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色》第133章


袁尚、袁谭得知袁熙向高谨投降,顿时大怒,两家罢兵,在晋阳城相聚,意图联军驱逐高谨,他们争了个你死我活,不成想竟便宜了高谨,此时这一对活宝兄弟也明白再打下去只会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好处,一致对外,反倒还有活路。
二人商议已定,袁谭提议请曹军北上,引为外援,以击翼州,于是二人分兵抗拒高谨军,恰在这时,张燕骤然起事,攻破袁尚,斩袁尚人头,献于高谨,袁谭顿时大惊,心知大势已去,正要退军龟缩晋阳自守,张燕、高谨二路大军同时杀到,鏖战了整整一日,袁谭军败,袁谭收拢残兵,欲去河内,以投曹操,冷不防被部下杀死,前去高谨军中报功去了。
至此之后,河北完全进入高谨掌握,除高谨大军十五万,更有河北降卒二十余万,高谨自接纳了袁熙,袁绍宿将纷纷投降,前来投效,高谨只命他们各归原职,并不惊扰。
曹操此时已回了许都,闻知河北军情,顿时大恐,向众将苦笑道:“得天下者,必是高谨也。”话虽如此,曹操更是打起了精神,亲自率军驻扎官渡,以防高谨。
而此时,匈奴、乌丸尽皆来犯,合兵一处,竟有三万余人,高谨命幽州刺史袁熙迎敌,又令张颌、高览二人率军相援,陈琳私下进言道:“袁熙乃是袁氏公子,坐拥幽州,人心浮望,且高览、张颌二人俱都是袁绍旧将,若聚在幽州,恐实属不智,主公不可不防。”
高谨一笑而过,并不多言,其实派高览、张颌救援幽州,本就是他仔细斟酌之后的结果,虽然河北初定,为了维系河北统治,高谨也尽量笼络袁氏旧将,可是毕竟大家心里还有一层疙瘩,趁着这个机会,高谨令张颌、高览两个旧将带兵去幽州,便是向大家表明他对这些旧将完全信任,并没有厚此薄彼,令他们安心。
更何况袁熙在幽州,虽然兵多,但是粮草却是不继,张颌、高览二人又是聪明人,心知袁氏已经覆亡,就算再抬出一个袁熙,也是垂死挣扎,哪里还会愿意与袁熙一起作乱,有了这两个因素,高谨并没有任何顾忌。
几个月之后,捷报传来,乌丸军攻代郡,张颌在城外设伏,袭击乌丸军侧翼,城中军马趁势而出,杀败乌丸军,斩首四千级,随后,高览与张颌合兵一处,在袁熙的配合之下,又在上谷击败入关的乌丸一部,乌丸军见势不妙,遁逃而出,而匈奴军此时亦勒马不前,再不敢深入,正犹豫不决,又被袁熙率军围住,整整十万军马,在渔阳、右北平一带布下了口袋,死死的困住匈奴军,匈奴单于呼厨泉率军突围,大败,斩首六千级,不得已之下,只好称臣愿降。
高谨接到战报,立即下令奖掖三军,又率人前去辽东,令公孙康投降,公孙康断然拒绝,斩了高谨使者,高谨大怒,亲率两万骑军出征辽东,辽东乃是苦寒之地,更何况从右北平到辽西郡一路上荒无人烟,连绵数百里的无人地带,一番跋涉之后,军队已是人困马乏,这时公孙康率军来攻,高谨率人迎敌,关羽请战道:“主公少待,某去斩公孙康人头。”遂带一队军马,冲杀至公孙康阵中,宛如无人之境,高谨军士气大盛,人人争先,竟反败为胜,一举击垮公孙康。
公孙康无奈之下,只好投降。
此时高谨平荡北方各大诸侯,在河北总算立足了脚跟,一年之后,孙策病逝,曹操抓住这个机会,南伐孙策,妄图与高谨鼎足而立,高谨趁机攻袁术,袁术顿时土崩瓦解,曹操攻南郡、江夏,孙权率军在江夏郡抵抗,又联络刘璋,刘璋虽与孙家联盟,却没有胆量出兵,只令人把守各处关隘,隔岸观火。
此时高谨亦南下进击,趁着孙策、周瑜在江夏抵御曹操的功夫,南下江东,一举夺下江东老巢,继而攻许昌,令曹操不得不回师面对高谨。
整个天下,高谨已占了五分之三,带甲百万,高谨令人劝降曹操,曹操游移不定,对郭嘉、荀彧道:“我们能打败高谨吗?”
众人默然,二人虽然胸有百万兵,可是亦明白,曹操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凭借无险可守的关东、关中以及荆州一部,哪里还能与高谨争雄,纵然能够保住一时,但是绝对的实力面前,恐怕亦无可奈何。
更何况,高谨不是袁绍,若是袁绍,倒是有一决雌雄的希望,郭嘉和荀彧实在太明白袁绍的为人,知道他的弱点,可是面对高谨,却完全不一样,此人过于神秘,既没有世家的傲慢亦没有小富即安的气息,令人难以猜测。
曹操苦笑:“吾欲与高谨一战。”他打定了主意,随即调兵遣将,试图与高谨一战,曹操也是没有办法,以他的性格是不可能拱手称降的,与其如此,倒不如倾力一战,若是战败,再考虑其他。
在兖州平原上,二十万曹军与四十万高谨军摆开了阵势,一个个营盘将整个州境填满,官道上,到处都是行进的曹军或是高谨军,大战一触即发,随即在山阳展开大战,一支支军马被投入战场,无数人哀鸣咆哮。
曹操心神不宁的坐在帐中,心里忐忑不安,大多数时候,他的表现都是镇定自若,可是今日,他却发现自己的情绪很难控制,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事实上,从开战之初,高谨就没有给他任何的空子,这已经令曹操感到绝望了,而现在双方触发大战,敌众我寡,胜算渺茫。
郭嘉、荀彧二人坐在两侧,心神不属,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若是高谨赢了,那么接下来该如何,他们所为之奋斗,为之努力的目标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谁能接受?
一直到了傍晚,夏侯敦带伤回到大营,悲愤的向曹操道:“主公,我军右翼为宪兵营所破,全线溃败!”
“哦。”这个时候,曹操倒是表现出了出奇的镇定,仿佛完全在预料之中一般,他木然的点点头,重重的叹了口气:“早知如此,悔不当初。”曹操口中的悔不当初,自然是当年应当极力消灭高谨,只不过现在再说这个已经没有了意义。
曹操随即大笑道:“徐子将曾言:君清平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此看来,清平之世即将来了,不知吾尚可做能臣吗?”
这时,有人来报,说是高谨特使到,来人乃是简雍,简雍滑稽的向曹操行了个礼,道:“曹公还不降吗?翁婿之争,既已有了分晓,何必要鱼死网破。”
曹操大笑,简雍一句话,已令曹操的心放了下来,既然提到了翁婿,那么就意味着高谨仍念这最后一丝利益婚姻的纽带,曹操起身道:“下令撤军吧,迎东武侯入许昌。”
许昌城内,高谨与曹操相对而坐,远远的,还有曹节抱着襁褓中的幼子投来微微笑意,曹操道:“大丞相打算何时镇平孙权残部以及刘璋?”
高谨微微一笑:“孙权已是丧家之犬不足为虑,至于刘璋,我已派人去了汉中,命张鲁投降,只要张鲁愿降,刘璋亦早晚臣服。”
曹操颌首点头,不再言语,不管如何,这个结局比他想象中要好的多,高谨有两个夫人,吕夫人只生了一女,而曹夫人却有两个儿子,曹操不能做大丞相,却可以做个国舅,此时高谨已是大丞相,禅位之事已摆上了日程,只是
曹操眼眸中散发出一丝狡猾的笑意,拱手道:“大丞相,吾年事已高,恐不堪公务,愿辞官退隐,望大丞相应允。”
曹操无疑是聪明的,他有两个儿子,都是曹节所生,将来的曹操早晚是个外戚,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防止外戚干政,若是曹家权势太大,高谨早晚要对曹家动手,而现在曹操能够主动站出,亦表示了他的头脑十分清明,他微微一笑:“如此也好。”
当曹操离开时,高谨亦是发出一丝微笑,随即对曹节道:“若我当了皇帝,你的父亲可以做郡王。”
宫廷政变的那一天,天空下着瓢泼大雨,宪兵营穿着明亮的盔甲出现在宫门,宫门的守卫立即退散,高谨骑着高头大马,在无数人的佣簇下进入宫墙,这座宫殿见证了太多阴谋狡诈和闹剧,而此时,高谨亦撕下了本来的面目。
姓刘的凭什么称帝?正如他们先祖刘邦、刘秀一样,现在的高谨只是追寻着高祖皇帝的步伐迈进而已,他湿漉漉的抵达了献帝的寝宫,献帝早已知道了消息,瑟瑟作抖的出现在雨中,二人四目相对,献帝脸色青白的木讷站着,不知该如何是好。
高谨走近他,脸上仍然带着熙和的笑容,他已经不再需要用厉色去维护自己的威严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