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气满皇朝》第115章


“等什么等?”皇上皱着眉头,“难道等到他们将国家都卖空了吗?”
世家的知识他们自己不珍惜,他还珍惜呢,那可都是孤本,而且这些年民用的东西并不少,像是煤油灯等物,难道要被世家拿去资敌吗?
那些狗养的倭寇,哪怕是一丝一毫一针一线给他们,李梧都肉疼。
虽然已经富裕很多年了,可是李梧还记得当初吃不饱饭的时候呢,他是个可抠可抠的皇帝了,一点都不大方!
所以林相和蔺大人如果不给他个说法,李梧可不会听他们的,哪怕任性呢,他也不会姑息这种作为。
林相和蔺大人看着性急的皇帝和秦老将军哭笑不得,“现在动,倭寇可就要退了。”
听出一点不同寻常的风声来,皇上连忙追问,“怎么说?”
“倭寇本就是我大晋的心腹大患,”蔺大人摸了摸自己新蓄的小胡子,“每年秋天他们都会过来溜一圈,偏偏因为他们在海上的缘故,我们追之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逃走,这也是南边海军最痛恨的事情。”
李梧点头,事实确实如此,倭寇就像是一块狗皮膏药一般,揭揭不掉,不理他,却偏偏恶臭难闻,让人忍无可忍。
“但是,如果倭寇上岸就不一样了。”
倭人本身的战斗力并不强,海上的金属储备更是少之又少,主要是倭人也没有合适的工匠,相对于中原千年的发展,倭人在几十年前,还是茹毛饮血的野人呢,现有的发展,都是不断地劫掠膨胀起来的,如同空中楼阁。
事实上最基础的部分,他们都尚且还在摸索中,更别提更高的技术了。
所以倭人若是与大晋正面为敌,根本不足为惧。
只是知道自己的弱点,更知道对面那个国家的强大,倭人又怎么会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呢?
必然是要扬长避短的。
所以倭人从来不与大晋正面为敌,劫掠是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大晋海岸线长得很,他们通常抢一票偶就走,在被打痛了几次之后,连最基本的贪都没有了,只要嗅到一丝一毫的不对,就立刻撤退,就像是坑里面的泥鳅一样,滑不留手。
但是如果倭寇上了岸,就不一样了呀!
“我们可以借由这种情况,将倭寇骗上岸,只要倭寇深入,就可以一网打尽,这么多年,我们别的发展上来了,军队也是一样,多年吃粮,这次,可是可以好好吃上一次血了。”蔺大人说道。
林相接着说,“至于世家,不是我说,也就只有他们朝中无人,看不清形势,我们将倭寇打了之后,反手就可以灭了他们。”
世家的私兵?坞堡?
那不过几千的毛毛雨,对于大晋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甚至就连他们的武器,穿的透他们现在的铠甲吗?他们的马匹,跑得过他们带有马鞍的骑兵吗?
所以世家根本不足为惧,“我们将世家暂且放过,不是宽恕世家,而是把他们,暂且当做倭寇的诱饵而已。”
皇上和秦将军听了解释之后,总算按捺下了自己的躁动,但是对于世家的行为,还是耿耿于怀,“到时候一定要一个不留,灭了他们!”
“还有倭寇,也不能放过!”
“还有江南的百姓们呢?如果要做戏,必定少不了这些人的流离失所,怎样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不是要建学校吗?可以开高一点的工钱,将他们调离这里,至于原本的房子田地,等到结束后由朝廷负责重新建盖。”
“我们户部有钱。”方大人骄傲道。
其余几人默默颔首,对于世家和倭寇的灭敌政策,就这样定了下来。
而接下来,就要看世家和倭寇的表演了,至于他们无论是谁更高一筹,最后,都将成为他们大晋的——盘中餐。
绝不姑息,毫不放过!
第82章 
而就在朝廷的严密监视中; 世家和倭寇终于敲定了计划; 而在约定的日子里; 倭寇也正式佯装上岸了。
沿海一带的居民们早就被秘密的招工招走了; 剩下的一些老弱妇孺; 基本上都由一个或者几个士兵来装扮家人保护,而在倭寇上岸的第一时间; 这些人就已经带着自己临时的“家人”撤向早就建造好的安全地点; 任由倭人们长驱直入。
反正沿海地区由于土壤问题不适宜种植; 而更深一些的地方因为风调雨顺提前收割了; 贵重的物品已经提前收拾好,所以留给倭人的只剩下数不尽的空房和伪装成渔民的士兵们,不怕他们劫掠。
而事实也是如此; 大晋的渔民们虽然算不上富裕; 但是往日的时候也多多少少能劫掠到一些东西,这个时节,即使他们的鱼获卖完或者吃完,也会储备下一季度冬日的粮食; 所以只要踩好点; 就是颇丰的收获。
只是这一次; 似乎哪里不对?
负责踩点的倭人是乔装成收鱼获的人来渔村们探听的; 因为海上的倭人即使再伪装; 口音再好,但是那一身的海腥味是瞒不过常年在海上漂的渔民的,所以与其伪装成其他; 不如就伪装成收鱼获的,这样一身的海腥味就能掩盖了。
只是他探听的时候还发现周边村落的青壮年因为很高的工钱去做工了,只剩下老弱妇孺在家里面晒鱼晒海菜准备卖给收鱼获的人,他还探听到因为这次招工比较急,朝廷那边还提前预支了这些人粮食,只要他们行动快速,那么这次的收获必然丰富,即使事情不像是世家所说那样,坑了他们,他们干这一票的收获也值得了。
但是眼下一看,这万里空空是什么鬼?
他们已经连续走了三个村落了,只是往常那堆积满满的地窖此时都空空如也,偏偏那些渔村的村民们似是提前得到了什么消息,远远看到他们跑得飞快,最匪夷所思的是,他们这群训练有素的劫匪,居然没追上那群渔民?!
以至于连续三个渔村丁点收获都没有,新得到了知识,他们就指着收获一批粮食最种子好去实验呢,现在这样可怎么行?
只是他们此时却还没有怀疑朝廷,反而怀疑是世家搞的鬼。
毕竟世家如果要搞事,肯定第一个避开朝廷,而朝廷如果知道了,怎么可能这么轻描淡写,所以难道是世家还对这些百姓们有所眷顾,所以这些百姓提前得到了消息?
倭人首领沉着脸色,如果事实真的如此,对于他们,还真不是一个好消息。
他们原本是打算坐收渔翁之利,简单的佯攻,碰一下就溜,任由世家和朝廷两败俱伤的,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他们已经劫掠到了足够的物资才行。
可是眼下他们毫无收获,又怎么退走?
倭人首领又想,难道这就是世家的阴谋?为了防止他们反悔,所以只有真正的深入江南才能劫掠到足够的东西?
“这些文人就是阴险狡诈!”倭人首领气得扯下帽子扔在地上,摘树边的树枝扇了扇风。
“那现在怎么办?”
若是前进,或许真的能劫掠到足够的粮食,只是这样风险很大,很有可能就真的如世家所愿,他们和朝廷对上了,世家成了看热闹的。
可是如果后退,那么劫掠不到足够的物资,他们的这个冬天就不好过了。
不过,也不一定真的不好过……倭人首领想着,如果世家真的和朝廷对上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劫掠,乃至占地为王的好时机,只是那个时候要等多久呢?
如果不尽快的话……这个冬天修养不好,就算时机再好,也未必赶得上。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要江南真正的乱起来,世家才会露出尾巴,所以说,还是需要他们出击一次。
至于将世家叛国说与朝廷这种,倭人首领倒是没有想过,这样做当然可以让朝廷和世家对上,但是这样也就间接的暴露了自己,他们扣边朝廷早就习以为常,但是若是和世家的叛国联系在一起,朝廷很有可能先不去打世家,而是先来打他们。
倭人首领心里还是有点数的,若论仇恨值,他们比世家要多上好几倍,毕竟世家再作死,那也是人家内部的事情,世家也没祸害人家的百姓,但是他们就不一样了。
所以,这点不行的话,他们还是要继续深入……但是这样危险性也会大大增加,所以后路十分重要。
“这边都清理干净,留一些人手在这边,剩下的人,跟我一起深入!”
倭人首领虽然厉害,声望也高,但是这毕竟是个松散的海上劫掠组织,干掉首领明天就当老大的事情发生了不是一次两次了,对于这种很有可能会坑了所有人的决定,自然有人质疑。
“不是说好的只是佯攻吗?”
如果再深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