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杀》第82章


不过,这事情还有些说不准,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静观其变。
当然,于圭带来的这条消息也并不是没有用,倘若正若真如大家设想的那样,吴军从华容撤走,甘宁得知公安无援,撤军离去,不但省了于禁等人一番心事,还可以在此之前就派些斥候去观察公安的动静,倘若公安城内有调拨粮草兵马的迹象,还可以事先在吴军归途中设下埋伏,好一举歼灭甘宁所率吴军。
就算不能大获全胜,也可以斩获不少,截留一些吴军带不走的粮草辎重。
此外,还能趁机削弱吴军的实力,进而削弱东吴都南郡等地的威胁。
此时,于圭还没有跟于禁通气,因此于禁的固有想法中,还是将自己认作是曹操的手下,为曹操着想。
因此,在于禁眼里看来,曹操已经拥有了南阳郡,而于禁又拿下了南郡,于圭拿下武陵郡和长沙三郡,只差襄阳郡和江夏郡没有到手。
而其中襄阳的关羽有曹操大军应付,对于禁来说,最大的威胁来自与南郡相邻的如今是东吴的势力范围的江夏郡。
倘若甘宁从公安安然撤离,南郡内部的威胁固然消失了,但这部分威胁却去了江夏,重新转化为江夏对南郡的威胁。
正是如此,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要尽可能的削弱东吴的在荆州境内的兵马。
借着甘宁撤军较为匆忙,难以面面俱到,照顾周全的时候埋伏甘宁率领的吴军,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不过,这些东西目前来说都只是于禁等人美好的设想。
甘宁是东吴悍将,当年率领麾下几百水贼就敢在荆州横冲直撞,最终刘表、黄祖等人不得不收服甘宁为自己所用,给甘宁拜了官职,这才算是消灾解难,解决了问题。
如今甘宁即使知道了藏匿在华容的吴军已经撤走,公安孤立无援,但保不住甘宁头铁,硬着头皮就在公安硬撑不走了,若是如此,那么于禁等人此时的设想就是一番笑话。
公安的甘宁是外患,到底车不撤离,这还需要过几日才能见分晓。而如今最为紧迫的事情,还是江陵城内的内忧。
此前糜芳来找于禁说江陵城内炭火用度紧张的事情,并非只是为了告诉于禁一声华容吴军的情况,而是想接着于禁出兵华容,为江陵准备烧柴卖炭的百姓谋福利。
倘若华容没有吴军的威胁,那么会有更多的穷苦百姓看到烧炭的利益,到华容伐木取材,到时候江陵城内炭火的供应会增加,物价会稍微得到控制,而烧炭的穷苦老百姓也会得到实惠。
这也算是按照市场规律,缩小贫富差距的一种自然情况。
如今华容的吴军遭到于圭的迎头痛击,应该会就此撤走,而糜芳也可以着手布置人手,前往华容砍伐木柴。
此举一来可以用将士保护在华容砍柴的百姓不受吴军袭击,二来也可以让江陵城内的一部分驻军有事情可干,也不用整日因为闲来无事,光是站岗,在城墙上打哈欠,没什么精神劲头,三来也可以增加军队的收入。
江陵将士早在大半年前关羽挥师北伐开始就是负重满满,平时有油水的事项一应停下,这半年多工夫下来,将士们不但没有油水,人也不精神了。
如今趁着有闲工夫,江陵军中也需要烧不少柴火来取暖,糜芳就决定趁此机会烧些炭来,到时候卖了钱给军中将士发点赏钱,也好让他们安心过年,而不是在背地里唾骂他糜芳!
糜芳派将士去华容伐木,此举即可得名又可获利,自然要好好谋划一番才是。
虽然糜芳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但却也没藏着掖着,有好处首先就想到上级的一份,将这等名利双收的好事直接告诉了于禁和于圭两父子。
于禁闻此露出笑颜,于圭却觉得有些诧异,开口说道:“既然烧炭财资甚费,何不烧炭取暖?”
“烧炭?”糜芳听到于圭的话,一时间也愣住了。
“难道是南郡缺少煤炭吗?”于圭看到糜芳这惊愕的表情,继续发问到。
于圭心里想了想,后世胡北地区好像确实没怎么听说有说明煤矿,煤矿产区主要在北边,且一般都在山区地带,南郡这地方主要是河流,没有煤矿好像也正常。
“不对!”于圭突然想起以前学过的历史,清朝洋务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时候,历史老师就有提过一嘴。
当时张之洞就任胡广总督,就在胡北地区采煤炼铁,成果不小。
由此可见,南郡境内不但有煤矿,还有铁矿,并且储量一个不小才是。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胡北广济兴国煤矿是洋务运动中最早的官办煤矿之一。
正当于圭有所怀疑,又想向糜芳要些人去探查煤矿的时候,糜芳却是开口。
“公子应当是只见过贫民小户燃过煤以为烧煤可取,然而公子却不知,煤里有毒,烧煤容易死人。若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没人会烧煤取暖!”糜芳如此解释到。
于圭闻此,莞尔一笑:“原来是这事啊,你若说其他的,或许我还不知,但解决煤毒的问题,我却尚且知晓。”
“冬日燃煤,盖因天寒地冻,北风呼啸,世人习惯关窗挡风,由此导致煤毒害人事件的发生。因此,只需开窗通风,使得室内的煤度有个排泄的通道,便可安心燃煤!”
于圭表现出一副智珠在握的身体,却不想糜芳就此泼了一盆冷水下来。
本章完
第112章 燃煤危害() 
“糜芳并非是针对公子,只是见公子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故特为公子讲解,拾遗补缺。”糜芳先是向于圭开口解释,表面他并不是找于圭的麻烦,而是于圭所说有不足之处,因此才开口告知。
见糜芳对自己行礼,于圭自然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迁怒到糜芳,反而摆出一副是洗耳恭听,静观糜芳表现的样子。
“但说无妨!”等到于圭开口之后,糜芳这才有所意动,准备再次发言,为于圭讲解。
“公子,事情是这样的。燃煤取暖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烟气重,烟中有毒,而贫民家小,燃煤不易排空毒烟,最终导致毒烟熏瞎人眼,甚至害人性命!”
糜芳把话说完,于圭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经验主义害人!”于圭心中暗道。于圭认为燃煤的危险之处只在于一氧化碳中毒,其实并不只是如此。
一氧化碳中毒是最常见的燃煤中毒事件的真凶,也是杀人于无形的致命杀手,但燃煤还有其他危险便是二氧化硫中毒!
前世于圭所见到的煤炭多是煤饼,也就是蜂窝煤。国内的煤炭资源丰富,但品质各部相同,主要按含硫量来区分,主要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和褐煤这三大类,无烟煤的品质最好,含硫量最低,而煤饼所用的煤就是无烟煤。
煤饼燃烧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没有烟,但大致上烟气比较少,充分燃烧时周围也没什么刺激性气味。相对来说燃烧无烟煤对人的危害是最小的,因此被广泛的运用老百姓的生活中。
而烟煤和褐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浓烟,其中包含着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也正是因此,烟煤和褐煤被充作是工业用煤,而不是民用煤。
即时是在工业生产中,工场通风条件不好,排风系统失灵,或者是遇上恶劣的天气,也会发生工人煤炭中毒的情况。
正是因此,在室内燃烧烟煤和褐煤,对环境和通风条件非常有要求。
然而,寻常百姓家里却没有这个条件!
正常情况下平头老百姓的家都很小。
这主要分两方面来讲,一方面是土地,一方面是保暖。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自井田制废除以后,华夏大地上贫富差距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历史上历朝历代发生动乱最根本的原因。
此外,这话最早出现在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汉书》里,汉书又称《前汉书》和《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史书就是来总结历史,让后人学习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因此,这句话也是用来总结为什么秦朝一统天下,却二世而亡,然而后来者却没有借鉴历史,反倒是不断在犯同样的错误,汉末黄巾之乱正是断送了汉朝的气运,直至此后的百年间的动乱。
如今正值东汉最后一两个年头,等到曹操死后曹丕继位,那么汉朝正是退出历史舞台,由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