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末日守护》第116章


一丝红晕再次袭上他的面颊。这歌声和这片原野就是希望,他仿佛看到一颗种子在边塞生根发芽,绿油油的,显露出强大的生命之力。
或许,这颗幼苗还有一些瑕疵,但是她在顽强的生长,并让人看到了秋天的收获。
随着车轮的前进,麦田越来越多,简陋的民宅也开始出现在眼前,衣衫陈旧但是眼睛明亮的人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道边,兴奋的望着那杆神兽大旗和精神抖擞的骑兵部队。
威宁海的堡寨坐落在半山坡的一条河水间,背后是陡峭的蛮汗山,河水从堡寨中间穿过,流经一大片农田,穿过滩涂,注入威宁海那个巨大的湖泊。
堡内矗立着一座三层楼高的炉子,周围环立着巨大的水车。
炉子傍边修筑了一座斜坡高台,利用水力,滑轮组可以将一辆装载着矿石的小车拉上去。
“这就是高炉吧。”
王俭不免惊叹起来,而傅先生却皱着眉头问道:“这个炉子怎么建立在堡寨里了?”
“先生,这是为了防御。蒙古人也许会过来抢劫。”
“要注意环境保护呀。”
环境保护?陪同的王实、刘弘举甚至安东尼奥都没有听懂傅先生的意思。
“这里靠近矿石,河流落差也大而且也很安全。再好不过了。”
安东尼奥努力的为自己辩解着。
“有得必有失。”
傅先生叹一口气,没有再说下去。
参观了高炉、水力风机之后,安东尼奥神神秘秘的带着大家来到了一座水车附近。
“这里,就在这里,将建立起一个水力轧机。”
看到大部分人一头雾水的样子,安东尼奥满面喜悦的说道:“将军大人,你的板甲将在这里生产。当然,这里有一半的功劳是傅先生的。”
看着王俭喜笑颜开的样子,安东尼奥一扭头冲着王实眨了眨眼睛。
“我的财神爷,这里还将生产你需要的铁锅。”
王实微微一笑,算是回应。而王俭的兴致正浓。他问道:“这个炉子一天可以生产多少铁?”
没有等安东尼奥回答,王实抢先打断了话语。“大人,我们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去看,而且这里需要军队的防守。草原上的狼是喜欢吃羊的。”
天色很快黑了下来。
按照计划,王俭宴请了所有的军官和士兵。说是宴请,十分的简单,简易的长条木桌,简易的木凳,大家坐在室外,沐浴着初夏的夜风。
“你们所做的一切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这同战场上奋勇杀敌一样,同样让我感到骄傲。所以你们当中中的优秀的军官和士兵还有工匠,一样可以获得勋章。”
几乎每讲一句,就迎来了热烈的掌声。没有办法,王俭只能停顿下来,等那些掌声稀落以后,再次讲话。
“请允许我将这杯酒敬给所有威宁海的军官、士兵、工匠。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所有的人站了起来,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大人,您的讲话比您在战场上的英勇更令人难忘。”
在宴席结束以后,裴俊再次表示将自己的叹服。
而王俭的兴趣去不在此处,他微笑一下,对着王实问道:“这里没有外人了,说说吧,这里可以每年能挣多少银子。”
“如果焦炭和木炭能够及时供应,每天可以生产铁水三万斤。”
“三万斤!”
铁匠出身的裴俊几乎惊叫起来。
王实不动生色的点了点头,裴俊掐着指头计算。
“大同铁价,每百斤五两,那么一天就是一千五百两,一年就是四十五万辆啊!就算是三千人来干这个事,不,加上守护的军队,就算是五千人,每人每年二十两,一年十万两。天呀,我们发财了。”
裴俊说着说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王俭嘻嘻笑了起来,“这可比蒙古的贸易还赚钱呀!”
王实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裴大人帐算的很好,只是现在大同的铁价高,是因为大同不出产铁,要从山西的璐州运来。而一旦我们生产了大量的铁,那么大同的铁价就会掉下来,每百斤应该不会超过三两。”
裴俊敬佩的点了点头,说道:“即便是每百斤三两,一年也有二十万两的进账啊!而且还维持了一支守备部队。划算呀!”
王实点了点头,回应道:“还要去掉高炉的检修,天气的影响等等,那么一年十万两是没有问题的。”
“只有十万两的进账啊!”
王俭叹了口气。见到王俭叹气,王实没好气的说道:“大人对十万两的进账还嫌少啊!我们这里只是大同边塞,可比不上江南,北面的蒙古人除了有马匹牛羊,可比我们边军还要困苦。”
王俭连忙摆手,“财神爷不要误会,已经很好了,很好了。”
哈哈,王实笑了起来,“其实我们不能只卖铁条,而是要将这些铁水加工,除了给大人制造武器之外,还要制造铁锅和其他的铁器,卖给蒙古人,铁锅在大同一两四个,而卖给蒙古人一两一个,或者用铁锅来交换马匹。这样又要翻翻。”
王俭和裴俊交换了眼神,王俭说道:“所以我们还是要控制贸易的通道,以军护商,以商养军。”
“大人英明。”
王实深深施了一礼。
第131章 骇人的纸条() 
为了让高炉尽快的开始生产,第二天上午,王俭决定对东方进行火力侦察。威宁海的东方是蒙古歹成部落的地盘,王俭有理由相信,一旦闻到腥味,那些歹成部的蒙古人一定会来抢劫。
带着大部分的军官,五十余骑,一人双马,迎着朝阳出发了。
威宁海是个盆地,北部的蛮汗山山势陡峭、树林深密,无法通行。西部只有一条要道,已经设立了启明堡来予以防守,那么就缺少东部的防御了。
向东进发,很快就登上了山地,这里是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沟壑纵横。
路是一条牧羊道,狭窄而蜿蜒。
“只有这一条道吗?”
骑在马上的王俭问杨二弟。
“能够正常通行的只有这一条,还有猎人小道,不过无法通行车辆,而且不易宿营。大股的敌人只能从现在这条路过来。”
看起来杨二弟已经有所侦查,王俭心里踏实了许多。
行二十里,在一处深沟之前,王俭勒住战马。
“去看看此处是否有水源。”
裴俊明白了王俭的意图,随即吩咐参谋士官们测绘。
后有高坡,前有深沟,若在此处建立堡寨,易守难攻。而且距离威宁海二十里,不远不近,传递军情,获得增援,都比较迅速。
没过多久,裴俊拿来一张图纸,向王俭汇报。
“一百步兵,十名骑兵,在此驻守,即可阻击大队敌军。至少可以坚守两日一夜。”
王俭眯着眼睛问道:“计算的很精确呀?”
裴俊也不做谦逊之态,直接了当的回答:“两日一夜是在敌军携带了攻击器械,比如填埋用的麻袋,攻击用的梯子还有车辆的情况之下计算的。”
王俭反问道:“若敌军没有攻击的器械呢?”
将手一摊,裴俊回到道:“那么就是我军药弹全部打光,敌军不畏生死,这样至少也可以坚持两日一夜。”
正在此时,侦察的骑兵来报水源距此一里。
“好,就在此建立堡寨。”
确定了在此建立堡寨,王俭坚持要去歹成部落的草原看上一眼。
为不惊扰蒙古人,几名军官陪同游击将军前往。
地势逐渐低缓,草甸也开始多了起来,直到见到了羊群。
“裴俊,你说我们会来草原作战吗?”
勒住战马,王俭身上微微出了汗,兴致勃勃的询问裴俊。
“一定会,这些放羊的不打疼了,就不会服气。”
王俭伸出马鞭向前指去,“前面,就是范家从宣府出关的商路,切段她,你说每年我们会增加多少的银子?”
裴俊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王俭哈哈大笑,调转马头,大喝一声,“我们返回。”
十人双马转瞬间消失在茫茫丘陵之中。
远处,绿色的草甸之中,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一骨碌,从草地上爬了起来,揉了揉眼睛,向远处眺望。
“弟弟,你听到马蹄声了吗?”
“没有,你听错了吧。”
“没有听错,奇怪,怎么看不到人呢?”
“咦,弟弟,你看天空上的那朵云,像是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