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孽缘》第40章


那位僧人行了礼,果真拿出功德簿翻了翻,回道“施主,今日的香客中未曾有位姓赵的。禅院里听课的,有胡书之子胡杞,许员外之子许伯虎,好像也未听说有一位姓赵的。”
唐琬心想禅院里听课的应该都是陆游相熟的,看来担夫口中的那位赵公子应该不是她要找的赵王爷,想他也没这么快,刚在临安帮陆家解决了难题,没几天便又出现在越州,便道,“谢谢小师傅。”。。
第五四章 云门山中表真情3() 
既然确认了自己要找的那位赵王爷不在此山中,唐琬便又原路返回,寻到刚刚琴声所在之处。≯花还在,景还在,只是琴声已不在,既听不到琴声,唐琬只能四处打量,找寻弹琴之人所在之地,可是,这周边竟未现有一人,甚至连屋舍都没有,如此看来是无法寻到琴主。唐琬叹了口气,觉得很惋惜,真应了那句“花开堪折折需折”,有些错过不一定会有再重逢。
在山中兜兜转转了这么久,唐琬现天色已经不早,山里的日头落得更早,此时只留了些余辉洒在山的轮廓上。唐琬思量此时6游的课也该结束了,便往别院方向走去。说来也奇怪,唐琬走进别院里现竟然一个人也没有,甚至连小蝶也不见了,唯一多出来的只有桌上的一张字条。唐琬拿起字条,一看字迹,便知道这是6游留下了的,心想,6游今日这般神神秘秘不知为何,早上明明可以两个人一道来云门山,偏偏留了张字条自己就先走了,这会儿明明可以等着她回来,偏偏又是留了张字条就不见了人影。
6游的字条是让唐琬赶到距离别院不远处的若耶溪边。若耶溪的美那是有目共睹了,若耶溪畔的采莲女曾让李白记挂,“一川草长绿”曾让邱为辨不清四时。可是,若耶溪再美也用不着现在去看吧!
夜色渐渐笼罩了云门山,加上山路崎岖,唐琬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着。隔着几重树形成的屏障,隐隐听得溪水潺潺地声音,这才舒了口气,总算快到了。穿过那几道树搭起的屏障,扑面而来的清新让唐琬沉醉其中,心里直感叹原来夜色里的若耶溪真值得探寻一番。
就在唐琬陶醉于美景之时,突然一丛丛烟火从若耶溪边窜了出来,而溪水中,一顶顶莲花灯顺流而下,行到烟火处,不知是被这闪耀的烟火给吸引了,还是被岸边看风景的人给吸引了,反正这些莲花灯全部驻足不前,与岸上的烟火相映成趣,美得不可方物。
“喜欢吗?”
唐琬只顾着看眼前的美景,全然不知6游什么时候出现在身边,与自己并肩而立。唐琬转身微笑道,“原来你神神秘秘了一天,就为了这些。”
6游面露尴尬之色,道,“这可是我想了好几天才想出来的,你一句‘就为了这些’真是太轻描淡写了。”
“轻描淡写,轻描淡写。”唐琬饶有兴致地琢磨着这个词,“你还记得王右丞的那句话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写尽了人生之趣。人生本就该这样,轻而淡,淡而轻,在轻描淡写中度过的一生才是永恒的一生。”
有一种人,被形容为人淡如菊,唐琬便是这样的人。6游被唐琬一番话折服,道,“你说得再好不过了。多少人问世间情为何物,多少人自以为悟透了情字真谛,恐怕只有那白到老的人才体会得出其中的真意。”6游牵起唐琬的手,深情地望着她,说道,“我愿意用一生和你一起来领悟。”
唐琬笑而未答。
6游着急地说道,“怎么?你不信。”
唐琬哪里是不相信,只不过是羞于回应罢了,可6游却猜不透,一把抓着唐琬的手,放在自己胸前,“你摸,我的心在这里,你可以感觉到吗?我的真挚,我的诚恳,都在这里,你感觉到了没有?”
“不,不是……”唐琬好像想要解释什么。
6游未待她说完,着急地问道,“不是什么!”
唐琬料想,自己若再不坦言,6游恐怕会更着急了,赶紧说道,“我信你,你说的每一句话我都相信,我相信你会陪伴我度过今后的每一天,我相信我们会走到最后,我相信我们会天长地久。”
得到了唐琬的回应,6游的脸上终于显现出了满意的笑容,而在烟火和莲花灯的映照下,这副笑容更多了些幸福的感觉。
俗话说,只羡鸳鸯不羡仙,此时虽无一外人,不过头顶有一片天,脚下有一方土,眼前一条溪水,周围一片树林,这些都见证他二人的甜言蜜语,山盟海誓。
6游又说道,“在丰乐楼见到你的那一刻,我便开始幻想你为我穿上凤冠霞帔的样子,想着怎么为你揭开红盖头,想着怎么与你一起喝下那杯交杯酒……”
6游不知是情到深处,还是为了别的什么,说到这里突然止住,眼睛往溪水方向望去。
唐琬问道,“怎么了?”
6游回过神来继续说道,“哦,那个,我,我一直觉得心有愧疚,那日新婚之夜,我喝得酩酊大醉,竟让你一人独守至半夜。你嫁到我们家没几天,又摊上了万俟云诬陷这件事情,你跟着我们受了那么多的苦,那么……”6游又突然止住,眼神再次瞥向溪水那边,脸上全是惊诧。
唐琬早就觉得6游有些心神不宁,顺着他的眼神望去。若耶溪里生了什么?那些莲花灯怎么了?为什么突然之间好似都不再留恋这里的美景,一股脑儿的顺流而下了。
“少爷,惨了,那根竹竿可能我没放好,莲花灯全跟着溪水跑了。”小蝶不知道从哪里窜了出来嚷道,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
唐琬顿时明白了,原来莲花灯并不是为这里的景、这里的人而留,而是小蝶在溪水中摆了跟竹竿让它们留下来的。竹竿禁不住溪水的冲刷,那些莲花灯又拦也拦不住地飘走了。
小蝶又说道,“都是我不好,粗心大意了,没系牢竹竿,坏了少爷您的大事。”
“罢了罢了,错不在你。”6游向小蝶摆摆手说道。
小蝶本想再说些什么,见6游不再追究了,便安心地不再言语。
6游看看唐琬,叹道“本想在你我的记忆里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没想到弄巧成拙,闹出这番笑话。”
唐琬并不认同6游的这番话,更不觉得这是什么笑话,“有些事情刻意为之倒未必奏效,我想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提起云门山或者是若耶溪,我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这顺水而下的莲花灯。”
第五五章 山中逗留惹责怪1() 
6游看了看唐琬道,“你的话没错。可是你不知道这一切我花费了多少心思。其实我可以想得再周到些,比如把那根竹竿系牢了;其实我可以不安排小蝶,而是安排一个男丁看守,这样在莲花灯飘走的时候可以下水拦住它们;其实我还可以不是选在这个地点……”
精心筹备的惊喜之作全部被若耶溪无情的溪水给冲没了,真可谓是付之东流,恁谁都要遗憾叹息。唐琬知道6游这是在谴责自己考虑不周全,便赶紧劝慰道,“世上哪有那么多‘其实我可以’,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能把控的。就说说头顶这片天,有一个日头,有一轮月,可是有多少星星,你也数不清,我也数不清,甚至根本就没人能够数的清。总有你我不知道,你我不能为的事情,何必这么责怪自己呢。况且夜色中的若耶溪,我真是前所未见,这都是你给我的美景。”
唐琬的一番话让6游宽慰了很多,面对这样一个可人儿,6游慨叹不已,此生有此女相伴,夫复何求?
这一晚,6游唐琬二人相拥而坐,看星星看月亮,听溪水潺潺,听虫鸣鸟唤,直至破晓时分,才回别院稍作休息。
第二天一早,两个人早早便启程,趁着早凉回府。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两个人相互扶持,走在狭长的山道上,小蝶一人紧跟在后。行至半路,唐琬抬头,便瞧见不远处一人担着东西,埋头登梯往上行,仔细一辨,竟是昨日那位挑夫,便笑道,“我跟这位担夫倒是有缘的很,昨日上山,今日下上都碰上他了。”
6游道,“这位大哥与我倒也有几分熟,为我送过几次酒。”
说到送酒,唐琬又想起昨日担夫所说的那位“赵公子”,便6游提及此事,说回到府上定要打听打听,那位救了6唐两家人命的赵王爷可曾回来!
说话间,担夫便已经来到二人面前。两个人执手立于道旁,将中间的山路让给了担夫。
担夫一眼认出他们俩来,乐呵地说道,“原来这位姑娘是找6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