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杀》第84章


于禁和糜芳先后赞叹于圭,然而于圭却没有骄傲,反而眉头紧锁起来。
“慢着,现在还不值得庆贺呢!此计还有不少遗漏之处需要弥补!此事还需父亲和糜将军相助!”于圭再次开口。
“若想要用煤炭来取代木炭,必须要给千家万户搞一些烟囱来,百姓生活不易,又从何处去取一个烟囱来?光是我们说在房顶打个烟囱,就能让煤炭无毒无害,到时候老百姓们会认可吗?”于圭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想要让老百姓们用上煤炭,这事情可不简单。木柴和炭火老百姓们都可以通过花费时间和精力从居住地周围的森林里拾取到,对他们来说就是免费的,然而煤炭的来源却需要花钱买到,或者去私自开矿,而想要用上煤炭,还需要建造烟囱,这就需要一大笔花费,前者不要钱,甚至能赚钱,后者不但费时费力,还需要花钱!
如此对比之下,老百姓会选择哪一样呢!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本章完
第114章() 
“哈哈,吾儿天资聪颖,却也不想会有想不通的地方。照我看来,以煤炭取暖,又何须考虑到平民!”于禁突然大笑,以手扶须,神态自若。
而于圭却被于禁的这番话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给震惊到了。
“用煤炭代替木炭,这不是为民争利的事情吗?父亲为何不用考虑平民百姓?”于圭满脸疑惑,不禁发问。
“公子,此时确实是你考虑不周,以公子的才智,再多想想应该就能想到!”糜芳显然也明白了于禁的意思,由此提醒了于圭一句。
但于圭却更加疑惑了!静下心来再次思考了一番,还是没想明白,随后发问:“此事何解?我确实是没明白,还请告知!”
“公子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不过这也不能怪公子,主要还是公子未曾有过真正的治理州郡的经验!如今这个教育公子的机会,糜芳就不越俎代庖了,还请将军来为公子讲解!”糜芳虚托了于圭一句,随后却是主动退后,将为于圭解惑的责任交到于禁手里。
“先不忙说这个,吾儿无须着急,听着便是。我想请问糜将军,如今城内木炭作价几何?”于禁没有急着跟于圭讲解,而是先询问糜芳江陵城内的木条价格。
“约是50钱一斤!而之前只需20钱即可!”糜芳掌管城内大小事务,对近来物价变动最快的木炭的行情非常了解。
“再请问,城内粮价如何?”于禁再次询问糜芳。
糜芳先是有一丝惊愕,随后也没有多想,如实回答到:“豆200钱一石,稻谷300钱一石,米500钱一石,粟500钱一石,麦600钱一石,面粉900钱一石。”
南郡虽然主产稻米,但豆却属于杂粮辅食,跟稻米配合一起能做豆饭,水稻需要水田才能种植,而豆却随便什么土地都能种,南郡西北和东北两处地方靠山,有不少山地,因此种得豆也不少,而光吃豆难以填饱肚子,还容易放屁,因此豆的价格比稻谷要低。
而米比稻谷的原因是,水稻的出米率大概在六成半,另外还有人工费。
想要吃米就必须用木、石制作而成的杵再加上石头做的臼,反复摩擦碾压,将稻谷坚硬的外壳碾碎,最终将米和糠区分出来。也正是因此,稻谷变成米后,剩下的三成多的是米糠,而有一少部分则在舂米的过程中消耗掉了。
稻谷舂米下来的米糠也是粮食,但一般情况下市面上不流通。舂米是一个繁杂劳累的过程,一般都是穷苦老百姓和地主豪强家里的奴婢下人做的事情。
有钱人家自然是不屑吃米糠这种如此粗粝不堪的食物的,但穷苦老百姓和下人却只能将就着来填饱肚子,不会浪费,即使是富人家产出了多余的米糠,也会喂养给家畜吃。
正是因此,市面上只能看到稻谷和米,却看不到糠。
粟指的是黄米,口感要比稻米要还一些,南阳的一些靠近山区缺少水源的旱田会种植一些粟,但在南郡产量不算多,因此价格比米高。
南郡基本不产麦,麦都是从北边流通过来的,因此价格就更高了。
虽然南郡不产麦,但对麦的需求可不少。
当然,单纯的煮麦饭吃是不好吃的,很硬难消化,吃了还容易放弃,但将麦用磨碾碎成粉,用面粉制作食物,则是最顶尖的美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标榜身份的世家豪强儒家弟子,即使不习惯吃面粉,还是会在一个月中挑选一两日来食用面粉。
言归正传,话说糜芳将江陵城内的米粮价格告诉于禁之后,于禁立刻开口说道:“原来如此,6斤炭可换一石米。吾儿可知其中蕴含了何等道理?”
听到于禁的提问,于圭也楞了一下子。
古人一日两餐,一餐大概要吃2升米,一日就是4升,一家5口计算,一日就是2斗米,也就是1/5石米。
换句话说就是,差不多一天烧出一斤木炭,就够一家人一天的粮食消耗。
至于于禁为什么会以稻谷的价格来计算呢!因为寻常百姓要买粮食就是卖稻谷的,对寻常百姓来说,将稻谷舂米,除了米能吃,糠也是能吃的。
如此一来,一石稻谷就是一石粮食。
此时于圭突然醒悟过来,确实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寻常百姓太节俭,一枚铜钱恨不得掰成两半用,连糠都舍不得丢,那么又怎么会舍得花钱去卖炭火来取暖,无论炭火价格低到什么程度,老百姓都不会花这个冤枉钱,于圭从提出使用炭火这一开始,就是定错了消费对象,能够用得上炭火的,只有有钱人。
既然是有钱人,那么必然是地主阶级,有足够的财富负担得起建造烟囱的价钱。
而不少有钱人,越是有钱,却越会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如今木炭的价格50钱一斤,倘若到时候煤炭价格10钱一斤,并且没有使用风险,那么地主豪强绝对会趋之若鹜。
建造一个陶制的烟囱只需数百钱即可,而世家豪强家里都有佣人和工匠,安装烟囱的人工费几乎解决于零,也就是说用煤炭取暖的原始成本是数百钱。
也就是最多用20斤煤炭,就将用同样木炭的钱给打平了。
即使世家豪强**嗖嗖,一天只用一斤木炭,20天的时间就保持不亏的状态了。而冬天的时间至少有两三个月,剩下的时间都是燃烧煤炭剩下的钱,即使一天使用一斤煤炭,也能剩下数千钱。
而正常来说,世家豪强一家子至少七八十来号人,每人都需要一间温暖的卧室,而每人一天消耗也不止是一斤木炭,如此计算,一个冬天过去,至少能节省下数万钱的资财。
大部分地主阶级出身的都不是没脑子的人,即使不用精打细算过日子,也能看出煤炭的便宜之处,到时候江陵城内的有钱人得知煤炭可用,自然会自觉的建造烟囱,使用煤炭来取暖。
也就是说,于圭等人目前的工作是确保使用烟囱之后,煤炭燃烧不会再害人性命,只要确保了煤炭的安全性,那么煤炭自然就可以取代木炭。
本章完
第115章 壁炉,真暖() 
昨日夜里,江陵城内下了一场大雪,一时间整个江陵都陷入了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之中。
今日是白天,太阳钻出来了一小会儿,路边、屋檐上、庭院里的积雪刚开始融化没多久,太阳又调皮的躲入了乌云里。
这就使得江陵百姓更加受苦了!
单纯只是下雪,其实并不会让人觉得有多冷,然而正在冷的时候,还是在冰雪开始融化之后!
倘若一直有太阳也好,老百姓可以在露天的地方晒太阳,身体不会觉得有多冷,但如果是太阳没晒到,光是在外边吸冷气了,那身子骨可就受不了了!
外边突然变冷,之前足够暖和的衣衫都变得单薄,冰雪开始融化,外边的湿气也重,江风一吹,这股子透心凉的劲道,有几个人能受得了?
正是因此,江陵城内的路人行色匆匆,赶忙跑回家里避风,而大户人家也是乘坐在牛马车赶路,车有车帘,能够阻挡寒风湿气,而车内还烤着小木炭盆,这才能让保持温暖,不畏严寒。
习礼,南郡习家出身,虽不是跟习珍、习宏、习祯这样的宗家子弟,却在习氏支脉中,也算有一席之地。
习礼近几年掌管支脉的部分家族事务,之前还在南郡其余各县中奔波,趁着年前将事情处理完毕,等到年底这才回江陵向家族汇报情况。
等习礼从乘坐马车赶回家中,刚进入家门就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