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铸新明》第552章


不管是西国还是荷兰等国,用的船只都是这一种类型。
福船用的是硬帆,用来做战抢上风不易,而且限于船身构造,不能多放火炮在船上,火力十分有限。
不象西方的商船都能装十几门炮用来自卫。
可福船的长处就是有水密舱,船身牢固平稳,易于远航不是那么容易沉没,用来当商船十分适合。
而同时拥有这两种船只,秦浩明觉得三十年内可以无忧矣。
并且,这是弯道超车郑芝龙的法宝。
虽然他现在和郑芝龙的关系非常密切。
“两位,尽情的在这里享乐休息吧,我们过一阵就南下,确定沿途的补给点和兵站,确定贸易点。
我们总督府会尽量出人力物力,把贸易路线尽早的确定下来。
然后我们的瓷器,茶叶,丝制品,各种大明的特产会源源不断的运往澳门,由你们再运回欧洲。
卖给那些端典人,荷兰人,英国人,放心吧,我们大明的这些商品就是黄金和白银!”
秦浩明转向加西亚等人,淡淡的说道。
“哦,主啊!”加西亚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由阴转晴,湛蓝色的眼眸里涌上泪水,他对秦浩明道:“真是神迹,主的庇佑!”
秦浩明笑笑,指着他说道:“记住,技师,造炮的技师,要很多,否则……”
“秦大人请放心,加西亚这就立马回去招募,并且会写信回国,一定让大人满意就是,愿我们的合作……”
说完,他妄图过来拥抱秦浩明,可惜被亲卫拦住。
“就这样吧,时间就是金钱,希望你们抓紧。”
摆摆手,打完招呼,秦浩明留下一句话就离开了。
没办法,时间有限,要见的人很多,要安排的事情更多,争分夺秒啊!
“本侯爷的宗旨就是拿银子砸。”书房内,秦浩明语气很轻松的对郑芝龙说道:“先多收木材,然后找造船的人才。
红毛夷的船大炮多,为什么我们不能造这样的船?
本侯爷知道郑将军打败过红夷,但那是以人多对人少,船多对船少,用火船冲角的打法击败了他们。
本侯爷的想法就是用同样的坚船利炮来打他们的战舰,这样反而省时省力。”
秦浩明说到此,看着郑芝龙道:“郑将军会助本侯吗?”
郑芝龙只觉得心里有些慌乱,也有些堵。
郑芝龙咽口唾沫,笑着道:“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商船有好几百艘,都是夹板船。
小则百余吨,大则二三百吨。一般都装有十几二十门火炮,如果是侧重战舰的装炮就更多。
不过主力舰就是十三艘纯粹的战舰,也少量带装货物,主要还是放着士兵和火炮,用来震慑海盗和南洋地面上的各方势力。”
秦浩明道:“最大的战舰是多大?”
郑芝龙道:“是巴达维亚号,六百五十吨,桅杆高五十五米,长五十六米,宽十米,吃水五点一米。
船上有士兵三百余人,有半蛇火炮二十四门,炮子重二十余斤,可打十余里远……”
“十余里远?”秦浩明在一边笑道:“那肯定不是有效射程,就算是半蛇铳也打不远这么远。”
当时的火炮,气闭性和火药都还在原始状态。
半蛇铳就是明军仿制的红夷大炮,重五六千斤,装填十几二十多斤的炮子,有效射程最多也就五六里。
当然,十里远可能可以打到,不过效果当然会很差。
“是,侯爷说的是。”
其实郑芝龙是有意夸大荷兰人战舰火炮的威力,不料当场被堵回来,他定了定神,又继续说道:
“巴达维亚是他们的旗舰,其余十几艘船也多半是这样的规格,可能稍小些。
但有些战舰上的火炮数量更多,巴达维亚号毕竟是老船,火炮数量不是很多,有一些新船已经是四十多门火炮了。”
说实话,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真不想去招惹荷兰人。
秦浩明默默点头,欧洲那边现在是大航海和风帆战舰的大发展时期。
一百多年后就迎来了巅峰期,那时的风帆战舰都有百门以上的大炮。
甚至有了风帆铁甲舰,一直到蒸汽战舰投入使用,风帆战舰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十几年后,就有英国人造出了海上君主号。
为了对抗荷兰人,此时的英国人正在拼了老命的造舰。
海上君主号重达一千六百多吨,大炮就有一百多门。
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往下去的战舰越来越大,火炮也越来越多,威力也是越来越大。
秦浩明知道,此时的战舰火炮数量不多,威力也不大,瞄准精度不高,因此给了小型战船对抗的空间。
不管是郑芝龙,还有后来的郑成功都击败过西班牙人或荷兰人,但他们的打法就是蚁群战法。
以人多和船多取胜,郑成功与荷兰人开战时,拥有十余万众,过千艘船,是郑家两代人几十年的积累。
就算这样,海战打的坚苦无比,依靠众多火船和水手们的牺牲才赢得了胜利。
这种打法,秦浩明用不起,也不会用。
郑成功身后不到百年,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又来了,那时候中国的海军和水师在哪里?
那些小船,看到庞大的风帆战舰和黑洞洞的炮口,除了望风而逃,又复何用?
“郑将军,你精通各种夷语,可否去南洋地界,替大明招募能造船的人才?”秦浩明看着郑芝龙说道。
不论是西班牙人还是荷兰人,战舰都是在本土制造,包括刚进入亚洲还没有太大势力的英国人也是一样。
本土造舰需要的技术和人才,包括木料,资金都很方便。
在海外造船诸多不便,所以这些欧洲人在澳门和南洋有铸炮的工场,却是没有造船的船厂。
更多的是维修厂,就算是小型的单桅帆船也是在本土制造,只有小型的舢板船可以在南洋制造。
郑芝龙心里清楚,嘴上答道:“造船的人还是以造福船和广东船等各种船的为多,那个要几百人是很容易的事。
侯爷要造西式大舰,那么要用的人就少的多,末将尽量去找便是。”
第六百五十六节 徐徐图谋() 
第五卷灭蛮扫夷震寰宇
唉,郑芝龙终究是安逸之辈,或者说丧失了早年拼搏的精神,对荷兰人的船坚炮利恐惧太深。
秦浩明现在谋划进入台湾前的准备,他却明显打退堂鼓。
因为,秦浩明想要碰一碰盘踞在台南的红毛夷,也就是荷兰人。
对郑芝龙来说,往台湾其他地区运送百姓过去,作为今后的一个落脚点可以,可要动台南的红夷,他却不愿意。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秦浩明并未过多苛求,而是转而问起台湾的事情。
在这方面,郑芝龙绝对是这时代的台湾通。
“台湾那边种稻容易,更容易的还是种番薯。
军中有人带番薯过去,原本随意种植,只当是玩笑。
谁料番薯长的极大,生长的时间也比在大明时减了近一半时间,长出来的番薯又大又甜,味道极佳……”
秦浩明初听之下有些意外,不过一想也就释然了。
台湾那种地方,水稻一年两作,一次生长周期是一百二十天,一次是一百天,一年两熟,产量极高。
后世被称为海上粮仓,其稻米产量可以养活全岛绰绰有余还能出口。
气温高,每年日照充足,气候潮湿多雨,足以灌溉农田,就算没有现代农业都是一个很容易养活很多人的好地方。
其农业十分达,水果产量高味道好种类多。
不过在台湾展的早期,除了水稻之外,最重要的作物还有三种:茶叶,甘蔗,番薯。
哪怕是三百年后,很多台湾人的记忆中都有番薯,这是台湾百姓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又大又甜,难得的好东西。
甘蔗也重要,秦浩明准备,今后大量种植甘蔗这种经济作物,粮食够吃就行。
台湾一直到清末民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就是白糖,甘蔗榨糖贩卖到海外,从明末就开始了。
后世的人很难想象,在这个时代,不仅盐是朝廷控制的最紧俏的商品,白糖却是比盐还稀少昂贵的奢侈品!
奢侈品好赚钱,定南军需要钱。
“台湾迟早是要大规模迁民定居的。”秦浩明一锤定音说道:“凡事不预则废!
大明要想解决粮食危机,如此产粮之地决不容放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