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国梦》第739章


炮灰。这两地的卫所兵就是榜样,不服整编的就调取剿匪,从而江西省的官军整编问题得到了解决。剿匪的兵,江西省一个也没有派出去,左良玉成了改编江西官军的一把钥匙,莫名其妙的立了功!
井冈山可是跨越着江西和湖广(湖南,属于湖广)两省的,对于湖广省不服从整编的,朱钰也是依样画葫芦,也要送往井冈山去剿匪!
也不能说官军都是窝囊废,轮到湖广时就有不服气的,他们真的出兵了,并且主动的凑集部队。
出兵的意思很明显,他们就是不愿意被遣散,他们的想法是:如果打了胜仗,要求保留卫所体制,不被遣散的理由就充分了。这种想法还是头脑简单不明事理,军制的改变不是一两个胜仗能改变的,至多在整编新军时可以保留更多的名额。国防军强迫他们出征,只是整编的手段而已。
牵头闹事的都是各地的卫所千户官,组建部队的也是他们。一个千户出战,千户官可以充任指挥官,两三个千户合兵一处也可以商量推举一位主官。但是几十个千户的卫所兵合兵一处怎么办?谁来指挥?
明朝的规矩是卫所提供兵源,五军都护府任命领军的将领。他们知道左良玉有数万之兵,因此这一次汇集的卫所兵有四万多人,有几十个千户所。他们出兵征缴左良玉是被驻省督办宪政的国防军逼迫出来的举动,总不能让国防军派出将领指挥他们吧?再者说,国防军也不会派将领,他们本就没打算战胜土匪,平定地方,驱赶官军出战目的是为了整军,当然也不愿意担战败的责任。万般无奈之下,湖广巡抚指派都指挥使洪云蒸为主将,领兵出征。
整顿军队并不伤害指挥使的利益,他是朝廷命官,是流水的官。他管着各地卫所不假,但是与各位千户的利益无关,所以,如果没有巡抚的指派命令,他那里会管这种事?
这几十个卫所有半数是长沙、衡阳(此时应该叫做衡州)一带的卫所兵,其余的是湖广各府各县的。他们全部向茶陵集结,准备进剿。
洪云蒸也是历史留名的人物,长沙人,曾在两广为官,原本的历史上,他为熊文灿的招抚海盗刘香政策所害,但是死的很壮烈。
熊文灿招抚了郑芝龙,这是一功,此后熊文灿就变成了彻底的招抚派,对谁都招抚。他招抚刘香失败了,还搭上了洪云蒸等几位官员的性命,后来他又招抚张献忠,结果把自己的命也搭进去了。
但是现在,刘香被国防军剿灭了(其功劳算在了熊文灿的头上),张献忠被击毙在汉中的褒斜道,所以熊文灿也不必去招抚他们了,洪云蒸、熊文灿也就都好好的活了下来。
欲知湖广官军征缴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560章完………
第561章:官军初战左良玉() 
时间到了六月底,征缴左良玉的湖广官军集结于茶陵,洪云蒸清点了一下,说是四万多人的部队虚数并不大,之际有三万五千人,还算不错。因为是各地的千户官主动求战,报上来的数字都是实打实的,否则说是四万,能有两万就不错了。
国防军也要派出观察员,跟随着洪云蒸的指挥部,全程监督,掌握第一手资料。
由于这几年明王朝为了对付国防军而加强军备,各地卫所的武器装备还是极大的改善了,配火铳的士兵能有三成,并且每个千户都有火炮,集中在一起居然有五十多门炮。60毫米口径的居多,有三十多门,其余的是80毫米口径的。
官军的火炮是自己造的,重量太大,80毫米炮必须用车拉,60毫米的可以用骆驼或者驮马运输。山区不是所有的道路都能通行马车的,所以笨重的火炮作用就有限了。
七月初五,洪云蒸指挥着官军向炎陵进发。
炎陵的名字已经告诉我们,它就是炎帝陵墓的所在地,现在已经被左良玉占领了。
洪云蒸知道左良玉厉害,因此他没敢分兵,而是挥动大军直奔炎陵县城。如果能够如愿拿下炎陵,那就是极大的胜利了,甚至可以考虑就此收兵,得胜还朝了。因为从名义上说湖广境内只有这一个县城在左良玉的手中,其他还有两个县只是部分地区被左良玉占领,比如在茶陵也有左良玉的地盘,但是他们没有占据县城。左良玉占据的其他县城都是属于江西省的。湖广的官军收复炎陵也可以算作完成任务。
茶陵是山区的边沿,炎陵就进入山区了。山区的边沿,道路尚可,车辆可以通行,所以官军的80毫米火炮也是可以随军行动的。
茶陵到炎陵有一百里,官军行军的第二天就进入了山区。
洪云蒸不是战将,但是身居都指挥使之位就要学习军事,他的幕僚中也有军事人才,山区行军作战的基本常识他还是知道的,不会傻乎乎的沿着道路一路前行,侦查和防御还是必须要做的。
大山之中的道路多数是沿着河流小溪,因此道路都是在两山之间的山谷之中,在山下。这是极容易遭到攻击的位置,防御的办法就是侦查和设防。
大山之中不是每一处山顶都可以攀爬,有的位置,人员很难攀登,这就要根据地势现场选择合适的高地,派出部队占领之,设置阵地,掩护大军通过。这种道理一般的将领都明白,因此,也不是每个险要之处都可以设伏偷袭行进中的敌军的,作战的双方都要互相防备,伏击战也不是那么好打的。现在官军手中有火炮,特别是轻便的60毫米炮,随时可以上山,选择合适的高地,掩护大军。
洪云蒸的部队就是这样行进的,因此,进入山区之后,每一处危险的地形都要研究设防,大军行动缓慢了,一天也就是走上二三十里。洪云蒸可算是小心翼翼了。
又过了一天,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日,不过官军可没有那么浪漫,战场上的危险无处不在,今天能与谁相会还真不好说。
这是官军进入山区的第二天了。洪云蒸遥望着前方的道路东侧有一处数十丈高的悬崖,从道路的这一侧是无法攀登的,向导告诉洪云蒸:“此地名曰雄鸡关。”
洪云蒸说道:“看不出雄鸡的样子,为何叫做雄鸡关?”
向导说道:“山体的像与不像是居于特别的位置观看的,我们过了关,回头看,就像雄鸡了。”
这种地形,敌军若是设伏,用滚木礌石就可以袭击山下通过之军队。也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如果左良玉不在此地设防反而不正常了。
部队停下来,研究通过的办法。
在悬崖峭壁的对面有一处坡度较缓的山坡,此地可以设置火炮,炮击悬崖的顶端。于是洪云蒸命令士兵抬上四门60毫米炮上山。
60毫米的迫击炮就是杨嗣昌以国防军的掷弹筒为范本仿制的,火炮口径62毫米,炮弹直径60毫米。仿制的炮太笨重,绝对没有掷弹筒轻便,但是也有个优点,就是射程远,掷弹筒的射程只有250米,杨嗣昌的60迫击炮可以打1500米(三里)。所以这几门炮抬上山,可以轻松的炮击对面的悬崖顶端。
火炮上去也很艰难,终于还是上去了。选择合适的位置架设火炮。
左良玉没有炮,火铳都很少,如果左良玉也有炮的话,打上几炮,官军的火炮就废了。
洪云蒸命令开炮,炮击对面的山头。
炮声轰鸣,尘土飞扬,四发炮弹就出了炮膛。这种直瞄炮击是用不着试射的,直接瞄准就可以了。但是官军炮手水平太低,炮弹落点远的远、近的近,都没有命中目标。
洪云蒸看着直摇头,实在是太差劲。他又下了命令:“瞄准了打,打不中军法从事!”
其实第一发打偏了,后面自然会调整,如果炮手们这个都不会,干脆一头撞死得了。所以后面的炮弹就轰击到了山头。
山上还真有人,就是左良玉部埋伏的士兵,他们知道躲藏,不被山下发现,但是,明明看到了大炮,却不知道防炮,这就是见识短,他们没经过炮战,自然也没有这个训练。
在山顶上,石头树木被炸得漫天飞舞,其实还有人体,远处无法区别,看不出来。可是落到了悬崖之下是可以看到的。破烂的衣服、旗帜、人体都有。
洪云蒸看到了,炮击没有白干,效果还是有。于是他命令:再补充一些炮弹,继续炮击!
官军迫击炮的射击速度是一分钟五发,远远的赶不上国防军,慢了一半还要多,但是与旧式火炮的三分钟打一发相比还是快的太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