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安氏影业》第55章


回暖的势头,当然也是因为《谁怜》前两天已然收官。
“下一部作品咱们是不是也走《谁怜》的风格?”戏剧部的方总提议道,他现在是彻彻底底的安若派,而他这样的想法也是圈内的常态,跟风走不会死!
“当然咱们会做的更加精品。”想了想方总又补充道,跟安若在同一部门工作过,自然也比较了解她,跟风肯定不是她的风格,所以才会在后面加上一句。
安若确实并不希望更风而上,纵览今后的电视制作发展,大家都做一样题材并不是好事儿,就像老谢之前一直都在写热门的武林轻喜剧题材,可是,如果不让他自由创作的话,又怎么会有之后那么优秀的作品呢?
当然也不需要特意回避这样的题材,安若想了想说道:“咱们编剧组的原模式不变,还是让大家可以自由创作,如果有编剧对这样的题材感兴趣,写出的大纲不错的话,也可以尝试,咱们总不能因为玲擅长这类的创作,或许很难超越。
方总则是立马点点头,看安若不反对也就放心了,然后笑着说道:“最近编剧本交舔都特别的积极,都卯足了劲儿要出好作品呢。”
“我也是。”老谢这会儿在一边默默说道。
安若闻言不禁挑眉,一般编剧结束了一个剧本总是会休息上一个月,调整状态,然后再开始筹备下一部作品,而老谢这么说显然是不服这次的失利。
“干嘛这么看我?”老谢却被看的有些心虚的感觉。
“您也不特别年轻了,别气盛啊。”安若笑道,调侃老谢,也是在劝他没有必要争这一两部作品的得失。
老谢也不禁苦笑,并不是年轻气盛,只是输不起,也不想认输啊,以前是不能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写剧本,而现在安若完全的信任自己,给他这么大的创作空间,他有什么理由写不好剧本呢,所以这一次他是愧疚的。
而安若最不需要的恰恰就是这愧疚,可以有收视欠佳的剧集,但不能有粗制滥造的跟风剧。
并不是比谁高尚,只是她恰恰见证过港城电视剧历史的兴衰史,从最辉煌走到最后,便只余下情怀二字了,那又是何等的可叹。所以创作力是何等的重要,在她心里比眼下收视率更加重要,作电视产业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个产业,值得用心去经营、呵护的产业。
与此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谁怜》将有两部姐妹篇同时开拍,预计将会再次角逐下半年的收视大战。
这两部剧的开机仪式搞得十分热闹,也吸引了不少的关注,剧集分别是代理孕母和灰姑娘儿媳的故事,想来势必要拍成苦情风格系列剧。
不久后,圈内人还盛传了于华涛的一句话,生病的人谈悲惨的恋爱,有了这两项要素,收视率低都很难。
安氏在安若的主张下总归没有展开跟风史,“精品”二字要烙印在每部作品上,每个员工的心里。
不知什么原因环亚也没有推出跟风剧,而是开始策划一系列的破案系列,虽然现在还没有播出,但是安若心里已经预期到它的成功,这一系列的剧集上辈子就是由环亚拍摄的,只是历史的轨迹应该再过两年才会创作出来,那么这样说是不是因为竞争使然呢?
以往虽然会说港城有三大电视台,但实际上却是环亚一家独大,而现在随着安氏一步步的改革,然环亚仍旧综合实力最强,但是安氏、以掉以轻心,竞争的环境已经在不经意间形成。
特别是在接下来的十几二十年间,港城的城市建设将会是惊人的,经济飞速发展,居民不再为了衣食所担忧,所以也将开始电视产业大发展的时代。
第64章() 
环亚于九八年拍摄并播出的《刑侦档案》系列剧在港城轰动一时,引领一阵破案推理剧集热潮,而这一部便是其中经典中的经典,可以算入环亚电视台代表作之一,即便在十几年后再看也仍旧会觉得好看。
神奇的是它现在已经制作完成了第一部,并且即将播出,经典之作提前横空出世,这种莫名热血的感觉估计只有安若可以感觉得到。
原本的《刑侦档案》一共四部,二十集一部,五集一个案件,保证案情跌宕的同时也兼顾节奏的紧凑,,每个案件布局都相当精彩,而且衔接十分自然。而这部剧集之所以经典,还有一点很重要便是将感情线和破案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
如果说就是智商加情商了,并且在剧中运用到案件推理,刑侦技术等等专业知识。
不得不说这将是一出好戏,究竟观众会买谁的账,安若也十分好奇,当然对于其他两家的动态需要有必要的了解,但根本还是要做好自己的节目。
只是安氏并没有将之后的企划做成题材化,按照安若的话来讲我们的作品创作施行放养制的,唯一的标准就是精品!
所以安氏筹备的作品有古装有现代,有情感大戏亦有都市白领剧,可以说感觉没有明显的主推剧集,但是也可以认为它每一部都是主力剧。
其实这也是安若推行的创作理念,哪怕这样的策略会令安氏在一段时间里不是那么的优势,但长久来看,安氏的创作环境肯定会凝聚、培养出更丰富和多元化的作品。
让每一位编剧都知道并没有体会到,在安氏通过他们的案子很简单也不简单,简单的是你写什么都可以,不需要受限于任何条条框框,但是要足够精彩,可以配得上“精品”二字。
当然与此同时其他两家电视台也十分关注安氏,在电视剧的多次竞争中,安氏已经黑马过太多次。
安氏近期的剧集安排之后,不由得高冷一笑。
“安小姐还是太嫩了,要收视率喽。”说着又看向会议桌对面的穆晓玲,道:“你说是不是啊?”
穆晓玲则是顿住,略有些尴尬的笑了下,心中却是有些苦涩,觉得自己这样挺没意思的,离开安氏,她再愧疚又有什么用呢。
既然过来了好的角色。
“于总,方倩文的那个角色,可不可以……”
“行啦行啦,这个面子给你,让那谁演吧。”
深呼口气,穆晓玲方道了谢,她这一刻明白了两家电视台的最大不同,为什么剧本取得了成绩她却没有那会儿参加《师兄来了》时开心,因为尊重。
“于总,如果没事了我就去改本子了。”
“去吧,加油啊。”于华涛鼓励道,在他眼中穆晓玲至少目前代表了收视率。打到安氏,力压安若,他于华涛是要征服港城电视圈的男人。
环亚那边的李雪阳在知道安氏戏剧部运营照旧后,也不禁微微皱眉,依他对安若的关注,大致了解她的一些做事的理念原则,但是不难看出他的不赞同,观众的收视习惯养成惯性之后很难打破,所以很有可能安氏在这场戏剧大战中被提前出局,这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不管是于华涛的不屑还是李雪阳的担忧,实际上都没有成为现实,虽然安氏并没有在收视上碾压对方,但是也同样没有被击溃收视。
可以说在之前的几个月里,三家电视台你来我往,收视竞争十分之激烈,安氏反系列剧而行,坚守精品路线。
期间更是推出了三支antv的宣传片,大有唱响“安氏出品,必属精品”的架势。
这样的结果暗搓搓的打了于华涛的嚣张气焰,也让李雪阳产生了一丝反思,而李雪阳是谁,环亚的总经理,上辈子港城电视圈的王者,哪怕只是正视了安若的理念,那么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于是,在接下来环亚第二届“环亚小姐”便多了一些改变,并且在遵循第一届框架的基础上,策划出来更加丰富的内容,虽然保留了去年吸够眼球的泳装环节,但是更多的重点放在了知识问答、情景模拟中,并且推出了“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口号。
选美,不仅仅是容貌、身材的较量,美人们还要内外兼修,不将爆点放在泳装上,而是真正的在选择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选美,高贵端庄。
这样的选美会更加深入人心吧,让观众们选出港城最美美人。
安若自然不知道李雪阳会这样调整环亚小姐是出于对她的认同,而她已经风风火火的抵埃默克合作的机会!
安若走的安心,她相信各部门的总监可以各司其职管理好电视台,当然还有安老爷子在港城坐镇呢。
而李雪阳对环亚小姐投入了很多精力,所以竟然是在三天后才知道安若离开了港城,至于去了哪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