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北方》第536章


到了今天晚上,一千五百吨黄金远征军拿到了差不多六百余吨,接近一半了,而珠宝等则是全部都拿到了,谁叫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将它们全部存放在了乌里杨洛夫斯克小镇呢!
回头再说喀山那边的情况。这边船只刚刚离开伏尔加河喀山段,那边喀山城南火车站就出现了大约一个连的中国远征军部队。没有错,就是一个连而不是一个营,他们当然不是乘坐火车而来的。此刻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从新西伯利亚到叶卡捷琳堡,再到喀山城这一段,火车已经无法再正常行运了,堵塞铁路是那些起义者最喜欢干的事情。
到达火车站以后的那个连,通过枪声提醒所有在喀山南城的知晓他们的到来;不过也只是仅此而,到达车站的远征军没有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火车站距离克里姆林宫也就就一公里多一点,这里的枪声当然那边的人会听到;攻守双方的人在听到枪声之后是停了下来,也只是停了下来而已,喀山人没有派人过来察看,宫里面的俄军当然也无法出来察看,于是,双方就静等天明了。
天亮以后,还没有等远征军那一个连的队伍靠近克里姆林宫,围攻那里的穆斯林暴民就已经自己撤退了;准确的是是自己哄散了,完完全全的一哄而散。这个结果人守卫了一夜的德米特里洛夫上校自然喜出望外,以为是中国人的到来吓跑了这股暴民。也是的,看看中国远征军士兵的装备,在看看自己手下的武器,上校心里面就有些那个;不说人家的机枪,就是士兵身上的弹药,也远比他所带领的人的要多的多{俄军一路上护送黄金,沿途消耗了一些弹药,补充却少的可怜,所以弹药不充裕}。
实际情况并非上校所想的那样。围攻克里姆林宫的穆斯林乱民之所以要撤走,首先是他们的攻击力不足,前往已经说明了那些士兵手里的弹药情况。其次是这些暴民的行动没有一个有里的领导组织,开始的时候是有人在大声疾呼,领导指挥大家行事;可等这些鞑靼人聚集起来,开始围攻克里姆林宫之后,那些最开始的领导人和指挥者都不见了。没有人领导的乱民其实就是一群没有什么威胁力的乌合之众,何况他们本来就是乌合之众;在克里姆林宫外闹哄哄的围了一夜,什么都没有捞到,这些人的热情自然也就减少了。再说了,喀山城可不只是在这里才有异教徒的房屋财产,南城除了克里姆林宫,还有北城,也有其他的俄罗斯人居住,抢他们不是更方便吗!
结果就是,整个喀山城开始到处冒烟,到处哭喊。这个结果让德米特里洛夫上校有些措手不及,让他看着自己的同胞被人抢掠杀害而无动于衷,确实还有些做不到。但让他带人去镇压去保护,却有些不放心教堂里面的黄金。想让中国人去帮忙,看看他们一百多人的军队,心里就有些不好开口。带队的连长已经告诉了上校,他们原本一个营的部队,沿途和逃离前线的俄军已经打了好几仗了,战后有留下一些部队防御一些战略要地,所以到这里的只有一个连了。
最后,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决定让中国人帮助看守克里姆林宫,自己带一个连一百余名俄军出宫去城里看看情况,顺便再去喀山河小岛上查看一下那里黄金的情况,千万不要出什么乱子。两个副官都出城去了,现在他要离开克里姆林宫,只能把看守黄金和守卫宫城的任务交给连长扎布拉里洛夫中尉。中国人,是千万不能让他们知道黄金这件事的。
离开克里姆林宫的德米特里洛夫上校,特意去找了中国远征军的王连长,希望王连长的部下守卫宫城大门,俄军守卫里面的地方。对于这个要求,那位姓王的中国连长二话不说一口就答应了,还让上小出去一会千万要小心,让上校感到非常之高兴,看来这位中国人对俄军还是很友好的吗!对俄军士兵,中人当然很友好,不止是那位王连长。在上校带人离开之后,那些中国士兵变戏法似的从各自的口袋里面掏出了一包包牛肉鸡肉{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搞来的},开始大吃特吃起来,还不忘给身边靠近的俄军士兵分一点。
如果说牛肉鸡肉还能让这些俄军士兵忍耐一些的话,那后来从中国士兵背囊里面掏出的一瓶瓶高度白酒,就让那些很久都没有闻见伏特加味道的俄军士兵红了眼。当一位中国士兵不小心打翻了自己的白酒瓶,浓郁的酒香味四散开来之后,包括那位叫扎布拉里洛夫的中尉连长,都忍受不住如此馋人的诱惑,主动走出圣母大教堂,和中国士兵套近乎。几句相互听不懂但看得懂的手势交流之后,大家就坐在了一起,相互喝起酒来。最后那些俄军士兵也大都走出了自己的岗位,和连长一样同友好的中国士兵吃喝在一起,包括教堂里面的牧师也一样;对于高度烈酒,就算是俄罗斯民族的主神来了,也抵挡不住。
所有俄军是不没有注意到的是,那些中国士兵拿给他们的白酒,全部是重新从背囊里面取出的,而不是把自己手里的酒瓶递给俄军士兵。不过没有谁会注意这些小细节,就算发觉了,谁又会去注意它呢!不全部都是白酒吗,有什么不同?
死神在不经意之间就降临到这群留在克里姆林宫里面的俄军士兵身上,同样也来到了出宫去察看城里情况的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和他那一百余士兵的身上。就在通往喀山和小岛的道路上,两百多“俄军”正在严阵以待。等候他们的到来。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四四四章 简单的运输()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四四四章简单的运输
喀山克里姆林宫里面发生的事情,过程平和而安静,没有半点的波澜;一百五十余名俄军士兵和三十几名圣母大教堂的牧师主教都在悄无声息中倒下,死的异常的安详,连一丝痛苦的表情都没有,每一个人都就是睡着了一样。不过就算他们已经死了,王连长他们也没有打算放过他们,包括牧师在内所有人的首级被全部割下,尸体并放在了一起堆积起来。
如果有人仔细查看的话,这些尸体身上穿的军服,除了有俄军士兵浅绿色军服之外,还有一些中国远征军土黄色{沙漠}的军服,显示这些尸体原主人的不同身份。当然,他们身上凡是和武器装备有关的东西,则全部被剥离了下来。如果有知晓之前宫内防御情况的外人到来,并看到这种情形的话,一定会认为有人将防守克里姆林宫的俄军和中国士兵全部杀死,堆积在这里的。
做完这些,王连长就命人仔细搜查了整个克里姆林宫,包括库尔谢里夫清真寺也没有放过。当他获悉清真寺里面还有穆斯林阿訇长老存在时,想了一下让人将清真寺的大门从外面封堵住,没有再做进一步的事情。清楚看到的一切,这是往连长接到的命令;但对于一群出不了门的穆斯林教徒,留下来对他们计划的实施更加有利。正西方向传来密集枪声的时候,王连长这里已经一切就绪了。
克里姆林宫发生的一切,德米特里洛夫上校是毫不知情,不过就算他现在知道了,也只能做顿足捶胸状了。或许连这个表示痛苦的动作他都没有时间去做了,因为他带领的队伍,似乎、貌似进入一个包围圈,的和他那一百多倒霉的部下,正在接受弹雨的洗礼。上校的队伍是在追踪一伙正在城南抢掠俄罗斯人家的暴民师遇伏的。看到满地同胞的死尸和燃烧的房屋,以及身上挂满包裹的暴民,那些俄军士兵不愤怒是假的,就开始追击这伙穆斯林暴民;追着追着,就从城南追击到了喀山河边。在进入低矮的河岸之后,两边原本空无一人的河岸上,就射出了密集的子弹,当下将毫无准备的俄军打倒了三十余人。
遇袭之后的德米特里洛夫上校连忙卧倒在地,大声喝令到“卧倒,隐蔽”,就在俄军士兵寻找合适的地方隐蔽时,又有十几人中弹倒地不起,看的上校心头怒火直冒,但也只能是生气,不能做其它的事情,这个时候谁要是爬起来,保准成为活靶子。在俄军全部卧倒之后,两边的枪声渐渐稀疏,最后全部停了下来;上校以为对方马上要进行冲锋,可是过来好几分钟,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让上校有些不明就里。
往来路看看,那里似乎人影绰绰,显然回不去了,只能往前面方向,也就是喀山和的方向前进了;上校伸手朝身边一位军官示意了一下,那人立即朝前面爬去,经过那些卧倒在地面且还活着的士兵跟前,就命令他们跟随着一起超前爬。有士兵爬着爬着弯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