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第240章


秉持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大明虽然同意为吕宋的土王复国,却直接接受了马尼拉的防务,且驱赶了大量的土人外流,并将在马尼拉以外的华人征召入城。
而犹豫不决的西班牙也为大明加强马尼拉防务创造了良机。仅仅两个月时间,马尼拉已经聚集了超过一万华人。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助大明军队加强防务。
不过,这些防务也仅仅是最后的手段,在大明海军看来,决战于陆地之外的海洋,才是最佳手段。而对于此次海战的结果,大明充满了自信。因为,除了先遣队的三十余艘舰船,另外还有四十余艘舰船组成的后援舰队也抵达马尼拉。这七十余艘舰船大都是近几年服役的主力铁甲舰船。反观西班牙,铁甲舰总数不过六七十艘,他们难道还敢将所有的舰船派出?
1819年11月,在南沙海域巡曳的一支大明巡逻艇舰队首先发现了来意不善的联合舰队,迅速拉响警报。
大明海军正巧与此事在南海一代巡视以求得战机。得到警报后倾巢出动,与联合舰队接战与南沙。
双方都是排列的铁甲战列舰时代典型的雁形阵。比较而言,联合舰队舰船数量更多,但是由于是联合舰队,指挥体系有些混乱,而大明的舰船有统一指挥;大明更有不少舰船来自新华夏,总吨位上并不吃亏,但是,荷西舰队海军作战人员显然经验更丰富,人员素质上大明又有些吃亏。
总而言之,双方实力其实相当接近。
然而,大明海军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大明的指挥舰是来自新华夏的第二代两万吨级的无畏级战舰,在大明被命名为成祖号,拥有405毫米的巨炮8门,口径为当世之冠,且防御更是惊人,最厚重部位的装甲足有300毫米,最高速度更是达到24节。既有坚固的盾牌,又有犀利的长矛,成祖号指挥官赵德成十分自信,率先冲入了对方的建群中。后方,离的最近的舰船距离成祖号都超过一公里。
但是,赵德成显然没有在意。凭借坚固的舰体承受了无数的炮弹,却没有造成致命伤。接着,赵德成终于对上了联军的一艘大型战列舰,西班牙一万三千吨的皇家菲利普号。凭借着405毫米的巨炮三轮齐射,将飞利浦号送到了海龙王的行宫。
联合舰队自然发现了成祖号这个海上怪兽。西班牙与荷兰人一同商议,以旗语决定,荷兰人继续前进,阻止其余大明舰队前来救援,西班牙则竭尽全力,干掉成祖号。
终于,西班牙人在相继损失了五艘战列舰后,才成功的在成祖号舰体中间开了一个大洞,成祖号开始沉没。而此时,前方的荷兰舰队也在优势的大明舰队的拼命冲击下,损失了超过十艘舰船,大明除成祖号以外也损失了五艘战舰。这是铁甲舰出现在战场以后,最多一次的战损了。
天色已晚,双方罢兵。
表面上看,联军损失的更多。但是,大明损失了战力最强大的成祖号,失去了指挥,实际损失更重。
第二天,都心有不甘的双方大战再起。
双方不约而同的就将舰队分为两支,一支诱敌,一支围歼。
好巧不巧,两支诱敌舰队首先纠缠在了一起,伏击舰队随后加入战团,又是一阵混战。
原本双方还是势均力敌的。新任的明军指挥魏令普发出指挥的旗语,要求稍微靠后的左翼舰队向前突进,免得中军突进敌人前部太远。但是传令兵打错了旗语,竟然是要求左翼撤出战场。左翼虽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是依令退出战场。
稍微靠后的右翼见左翼已经撤退,担心孤掌难鸣,同样开始撤退。
中军却依然以原速前进,等到魏令普发现事情不妙,中军已经陷入联军的包围,结果被联军包了饺子。
魏令普急忙下令全军向北面突围,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自己的仁宗号负责殿后。知道自己难逃一死,魏令普心中反而平静,只是拖累自己的兄弟,让魏令普心中难安。
魏令普走出指挥室,对着每一个普通明军士兵行礼,“魏令普无能,连累诸位了。”
魏令普虽然没有太多的军事领导才能,但是治军严明的同时,为人还比较和蔼,积极为士兵们解决问题,与士兵们相处融洽,很得士兵信赖。外面炮声不断,更有炮弹不时落到仁宗号上,大家都知道性命难保。然而,看着头发花白的魏令普含泪对着自己敬礼,说着抱歉的话,反而没了怨气,有的只是报国的决心。
此时,打错旗语的传令兵已经羞愧的自杀,大副激励大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兄弟们,为国争光的时候到了。”
经过一天的激战,仁宗号上炮弹所剩无几,舰身更是伤痕累累,距离沉没也不远了。大副注意到了前方联军同样有一艘行动不便的舰船正在抢修锅炉。
大副看向诸位士兵,“兄弟们,我们就是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
在杜鹃啼血般的“冲啊”的喊叫声中,仁宗号一路猛冲,荡开了好几艘前来拦截的小船,拦腰撞上了早就选好的目标。
西班牙人十分无奈的放弃了无敌号,仁宗号也由于承受了无数的炮弹而开始沉没,大明士兵在船舷上排列的整整齐齐,拒绝了联军的施救,与船携亡,无一生还。
第二百二十七章 雅斯科夫的控诉() 
当大明与荷西联军爆发大海战的时候,新华夏对远东同样也是大打出手了。
自从1818年春天,新华夏在远东与沙俄爆发冲突,虽然双方都没有进行大规模战斗,但是由于沙俄的哥萨克是主动进攻方,完全是一幅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架势,导致新华夏在远东很被动,许多依附新华夏的当地土著部落被屠戮,甚至有一个超过千人的定居点被摧毁。在地广人稀的远东,一个前任的定居点,已经是相当罕见了,基本上方圆千里也就不过这么一座。前前后后,土著已经损失了超过三千人。在外人看来,这么点数量不算什么,但是在远东,就算得上是伤筋动骨了。要知道,在远东除了库页岛以外的整个新华夏宣称的控制区,总人口不过六十几万,还是几十年下来新华夏扶持的结果,相比较沙俄对远东征服初期掠夺式的资源政策,新华夏无疑要文明与和缓了许多,因为富庶的新华夏对远东此时的那么点经济利益根本没看上眼。在新华夏心目中,远东此时的定位不过就是限制沙俄向东部扩张的桥头堡,政治利益大于经济利益。
因此,远东的少数民族都能够以低廉甚至新华夏的补贴价获得充足的粮食,而自己付出的不过就是一些毛皮与人参等当地的资源。在以往,这些当地资源甚至都不能让当地人果腹。但是有了新华夏的帮助,他们一个壮劳力就能养活全家老小。这就是远东当地的少数民族死心塌地跟着新华夏的原因。甚至因此有许多勒拿河以西的部落举族迁徙到了新华夏的远东地区。这也是沙俄向新华夏宣战的直接原因,毕竟,连剥削对象都没有了,还怎么产生殖民收益?
但是,接二连三的损失还是让当地的土著承受不起,他们派出代表来到了新华夏的华京,请求新华夏出兵对抗沙俄。
新华夏政府倒是愿意为此出兵,不过军事行动需要额外的财政拨款,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此时的新华夏,早已确立了参众两院制度。作为掌管钱袋子的众议院,只要是事关出钱的,就显得十分吝啬。导致张轶辉提出的扩大在远东军事行动的提议竟然没有通过,理由就是一支三千人的作战部队,主要兵员还是来自远东,怎么需要5000万华元的战争经费?
国防部长陈东原解释,远东气候酷寒,几乎没有现成的道路,以物资运输,运输同样的物资,同样的距离,成本至少是在新华夏的十倍以上,且随着距离的拉大,成本会直线上升,因此,虽然是只有三千人的中等规模战争,耗资也绝对不少。
以钱大同为首的众议员表示强烈反对,“这几年,新华夏的军费支出连年增加,导致国库紧张,财政已经连续五年赤字,且逐步增大,已经占到财政收入的2个百分点,绝对不能再次增发如此大的额外财政拨款,如果一定需要发动这场战争,众议院支愿意负担1000万华元的财政拨款。”
陈东原说道,“军事支出是那么容易削减的?你们的拨款,还都不是拦腰砍,直接看到了脚底板。如此少的拨款,恐怕让三千多的军队开拨到前线都不够,更不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