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我做主》第233章


胡半仙道:“世道乱得很,漂泊江湖,四处lang荡也混不得半个温饱,皇上声名远播,四海盛传新野桃源胜景,百姓安居乐业、吃喝不愁,正是天下万民所向往的极乐世界,我是肚子饿得慌,闻名而来。要不是龙门镇得皇上钱资相助,估计早就饿死途中啦。”
刘琦呵呵一笑:“就凭半仙的神算也不至于混到如此狼狈的境地,朕这儿正缺一职,不知半仙愿意否?”既然大家伙都承认了自己是皇上,当然在称呼上不能老是我啊我的,也就得叫朕了。
胡半仙心中一动,大公子刘琦向来出手大方,如今皇帝身边供职,那可是千万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儿呢,想及此,胡半仙诚惶诚恐道:“感谢皇上恩赐。”
刘琦哈哈大笑:“朕还没说是什么职位,怎么就感谢恩赐了呢。”
胡半仙讪然不语,静待刘琦封官。
刘琦停顿了下,说道:“半仙,实不相瞒,在龙门镇测字及今日废黜献帝一事上,朕观你心性不坏,且精通谋略,并不酸腐,大事大非面前决不含糊,就凭你巧舍如簧,料事如神也该重用的,暂且留在朕身边领军师一职如何?”
“谢主龙恩。”胡半仙还真的不含糊,当刘琦要其领军师一职倒头便拜,军师啊,相当于丞相呢,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敢不惊喜激动,敢不为皇上献身?
刘琦欣赏胡半仙的实诚,不虚伪,有胆识,笑道:“爱卿平身。”
“谢皇上。”胡半仙起身,又表忠心道:“臣虽不才,皇恩浩荡,一生难报。臣敢不献毕生所学?助力皇上恩泽天下,万民享福。”
“好,半仙去,朕已向二哥交待过,机密之事可速与文将军秘议。”刘琦信得过陈文,陈文也需要胡半仙的计谋,而温厚的蒋琬在天下未定之时还不适合参与过多的阴谋。
“是。”胡半仙离开议事大厅,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皇宫”,心花怒放,大公子刘琦果然是龙胎转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东汉混沌的天很快就要放晴了。
胡半仙走出议事大厅,陈文正悠闲地在大厅外踱步等着胡半仙,见胡半仙来了,热情握手:“半仙师傅,走,我们喝一盅去。”
“好,喝一盅去。”胡半仙很开心,lang荡了大半生,终于得遇明主,今晚就得和陈文一起敲定废黜献帝之事,东汉不能再乱了,战乱必须尽快结束,将各诸侯英豪们从穷兵黩武中解救出来,让百姓恢复农耕、恢复工贸才能让国家繁荣昌盛起来。
目前,横在刘琦面前称帝的最大障碍就是献帝的存在与董卓把持朝纲,解决这两个问题,刘琦便可以名正言顺登基。
在刚才议事大厅里,胡半仙说了一些很隐晦的话,但有些话,或许刘琦能明白,但不能明讲;有些皇上不能明说的话,但作为未来国相的胡半仙却必须要做,这就是刘琦过人的识人之术、用人之道。
在陈文的馆驿,陈文与胡半仙面前摆了一坛酒,小酌对饮,酒酣之处,两人谈得十分的投机。
陈文嘿嘿一笑:“半仙师傅,你说献帝不日必死,还非常确切地说活不过七月七,什么天机不可泄露,必定有阴谋诡计,是当着众人面不便明讲。”
胡半仙饮了一盅,笑道:“什么事能瞒过皇上与文将军呢,要不然皇上也不会特意嘱咐我与文将军密议。”
陈文给胡半仙舀了一勺酒,面色凝重,直言道:“半仙师傅,说,需要我做什么?”
“好。”胡半仙端起酒盅,举杯与陈文对饮,然后四下环顾,确认安全,凑近陈文耳际,小声道:“文将军,我在长安看到曾在龙门镇和你们在一起的鄂将军了,他在董卓的禁卫军担职,掌管五百禁卫军。”
“鄂将军?”陈文一惊,道:“你是说大公子,哦,不,是皇上的贴身卫士,曾在江陵同行的兄弟鄂焕么?”
胡半仙道:“正是。”
“这倒是个好消息,确实龙门镇一别,皇上赐了四位贴身的铜甲卫士许鄂将军北上寻访神医华佗,据说是要去长安的,没想到,一年的功夫,鄂焕将军都做官到董卓的禁卫军里去了。”
“嘿嘿,我以为是皇上安插在董卓身边的一支得箭呢,这真是天意。”胡半仙再次阴冷一笑,又道:“文将军,事不宜迟,可差人即赴长安,暗中盗出空白圣旨,以献帝名义拟发让位于大公子的假诏,然后将鄂焕手下的禁卫兵暗中替换成新野的精锐,待董卓杀了献帝即刻拥立大公子成帝,且令鄂焕长安反水,大事即成,天下可定。”
陈文道:“发假诏,胡半仙啊胡半仙,假的总究是假的,万一露馅了,既不是要遭天下人耻笑,弄得不好,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胡半仙诡秘一笑:“文将军,献帝小儿都死了,谁找人求真伪去?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公子必须早日登基,尽早结束平定这天下纷乱的局面,百姓再也折腾不起这半死不活的日子了,华夏大地再也经不起遍地战火的炙烤了。”
陈文思忖一番,狠下心道:“半仙言之有理,也唯有这样了。照你说法,那是不是万一董卓不杀献帝,我们还得替董卓杀了献帝假祸于董卓而起事?”
胡半仙点点头道:“文将军聪明,牺牲一个不中用的献帝,换取天下永世太平,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的。皇上都说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呢?”
“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陈文与胡半仙两手紧紧相握,不觉间一坛酒下肚,想着大公子不日要登基,醉意澜姗间,陈文与胡半仙胸臆激荡,感觉风云际会的时代来了。
第208章 时势造英雄() 
刘琦登基废黜献帝之事正在暗中紧锣密鼓地进行,新野上下笼罩着一种异样的气氛,二十万新野民众都有种心理预期,新野要出皇帝了。
说来也怪,本来葬下孙坚七千士兵的地方,当日万里晴空一阵风吹过一长条的乌云形似长龙,竟然被陈文与胡半仙拿来说事,在民间传得神乎其神,新野要出天子了,新野百姓自然坚信不疑,惹得周边县国也是将信将疑。
大败孙坚,刘琦拥兵两万,休整两日后,带上蒋琬、陈武、陈春四卫将及十位铜甲卫士赴襄阳告捷,自然少不了赵云领麒麟军假扮平民一路护卫,如今刘琦即将登基贵为天子,安保问题更显重要。
刘琦将蒋琬带走,有另一用意,就是留下陈文与胡半仙在新野可以放开手脚暗中布置废黜献帝之事,有些黑幕不可以令外人知晓的,对于结义大哥蒋琬来说,天下平定,蒋琬才能发挥治国能相的作用。
新野大败孙坚的消息早已传至襄阳,当刘琦赶赴刘表刺史府告捷时,刘表喜出望外,连连夸赞刘琦用兵如神,荆州有新野作屏障,刘表可高枕无忧了。
刘表摒退闲杂人等,又进内室确认蔡夫人不在屋内偷听时,便与刘琦单独会见。
刘琦直抒胸臆,说道:“父亲,新野将士斗志正旺,稍一出兵便大败孙坚,如今有周边县国纷纷表示愿合兵一处壮大实力,孩儿欲招安荆襄七郡雄师,引大军直逼长安,将董卓赶走,扶正献帝,如何?”
刘表大惊失色,惊得咳嗽不停,喘道:“琦儿好大的胆子,十八路诸侯并起都灭不了董卓,凭你几万人马就敢兵逼长安,你想断送为父的前程么?”
刘琦正色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日孙坚派二万兵马犯荆州,有几人愿意听从父亲之命,勉强凑齐二千兵马给孩儿,谁个不是怀着看笑话的心思等着我被孙坚所灭?关键时候,是孩儿为父亲顶了上去啊,难道这点父亲看不出来吗?”
“不是我不明白,只是这世界变化快。确实琦儿这几年吃了许多的苦,父亲也没帮上你什么,全靠你个人奋斗才有今天的实力。”刘表叹口气,带着惊惧的语气道:“不是父亲有意反对你,若你兵逼长安成功还好,若兵败将会使荆襄七郡的百姓万劫不复啊,人人皆知董卓可是个毒如蛇蝎杀人如麻的狠角色啊!”
“只要父亲不反对就是,董卓我能对付。”刘琦不愿与胆小怕事的刘表深谈,要想在荆州站住脚,拿下蔡瑁是首要大事,刘琦再次提出要求,说道:“父亲,我要接管蔡瑁的兵权。”
“什么?你太过份了!”刘表惊讶得嘴都合不拢,又是一阵咳嗽,差点没被刘琦的几句话气出心脏病来。
“父亲,孩儿不是开玩笑。”刘琦挺胸直视刘表,正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