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北宋》第66章


蔡义也懒得跟他说客套话了,直接道:“说说吧,当日吴刀疤怎样让你们栽赃陷害黑风寨的?”
那人知道大刀会没了,吴刀疤也死了,当下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原来,吴刀疤怕官府追究,便让人谎称是黑风寨的。而那些衣服,有的是临时制作的,有的却是连同那块黑风令一起抢来的。有一次,黑风寨的一小队人进城来买给养,却不想被大刀会的人盯上了,出城数里就被他们给埋伏杀光了。黑风令和那些衣服便留了下来,想着日后栽赃陷害所用,却没想到还真让他们派上用场了。
蔡义让唐书文将他口中所说,一一写在了纸上,便让那人盖了手印。交与张顺道:“你带上两人,骑上快马,将这人押到黑风寨去。跟寨主讲明一切,以免被有心人利用,造成双方损失。”
张顺犹豫道:“公子,可现在帮里正缺人手……”
蔡义打断了他道:“好了,此间事了。我会在城里贴上布告,为帮里招些人手。”
张顺听到这,便高兴起来,带上了两名属下,押上那厮便出了门。张顺、王平几人蔡义都为他们配了马,留作一些急事之用,此刻倒也方便许多。
看到张顺出了门,唐书文道:“姐夫,我也要帮手。帮里除了张顺几人会点字,其他的都不会。好多事情都得我亲力亲为,都快把我累死了。”
“好好好,我答应你。前期给你二十个名额吧,你这几天好好想想要求,到时候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蔡义有些好笑。这唐书文任劳任怨了两个月,蔡义早就想给他找些帮手了,只是一时没时间而已。
蔡义想来,不但张顺、唐书文要招人手,沈进、李忠都需要招人手。水泥一旦开始生产,花钱如流水,到时候肯定要制造更多东西,而沈进一人定然是忙不过来的。而李忠,作为自己的保护伞,不可能随时随刻跟随自己,他也需要一些帮手来分担一下他的任务了。
第89章 江堤大业() 
天已放晴了数日,道路上也没有了泥泞。一转眼,那些逃难的灾民便已在凤宁村待了半月有余。这日,蔡义到凤宁村和沈进商谈事情,事情谈完之后,便听到灾民中的那位老者求见。
蔡义连忙将之请了进来,老者说明了缘由,原来是向蔡义告辞的。虽然蔡义和凤宁村村民待这些人极好,但还是有一些人选择离开。蔡义也能理解他们的想法,毕竟落叶归根,一个人无论到了哪里,最怀念的依然是自幼生活的地方,这不关乎贫富,不关乎贵贱。
第二日一早,凤宁村村口,村民们和要离开的灾民挥手告别。要离开的多半是些老人、妇女与小孩。离开的另一个原因,也许是他们意识到留在这里不但出不了大力,更是给蔡义等人带来麻烦。
蔡义也没有过多的挽留,每人给他们了二两银子,一两作为工钱,一两作为盘缠。蔡义废了好大的口舌,才让这些人收下了银子。在老者的带领下,那些人纷纷给蔡义磕头道谢。
看着渐行渐远的人群,村民们都有些难受。在古代,交通不发达,许多人一转身,便已是一辈子。
剩下的五百来个人,大多是一家都在这,或者家里已无牵挂。蔡义答应他们,给他们在这里建房屋,开山地,帮助蔡义烧水泥的人试用1个月之后更能拿到3两银子。
虽然一下子走了这么多人,众人心里都空落落的。但一个令人格外兴奋的消息还是让他们从失落中慢慢的走了出来。村正已经宣布了:凤宁村将得到扩建,全村范围增至方圆十里。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荣耀,这是全村人的荣耀,也是全村人的骄傲。而这一切,大家都清楚,是蔡义给的。敲锣打鼓,杀猪宰羊,凤宁村村民欢聚于广场之上,共同庆祝这神圣而荣耀的时刻。
在晚宴上,凤宁村也迎来了几位大官,唐恪、唐宗仁、程猛和苏符。对此,全村人更是激动不已,这是除了沈括之外,第一次有这么大的官员踏上这片土地。
当看到唐姝儿和娟儿的时候,蔡义有些傻眼,有些惊喜的道:“你们怎么来了?”
唐姝儿俏皮的道:“怎么?我来看看你整日待的地方,不可以啊?”
唐书文支支吾吾道:“我不小心说漏了嘴,经不住她软磨硬泡,这才带她来的。”
蔡义道:“没事,来了也好。”蔡义没有主动让唐姝儿来,一是因为他担心路上出什么意外,其次便是怕唐姝儿对乡下有些不适应。但此刻看到她一副开心模样,明显他的顾虑是多余的。
当村民们从清水帮兄弟口中得知,唐姝儿不但是知府千金,更是蔡义的未婚妻后,对唐姝儿异常热情,纷纷夸赞她长得漂亮、端庄、贤惠。这可把唐姝儿的心说得像喝了蜜似的甜,她也似乎越来越喜欢这里了。
众人酒碗的碰撞声响起,标志着凤宁村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也标志着钱塘江江堤工程正式开启。
自那日以后,来往凤宁村的挑夫、驴车、牛车络绎不绝,有拉煤的,有运石头的,有送水泥的。而在这路边之上也兴起了几间小茶摊酒摊之类的,供应过往行人歇息落脚。这些摊贩多是村中老人,这倒为他们带来了一些额外的收入。
钱塘江边更是人声鼎沸,许多官员纷纷撸起袖子加入修建江堤的大业中。当然了,这可不是说他们一心想造福百姓,而是他们都看出来了,这江堤一旦建成,那将会流芳百世、功垂不朽的功绩,傻子才会不抢着干。
百姓看到官员如此,农闲之时也纷纷自愿充当免费的劳役。杭州城一时间官民一心,众志成城,干起活来热火朝天!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加入的人越来越多。而这消息,自然没过几天便传到了汴京。
宋徽宗龙颜大悦,往年,一遇到大雨,东南沿海地区不是传来水灾,就是传来申请赈灾费用的奏折。严重时候,礼部还会让宋徽宗写下罪诏,焚文祭天,以求上苍庇佑!
如今,水势最严重的杭州地区却自行组织治水,宋徽宗终于松了一口气。此事一旦传出去之后,哪个州还敢借着赈灾的口号来索要钱粮?宋徽宗暗暗决定,待钱塘江江堤筑成,定要率领百官巡视杭州,让百官学学杭州官员的兢兢业业,顺便升一升杭州官员的职。
随着凤宁村的水泥一车车的被拉出,唐书文也越来越急。这水泥成本消耗巨大,清水帮的钱库慢慢的入不敷出了。若不是现在柳如月百宝斋的肥皂、香皂已经运往全国,需求量不断增大,清水帮的钱库早就见底了。
唐书文急的睡不着觉,蔡义却一点也不着急。经过多日来的思量,蔡义已经对新的赚钱之道有了主意,他打算提前将玻璃现世了。很多人以为玻璃就是古代的琉璃,其实这种说法是很片面的。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其工艺技术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在古代,只有真正的王族才能使用琉璃制品,琉璃的制造工艺也为王室工匠所掌控。
蔡义对于琉璃一物了解得比较详细,是因为蔡义曾经对琉璃一物嗤之以鼻。看过《西游记》的人,应该记得沙僧本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却因失手打碎了一只琉璃盏就被贬下凡间。当时蔡义觉得这也太小题大作了吧?后来蔡义上了大学,博览群书,终于知道这琉璃可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它可精贵着呢。
琉璃,一种晶莹剔透的材质,既惊艳了时光,又温柔了岁月。它,有一个悠远而又浪漫的故事。
范蠡为越王勾践锻造利剑,历经三年烧制才得以铸成。在宝剑铸成之时,范蠡在铸剑模内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绿色粉状物,与有色水晶熔合后晶莹剔透,却又有金属之音。范蠡认为这种物质经过了烈火百炼,又有水晶的阴柔之气暗藏其间,既有王者之气,又有如水般的柔美之感,是天地阴阳之集大成者。于是他将其随铸好的剑一起进献给越王。越王感念范蠡铸剑的功劳,收下了宝剑,却将这件特别的宝物赐给范蠡,并以范蠡的名字将这种宝物命名为“蠡”。
后来范蠡遇到河边浣纱的西施,为她的美貌所折服。他认为金银宝玉等天下俗物俱无法与西施的美丽相配。于是遍访越地能工巧匠,将“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