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终于点头了,张斌不由暗暗松了口气,这下好了,就算以后出了无能昏君,最多也就是懒得去抽查奏折而已,起码不会把整个大明都搞得乱七八糟。
不过,如果出了昏君,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防,那就是出现朋党,大家联合起来蒙蔽圣听,为所欲为。
这个问题怎么预防呢?
至于不写票拟直接批红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关键,不过这个流程问题也不能草率从事,还有待商议。
看样子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啊,这时候也不早了,如果自己再耽误时间,这皇上今晚不睡觉恐怕都处理不完今天的奏折了,还是回去再好好想想吧。
想到这里,张斌干脆起身拱手道:“皇上,这个问题微臣回去再好好考虑一下,微臣会写个详细的章程出来,供皇上参考,微臣就不打扰皇上了,微臣告退。”
朱慈烺倒也没有挽留,因为他要批阅的奏折着实太多了,如果再耽搁下去,明天早朝之前真批阅不完了。
第八卷 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
张斌回到京城这一天并不是特殊的日子,但是,这一天对大明来说却至关重要,因为永兴帝朱慈烺采纳了太师卫国公张斌的建议,决定进行大明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改制,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内阁!
这次改制从形式上来说对大明以往的制度并没有做太大的修改,因为大明内阁从洪武朝开始就有了,并非永兴帝临时起意设置的一个机构,而且内阁协助皇上处理奏折也是一开始就有的功能,并非张斌为了揽权胡乱定出来的制度,严格来说这次改制就改动了一句,那就是将批红的权力下放给内阁。
当然,这批红权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权力,从实质意义上来说,批红权就代表了最终决策权,将最终决策权下放,这是大明历代皇帝想都不会去想的问题,就算如天启那样的糊涂蛋也只是默许魏忠贤代他处理政务,这个批红权他也没有说过要给魏忠贤。
朱慈烺之所以会答应将批红权下放给内阁主要还是被形势所迫,因为通过张斌的提醒,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确没有办法处理完越来越多的政务,难道活活把自己累死吗,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他唯有想办法变通,而张斌提出下放批红权的建议之后又通过各种方法解除了他心中几乎所有顾虑,所以,他才会勉强点头同意了这个建议。
这天晚上,张斌也没有休息,因为接下来的改制对于大明来说太重要了,他必须考虑周全,同时也必须尽快把章程写出来,以免节外生枝。
内阁主政肯定比什么都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要好,这个他十分清楚,因为能进入内阁的都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官场老手,论治国,他们肯定比一个关在紫禁城中完全与外界脱节的皇帝厉害的多。
但是,就因为他们太厉害,有一点就不得不防,那就是结党营私,蒙蔽圣听,胡作非为。
这种事在大明历史上出现的太多太多了,尤其是万历朝以来,浙党、齐党、楚党、东林党、阉党等等以掌权谋取私利的朋党层出不穷,大明都差点毁在他们手里,这点如果不做预防,那内阁主政不但不会让大明长治久安,反而有可能让大明迅速走向衰落,甚至是灭亡。
怎么防范这个问题呢?
张斌想了一晚上,终于想出了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
这个办法,说简单一点就是以武制文,或者说用推举出来的勋贵来监督文臣。
大明自立朝以来分封的勋贵不知道有多少,光是洪武勋贵、永乐勋贵和永兴勋贵这三个比较大的群体加起来就不下百人,而这些勋贵享受这皇室赐予的尊贵地位和荣华富贵,对大明却没有一点作用,或者说,他们对大明的朝堂的一切几乎都没有什么发言权。
浪费这么多资源,养这么多勋贵,没起到一点作用,这样显然是极不合理的。
当然,让这些勋贵参与朝堂的管理也不行,因为他们大多在军方有强大的背景,而且大明所有屯卫几乎都归他们管辖,一旦让他们参与朝堂的权力斗争,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到时候肯定会出现勋贵权势熏天,威胁皇权的情况,所以,这个口子不能开。
但是,让他们监督文臣就不一样了,他们没有任何执政的权力,但是大明的兴衰却跟他们有很直接的关系,大明一旦完了,他们的尊崇的地位和荣华富贵必然也跟着没了,他们的结局甚至会比平民百姓还惨。
所以,他们绝对是大明除皇室以外最不想让大明完蛋的人,让这帮人来监督文官,应该是最理想的,再奸诈的奸臣,再权势熏天的权臣对他们来说都是个屁,他们一个个都有强大的军方背景,能怕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吗。
这个最大的隐患解决了,剩下的问题就好办了,第二天早朝之前,张斌便写出了一个详细的章程。
按他的想法,这次改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扩大内阁,将批红权下放给内阁。
以后,内阁大学士将增至九人,六部尚书直接兼任内阁大学士,上面再设内阁首辅一名,内阁次辅两名。
这票拟还得写,不过是由六部尚书兼任的内阁大学士来写,以后朝廷各衙门和地方各级衙门呈上来的奏折都必须写明是呈交给六部哪一部的,这样就省去了内阁首辅分发奏折的环节,也避免了很多猫腻产生。
而批红则由内阁首辅和两名内阁次辅负责,这三个人,一人负责两个衙门,一旦哪个衙门的奏折出了问题,不但这个衙门的尚书要收到惩罚,连带批红的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都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第二,加强监督,将都察院从施政体系中独立出来,同时由所有勋贵推选出九名最具权威的勋贵,定期协助皇帝问政。
以后都察院只有监察的权力,没有权力施政,也就是说,他们可以监察百官,但是却不能再直接参与施政。
而九名推举出来的勋贵平时并不过问朝政,每隔三年,京察或者大计的时候他们才会协助皇帝来考察官员的施政成果。
这个改制的章程内容并不是很多,却耗费了张斌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以致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他都晕晕沉沉,两个眼皮子直打架。
他毕竟有点上年纪了,而且刚从数万里外的欧陆赶回来,又熬了个通宵,精力不济,纯属正常。
永兴帝朱慈烺也显得十分的疲惫,他虽然年轻,但连熬两个通宵之后他也有点顶不住了,这个时候,他是真希望能赶紧将批阅奏折的事交给内阁全权处理了,这样搞下去,他真怕自己会英年早逝。
这天的早朝就这样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了,刚从欧陆赶回来的太师卫国公内阁首辅张斌整个早朝都没有说一句话,皇上也是心不在焉,很多事情他甚至都懒得跟朝臣啰嗦,直接就是一句再议,连怎么议,什么时候议都没有说。
他们的表现着实有点奇怪,满朝文武甚至都开始暗自担忧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太师卫国公覆海数万里出使欧陆,回来之后竟然一句话都不说。
而皇上的表现就更奇怪了,这皇后刚生了个太子,国丈也刚好回来了,皇上竟然没精打采,难道是皇上和太师卫国公闹矛盾了?
如果这两个人闹矛盾了那可不得了,大明朝堂必将掀起一股滔天巨浪!
第八卷 第三〇七章 永兴改制()
张斌当然不是和朱慈烺产生了矛盾,他是真的累了,累的站着都差点睡着了,回到内阁值房之后,他足足眯瞪了半个时辰,这才拿起奏折,缓缓向御书房走去。
下了早朝,永兴帝朱慈烺也累的不行了,他感觉自己的眼睛都有点睁不开了,头更是直往桌子上砸,这状态,别说批阅奏折了,拿笔都成问题,他不得不趴桌子上小憩起来。
王承恩等值守太监自然不敢打搅他,知道张斌过来了,王承恩才在外面轻声道:“启禀皇上,卫国公求见。”
朱慈烺其实并没有睡着,他只是实在坚持不住了才趴下了眯了一阵,听闻张斌来了,他顿觉精神一振,他知道,张斌肯定是来跟他商议内阁改制的事情,这两天真把他累的够呛,他对内阁改制的想法也更为迫切了。
这次,他还没来得及起身相迎,张斌便已经进来了,双方匆匆见了个礼,张斌便将手中的奏折递到了他的手上。
朱慈烺接过奏折一看,《奏议内阁改制疏》,果然,张斌是
小说推荐
- 崇祯有家店
- 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却在现代的有一家门店
- 最新章:第七十七章 后继有人
- 重生第一权臣
- 书名:重生第一权臣 作者:钟晓生【文案 主角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天下第一豪门的高家子弟太后是他姑妈,皇帝是他表哥,国公是他大伯 他本以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就此开始了,没想到却事与愿违 他爹死太早,他娘太糊涂,就连下人都骑到他头上作威作福 不过他可不是什么任人揉捏的包子,所有欺负过他的人,他都会让他们付
- 最新章:第140章
- 崇祯情史
- 末代皇帝的虐恋:崇祯情史 作者:饭饭第一章 穿越“危险”许天明下意识护住自己的头部意识嘎然停止“来人呐,车掉进海里了”路人的声音许天明再没法听到了。树木茂盛,阳光剌眼。就是这阵阳光剌痛了许天明的眼。许天明睁开眼—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在这个经济发达的城市竟然还有这么一块自然绿色的地方,是公园吧。许天*
- 最新章:第50章
- 崇祯七年
- 简介:崇祯七年,山西、陕西自去年八月至四月不雨,赤地千里,民大饥,人相食。崇祯七年,李自成、张献忠、老回回等部破官军围困,入河南。崇祯七年…崇祯七年,后金汗黄台吉纵兵入上方堡,军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是时沿边城堡多失守,被掳掠之百姓不计其数。内有农民起义席卷天下,外有强寇女真虎视眈眈,朝中党派林立,
- 最新章:第977章
- 崇祯盛世
- 《崇祯盛世》轩樟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序章崇祯元年农历十一月的一个黄昏,整整六个多月没有下过雨的北方大
- 最新章:第922章
- 崇祯五百年
- 简介:第一部.逆天改命篇落幕。从未来穿越的“全知”之魔女奏(カナデ,救下朱由检,更协助他战胜李自成,迫退多尔衮,成功据山海关而立。历经患难不离,默默作出贡献,几阵玉楼云雨。朱由检终于要给予所爱的人真正名份。崇祯十七年六月,原应入宫晋升为贵妃的奏,却在大婚途中被“森罗”之魔女完颜蒲里古野掳至清国。无法
- 最新章:第256章
- 崇祯聊天群
- 作者:叫天内容简介 哎呀不好,皇帝还是穿越的,这挂开太大,地球都颤抖了 完了,大明一个不小心,日不落了!第1章 我是崇祯 呵呵呵,老天爷真是太好了,竟然让我穿越成了一位皇帝!真是帅呆了!金口玉言…后宫佳丽三千 胡广在搞清楚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忍不住心中乐开了怀。只见他呆呆地坐在那里,嘴角挂着一丝笑意。
- 最新章:第1178章
- 明朝第一弄臣
- 《明朝第一弄臣》作者:鲈州鱼明朝第一弄臣 正文第1卷 弘治是正德的爸爸2012年8月,各大网站的首页上,所有头条都是同样的一则新闻,题目极为醒目“酗酒有风险,寻欢须谨慎”好奇的人点进去一看,都大失所望,切,又是标题党。新闻内容跟寻欢作乐没有半点关系,而是报道了在刚刚闭幕的世界手工艺大赛中,获多项提名
- 最新章:第940章
- 崇祯十七年秋
- 崇祯十七年秋作者 话凄凉第1章 冒风雨,惶惶南逃天下着大雨,暴雨如柱,电闪雷鸣。在京师通往南方的道路上,一群衣着褴褛的人,冒雨前进。他们中有身着华服的贵人,有穿着长衫的士子,更多的则是素服的难民。泥泞的道路,让他们的服色失去了本来面貌,无论贫贱,无论富贵,都成了泥土的颜色。整个北方一连数月的干旱,赤
- 最新章:第118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