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昏君》第242章


突袭鲜帝国是重要大事情,但撤军也同样是一个大问题,既不能让明军发觉主力已经不在,在鲜帝国边境集结主力时也不能被发现,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粮草等军用物资运输等等,方方面面都得考虑进去。
即便被明军觉察,他不怎么担心宁锦防线的明军会主动出击,辽东总督洪承畴擅长防守,但也因过于求稳而太过谨慎保守,就不会冒险出击,他担心的是驻守山海关一带防线的吕红娘和李信,两人可都是擅长捕捉战机,敢于冒险的年青将领,麾下的凤凰军团和神机营都是战力超强的精锐之师,会不会乘机出兵扫荡科尔沁草原各部族?
如果要说大金现今的心腹大患,那就是驻守在皮岛的曹变蛟部,据密谍所报,曹变蛟的狼营原三千至五千人的编制,如今已扩充至万人规模的师级部队,虽和前任岛主毛文龙统掌的二十万大军没法比,但却是真正的百战雄狮,明军最能打的几支军队中,他可是把曹变蛟统掌的狼营列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吕红娘的凤凰军团和李信的神机营,往下才是曹文诏的广平军,卢象升的天雄军,高杰的皇家近卫营,至于那些所谓的精锐边军都是战五渣,里边也就满桂、赵率教等少数几个能打的将领而已。
袁崇焕还是让他挺忌惮的,不过大明的昏君把他给撤了,自毁长城,且已确认袁崇焕被同朝文官害死,也算帮大金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
万一鲜帝国的李氏皇帝向大明求救,大明会不会出兵,驻守皮岛的曹变蛟会不会也乘机出兵?这些问题都要考虑进去,让他很头痛。
皇太极和一众族长大佬们在汗帐内商量了大半夜,商定好之后才散去,抓紧休息。
第二天将近中午,磨磨蹭蹭的金军才涌出大营,在平地上列阵,战旗飘扬如海,皇太极的黄色龙旗耸立中军,随着隆隆的战鼓声擂响,一队金军向北城发起进攻。
城上的守军早已严阵以待,等金军冲进佛郎机炮的射程内,炮台上的十几门佛郎机炮先后开火轰射,炸死了一些金军,冲到护城河旁边时,城头上排枪轰鸣,硝烟滚滚,冲锋的金军扔下二十几具尸体就撤退。
洪承畴等人站在城头上,举着单筒望远镜观察,一看就知道金军又玩佯攻的把戏,不知道又要搞啥阴谋诡计,洪承畴命城下的士兵严密监听地面的动静,以防金军又偷挖地道炸城,昨天差点就阴沟翻船,幸好贺人龙反应快,应对也不错,全军英勇顽强战斗,才保住城池不失,立了一大功,他会在奏折里向皇上奏报。
皇太极的汗帐帐旗都留在锦州城下,甚至还留下了一个和他长得有点相似的替身,穿着汗王才能穿的龙袍,骑乘在战马上,装模作样的指手划脚,不仅忽悠洪承畴,连自已人都忽悠。
此刻,他已率五万精骑悄然起程,撤离铁州,前往某地集结,等着和另外两路偏师会合,然后渡过鸭绿江,突袭鲜帝国。
第322章 人算不如天算() 
?? 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战争打的是后勤,才有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之说,皇太极虽尽可能的低调行动,但浩浩荡荡的后勤运输队出现在鸭绿江边,还是引起了各方的注意。
江对岸的鲜帝国人看到了,不过没当回事,隔着一条大江呢,又没战船,肯定不是来打他们的,金帝国现在和大明打得凶着呢,他们乐得看热闹,最好是两败俱伤,这样他们更安全。
在鸭绿江一则的边堡里,驻守的明军除了加强警戒,同时派快骑向上报告,通过层层传递,最后传到了洪承畴手上。
洪承畴担心皇太极使诈,召集众将商议,但大多将领都认为金军再傻也不会选择在那里突破九边防线,那边的边堡地势险峻,道路狭窄,兵力无法展开,易守难攻,即便攻占了,想突入大明腹地也很难,那边多是山区,不利骑兵驰骋,大明有足够的时间反应过来,只需要在一些地段阻击,就能阻挡住金军的进攻。
何况现在边堡守军已发现金军的异动,加强了警戒,只要小心谨慎,守住边堡要塞是没有问题的,虽说鲜帝国是大明的蕃属国,但防人之人心不可无,天子还是下令在两国边境驻扎了不少军队,兵力足够应付。
“金军该不会是想突袭鲜帝国吧?”
一名幕僚低头看了半天的军事地图,突然轻呼起来,在鸭绿江边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偷袭江边的边堡是下下之策,那么,合理的解释就可能是想偷袭鲜帝国了。
“嗯……”洪承畴皱起眉头,他也觉得有这个可能,但又无法确定,鲜帝国的地形多为山陵,物资匮乏,穷的一逼,有毛好抢的?不过,话说回来,鲜帝国是大明蕃属国,年年都遗使来朝进贡,万一鲜国王派人来求救,他该如何应对?
“东翁,这事还是上报吧。”
有心腹幕僚提醒,这事若没有发生自然没啥事,万一真的发生了,也是由上边的大佬们决策,所以得上报,把锅甩给朝堂的大佬们,咱不能背。
洪承畴点头,这锅确实不能背,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把锅甩给朝堂的大佬们,他们如何决策,跟老夫木有一毛钱的关系。
好在辽东距离京师并不遥远,六百里加急,七八天的时间也就把紧急军情送到天子的手上。
“卧糟,我竟忘了这茬。”
朱健收到洪承畴送来的紧急军情后,马上和宋献策等心腹商量研究,虽然无法确定金军是否会越境突袭鲜帝国,但也确实存在这个可能。
朱建愣了好一阵才失声惊呼,光顾着大搞国内民生,对付外敌皇太极,以至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历史记载,皇太极确实亲率十万大军渡过鸭绿江,突袭鲜帝国,主力大军沿途没有进攻各座坚城,而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绕过这些城池,直扑鲜帝国的国都,一战定乾坤,李氏王朝投降,成为了皇太极的狗奴才。
他记不得具体时间了,只知是几年以后的事,但按现在的情况分析,皇太极极可能提前发动,因为大明封边,严禁各种军用物资流出关外,加之九边守得固若金汤,金军已经连续两年抢不到任何东西了,估计早穷疯了,不得不提前打起鲜帝国的主意。
“皇太极肯定会偷袭鲜帝国!”
朱健理顺思路,马上做出结论,鲜帝国虽物资匮乏,但再怎么穷也还是有点东西值得抢劫的,粮食、两脚羊等等,至少能够缓解关外部族的一些压力,所以,必须出兵救鲜帝国,至于怎么救,那就得认真研究一下了。
身为穿越众,他心里清楚鲜帝国人什么德性,和南安帝国一样,都是喂不饱的白眼狼,与其浪费钱财养白眼狼,还不如直接纳入大明的版图,永结后患。
明白了天子的想法和意外,刚成立没多久的帝国参谋部马上忙得人仰马翻,在总参谋长宋献策的参与和监督下,当晚就拿出一份让朱健认可的战略预案。
第二天的早朝,朱健把此事提上议程,以内阁首辅阮大铖为首的一众大佬全力支持,不过,朝中也有一些异议,理由是我大明是泱泱大国,文明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怎么好意思霸占一个臣服的蕃属帝国呢?
虽有少数一些人持有异议,但主战派占了绝对的上风,何况朝堂之上,朱健越来越强势,已经独断乾纲,拿到朝堂上说事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实际上,在半夜的时候,一道道圣旨已经下发,一队队快骑已连夜出城,带着圣命赶往目的地。
“老宋啊,这人算真的不如天算啊……”
散朝后,朱健发了一通牢骚,按他的想法和战略设想,稳守九边,全力发展民生,等大明恢复元气后先对科尔沁大草原用兵,压缩关外部族的生存空间,逼迫栖息在草原上的一些部族反金降明,最后再倾全国之力灭掉金帝国,然后休养生息,慢慢染指一些地方,扩大大明帝国的版图。
但现在,皇太极的这一步行动逼得他不得不应对,提前进行一些部署,鲜帝国是要救的,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援军进入鲜帝国就不会撤回来了,而是长期的驻扎,控制鸭绿江边的一些重要地方,为日后推平鲜帝国做好准备工作。
朱健原想委任吕红娘为远征军统帅,但又担心媳妇的安危,纠结了半天,最后还是钦定李信为远征军统帅,出动的部队除了李信本部的神机营外,还有高杰的皇家近卫**师,外加新成立不久的三个杂牌师,总计五万兵力,再加上后勤什么的,总数有十来万之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