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香江》第221章


王铮听后一阵咂嘴,这刘大导演的排场还真大,《三少爷》剧组到阳朔也有半个月了,也没见哪个领导来慰问一二,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就算王铮在香江再怎么牛,单论名声,还是比不上李瀚祥、刘佳良等大导演,不过他并不在乎,与其搞这么大排场享受优越感,不如把精力花在作品上,只有拍出佳片,才能体现出导演的真正价值。
见刘大导演如今沉醉在优越感中,一起聚餐肯定是没空了,既然来了,总该打声招呼再走,王铮想了想,拨开人群,朝坐在人群中间的刘佳良走去。
“刘导演,您看这里还缺点什么,如有需要请尽管开口,阳朔县虽然不大,但我们定会满足香江同胞们的要求。”
王铮刚走进人群中间,就看到一位穿中山装的官员正与刘佳良说话,语气略带谄媚。
刘佳良听后淡淡点头,摸了摸额头上的汗珠,说道:“县长不用客气,只是天气有点闷热,若能有一台空调就好了。”
“没问题,今晚就能帮刘导演安装好。”
见那位被称之为县长的官员连眉头都不眨就爽快答应下来,王铮一阵咋舌,要知道这个年代的空调可是奢侈品,连香江都未普及开来,更何况是如今的内地。
受不了场中这幅做派,王铮直接来到刘佳良身前,拱了拱手道:“刘导,真是巧了,想不到能在阳朔碰到,我的新戏刚好也在这里取景。”
见到王铮,刘佳良愣了片刻,淡笑道:“原来是王铮导演,确实是很巧。”
刘佳良轻描淡写的回话充满冷淡,甚至都未从椅子上起身,更别说是还拱手礼了。
王铮敬他是前辈,笑容不减的邀请道:“刘导,难得遇上,不如晚上一起聚餐?”
刘佳良笑着摆摆手,拒绝道:“不好意思王导,晚上我和市长县长已经有约,不如改天吧。”
对方摆明了是不给面子,王铮不再热脸贴冷屁股,又拱了拱手道:“那刘导先忙,我们下次再约。”说完,带着一脸不爽地靓昆离开这个院落,走的之冲忙,都忘了跟李联杰告别。一众民众也没能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只因两人用的是粤语对话。
出道四年,王铮从未在圈中受过这样的冷眼待遇,本是一件很气愤的事情,可他的内心却很平静。
“铮哥,若觉得不爽,我去教训教训那刘家班给你出口气。”回北街的路上,见王铮一路不说话,靓昆提议道。
王铮淡淡一笑,道:“不必,内地有一句名言说的挺好,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如此想想,也没什么。”
靓昆若有所失的点点头,不再多说。
前辈?敬他,他才是。若不敬,狗屁不是。等邵氏迎来大减产,这些所谓的大导演,也就开始喝西北风了。
回到东街,一直待音乐室里的胡伟笠难得走了出来,见王铮回来,忙招呼道:“王导,听说另一个邵氏摄制组也来到了阳朔?”
王铮苦笑一声,不想多说这尴尬之事,最后由靓昆粗略说了个经过。
胡伟笠听后,反而问了王铮一个问题:“王导,你可知道我为什么要离开内地前往香江?”
不是因为香江工钱高机会多吗,可胡伟笠既然这么问,应该另有一层意思,当下道:“愿闻其详!”
胡伟笠捋了捋下巴上的短须,道:“在内地,我只有百分之十的时间做自己的专业工作,余下百分之九十的时间要用来应付政治学习和人事上的扯皮,为了争取到一点工作机会而去打通路子和关节。”
顿了顿又道:“而在阳朔的这十几天,反而是我最轻松自在的一段时间,虽然电脑和音乐合成器弄得我头昏脑涨,却是从未有过的充实。”
胡伟笠话落,也不管王铮是否听懂,粲然一笑,重新回到那间音乐工作室。
在另一个时空生活了那么多年,王铮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内地,说的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反之,一切都与利益挂钩。别人的怎么样他管不着,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王道。
回到东街旅馆不久,李联杰只身一人前来拜访。
“李先生,真是抱歉,刚才走的有点匆忙,忘了跟你打声招呼。”再次见到李联杰,王铮赶紧为刚才的失礼道歉。
李联杰摆手笑道:“王导不用客气,我这次来是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王导!”
“哦?”王铮有些好奇,忙道:“请教不敢当,李先生有事尽管问,我定知无不言。”
李联杰显得很郑重,整理了一下语言,才说道:“王导应该知道我只拍过两部电影,对电影拍摄流程所知的不多,所以,我想问王导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假如,拍片行程上安排要拍一个日出镜头,工作人员在凌晨三点就已经准备完毕,导演却在十点钟才出现,还说这光线不对,王导觉得是导演有错还是我有错?”
顿了顿又道:“若王导觉得是我错的话,那或许是我真的理解不了这份工作,也许我该收拾包袱回家了。”
王铮没有直接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说道:“据我所知,导演分两种,一种需要听制片人或投资商指挥,在片场没有多少话语权,拍出来的影片质量往往差强人意。另一种就是掌握了整个片场里的话语权,导出的影片带有个人风格,有的导演喜欢做片场暴君,有的喜欢当片场皇帝,一个镜头拍几十次实属平常。而你所说地这种情况,我只能说是这位导演的人品有问题,而不能说是谁对谁错,因为演员听从导演指挥,是演员的本职工作。当然,品性正直的导演,绝对不会无故让演员空等七八个小时。”
王铮这段话有点绕,李联杰回味了几遍才算听懂,虽没评判出谁对谁错,但那句导演人品有问题,就已道出其中真相。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公平待遇() 
?? 刘佳良所带领的特技团队刘家班抵达阳朔当日,阳朔县长为了欢迎香江来的名导,在东街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晚会,片中男女主角李联杰、黄楸燕二人却没有参加,反而来到了《三少爷的剑》剧组所在的西街,与众多工作人员一起吃了一顿大锅饭。
在《三少爷》剧组,没有盒饭之说,所有人的饭菜都是一样,香江来的跟组厨师把饭菜做好后,演员和工作人员再排队打菜,不限制饭量管够。
王铮为了照顾内地演员的口味,除了广东菜以外,还请来本地厨师做了湘菜、鲁菜,反正他即是这部戏的投资方又是戏中导演,不在乎这点饭钱。
看到这般场景的李联杰二人却感到十分吃惊,饭后与王铮一起喝功夫茶时,忍不住问道:“王导,不知贵剧组的伙食天天是这个标准,还是只限于今天?”
王铮微微一笑,答道:“当然是天天如此,在我的剧组每个人的饭菜都是一样,包括我的。”
听到确切答案,李联杰沉默良久,好一会儿才说道:“我本以为香江人都看不起我们内地人,却在王导这里得到新的认知,是我的想法狭隘了!”
王铮清楚他话中的意思,呵呵一笑,说道:“香江徐内地合拍片剧组中的不公平待遇,我也有所耳闻,第三届金像奖时就听刘小庆说不过不少,正因为知道这些,所以在我的剧组只会是一视同仁。”
李联杰点点头,很敬佩王铮这种做法,道:“在《少林寺》前两部戏中都是内地的工作人员,拍摄时大家打打闹闹的非常开心,我也非常喜欢这个工作,但在拍摄《南北少林》时一切都变了。”
李联杰一脸苦笑,接着说道:“拍摄《少林寺》、《少林小子》的时候,我的薪水是一天一元,后来涨到一天两元,那时候我对薪水没有太多想法,等到拍摄《南北少林》时,我才知道这个世界存在着不公平的待遇。”
“都是做一样的工作,香江来的特技工作人员,一个月却能拿到15万元,而我们一个月连100元都没有,甚至是扮演“死尸”的群众演员都比我们薪水高,让我开始怀疑,是否还要继续走电影这条路。”
李联杰说完,脸上的苦笑越加苦涩,身旁的黄楸燕忙拉着他的手以示安慰。
二十岁的年纪,本处在人生的迷茫期,又受到这样的不公平对待,王铮很能理解李联杰的心情,当下说道:“他们之所以能受到优越待遇,不止是因为他们是香江人,内地电影上的落后也是其中一点,再加上内地某些人近乎谄媚的巴结,最终导致了这种现象,要想与他们所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