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第133章


杨宁儿打了他一下:“你以为汗血宝马那么好弄啊,他在西域几个月才弄到两匹,自己都没有。”
“没问题。不过你得给我时间,我托人去西域找找。西域那边好多国王都和我有交情。”
徐凤仪一直站在大门边,看他们说的热闹。这时才走过来见礼:“长公主,萧侯爷。”
萧隽赶紧执弟子礼,说道:“徐少保,要劳烦你了。”
“咱们屋里说。”徐凤仪拦住萧隽的礼拜,扶着他的手臂往屋里请。
“萧侯爷,长公主已经告诉了我你的想法。侯爷以将军之身转而习文,这对天下读书人都是一大振奋。古往今来,文武相轻是历朝历代的恶习。侯爷如能在科举上有所尺进,当是文坛上一大盛事。”
“徐太保,实话实说,我还真没想这么多。只因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前段时间经商又被人诟病,无奈只得滥竽充数,往文人堆里扎一扎,用文气冲洗一下一身的铜臭气。”
“哈哈,侯爷有趣。那我就来问问,侯爷都读过那些经史?”
“论语、大学、中庸读的熟一些,周易、春秋略有涉猎,那都是十三岁以前的事了。后来基本没接触过。”
“那侯爷考明经是没指望了。诗词歌赋如何?”
“一窍不通。”
“那只能在时论上下下功夫了。恕我直言,考时论,侯爷最大的优势是身居庙堂之上,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年的朝廷邸报多有涉猎,对朝廷的政务情况熟稔。这是一般考生所不具备的。”
杨宁儿在一旁频频点头,在情报司整理邸报的那些日子功夫可没白费。
“但是,侯爷的弱势也很明显,书本丢的太早,对书、经的功底不如一般的生员。打个比方说,加入今年的考题是从历代田亩制度的变迁论述我朝田亩制度的变革。我朝田亩制度变革,侯爷自然会说出个子丑寅卯。但是历朝历代侯爷可就没研究了。”
“对,这方面确实没有基础。徐少保,如你所见,我这考学还有指望吗?”
萧隽等着从他嘴里说出个不字,然后对皇上、杨宁儿都有个交代。
“在别人自然是没指望,但在我这儿是探囊取物,一个小小的举人算得了什么。不过,侯爷得答应我几个条件。”
“徐太保请说。”
“一,我们不行师生之礼。我只是指点你一下,帮你启蒙。我愿意这样做是为天下读书人做的,连侯爷、将军都能科考,你们为什么不能奋进?另外,我也是一时技痒,花一个多月调教出一个举人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我明白少保的意思,徐先生门下岂有连书经都不会的门生。嘿嘿。”
“这样也算一种解释吧,你们江湖上叫做不记名弟子。”徐凤仪也笑道。
“二,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侯爷要听我安排。我会将历朝历代民生问题可能会考的,都会为侯爷整理出来,然后讲解给你听。这考的不仅是侯爷对民生问题的理解,也是考我押题的本事。”
“哎,徐少保,你这样一说,我都有信心了。”
“所以,从明天开始,这一个月上午我给你讲解,这要看你强闻博记的本事。下午讨论,帮助你加深理解。三皇子也参与其中。”
“师傅,不如我也匿名进考场,跟我姐夫同场竞技。”
“你这是想气死我,摆明了你是来羞辱我的,我怎么能考的过你。”
“这到也行,那要看长公主的意思,还要长公主去安排。”徐凤仪首先想到的是三皇子进了考场,万一能拿到一个好名次,皇上也会刮目相看。
“行,尚书省那里我总归要去一趟,三弟,你也下场看看这些年学的到底如何。”
“徐少保,我来上课还要带个伴读的。”
本章完
第147章 科考(一)() 
萧隽从杨宁儿家起来后,月如一边侍候他洗漱一边告诉他,萧十五和其他两名侍卫来了,说是要想你报告事情。
萧隽知道是为药效的事情,便说让他们在客厅等我,另外叫人去把李麟叫过来,一会儿去三皇子家上课。
萧十三他们进来,将手里的伤口展示给他看,已经都愈合了。萧隽记录下详细时间,然后确定了一种半个时辰止血,四个时辰愈合,然而不再有骨愈效果的方子,用笔记录下来。
这是将要给云飞燕的石老人普通方,准备开价十两银子,每一帖能赚九两多,这个利润也是惊人的。市面上太医院的金疮药虽然止血时间和他的差不多,但是愈合时间要好几天,是他的好几倍,也要卖六两银子一帖。
萧隽现在不敢公开真正的方子,一来如果疗效一致,买了一千两一帖的非找他退货不行;二来,万一哪天手头告急,可以再拿来炒作一次。
杨宁儿下来吃早饭,见他在写写画画,询问他在干吗?萧隽答道,按照公主大人的要求,开发出了一种普通百姓和底层兵士都能用得起金疮药,只要十两银子即可。
杨宁儿问道,本钱是多少?
萧隽随口应道,七两多,每帖赚三两。杨宁儿点头,这还差不多。要依我,只能卖八两。
“这个方子是给回春大药堂的,如果利润太低,我怕云飞燕他们会偷工减料。反正那也是你们情报司的产业,让他们每卖出一帖就给你们一两银子,我们三分天下。”
杨宁儿才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
吃过早饭,杨宁儿去尚书省办理李麟学籍问题和三皇子冒名考试问题,萧隽则带着李麟开始了求学之路。
一开课,徐凤仪便讲了此次举人考试极有可能的五大考题之一:税制问题。
这个问题他准备讲三天。第一天的课程是历代田亩税和交易税的历史沿革。
徐凤仪的课脉络很清楚。从有史料可查商朝开始,一直到近代,几次大的税制变动都一一列举出来。他讲的很慢,怕萧隽记不下来,关键点重复了几次。
后来见萧隽抑制不住开始打哈欠了,便问是不是要休息会再讲。
萧隽便说:“我觉得可以讲快点,我都没东西记了。”
徐凤仪不相信,拿过他的笔记一看,他说的要点都详详细细的记录在册,这才相信这人确实够聪颖。
他没想到的,萧隽在情报司干的就是这活,善于在众多的资料中抓住重点。而且练成疯长老的功法之后,大脑也特别敏锐,只要注意力集中,几乎过耳不忘过目不忘。
徐凤仪加快了进度,原本三天的课,他一上午就讲完了。
下午,杨宁儿也来了,她到尚书省办好了李麟和三皇子的考试资格问题。顺便去了皇宫向父王报告萧隽他们在跟随徐凤仪读书的事。
徐凤仪便问皇上听说三皇子要参加考试是什么想法。“皇上说了,让他经历一下倒没什么不好。只是我准备安排这次出卷人是徐凤仪,如此一看,防止徇私,只得换人了。”
徐凤仪听了,跺跺脚说:“哎呀,多好的一次机会。可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能成为一届举人乃至进士的座师的,可惜了我桃李满天下的机会啊。”
“晚上,晚上我请少保喝酒赔罪。”杨宁儿忍住笑。
几个人坐在客厅里比较了下历代税制和本朝税制的优劣之处,又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说明当时采用这种税制的必要性。
最后徐凤仪特别强调,税制改革要慎之又慎。这事把双刃剑,改得好,国家仓廪充实,政权稳定;改得不好,就有可能危机国家的根基。
一天课程到此结束,临行,徐凤仪拿出了自己的一本《春秋》批释和最近十年的举人优秀卷子让萧隽带回去好好读读。读《春秋》是让萧隽了解史料的编辑以及孔子的微言大义,而读卷子则是揣摩优秀试卷的笔法,知道如何行文。
晚上在公主府,杨宁儿在府中办了一桌酒,答谢徐凤仪的辛苦。萧隽想起自己房间里有一对西域带回来的犀牛角的酒杯,让人取了来,转送给了徐凤仪。
夜宴散了,杨宁儿借口萧隽酒气太大,把他赶回甜水胡同,叮嘱他认真看书。
萧隽回到家,云飞燕也来了。
一千帖药全部一天半全部售完,得银整整一百万两。云飞燕没敢告诉萧隽,她自己买了一百帖,让人私下在黑市交易,平均以一千三的价格卖出,得银三万两。
萧隽给了她拟好的石老人普通方,告诉她熬制的方法,并说一定要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否则药效就会丧失。贵重药材部分已经抽掉了,所以成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