,就算想练武,也不能耽误了识字,不然以后就是一个莽夫”示意清荷把盒子递过来。
“姐姐,我听你的”张敏诗的话有时候比起母亲小陈氏,对林哥儿还要管用。
“嗯,今天开始你们都叫我二姐姐,养成习惯,免得等来日回了京都,让人说我们没规矩”
“姐,你的意思是,我们就快回京都了吗?”权哥儿一脸认真。
张敏诗心里在考虑要不要说那么多,“还不知道,早点习惯好,反正我们迟早要回去的,你们就快到了上学堂的年纪,祖母早之前就已经来信让接你们回去”
“知道了,二姐”
张敏诗点了点头,眼睛盯着林哥儿看,
林哥被盯得发毛,从小他不怕父亲张端,也不怕目前小陈氏,就怕姐姐一脸认真的样子,“二姐”喊了一声便低了头,像个犯了错的孩子。
张敏诗心里在偷笑“父亲也快回来了,我们一起去给母亲请安,然后一起用晚膳”
第三十章() 
来到小陈氏的院子的时候,小陈氏正在房里跟李嬷嬷说话,看到姐弟三?13??过来了,忙招呼进来,让丫鬟加了点炉火,
“今日你们三个怎么那么齐呢”
“母亲,我刚好去看弟弟们,就一起过来给您请安”说着便和两个弟弟一起向小陈氏请安,今日小陈氏穿着一件枚红色的裙装,外头衬着毛绒绒的浅灰色背褂,头上插着大红的步摇,看上去分外明艳,如今也就是二十四岁。
“母亲知道你们孝顺,下次可不许那么鲁莽,天冻着呢,请安什么的就不必,你们啊,多过几天轻松日子是几天,等回了京都可就不兴你们这么懒散的”
小陈氏虽然对子女们宽容,可是也是知道规矩的,看着姐弟三人,诗姐儿比两个小的大两岁,个头上高一个头,两个小的已经比同龄人要高一点的,长的也快,“既然你们都来了,我便让绣娘过来帮你们量量身长,帮你们做几件厚一点的衣服”说着便让陈嬷嬷出去安排。
张敏诗猜到父亲应该和母亲说过了准备回京都的事,京都天气比南方要冷很多,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于是便没出声,任由陈氏安排。两个弟弟向来不理会这些小事,也不管,坐在一边吃点心。
等绣娘来量完三个人的身长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
不多时,婆子就来报说老爷回来了,母亲让人去厨房准备传膳,然后准备起身到门口迎接父亲。
“今日怎的这般人齐,都来你们母亲这里噌饭吃来了”父亲张端一进门便对着三个小的说道,
小陈氏接过张端的外衣,给他递过汤婆子,
“父亲今日这般的高兴,是有什么好事么”
“还是诗姐儿了解为父啊,今日你们父亲我在知府府里听了不少夸我的好话”
“父亲喜欢听好话,天天让我们姐弟三个说给你听不就成了”张敏诗知道像她父亲这样的文人,多少是有些傲气,也喜欢别人的奉承的,今日估计是那些人也有了京都里的风声,便都来讨好父亲,好让他回了京都帮衬帮衬。
“那哪里同,连郡守比我高一级的今日都特别的夸了我,我也只是高兴高兴,并没有答应他们什么,诗姐儿放心,啊。。。”
张敏诗转过头去不理会他,小陈氏担心张端训诗姐儿,便打断了他们,“大家快去洗洗手,准备用膳了”
“嗯”张端对着小陈氏点了点头。
然后又转头对着张敏诗“诗姐儿放心,你父亲我啊,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这是为官之道”
“父亲,我就不管你那些官场上的人,现在啊,能低调就尽可能的低调,树大招风”张敏诗洗好手让丫鬟摆好碗筷。
“嗯,你说的对,今日起,谁递帖子来,你都别接,就推说不舒服”这话是对着小陈氏说的,小陈氏不知道他们父女俩打什么哑谜,不过想着应该跟回京都之事有关,便答应了。
停止了这个话题后,张端对着双胞胎说道,“你们兄弟俩今日有没有把字都写完,晚点都拿来我书房,今日我要考你们”
“父亲,写完了”权哥儿向来话不多,
林哥儿听到要考他们则默默的低下头,不吭声。
“林哥儿别又想着什么借口,今日是一定要考的”张端最是了解他。
说着便不再理他们。
张敏诗心里暗笑,仿佛能预想到林哥儿明日一脸沮丧的表情。
晚饭过后,张端带着两个小的去了书房,张敏诗在正房陪着母亲说话。
“你今日去了郡王府了”诗姐儿这三年来,三天两头的往郡王府跑,郡王府里的小姐杨冰也经常过来给她请安,所以她是知道她们关系好的。
“嗯,跟他们告个别。”
“这么说你父亲说的都是真的?”
“没意外的话,三日后便会有旨意下来,母亲也趁着这几日把府里的事都处理好,如果需要我帮忙的也尽管说,我这几日没什么事,”
“那倒不用,你母亲我啊,这些个小事,难不倒我”这么多年她已经了解女儿,比一般人都要聪慧,所以这几年来她让她要人,甚至找人,都顺着她,而且她的女儿很是乖巧,从来不惹事端,故而更是放心。
第三十一章() 
“那就好,我这几日也没什么事做,就跟在母亲身边,也好学学管家之?13??”
“也好,我的女儿也长大了”小陈氏感概道。
张敏诗笑而不语,过一会,便跟小陈氏行了告退礼,回了自己院子,关着房门与两个近身丫鬟说着话。
“清荷清宁你们两个是从京都跟着我来的,这次回去肯定也要跟着我回,你们看院子里的几个丫鬟哪几个还好的,说来我参考参考”
“小姐,二等的我看只有思汶还行,勤快,话不多,还有管着小厨房的思信,厨艺了得,这些年小姐的口味都被她养刁了,我看啊,带着回去很适合”清宁回想着几个丫鬟平日的做事方式说道。
“小姐,那几个也一起带回去吗?”清荷说的是去年张敏诗去信跟外祖父要的几个人,都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张敏诗看重他们从小练武,比一般人要灵活,想培养起来。
“他们现在都很努力的跟着小姐说的去锻炼,小有成果,昨日让他们去打探老爷在知府都做了什么,都顺利完成”
“嗯,知府还算是小地方,还得继续努力,明日我抽个时间见见他们,你帮我安排好”
“好的小姐”
“院子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