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记》第85章


“原是无量山底下的居民也见到了当时的奇观,说是之前几天就有四面八方来的小鸟,等到王爷飞升的白光一过后,这些鸟就瞬间消失了。”
“我看无量山下的有村民在向无量山叩拜。”杨峤问。
“那些人是坚定不移的认为王爷飞升了,所以才会如此虔诚,世子说过许多回,但是他们都不信,如果有人跟他们说王爷不是飞升了,而是其他什么,他们不会信,并且与之争辩,如果是杨大人单身去问,说不定还会挨一顿打。”
“这么危险。”杨峤笑说,“那赵大人可不要离我左右,我怕糊里糊涂挨了打,没处说理去。”
“杨大人休息够了,我们就出发吧,这样天黑也到不了无量观。”赵属官说。
一路辛苦到无量观,果然已经是近黄昏了。杨峤气喘如牛,“好在早已准备在无量山上留宿,不然今日就是白幸苦了。”
赵属颇为无奈,“若是寻常,一天也够无量山上下来回了。”
“不急,要调查王爷失踪一案,可不得在案发现场多侦探一会。”杨峤说。
赵属官口口声声说王爷不见了,世子着急,也是一口一个王爷飞升了,杨峤说的是王爷失踪。实际上,他来,就是要破了这个所谓的飞升局,少了天权神授的旗子,起兵造反的狼子野心,可就少了遮羞布。
到了无量观,大家都放松起来,杨峤趁着太阳还没完全下山,去了王爷失踪的亭子,这亭子是建在凸出的一块山体上,三面无靠,只有一条路与山体相连,亭子是普通的木制八角亭,亭中并未安排桌椅,而是一个竹制小榻,上面安置着蒲团,该是静修打坐之处,其余并未有什么。
亭外有一颗歪脖子松树,看样子有些年头,再往下看,四处都是林海茫茫,山体陡峭,没有可攀登之处,也没有可以藏身之处。
禹王飞升,肯定不会按正常的路线消失在无量山,这样破绽太大,必然是从这个亭子直接消失,然后再从其他地方离开。
那是怎样的消失法?
杨峤围着亭子仔细观测,禹王府不会让他在无量观中待太久,待的越久就越容易找到破绽,世子真的以为王爷爹是失踪了?
禹王现在在哪里根本不重要,如果没死,该出现的时候自然会出现,现在重要的是解决了禹王失踪之谜。
若是没有人处心积虑,偏处滇南的一个消息,怎么会瞬间就传遍神州?
还有其他藩王,有没有人参与其中。
身处风暴中心,杨峤却意外的冷静,他相信,凡是鬼崇,必有其踪迹。
第93章 禹王白日升仙案(三)
乔氏从大儿子那得知小儿子愿意成亲; 虽然觉得小儿子这样的心态是非常态; 但也想; 如果能趁这个时候让儿子成亲也不错,有了家就有了责任,珣儿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人,也许和杨大人的那种关系就会断了。
但是乔氏满心为儿子看名门淑女,但因为柳珣现在在查这要命的案子,竟是无人应和,便是镇国公夫人也说,珣儿在刑部大牢一待就是好几天不出门,大家怕的就是这查案要命的架势,等这件案子了了,再等珣儿换个部门,到时候亲事就好说多了。
乔氏一心想让儿子趁早成亲,如今却是配合不得,随便找个姑娘乔氏也不愿意,他儿子值得最好的。
柳珣撬开沁水官员的嘴后,短暂回家修整了一下,乔氏来跟儿子说; 问这个案件结束了,柳珣想去哪里?
“不想当官了。”柳珣说; 他枕在母亲膝盖上。
“不当官也好。”乔氏说,“官场尔虞我诈的,去翰林院当个清修?”
“翰林院也不是清净地。”柳珣说。
“那挂个闲职?”乔氏问; “珣儿,身上得有个身份,成亲时也好看。”
柳珣沉默了。
乔氏摸着他的头,“儿子,你是真的想成亲吗?”
“我不知道。”柳珣说。
“珣儿,娘当然希望你能成亲生子,但是娘也不希望你日后后悔。”乔氏思虑再三还是说,“自你大哥的事后,我只盼望一条,你们兄弟两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就好。”
“我会的。”柳珣说。
“可是你现在并不快乐。”乔氏说,“娘看的出来,你很难过。”
柳珣偏头,不让母亲看见他的正脸,“我不难过。没什么好难过的。”
乔氏抚摸着他的头发,“在娘面前就不要嘴硬了。我的儿子,除了跟娘说,还能跟谁说呢?”
“没有,只是审讯累了。”柳珣说,“娘,你让我靠一会就好了。”
乔氏轻轻抚摸他的头,心里却说不上什么滋味,儿子第一次跟她有了秘密,那个秘密一定很重要吧。
杨峤在无量山上过夜,不急着追问禹王失踪当天的痕迹,而是吃了饭就回房睡了。青袖看着窗外,“外面有人在看着我们。”
“这是必然的。”杨峤轻松的说。
“之前潜入滇南,关注禹王府及禹王世子的行踪可有什么发现?”杨峤问。
“没有。”青袖说,“观察的人说,自禹王失踪后,禹王府大门紧闭,禹王世子住在客栈主持寻人一事。”
“禹王府任何出入的人和车辆都没有?”杨峤奇道,“每日送瓜果牲畜,倒夜香的也没有?”
青袖一愣。“没有,我们的人在王府所有出入的门都有观察,每日三班,一班两人,断不会漏过。”|
“那王府必是内有密道与外相连。”杨峤说。“一个王府那么多人,每天吃喝拉撒,他王府就能全解决了?这可不是一两天,事情到现在,也有十五天左右。”
“可是王府戒备森严,不好混进去。”青袖说。“那就算知道有密道,我们也不知道通往哪。”
“调查一下从前给王府送菜,接夜香的人,就是换人,也不可能全部换掉。”杨峤说,“找牙婆,近三年来王府卖出的下人,都去接触一下,看能不能问出点什么。”
青袖点头。
杨峤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赵属官早在等候,“杨大人如此胸有成竹,赵某佩服。”
“没有成竹。”杨峤说,“只是我想着禹王爷失踪这么久,生不见人的,恐怕凶多吉少,也只能是走个过场了。”
“你。”赵属官瞪眼。
“莫非,王府上下还认为王爷还活着吗?”杨峤说。“还是真的都相信,王爷是羽化成仙了?”
“杨大人,来用早饭吧。”赵属官不知道如何回答干脆甩袖说。
道观里的菜,清汤寡水没有什么油,而且看的出来颇为敷衍,杨峤也不以为意。等用了早饭,杨峤出到观外,随手拉过来一个拿着扫把扫地的小道士,“小道长,受累问你个事。”
“你要问禹王飞升一事吗”小道士抱着大扫把,眼睛发亮的说,一开口就准备说烂熟于心的大戏码。这说一次故事可就是一回赏钱。
“问点细节的事。”杨峤打断说。
“那天你禹王飞升,你亲见了吗?”
“见到了。”小道士划拉自己两个眼珠子,“亲眼看见,真真的。”
“那天天气怎么样?什么时辰,来来来,你带我去你那天站的地方。”杨峤说。
“你为什么问这些啊?”小道士说。
杨峤说,“实不相瞒,我家里那个人,最喜欢这些奇闻轶事,嫌坊间写的不好,都是我亲自写的故事给他解闷,这不得问清楚细节,故事才能写的好看。”
“杨大人真是贴心人。”小道士说。等到杨峤塞进他手里几粒碎银子,面上笑容更甚,“尊夫人真是有福气。”
小道士带着杨峤去到那天他站的地方,就在道观的右侧外墙,正好能看见亭子,“我那天在这,看到王爷是侧对着我打坐的。”
“原本就是正常的打坐,然后临近午时突然从那山崖下,呼啦啦往上飞出很多鸟,大家都出来看稀奇,然后突然一声巨响,亭子里先是刺眼的白光,让人不能直视,过后,亭子里就是青烟,再来看,鸟也没了,光也没了,烟也没了,王爷,也没了。”
“然后你们第一反应就是王爷飞升了?”杨峤问。
“哪能啊。”小道士左右看看,见无人也放松几分,面色有几分不屑,“当时都急着想冲到亭子里看王爷哪去了?但是观主把我们拦在亭子外,然后对亭子跪下合十,说王爷功德圆满,得道高升了。”
“那你们是什么时候才接近亭子的?”杨峤说,“可留下什么痕迹?”
“等到禹王世子上山下山,我们才被告知能靠近亭子,但不能多待。说来就是有痕迹也看不到,禹王世子上山后,那亭子可是被黑布层层围住的,过后才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