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当霸霸》第180章


姬重一下打翻了药瓶,突然意识到自己这回算是有些莽撞了。本来倘若他的计划成功,便也罢了,可一旦失败,就是把所有诸侯王都得罪透了。
姬重慌里慌张地换上朝服,乘上轿撵,在宫人的随从下,一起望金殿而去。此刻金殿之内闹哄哄,乱糟糟的。
反对他的朝臣和刚被得罪透的诸侯王聚在一起,公然在朝堂上质疑他,说他是用了邪术蛊惑了先王,才得以登上王位的,这法子心术不正,他没有资格继承王位。
原本隐而不发的朝臣们,经过这个契机,都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朝臣们和诸侯们七嘴八舌,你一眼我一语,反正大都是质疑姬重的。姬重看着底下群臣,气得脸色铁青,却一时束手无策。
而姜羽看了这一场闹剧,欣赏了一下姬重难看的脸色,便带着人回驿馆了。
姬春申一直被软禁在驿馆内,不得出去半步。姜羽回去时去关照了一下这位年轻的诸侯,见他战战兢兢地躲在屋子里没出来,也没出什么事,就放心了。而后姜羽带着戚然明回了房。
虽然听戚然明的意思,姬重没能得逞,但是从展夏的话来看,姬重至少是脱了戚然明的衣裳的。这让姜羽很有些不爽快。即使已经狠揍了姬重一顿,也依旧不解恨。
进了屋,他在戚然明身后关上门,上下打量了一下戚然明,见他身上穿的衣物,已经不是昨日那套了,微蹙了眉。
戚然明解释道:“衣裳是展夏给我准备的,昨日的衣裳换下来,丢在宫里了。”
姜羽把人按在门上,解开他身侧的系带,除去外衫,再除去中衣,一层层脱下来,直到将戚然明身上的衣物全部脱去,只剩下亵裤。
二月的温度还有些凉,没了衣物,戚然明身上被寒意侵袭,不由起了些鸡皮疙瘩。背后的门板也是凉的,他本能向姜羽怀里靠了靠。
戚然明身上还是姜羽前天夜里留下的痕迹,经过两日之后变淡了些,但还没完全消失。他身上光溜溜的,姜羽却还穿得整整齐齐。戚然明羞耻得红了耳尖。
他环着姜羽的腰,贴在他耳边吐气道:“看到了?他真没碰我。”
姜羽细细咬着戚然明的耳朵,低声问:“他摸你没?”
戚然明顿了一下。
姜羽的眼神顿时危险:“他摸你了?摸哪儿了?”
戚然明被姜羽抵在门上,没法,只得低声答道:“腰上……就一下。”
姜羽右手抚上戚然明腰际,又问:“他亲你没?”
戚然明耳朵整个红了,腰上姜羽手掌的触感温热微痒,他低语:“脖子……也只有一下。”
“今天应该再多打他几下的。”姜羽犹自不满,“太便宜他了。”
戚然明亲了亲姜羽的脸侧,低声道:“算了,没什么大事。”
姜羽想想又恨得牙痒痒,掐着戚然明的腰,咬着他的耳朵问:“你怎么那么招人喜欢?嬴喜喜欢你,姬重也喜欢你,他们俩一个个都跟疯子一样。”
戚然明不由低笑了声:“我觉得你也像疯子。”
第164章 
“我也像疯子?”姜羽两手握着戚然明的腰; 将他提了起来; 按在门上; 脚下悬空。
戚然明惊了一下。因身体突然悬空而贴在了门上; 手扒着门。
“抱着我。”姜羽看着戚然明的眼睛,低声诱哄。
戚然明的脸“噌”地红了; 看着姜羽的眼睛,磨蹭了一下; 慢慢地抬起手,环住了姜羽的脖子,腿也抬起来,勾着姜羽的腰,以免自己掉下去。他因羞赧把脸埋在姜羽的肩头。
“不是么?”戚然明低声说,“你今天打姬重的时候,就很疯。”
姜羽细细地吻着戚然明的脖子; 低笑道:“我还可以更疯。”
“嗯?”戚然明发出一声低低的鼻音,透着疑惑。然后很快他就明白了。
……
昨夜姬重虽然只摸了戚然明一下; 也让他不舒服了很久; 但同样的行为; 姜羽来做; 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戚然明起初也觉得不好意思; 但姜羽于此倒总是坦坦荡荡的; 总是又哄又骗地带着戚然明也主动起来。
日子一久,慢慢也得了其中趣味,开始食髓知味起来。
姬重这次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仅没能成功逼迫诸侯王随他讨伐楚国,反而还激怒了诸侯王。并且还被姜羽及戚然明几个,挑起了国内他的反对派,煽动了不少人来反对他。
诸侯王们倒还好,闹了几日,便各自一身晦气地回了国。那些反对派们则是一日不停歇,在朝堂上闹,质疑他得位不正。
姬重恨姜羽入骨,恨不得把姜羽拆吃入腹,却也有心无力。他现在全部的心力都用来稳定王室的局势了。
然而事实上,经过这一件事,任谁都知道王室在各诸侯王心目中的地位,再一次大大降低了。诸侯国日渐壮大,王室衰微,姬重少年时便有感于这局面,有心想要改变,他壮志成城,用了这么多年才登上王位。
然而他父王留给他的江山早已千疮百孔,分崩离析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这一方面,姜羽还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同情姬重。虽怀揣着一颗壮大王室的心,但这是天下大势,是历史的必然,并非姬重一人之力可以扭转。姬重再怎么努力,最终的结果也无非就是继续揣着自己那颗壮志未酬的心,看着王朝一步步走向陌路罢了。
在姬重焦头烂额收拾烂摊子的时候,姜羽去王宫给他打了个招呼,就带着燕国的人走了。
姬重撕破脸皮,他也懒得再做那些表面功夫。此番姜羽如此引人注目,自然免不了让更多人注意到燕国。
前年燕国大败了齐国,去年援宋,又大败了齐国一次。加之去年初,燕国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虽有波折,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燕国的改革是在稳步推进的,而燕国的国力也在改革的推行之中,变得愈发强大。
去年败齐国那次,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次姜羽锋芒毕露,便让更多人意识到,在未来的几年,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内,燕国或许不再会是那个龟缩在东北的,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诸侯国了。
在洛邑没待几天,就发生了这么多事,还险些经历生死。因此回去的路上,所有人都很兴奋,尤其是姬春申。虽然在燕国他的处境也挺尴尬,但好歹没人会要他的性命。在洛邑,姬重那个疯子让姬春申怕得不行,生怕姜羽激怒他后,他真的拿自己开刀。
而戚然明则有一种久违的回家的感觉。虽然在蓟城没待多久,但他却对那里已经有了莫名的归属感,想到那里,便无端心安。
姜羽则是期待着回蓟城过上巳节。
不过,回蓟城时还多了一个人,展夏。
展夏原本是跟着姬重的,现在被戚然明策反后,他背叛了姬重,洛邑自然是待不下去了,于是便跟着他最亲的哥哥戚然明,一起回洛邑。
展夏的存在让姜羽很不爽。倒不是这人跟戚然明太亲近的缘故,而是这小子太没眼色。每天总是绕着戚然明转,时不时便要跑来和戚然明说些有的没的,严重打扰了他们俩的二人世界。
姜羽恨得牙痒痒,但从理论上来说,这人算是自己的小舅子,不好对他做什么,最后想了一招,让公孙克把这家伙弄走,别在他们眼前晃。还好展夏对别的没兴趣,对武学则是如痴如狂,公孙克露了几招之后,他就每天缠着公孙克比试讨教去了。
姜羽这才重新拥有了与戚然明的二人世界。
戚然明心里好笑,也由着他。
当然,别的方面也很由着。比如在马车上两人独处时的温存……
回程时心情愉悦,除了媳妇儿在怀,还有公孙克跟展夏这个傻小子打打闹闹,倒也有几分岁月安稳的感觉,因此便觉得路上时光更加短暂。
二月下旬,姜羽等回到了蓟城。
回到蓟城,姜羽的第一件事不是准备上巳节,而是要着手燕定侯的葬礼,即姬春申的父亲的葬礼,定是他的谥号。
《周礼》有言,“诸侯五日而殡,二月而葬,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燕定侯于去岁九月薨逝,到二月恰是五个月,该下葬了。
下葬那天,燕定侯的灵柩载于柩车上,柩车四面围以丛木,涂白垩,车辕雕龙纹,外有棺椁,棺椁上绘黑白斧文的縿幕,成屋顶状。棺椁为松椁,五重,口中含贝,随葬用七鼎,一切皆是以《周礼》所载的礼制来进行,没有丝毫僭越。
而在随葬时,却有一件事引起了争议,那便是殉葬。
这个年代的殉葬仍旧有大量的人殉,即以活人殉葬,或妃嫔,或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