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宁王》第347章


?br />
刘弘逸挺身护住李钰,怒斥鱼弘志:“你打得了一个李钰,能打天下人吗?”鱼弘志冷笑道:“天下人,皇帝就是天,天下谁人打不得,谁不服,尽管跳出来试试看。哼——”
这时杨嗣复说话了:“李钰乃天子敕封的宰相,行为无端,令他伏地谢罪即是,天子不言,臣下代行恩威,恐遭人议论,请二位中尉明察。”
鱼弘志闻言怪目一翻,喝道:“杨嗣复,你这是什么话?……”
杨嗣复道:“好话。”
眼见二人要起争执,仇士良终于开口说话了,他劝住鱼弘志,说:“看在杨阁老的份上,暂免李钰皮肉之苦。若再敢多言,立即将他拿下治罪。”李钰胀红了脸,颤声说道:“你……我……他……!”吱吱唔唔说不出话来。
这时,仇士良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奏折,跪呈于皇帝病榻前。御史正要转奏,薛季陵嗤地一声冷笑道:“皇帝龙体有痒,岂能视事?仇中尉强人所难了吧。”鱼弘志驳道:“胡说,皇帝是天子,纵有小痒,岂能不能理政,方才你们也看到了,他老人家不是封了咱们俩个做辅政大臣嘛。”他见御史萎缩不敢上前,遂向李昂亲侍太监李好古丢了个眼色过去,要李好古将仇士良的奏章转呈给皇帝。
李好古硬着头皮接了奏本跪呈于皇帝面前,李昂自然不能接。鱼弘志咳了一声,说道:“皇帝忧劳天下,积忧成疾,你这个总管怎么就不知道心疼心疼他老人家,你不识字么,不能念出来吗?”李好古不敢违逆,便战战兢兢地打开奏呈,大声念了出来。
李钰听了一半,忍不住叫起来:“天呐,这还有天理吗?天子病重至此,你们竟做出此等悖逆之举,你们眼里还有天子,还有祖宗的礼法吗?”
鱼弘志指着金吾卒:“这个人得了失心疯了,拖出去,拖出去。”吴臣向身边铁甲军校尉努努嘴,校尉双目如电逼视着金吾卒,金吾卒无奈,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叉住了李钰。李钰这回学乖了,他不嚷不闹,却往地上一躺,顿时像个泼妇一样打起滚来。
这一幕看的朝臣侧目,内臣不屑。
吴臣鄙夷地望了眼李钰,吩咐左右将他拖到殿外去,丢在雪地里,任他口吐白沫,手舞足蹈,在雪地上乱滚乱叫,撒泼放赖去了。
李好古念完奏呈,仇士良伏地再拜,言:“请陛下恩准。”鱼弘志又故技重施,把耳朵贴着李昂那干裂的嘴唇上。少顷,他跳起来,急急惶惶地对中书的官员说:“快快快,皇帝有旨,快拟旨,制告天下废黜李成美,改立安王李溶为皇储。”
眼见几个朝臣抖抖索索站着不动,鱼弘志跺着脚大骂道:“你们这些人呀,昧于党争,不顾社稷,朝廷高官厚禄养着你们,到了该你们效力的时候,竟然一个也指望不上,真是还不如养一群狗。”
他一边说一边跳到史官面前,夺了他的笔,随手把他推到一边去,监察御史忙着来为他磨墨,两个史官忙着替他铺纸,李好古也战战兢兢凑过来帮忙,被他一把拨开,嚷道:“愣着干什么,把印盒请来。”墨磨好,鱼弘志濡墨添笔,悬腕迅成一书,当着中书、门下宰相的面念了一遍,得意洋洋地问道:“咱家这篇文章做的如何?”
说完,他望了仇士良一眼,得到他的许可后,就催促尚玺太监赶紧取用玉玺,尚玺太监吓得魂飞魄散,双手抖的打不开玺盒,鱼弘志急了,一把推到一旁,仍嫌他碍事,又踹了一脚,夺过钥匙自个儿开锁取印,给那份诏书用了印。
这时一个小太监进来奏报:“李钰把自个的手腕弄折了。”鱼弘志问:“他真得了失心疯吗?”小太监说:“他嚷着说,宁可断手,也不给诏书副署。”鱼弘志道:“哦,原来就为了这个,你去告诉他,不必他劳心,咱就当他今儿请假了。”
办完了这一切,鱼弘志扶起仇士良,在铁甲军的护卫下扬长而去。这时,李钰还在殿外的雪地上打滚未起,因为自个摔断了手,疼的他又嚎又哭,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枢密使刘弘逸脸红的发黑,像一块生铁。宰相杨嗣复面如止水,眸子里藏着一丝丝的冷笑。其余的几位宰相俱是面如灰土,形如泥偶。
————
第284章 我去!这样也行() 
这些天十六宅里透着一股子异常的诡异,大内传出诏书,改立安王李溶为皇储,李成美仍为陈王,做了皇储的安王府门庭若市,车马不绝,仍做陈王的李成美门前真可罗雀,世人避之惟恐不及。
颍王李炎是第一个到安王府里道贺的亲王,他们本来就住门对门,两家向来走的很近。颍王一面向安王道贺立为皇储,一面又委婉地劝他要稍示低调,他说:“皇帝大行之日不远,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沉住气呀,你做皇储我是心悦诚服,可有些人就不会这么想了,那些人治国安邦无策,嫉贤妒能却个个都是把好手啊。”
做了皇储的李溶也显示出了天子般的度量,他起身向李炎拜道:“多谢五兄提醒,这几日咱闭门谢客,免得授人以口舌。”
李炎说:“若是光嚼嚼舌头倒也罢了,怕就怕……”
他没把话说完,李溶已经明白了,他再次长作揖拜道:“多承美意,兄弟心领了。”
送走李炎,李溶即召集府中将佐下令封锁四门,闭门谢客,又开了一份名单给总管,交代:“这几个人来可随时引来见我。”
李溶开列的名单中就有杨嗣复的名字,他被立为皇储后的短短三天内,杨嗣复就来了三次。第一次是穿着官服,坐着官轿从正门而入,堂而皇之。李溶则亲自迎到门外。这次拜望时间很短,杨嗣复在安王府里只待了一盏茶的工夫就告辞出来了,看起来纯粹是礼节性拜访。
第二次,杨嗣复身穿便衣,只带一个小厮从侧门进的安王府,这一次待了近一个时辰。第三次,他是装扮成送菜的车夫进的王府,在里面整整待了一宿。
杨嗣复自以为把事做的很机密,却不想他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仇士良的注视下,同样注视着他的还有住在安王府对面的颍王李炎。
这些天颍王李炎看起来和平常没什么两样,要不在府里宴请宾客,要不充当宾客到别的府邸赴宴,车驾随从跟往日并无区别,若一定要说有所不同,那就是不论他外出还是在府里宴请宾客,身边总也少不了那个从邯郸带回来的歌姬王拂儿。
王拂儿色艺双绝,又善解人意,得宠本也不稀奇。不过心细如发的判事厅的探子还是把这个发现呈报了吴臣。吴臣并没有等闲视之,在向仇士良汇报十六宅诸王动向时,着意把这一点给提了出来。
仇士良不以为然地说:“啊,我看他这是为了避嫌吧,装着一副沉湎于酒色的架势,消除李溶的戒心,平安过关吧。”
吴臣道:“这个女子身份十分可疑,我们费了那么大的心力都查不出她的底细,可见很不简单。匡美啊,我敢跟你打赌,这个人八成跟刺马营有瓜葛。”
仇士良呵呵一笑,道:“玉量,你果然是明察秋毫啊,什么都瞒不了你。”
吴臣道:“这里面难道还真的有古怪?”
仇士良默默地点点头,不待他发话,几个贴身侍从就自动地退了出去,他这才压低了嗓音说:“其实,我跟他们达成的协议是,扶保颍王李炎为皇帝。”
吴臣一时惊的目瞪口呆,好半晌回不过神来。
不光是吴臣,鱼弘志也是最后时刻才知道仇士良真正要拥立的新君竟然是颍王李炎,那时李昂已经龙驭宾天,阳寿三十三年,大唐帝国的天一夜之间塌下来一半,整个大明宫就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改朝换代之际,正是多事之秋,这个时候任何风吹草动就足以惊动天下,闻听这话,鱼弘志急了,他拍着手,跳着脚说:“匡美啊,你这可把我撂进去啦,这立储的诏书可是我亲手所书,已经颁行天下啦。这,你就想再唱一出床前托孤……也晚啦,皇帝宾天,已经是昭告天下啦,还能瞒过谁。世上哪有仙丹灵药,让人起死回生的呢。唉,要是真有,那也麻烦啦,皇帝没升天,还急着立个屁皇储。”
仇士良笑道:“你不要慌,听我说,诏书已颁行天下,遗诏不还留中未发嘛。”
“遗诏?”鱼弘志眼睛一亮,“不错,大行皇帝的遗诏还在我那呢。唉,不对,这一次让刘弘逸出头,他一准肯接这差事。咱们大度些,把从龙之功让给他嘛。”
二人相视哈哈大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