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三国之杨家将传奇》第110章


曹操小心翼翼继续给荀彧添了酒,试探道:“美酒虽然掺杂太多东西,你我不过一介布衣,与这些事情毫无关系。如此美酒,不可浪费。”
荀彧眸光一闪,沉默不语,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不知曹兄有何志向?”荀彧放下酒杯,双眸紧紧盯着曹操问道。
曹操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本欲为大汉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可惜当今乱世只怕无望矣。我欲筑精舍于邺城外五十里处,春夏读书,秋冬射猎,静待天下清平。”
荀彧仔细打量心灰意冷的曹操一眼,正色道:“若是曹兄还不忘之前的抱负,我或可助曹兄一臂之力。”
曹操眼中喜色一闪而过,道:“先生请说,曹某愿闻其详。”
荀彧眸光凛冽,朗声说道:“并州黑山贼肆虐,外虏更是屡屡进犯。曹兄何不请命袁绍去取此地,待一统并州,征募数万强军守卫边疆。”
曹操摇了摇头,对荀彧有些失望,道:“袁绍岂会让此地与我。他在渤海对峙公孙瓒,数场小胜,也许再过不久把能把公孙瓒赶出冀州。青州杨楚实力强劲,袁绍必须尽得河北三郡才能与杨楚抗衡。况且以我数千大军怎么可能拿的下并州之地?”
他很清楚,哪怕他帮袁绍打下并州。袁绍也不会把并州交给他治理。就算袁绍愿意,袁绍的手下绝对不会同意。
“曹兄说的不错,那我爱莫能助了。”荀彧呵呵一笑,敷衍道。
曹操有些失望,难道此人出的计策明显敷衍之闲,那又为何与他说这么多。
难道是自己太急躁了,曹操醒悟过来拍了拍脑袋。
随后二人开始谈天说地,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曹操越发佩服荀彧学问和见识。
天色渐暗,二人又一起吃了晚饭才匆匆分开,相约下次再见。
天黑,曹操一路上心情大好,哼着小曲脚步踉跄回到家。
“夫君今日怎么这么晚才回家?”卞氏帮曹操脱了外套埋怨道。
“今日我在外面结识一个好友,相谈甚欢一时忘记了时间。”
曹操歉意一笑,想起戏志才,问道。
“志才可是休息了?”
“还没,这些时日军师沉默了许多。总是一个人待在屋子里怔怔出神。”卞氏摇了摇头,担忧说道。
自戏志才被吕布送回濮阳,病了大半月,前些日子才逐渐好转,勉强能走几步路,却是一直沉默寡言。
曹操沉默半响,才开口道:“我去看看他,你先休息吧。”
曹操出了房间,来到戏志才住的屋子。烛光昏暗,瞧见戏志才寂寥的背影,曹操眼中一阵酸涩。好一会,曹操平复下来,敲了敲房门。
“主公你来了。”戏志才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身体单薄,右手袖口空空荡荡。最让曹操心痛的是,他的双眼缺乏以往自信的神采。
曹操不禁对吕布陈宫更加痛恨,脸色隐隐狰狞。
“孟德,你以后有何打算?”戏志才不安地看了一眼曹操,问道。
“我欲出仕袁绍。”曹操一字一顿说道。
“孟德你若是只想寻一处安身立命之所,不防去投靠杨楚,袁绍非是可托负之人。这点相信孟德比我更清楚。”戏志才有些担心曹操只是为他报仇才投靠袁绍。
这时曹操突然看了过来,戏志才瞧见黑夜里曹操那亮如星辰的双眸,身体一震。
原来主公还是那是那个雄心壮志的主公。
戏志才激动地说道:“若是主公仍存有抱负,志才愿意为主公再献上微薄之力。”
“志才!”曹操感动不已。
“志才,今日我在醉云楼碰见了荀彧。然后……”随后曹操将今日在醉云楼发生事情细细说给戏志才听。
“主公,此人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我曾多次写书信于他,邀他投靠主公,都被他婉言推拒。”
戏志才微微一笑,欣喜道:“这次我看他只怕属意主公。志才在这里恭贺主公了。”
(本章完)
第141章 长安少年() 
?? 长安城
“快点,序明。”
北城门大营辕门前,一名身着儒衫的白衣少年扯着他身后一名粗衣少年的袖子。
“德祖,这么早拉我去哪?”身后那名少年相貌俊朗,身躯结实,愣是被前面瘦弱的书生拖拽。
“走,跟我去见一个人。”白衣少年长的面白无须,温文尔雅,书生气极浓。此刻他脸色焦急,一边嚷嚷,一边不停地催促英武少年。
“去见谁要这么早?”英武少年望着东边稍稍冒头的太阳暗暗嘀咕,颇不乐意。
英武少年名叫杨康,是北城门守城校尉,手上有一千兵马。今日好不容易轮到他休息,正想好好大睡一觉,再去醉云楼美美地喝上一顿。这下全泡汤了,杨康无奈叹了口气。
这白衣少年名叫杨修,他父亲是杨家族长。甚至自己这个位置也是他父亲为自己推荐上来的。杨康虽只认识杨修几个月,但是二人关系极好。杨康无奈只能跟在杨修身后。
二人穿过大街,弯弯绕绕好久,来到长安北边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这里
“嘘,序明小声点!等一下不要说话。”白衣少年将食指竖在唇口,小声警告道。
说完他抓起衣服下摆,偷偷摸摸一步一步向前,生怕发生一点声音。
他到底要做什么?
杨康暗暗好奇,也是有学有样跟在他身后。
天色尚早,街上很是冷清,没有一个行人。
杨康走了几十步,隐隐约约听到微弱的琴声,暗暗奇怪,这个地方怎么会有人弹琴。莫非是是隐世大贤,他素知杨修才学奇高,过目不忘,琴棋书画都有所射猎,尤其对古琴最为痴迷。当初司徒王子师害死了蔡大家,他整整一个月都闷闷不乐。今日能让杨修这么惦念的人,肯定是有琴技过人之辈。
杨康一边怀着好奇跟着杨修来到一处破旧的木房前,在右边的围墙停了下来。
听到越加清晰的琴声,杨康好奇刚要开口说话,杨修连忙伸出手捂住他嘴,冲他摇了摇头。
杨康点了点头,杨修才放手。
杨修双手扒拉上围墙,脚尖踮起,望着围墙里熟悉的情景,脸上露出一脸陶醉的表情。
这小子发春了?
杨康诧异地望着墙头上沉醉的杨修。这里住的平头百姓怎么会有人弹琴。虽然他不太懂弹琴,还是分别弹得好不好。要偷偷摸摸来,而且看他模样,弹琴之人不是脾气古怪之人就是一女子。
杨康忍不住也扒拉上围墙,他比杨修稍矮些,踮起脚尖看不到围墙里动静。他只得双手用劲撑起身子,才把目光投向院子里。
只见院子里的坐着一个少女。只见她长发披肩,身着藕色的春衫,身姿款款,楚楚动人。她轻抚琴弦,眼眸低垂,沉浸在音律之中。
清风吹起她的衣袂,薄雾轻笼,仿佛画中仙子一般。
这时一只小鸟落在她的肩上,不时摇动着娇小的身体轻轻喝着节拍。
她转头望着肩头小鸟,浅浅一笑。
杨康怔怔看着她明眸的笑容,脑海顿时一空。
嘭!
杨康失神,不小心掉下围墙,摔了个仰倒。
一声沉闷的震动声,女子受了惊吓,琴声突兀而止,转头看向声音来处,却是看到了杨修。
美妙的琴声听了,杨修嫌弃瞪了一眼地上四仰八叉的杨康,马上转头露出一个迷人的笑容,讪讪笑道:“蔡姐姐,我母亲好久没见你,今日让我来是想请你到我家住两天。”
这女子名叫蔡琰,是大儒蔡邕之女,曾嫁于卫家卫仲道。卫仲道早亡,蔡邕把她接回家。王允诛灭董卓后,她父亲前去东市吊丧董卓。王允闻之大怒将蔡邕抓了缢死于牢中。蔡家虽薄有资产,蔡琰还是沦落成普通平头百姓,每日做些针线纺织过活。幸好蔡邕身前和马日磾杨修祖父杨赐关系亲密。两家对蔡琰极为照顾,在这长安城没什么人欺负她。
女子走进几步,并没有理会杨修关切地问道:“德祖刚才是谁摔倒了?有没有事?”
“蔡姐姐,他那么壮实不会有事的。”杨修强笑道。
杨修说完瞥了一眼揉着脑袋的杨康,暗自后悔带他过来。以后怕是再也听不到蔡琰的琴声了。
“快扶他进来吧。”蔡琰打开院子里的门,碎步走来。
听到院门打开的声音,杨康一惊连忙立身而起,拍了拍身上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