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权色》第727章


叶宇沉默的俯视群臣,随后点了点头:“国之根本,民生为重,民之不存,国将安在?就依吴卿所奏,暂缓用兵!”
“陛下圣明!”
文武群臣纷纷顿首,口出推崇之言。
叶宇对此只是笑了笑,倒没有因此昏了头脑,随后又道:“江淮灾情,朕心甚忧,还望蒋卿用心监督此事。”
“是!”
军政之事谈完,这时一人出列朝班,话语不急不缓:“辽国使臣于昨日抵达京城,不知陛下何时召见?”
出言上奏之人,叶宇可谓是十分的熟识,乃是一同发迹于清流县的潘之所。如今潘之所已然是官居礼部尚书,早已不是当年身在福州失意之人了。
“此事不急于一时,就让他们候着吧!”
“可是……”
叶宇见潘之所欲言又止,随即峰眉微皱:“可是什么?”
“如今万国会馆外围,聚集了大批京城士子与百姓,扬言纷纷声讨辽国使臣,使得此次入京的使臣们个个自危,所以该如何回应,还请陛下示下。”
“回应什么?”叶宇白了潘之所一眼,“这是我朝百姓们的热情,更是少有的待客之道,如此盛情还需要回应么?”
“呃……”
叶宇这一句话,堵得潘之所不知该说什么好,更是让在场群臣噎得想发笑。
“陆游何在?”
“微臣在!”
叶宇一声轻呼,在文官的最后走出一人,正是开封府尹陆游。
“朕给你三日之期,如今可有结果?”
陆游慌忙欠身行礼,身形微颤回禀道:“微臣……”
“怎么,你可别告诉朕,这三日里你什么都没有查到!”
“回禀陛下,行刺之贼人,虽用尽酷刑而不招供,但观其样貌却并非我中原人,且能说出流利的契丹话,因此微臣认为这帮贼人,定是辽国所派!”
见陆游信誓旦旦的样子,叶宇却直接反问一句:“何以见得?”
“我大宋与吐蕃部落连兵合击辽国,在战局上已经是占尽了优势。辽邦缓和本国的颓败之势,明则以和亲称臣,暗中却以行刺这等卑劣手段,其意图是让我大宋内部出现混乱!”
“哦,这就是你的认为?”
“呃……微臣……”
陆游额头冒汗一脸惭愧,其实这番说辞分析,连他自己都觉得漏洞百出。若论吟诗写文章他是一把好手,但这侦破案件真的不是他所专长。
他刚想说自己无能,却突然听到叶宇开口道:“有了线索与目标,那就查下去,潘尚书。”
“微臣在!”
“既然此事牵扯两国邦交,这件事情就交于你二人协同处理。在这件事情上,朕需要一个合理地解释!”
“臣……遵旨!”
潘之所虽面露疑云,但却没有细问,似乎明白了叶宇的话中深意。
相较于潘之所的疑惑,陆游更是觉得意外,显然这个结果出乎他的预料。不过当下他也来不及细思,与潘之所一同领旨后,便默默地退了回去。
随后朝堂之上,便是商论近期文武科举的细则进展。
此次科举不同以往,除了重视起了武举之外,对于文举也做了不小的改动。
朝野上下,很多人将此次科举定义为新科举,因为它与传承隋朝的科举大有不同。
隋唐发展下来的科举,单就文举取士而言,主要分为经科、律科、算科以及进士科实事论文。
然而由于文人入仕之风盛行,朝廷所推崇的也只有进士科,也就是所谓的一纸文章诗篇定前途。
其他科目朝廷虽然依旧取士,但却也受到不重视的尴尬境地。
而这一届的科举考试,不仅改变了这一格局,而且还增添了不少考试科目,使之朝廷取士更加多元化,同时也无疑增加难度。
进士科依旧保留,并且在保留原有规格之上,分为文史、仕官两个体系。
所考的科目除了原有的进士科考的之外,在仕官这个体系上,增添了人文地理与刑律诉讼等。
除了进士科,文举之中又多了一个理工科。
理工科也分为理学与技工两个体系,理学可以不苛求经义文章,但是对于术算、格物、绘图、经济等理论科目上,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
至于技工,除了象征性的考核考生文化知识外,重点还是考核考生在术算、土建、水利、医药、勘探、设计、施工等能力。
文举大致分为进士与理工二科,而武举同样也分为武略与军策两个体系。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0798章 御花园中君问臣() 
武举自唐朝起,就形成了一套考核体系,到了宋朝更是达到了完善地步。
其实并非教武场上力压群雄,就是武举考核的唯一标准。在宋代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讲究的是两则并重缺一不可。
这本是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却没有一个系统的分工培养,最后却成了一种可有可无地形式主义。
武略,以武力为核心,谋略为辅,培养将来能够独当一面的战将。
军策,以策略为核心,武力次之,培养将来能够统揽大局的主帅。
如此将武举分为两类,既是对将来军事的储备,更是体现了因材施教、各展所长的一种理念。
纵使是身有残疾、不会武术,只要胸中有百万雄兵,一样可以指挥千军纵横天下!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这是在此次科举总纲上,叶宇所总结的八个字!
叶宇所划分的这些,与其说是科举的革新,倒不如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颠覆。
在进士科中,分离出来的仕官体系,则是源自于‘入仕为官’这四个字。
为官并不是仅仅写锦绣文章,也不是醉酒风雅填词写诗,而是各司其职做好全能父母官。这需要的就不是所谓文字功底,而是实实在在的办事能力。
那么此次所增加人文地理与刑律诉讼的科目,就是做好父母官的基本要素。
而那些只会吟诗作赋的才子们,就让他们进修文史体系,将来好为中华的璀璨文化添砖加瓦好了。
至于理工科,按照朝中进步官员的话来说,那就是开了另类科举之先河。
而且由于理工科的开设,更是对进士科有了强烈冲击,因为将来有志之士入朝为官,并非只有识文断字这一条路了。
就算写不了锦绣文章,就算大字不识一箩筐,只要有一技之长者,通过考核一样可以得到朝廷的重用。
这项决策,一开始就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其中尤以工部的官员最为激烈。
工部总揽朝廷工事,自古以来都是文官填充其中,就算有几个懂得工事的高官,也都是文官进士出身,否则很难甚至根本进不了工部高层。
要是这项政策实施之后,那么将来整个工部八成以上的文官,恐怕就要因为不合格而全部撤换歇业了。
原本经历柴叔夏的排挤后,朝野文官们就已经伤了元气,加上后来叶宇乘机出面收拾烂摊子,又是一阵秋风扫落叶,致使大宋积蓄两百年的文官底蕴损耗一空。
现在武官们的强势崛起,要是再让叶宇这么搞下去,以后朝堂之上还有他们说话的份?
群臣的反对是无效的,因为叶宇直接以江淮水灾回击工部官员。
你们不是反对么,那就以江淮河堤溃塌为引子,我们君臣就翻一翻这些年工部所修的豆腐渣工程好了。
凡是就怕认真二字,一旦认真起来什么也遮不住,小的地方工程他们尚且可以推脱,但是如江淮这样的河堤工事,工部官员可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叶宇的这一句话,直接堵住了悠悠之口,所谓拔出萝卜带着泥,工部上下官员谁也不干净。
你们不是担心将来隐忧么,较真起来,朕现在就可以将你们一撸倒底!
反对不成,朝中官员们就开始另辟蹊径,在增设科目无相应人才主持这一块上,他们与叶宇展开了一场拉锯战。
然而这一场拉锯战,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早在几年前叶宇就做了准备。
清流大学,作为曾经的私人书院,如今因为叶宇的身份改变,也是摇身一变成了大宋朝最具影响力的学府。
经过这些年的大力发展,以及叶宇不遗余力的金钱投入,增设的科目早已经超出了当下科举的范围。
也正是清流大学抱着‘海纳百川、人尽其才’的办学理念,所培养的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