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苍天》第248章


分去吕布部分兵权,率兵前往郿坞诛杀董卓三族。
对于吕布诛杀徐荣、牛辅、贾诩的建议,王允并没有全部听从,他一方面派左冯翊宋翼去招抚坐镇左冯翊的徐荣,另一方面命吕布率兵征讨贾诩和牛辅等董卓嫡系人马。
初步掌控禁军。内部并不稳定,吕布接到王允命令后,自己没有离开长安,而是命投靠过来的董卓旧部骑都尉李肃率兵前去征讨贾诩和牛辅。
四月初八,王允在府中大宴群臣,众人提起王允策反吕布诛杀董卓之事,无不称道,吕布更是自得,大肆宣扬诛杀董卓之事。
王允一直以来活在董卓的阴影下,此时董卓身死。他更是主谋,功德为世人称道,自是面带骄矜之色,只是看到吕布这个武夫太过活跃,眼中不由闪过不悦之色。
扫视下方群臣宾客,突然看到左中郎将、高阳乡侯蔡邕正摇头叹气。
蔡邕是董卓掌权后征召的第一批名士,一直为董卓所信重,董卓掌权期间,王允隐忍不发,对董卓之命从无反对。反而蔡邕是无欲则刚,对董卓提出不少建议,而董卓往往都会采纳。
在王允眼中,蔡邕就是没有立场的依附董卓之人。此时看到蔡邕叹气,登时色变,沉声道:“如今董卓身死,天下人无不欢喜,却不知伯喈因何而叹?”
座中蔡邕本是感慨而叹,听到王允询问。不由一愣,抬头看了看王允,摇头道:“无他,只是想起当初被董卓强召入京旧事。”
啪!
王允将酒樽用力搁在案上,面色涨红,疾言厉色道:“董卓,国之大贼!几欲倾覆汉室,遗臭万年,汝为臣子,本当对董卓深恶痛绝,却念所受董贼礼遇而弃操守于不顾,而今董卓为天所诛,尔却为之悲叹,岂非逆贼乎?!”
在座众人听王允如此疾言厉色,无不一惊。
蔡邕愕然道:“子师何出此言?吾何曾……”
王允打断蔡邕话语,厉喝道:“吾大汉之臣,不与逆贼同席!奉先,还不命人将蔡邕押付廷尉论罪!”
哐啷!
蔡邕酒杯落在地上,不解的看着王允,眼里满是不敢置信之色。
座中立时有人站起:“司徒,伯喈为人素来淳朴,本是无意之叹,何至于此?”
王允面色严肃:“当今之时,董卓方诛,朝堂不稳,绝不容附逆之人!”
正在座中大肆吹嘘的吕布也回过神来,忙道:“司徒,蔡中郎亦为布师,布与他相熟,他绝不是董卓一伙,何况董卓掌权之时,满朝大臣谁不惧之,无奈相从,岂独蔡中郎。”
啪!
王允一拍案台,指着吕布,怒不可遏:“奋威将军,汝自管汝军,安敢干涉朝廷大事!还不速将蔡邕押送廷尉!”
吕布面色微僵,看着王允一抱拳,道:“司徒,你喝多了。某先告辞了。”
说罢,转身离席。
王允僵在那里,看到吕布离去,而蔡邕还愣在那里,当即怒道:“来人,将蔡邕押送廷尉!”
……
吕布出了司徒府,冷哼一声,他这两日也感受出来了,董卓被杀后,王允这个出身世家的名士并不是那么看重他,虽不能说是狡兔死走狗烹,但总是有那么点过河拆桥的意味。
吕布当即快速回了府上,立时命祝奥给姬平送信,言明蔡邕有难。
祝奥是姬平安排给吕布的亲卫,吕布与姬平关系颇有些意思,不远不近,不君不臣,颇有朋友相交的意味,知道祝奥武艺高强,也乐得用祝奥,既能当陪练,还能作为与姬平沟通的桥梁。
他知道蔡邕之女蔡琰对姬平有救命之恩,而姬平前几天在吕布离开郿坞时,还嘱咐他注意保护好蔡邕。
当时吕布心中还有些纳闷,此时见到王允要问罪蔡邕,自是恍然大悟,而心中更是凛然。因为,姬平在几日前就预料到王允可能对付蔡邕,他是怎么算到的?!
想想当初姬平能逃出皇宫,之后更是数次算计董卓,每每掌握先手,直至如今,还能算出王允要问罪蔡邕,此时在吕布心中,姬平几乎成了未卜先知的妖孽。
第二百五十三章 武道三境()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四月初八夜,一弯弦月斜照长安,司徒府书房中,王允与王彦正在密谈。
“无双贼寇还没踪迹?”王允神色满是不悦。
头戴高冠的王彦忙道:“兄长,左冯翊山头无数,无双寨战力不凡,来去如风,又处处布置假寨,着实难寻。”
王允哼了一声,道:“如今丁宫不知所去,吾已表天子,以淳于嘉为司隶校尉,汝且任司隶校尉军曹从事,淳于嘉素来惜身,只好经学,不多问事,汝便用好司隶,务要将无双贼剿灭!”
王彦眼睛一亮,忙道:“兄长此举甚妙,有众司隶、亭长、游徼在明,家中门客在暗,两路配合,定能将无双寨搜出,救出定儿。”
王允想起失踪的幼子王定,不由叹了口气。
王彦沉吟了下,又道:“兄长,日间有禁卫董岳密报,其弟为郑县乡里游徼,曾见过一男一女,男子不过二十,手持双戟,以小弟推断,此二人应是逃入关中的目标。”
王允眼神低垂,没有作声。
王彦又道:“据河东探子回报,进入关中的那男子很可能就是弘农王。”
王允沉默片刻,道:“弘农王的消息不能泄露。”
王彦做了杀的个手势:“小弟已将那董岳兄弟二人……”
王允起身徘徊了两步:“弘农王若来关中,依你之见,会不会与董卓之死有关?”
王彦身子一震,失声道:“兄长是说弘农王与虎敬晖有关?怎么可能?”
王允面色凝重:“不止虎敬晖,还有无双寨,就是这两年冒出来,细细思来,颇为蹊跷。”
王彦急声道:“那吕布……”
王允沉思了片刻,道:“吕奉先乃吾亲自拉拢,当不会有问题。何况吕布不过一介武夫,行事鲁莽,不知深浅,昔日又助董卓废弘农王。此大仇,弘农王岂会与他合谋!”
“不错,正是如此!”王彦连连点头,须臾又道:“如今董卓身死,我王氏与天子共荣。依兄长之见,当务之急,是否要将弘农王……”
王允抬起头,眼神凌厉:“事岂在王家!大汉只能有一个天子,如今董卓身死,正是光复社稷之时,容不得任何人作乱!”
王彦肃然道:“小弟明白了。”
王允又道:“宋翼若招抚徐荣,当能收服五万兵马,交两万兵马与王扶风,命他镇守右扶风。协助皇甫义真攻打郿坞,斩杀董旻,招抚萧关、陇关和散关董卓旧部。”
王彦眼里闪过艳羡之色,王宏与他同为王允族弟,王宏却已经是两千石右扶风,坐拥两万兵马,权势更是天壤之别。
王彦暗叹了口气,看了看王允,又打起精神,充当好智囊角色。他相信自己的才智不差于王宏,只要王允当政,他便有机会崛起,当下眼睛一转。又道:“左冯翊徐荣非是董卓嫡系,可以招揽,可校尉张济却是董卓嫡系,麾下尽是凉州精锐,不可小觑,李肃前去讨伐陕县牛辅。胜负未知,还有华阴贾诩,武关杨定,不可不虑。”
王允道:“董卓既死,羌胡众将无首,自可拉拢分化,牛辅为董卓女婿,三族之内,当诛!有天子诏令,徐荣不足多虑,可收其兵马,武关杨整修出身凉州大家,乃弘农杨氏远支,吾已令杨瓒前去招抚,有武关两万兵马,再策反拉拢函谷关胡文才,共有八九万兵马,足以震慑张济、贾诩、李傕、郭汜之流,至于此辈,解除兵权,遣其返乡便可。”
王彦迟疑道:“胡文才、杨整修,皆出身凉州,恐有反复……”
王允断然道:“此二人出身大家,与关凉大家休戚相关,如今为天子所召,又岂会自甘堕落,沦为逆贼,此大义也,不必多虑。”
顿了顿,王允眼里闪烁出光彩:“当务之急,是遣使抚慰关东诸郡守刺史,袁本初、朱公伟、张孟卓、陶恭祖皆有讨伐董卓、匡扶汉室之心,若能联络关东,还都雒阳,此天下人望,汉室兴矣。”
王彦兴奋的道:“兄长此举壮哉,若能还都雒阳,则我王氏当与弘农杨、淮南袁并列当世矣!”
若是姬平听到他二人的谈话,恐怕就要失笑连连了,这两人还是太纯洁,闭门造车,一厢情愿,关东诸侯从初平元年讨伐董卓开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