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权色》第705章


“轰轰轰!”
炮火在上空雨点般落下,铁砂在发呆的契丹头上轰然炸开,当即有数人捂着鲜血泠泠的脑袋惨叫着翻倒在地。
近十万契丹辽军四处奔逃,却终究躲不过命运的丧钟,硝烟弥漫,流火四溅,连续的爆炸声此起彼伏,东西都被火光吞没了。
不算宏伟的五国城,渐渐地被夷为平地,位于南面中军掠阵的完颜允棠,与麾下众将看到这一幕,各自的脸上均流露出惊恐之色。
同时在那惊恐之色中,却夹杂着一种莫名的悲戚,阵阵的无力之感袭上心头,致使掠阵的大部分金军纷纷低下了头。
就在方才中军吴挺调兵后,他们的心理没有活跃想法吗?
很显然是有的,而且这种活跃的心理还非常的强烈。因为站在他们的女真族的立场,灭国之仇强烈抵触心理,又岂能轻易地平息?
尤其是完颜允棠麾下的几员将领,在回到金军驻军营帐内,就一起劝说完颜允棠乘着这个机会摆脱宋军。
但最后却遭到了完颜允棠的严厉呵斥,并且在营帐之内挥刀斩了其中一名家将,这才将麾下不安的军心暂且稳住。
虽然完颜允棠以此种手段暂时压制了不稳的军心,但是却与麾下众将开始有了隔阂。
女真族向来崇敬强者而不是懦夫,而完颜允棠如今这种委曲求全的行径,已然让他们感到的十分不齿。
可如今眼前的一切,看的他们是目瞪口呆惊恐不已,他们此时此刻倒是庆幸听了完颜允棠的安排,否则他们……,他们不敢在想下去……
因为眼前他们所看到的,已经不是人力所能为之,一座城池即便再狭小,即便它只是荒芜之地一座土城,即便……但是它,终究还是一座城!
可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就在他们的眼前彻底轰然倒塌,最后在轰鸣声的火光中,渐渐地消失于视野之中,这种视觉性的强烈冲击,已然让他们有了深入骨髓般的恐惧!
而此时的完颜允棠,凝眸望着眼前这一幕冲天火海,心中的震撼也是让他心头颤抖,因为这个情景也是他没有想到的。
不过他也长长地舒了口气,庆幸自己在关键时刻做了正确地判断,否则他无法想像自己与麾下的五万大军,若是心生叛逆的话,又会会落得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面对亡国之恨,他完颜允棠心中就没有仇恨吗?
答案是,有!而且非常强烈!因为他不仅是正宗的女真族人,而且还是完颜皇族、金皇完颜允中的皇弟!
对于亡国之恨,自古以来只有皇族之间的感触最深,他完颜允棠又岂能例外?
但是大势所趋之下,他又能作何选择。
况且他完颜允棠贵在有自知之明,至少他不是汉高祖刘邦那一类枭雄,更不可以不顾亲属宗族众人的安危。更没有兄长完颜允中的才华与志向,去完成复国大业的艰难使命。
他尤其记得,当初在他护送皇嫂与皇侄离开锦州返回上京时,皇兄完颜允中与他的一次谈话。
谈话之中,完颜允中的临终之言让他感慨很深。
“若锦州朕能守住,则我大金气运未尽;若锦州失守,上京之地已不堪负隅,不妨归降于宋,以换得我完颜氏一线生机,切不可心生侥幸,因为你知道,叶宇的手段究竟有多少……”
也正是由于这几句话原因,他才会在那道圣旨到手之后,不曾多少挣扎后便归降了宋朝。
在归降之后,他是默默地牢记皇兄之言,没有再心存侥幸妄图光复金国。且对不久前麾下将领们的怂恿更是置之不理,反而以壮士断腕的铁血手段镇压了军心。
如今眼前的一切,充分证明了完颜允中当年忠告的正确性。而他完颜允棠心中释然的同时,也庆幸自己没有心存侥幸,将完颜一族带向绝望之路……
……
五国城内建筑纷纷倒塌,使得驻扎于城内的九万辽军从四门纷纷逃窜。
犹如网状的地雷,深埋于五国城的地下,配合着漫天飞进的火炮将整个五国城彻底毁了,同时也直接埋葬了将近七成的辽军。
哀嚎声,践踏声,马踏尸体的骨骼碎裂声,不绝于耳惨状惊人~!
望着四散奔逃的狼狈辽军,稳坐中军的吴挺轻捻胡须冷眉以待。因为此时此刻,正是收割溃散的辽军士兵脑袋的最佳时机。
四面大军将五国城围成了密不透风的巨形大网,只待那些惊慌的小鱼一个个窜入其中,然后迎来他们生命最后一刻绚烂!
整个战场顷刻间成了一场屠杀,方才还因黎明而放亮的天际,这一刻却显得有些阴沉暗淡了下来。
一片废墟的五国城周围,浓浓的血腥将干燥的空气酽得湿湿的,蒸腾的热气中,也透上了黑红的颜色。
尸横遍野的五国城,一切活着的生命都因透支而干瘪下去。
一座五国城,成了近十万大军的葬身之所,成了从古至今少有的巨大坟墓!
期间自然有辽军兵将主动投降,但是三军将士却遵循了叶宇的一贯作风,以至于这种作风成了宋军的军规,那就是:反叛者,杀!;投降者,杀!
投降不等于诚服,诚服又何须反叛?与其这样,只有以杀止杀,故而先让其臣服,再让这些人诚服!
所以谨守五国城的近十万大军无一人幸免,尸首残骸绵延整个五国城,染红了整个大地。
残阳西斜,晚霞似血,仿若是浸透染红的大地,埋葬近十万辽军是五国城不复存焉!
硝烟散尽,猎猎作响的大宋军旗,傲然伫立在了整个北方!
夷为平地的五国城形成一座山丘坟墓,吴挺在率军准备回撤之际,命人在那埋葬十万辽军的坟墓上,赫然立了一块巨型石碑,上面篆刻着大宋皇帝的御书——天道煌煌,国祚永昌,汉魂不朽,宋世流芳!
第0770章 朝堂之上风云起() 
无论何时何地,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
在宫,是皇权之争;
在朝,是党派之争;
在军,是杀伐之争;
在野,是江湖之争;
无外乎金庸老爷子的武侠里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谁也无法置身世外。
大宋军队对外扩张的同时,汴京城中却已是剑拔弩张暗流涌动了。
自从册立楚王赵斌为太子后,朝堂上的风向标已然开始慢慢转移。原本是晋王柴叔夏略占上风的势头,因为太子的册立的缘故,而渐渐被蒋芾、岳霖等人压制。
但作为同样监国的大臣之一,柴叔夏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一直是与蒋芾在朝堂上明争暗斗相互打压。
而在争储一事上落败的柴叔夏,随后又再次出手予以还击。
柴叔夏在太子册立之后,向病重的叶宇主动进谏,声称太子年幼对政务不明,而他与蒋芾二人若遇难以决断之军国大事,须得有人能够出面坐镇予以决断大局。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最后几经商讨后,一致认为在如今的后宫之中,能够有分量主持大局的也只有皇太后柴婉月了。
后宫不得干政,这是自古以来皇家的禁忌,所以即便当今皇后苏月芸身为六宫之主,但也只是统领后宫而已。
而作为叶宇的母亲,又置身于朝堂与后宫之外的人,也是目前最有资历,且最有分量的人选了。
其实除了皇太后柴婉月之外,原本应该是太上皇赵昚最为合适。
可惜自从迁都汴京之后,赵昚便身着道袍出家了,并且决定一生看守巩县皇陵,再也不过问朝中之事。即便是叶宇病重的情况下,赵昚也只是派身边侍从入宫探望了一次,而他本人并没有再踏出皇陵一步。
这其中的缘由,看似不同寻常,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
一个父亲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孩子一个个死去,自己这个身为父亲的帝王,却只能任由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于年轻人而言并不算什么,自古弃子、杀子之事并不少见,但是人到老年最见不得的就是老来丧子。
短短的几年之内,太子、庆王、恭王先后在阴谋之中丧生。
虽然最后让叶宇这个小儿子成功登位,总算老赵家没有绝后,并且展现了历代赵氏子孙所没有的魄力,但是间接杀害兄弟的那一幕幕权谋他这个做父亲的早已经心生寒意,更是感觉身心俱疲。
所以赵昚早已经疲惫不堪,况且有了叶宇这个出色的孩子,他相信大宋的江山无需他在从旁看护。
不过致使赵昚心灰意冷选择出家禁足皇陵的主要原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