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森林》第164章



何田第一次吃披萨的时候,对奶酪融化后变成了能拉出富有弹性的长丝这一点也很惊奇,番茄酱和奶酪的新奇滋味组合更是惊艳。
吃过一次之后,何田对罗马人民更为敬仰了。
不愧是为了吃个面饼就能建出万神殿的民族啊。
昨天晚饭时,何田看到大家都很喜欢吃番茄炒蛋,昨天做好奶酪之后,她就想好了,今天中午就做披萨!
吃得好,休息好,帮工们的精神就很好,干活儿的速度也很快。
到了这天傍晚收工时,房子的地基已经都挖好了,地面和边缘四个深沟也都夯实了。
第二天,到了放地基的时候,何田和易弦一大早就推出搅拌水泥的滚筒搅拌机,这让帮工们大吃一惊。
之后,易弦指挥着大家搬出火山灰、石灰、砂子、玄武岩颗粒和浮石,开始搅拌浇筑地基用的水泥。
何田又和萨沙一起搬出来他们早早准备好的当筋骨的竹竿,就在工地旁边绑成十二根一组的竹笼子。
熊男这时已经接受了何田和易弦思路不同于常人,但是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心,“兄弟,你这地基里面还是得再放些大石头块吧?这样才结实啊!”
易弦笑道,“石头块也有,你放心吧,哥。”
果然,水泥搅匀了一些后,易弦又在里面加了石头块,继续赶着大米,让它推动木杆搅拌。
然后,他倾倒滚筒,混好的水泥像泥石流一样哗啦啦落进滚筒下的小木推车里,再推着小车到地基旁边,倒进深沟中,帮工们赶快用铁铲铁锨把泥石流给推平,再用木板敲平,放上何田和萨沙扎好了竹笼子,再浇上混好的水泥。
浇好一条沟后,易弦拿出六个截面直径三十厘米,长四十厘米的方木块,按照竹竿和线绳标注好的地点,敲进水泥里。
这些木块上钉有铁钉,等水泥凝固后,就可以拿出来。
地基四边都浇好,也到了中午。
吃过午饭,易弦带着帮工们去河岸边拉圆木了。他们选了七八根六七米长的大圆木,拖回家,先在木工工坊里把两根圆木锯成截面四十厘米的正方形木柱子。
这两根木柱子,是一面墙的上下横框,锯好刨平之后,易弦又在其中一根上面切割出六个直径二十厘米的方孔,让他们帮忙凿出里面的木头,修平。另一根也在同样的位置钻孔切割,但是方孔直径只有十厘米。
剩下的木头,全都锯成直径二十厘米六米长的方柱子。锯好之后,每根柱子的一端再画上一个直径十厘米的正方形,沿着四边,各锯掉十厘米,就成了一个直径十厘米的四方榫头。
到了这时,萨沙已经看明白了,留在地基里的木块拿出来之后,把横框铺在地基上,横框上面的方孔和地基上的方孔正好相对,底框插好竖柱子之后,浇筑水泥固定,架上顶框,竖柱子的榫头和顶框上的凹槽敲实,一面墙的架构就做好了。
上下两根横柱的一面面还切了凹槽,应该是为了连接相连的墙柱。
这个建造方法确实聪明。
刨木头锯木头花了一整天的时间。
到了第二天中午,地基已经完全凝固了,放在基框上的几个木头桩子可以拿出来了。
易弦和帮工们把横框木柱放在两个木轮子小板车上,推到了工地旁,一起抬到了凝固的水泥地基框上。
把木桩推正,让几个方孔对上,然后,沿着基框内外,架上两排木板,再次浇筑水泥,把横框固定上。
现在就可以给另一条深沟浇上水泥,放上竹竿做的笼子了。
这条基框浇好,大家又去河岸边搬来圆木,切割,刨平。
切割木头时的刨花和锯末,也全都仔细地扫起来,放进大竹筐里,在窝棚里堆放好。
易弦说,这是准备做墙面填充物的材料。
等四道基框都浇筑好,放上了木柱底框,一度怀疑易弦他们这房子到了秋天恐怕也没法封顶的熊男也被说服了。他现在和所有人一样,坚信在他们离开前,这房子可能就能盖起房顶了。
帮工们来的第四天,四面墙的木框全都架起来了。
做房顶的木架是何田易弦早就预制好的,这时在木框上先铺上几块长木板,几个人站在上面,在一面墙边靠上两根圆木,木材全都顺着圆木用绳索拉上去,在上面组装好,敲实榫卯,一字排开。
眼看,房子就建起来了。
熊男和三保一起感叹,“真想不到啊!”
其实,他们心中还是有些疑问的,这样建起来的房子,会和何田爷爷奶奶建那座木屋一样结实么?
屋顶木架刚一架好,林中刮起风,天边乌云汇集。
何田赶快叫萨沙帮她从窝棚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油布帘子,一卷一卷递给站在房顶上的人,她自己赶快去小米地里盖上草帘子。
易弦指挥着大家把帘子全都挂好,众人刚一爬下来,雨就来了。
豆大的雨点啪啪落在地上,溅起泥点,把松软的土地砸出一个个小坑。
所有人坐在临时厨房边的草棚里喝着热茶,看着披上一层油布雨衣的房子。
三保摸摸茶杯,“你们还真是什么都想到了。”
猪肉炖粉条() 
何田和易弦的新房子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成型;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实在做得非常充分;在帮工们来到的第七天;不仅房子的基本框架已经搭好了;新房子最重要的特色——地暖烟道;也盖好了。
做这部分工程时;所有人;包括何田,都只能听易弦指挥。只要他见过地暖烟道是怎么建的。
先在房子内部铺上一层细沙,再用陶砖盖成折尺形的通道;一端和建在房子外的新火灶相通,另一端与房子另一边的烟囱相连。
烟道三十厘米高,中间留有五十厘米的空隙;由屋子西北角进;东北角出,烟道之间留着五十厘米的距离;仿佛一条规矩的蛇;盘踞在屋子还没铺上的地板之下。
这条曲折的管道盖好之后;易弦带着帮工们在管道中撒了一层掺着砂砾、浮石碎块、碎陶片、小陶珠和粗盐块的颗粒;另外;在屋子四角的管道;还分别挖了一个坑,坑里填上一个空陶盆,里面也放上陶珠和盐块。
易弦说这是为了调节烟道中的湿度。烟道太干;砖块会裂;烟就会从地板的缝隙中跑出来,屋子里烟熏火燎的不说,热能也不能发挥了。当然,烟道里也不能太潮湿。
这层砂砾铺好之后,易弦又指挥大家在管道上盖上一层石砖,用泥浆和混凝土彻底把管道密封起来。这层石砖,自然就是他和何田制作的玄武岩混凝土石砖了。
楚云西三保等人这时才见识到这种新型建筑材料。玄武岩石砖厚重结实,黝黑平整的表面间杂着晶亮的玄武玻璃小颗粒,古朴美丽。
烟道密封好之后,等了一夜,就可以试验了。
这天早上易弦自己也相当忐忑,他在新火灶中投下柴火,点燃,和众人一起焦急地等待着。
虽然表面上他还是一副极度淡定的模样,但是何田知道他内心可不是这样,因为他紧紧拉着她的手,把她手都攥得疼了。
充满期待的等待总显得格外漫长,其实,也就一分钟多点的时间,房子另一边的烟囱就冒出了青烟。
帮工们一起欢呼起来,易弦却微不可闻地轻轻呼了口气,然后转向何田,和她一起微笑相视。
烟道建成功了。
这之后,易弦又指挥大家用沙土填平了烟道之间的空隙,再做平地面。
如果说之前易弦的指挥只是让三保他们感到是他们不熟悉的建筑技巧,接下来,他的操作,就让这几位觉得是某种巫术了。
易弦收集了许多新鲜的柏树枝叶,撕成碎片,平平地铺在盖上了一层泥土的地面上,然后再用一层泥浆糊在上面。
楚云西问他,“大兄弟,这个柏树枝是用来干什么的?”
易弦一本正经回答,“防潮。”
楚云西和三保、萨沙互相看看,三人脸上都明晃晃地写着“鬼才信呢!”“绝对是巫术!”“迷信。”
不管怎么样,雇主最大。
三人也没再纠结新鲜的柏树枝叶是怎么防潮的,老老实实帮易弦铺好了地板。
等这层泥浆完全干了,就可以在地面上打起木格,铺设地板了。
等待泥浆干透的时候,何田和易弦开始铺墙面。
他们把做好的标准件墙板拿出来,榫卯型的木板一层一层沿着两层木框往上敲,没过一会儿,就盖好了一块两米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