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出身传灯传》第1章


作品:达摩出身传灯传
作者:明·朱开泰
内容简介:
《达摩出身传灯传》根据有关达摩的故事编纂而成,记述达摩一生的经历及其言行。达摩先是在本国演教,后又往震旦传灯。梁武帝舍身事佛,天下效尤。达摩在中土普施法雨,最后因遭人忌恨,六次遭毒,端坐而逝。
正文
玉帝降神出世
菩提达摩禅师,南印度香至国王第三子也,姓刹帝利,初名菩提多那,性极聪慧,质极纯笃,好善布施,名闻里闾。早年有志沙门,第未得高人印证。及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远来行化,香至国王方崇奉佛教,接见多罗,即隆礼供养,赐施以无价宝珠,又命三子师事之。故达摩得为南渡始祖,其源流盖出此处。
多那□□正纯良,早岁勤修上宝航。
后得高人为点化,渡南作个破天荒。
美国王诗:国王奉佛意何诚,供养多罗渥且勤。不吝宝珠为锡予,又令三子出其门。
达摩慧辨
一日,多罗师与三王子在法堂讲谈经典。有顷,出国王所赐之珠,问三子曰:“此珠圆明可爱,人身、世上有何物可能比及。”多罗问虽在珠,实窥三子所得也。长子、次子固于寻常所见,皆曰:“此珠,七宝中尊,固无逾也。”二子独羡径寸无价之珠,殊不知人身方寸之珠也。独三子菩提多那回:“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此是世光,未足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若人,能明是宝。宝不自宝,有人能辨是珠;珠不自珠,则爱己又能爱人,达人不徒自达,方为圆明莫及。”多罗叹其慧辨。有诗为证。
美珠诗:出珠突问众储君,世上圆明孰为真。
匪谓三子皆燕石,试他慧辨智超群。
达摩更名
般若多罗又谓菩提多那曰:“子明于论珠,必明于论相。且问,诸物中何物无相?”多那曰:“诸物中不起无相。”多罗器其不凡,遂渭曰:“聆子慧辨,于色相已磨刮皆空,于宗旨已通达殆尽。吾为汝更名曰达摩。夫达摩者,通大之仪也。子顾名思义,如来正统,予目望子传之。”有诗为证:三子均为帝裔苗,菩提慧辨果无俦。
多罗知为传灯器,欲把真宗向彼投。
达摩得道
达摩自从游于多罗门下,(原书下缺115 字。其断续可见者为:“……味恭深教义服勤……将奥义与其师……且为说偈曰:心地……果满……)
问 师
达摩传了多罗衣钵,因谓师曰:“吾劝为法,当往何国而作佛事?愿垂开示。”多罗尊者曰:“汝虽得法,只今一味可远游,且止南天,待吾灭后六十年余,当往震旦,设大法药,直接善根。目下慎勿速行。”达摩又问:“彼处有大士比作法器否,千载之下有留难否?”多罗尊者曰:“汝所化之方,获菩提者不可胜数。汝至南方不可彼国众民徒好有为功业,而不可见如来妙理亦不可者被久留。”又说偈云: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凄凄暗渡江。目下可怜双象鸟,三株嫩桂又呙呙。
究问吉祥
达摩又问般若师曰:“自两端之外,此后更有何事?乞为开示。”般若曰:“此后一百五十年,笔当有小难相临。”达摩又问曰:“后当有解救否?”多若师曰:“吾有谶语数言,遗子参验。谶曰:心中虽吉外头凶,川下僧凶名不中。为遇毒龙生武子,忽逢小□寂无穷。
复问根源
达摩曰:“百五十年后当有小难,弟子已闻谶命矣。弟子千百年来未来,上人皆见之眉端,此后事,乞再为开示。”般若曰:“越后二百二十年,林下有一人,当得道果。吾有谶记亦遗汝参验:云端虽闲无敬路,要从儿孙脚下行。金鸡解衔一粒粟,供养十方罗汉僧。
多罗圆寂
宋孝宗大明元年,般若师自放二十七道神光在空,现出一十八变,白日升天而逝矣。达摩祖将师皮囊阇维舍利建塔,始继其志,述其事,提化本国。远近众生,知达摩道得真传,皆靡然向风从之,窃隙光以自点,浚余润以自游。美师圆寂诗:多罗圆寂放神光,现变无穷出异常。达祖绍师宣佛教,化行本国德无量。
达摩提化本国
达摩在本国弘宣佛教。遵师者昔日“未可远行”之命也。时本国有二禅师,一为佛大仙,一名佛大胜多。早年与达摩同学佛陀跋陀小乘禅观。佛大仙获遇般若多罗,始悟昔日所学之差。二人遂弃其学而学焉。慕道之僧,得高人印心,一点即化,当时号为二甘露门。有诗为证:本国沙门胜与仙,二人同学小禅观。改师般若得宗旨,三子齐声甘露轩。
分立六宗
达摩与佛仙、大胜多先是学术同一源流,独胜多沉溺于旁门小乘,不知多罗为正派。遂更分徒众而立为六宗门户:第一有相宗,第二无相宗,第三定慧宗,第四戒行宗,第五戒无得宗,第六寂静宗。各封己解,别展化源,聚落峥嵘,驳谈喧闹。达摩师喟然叹曰:“胜多自身已陷牛迹,况复支漏学盖而山分六宗。我若不除,永缠邪见,佛法不扬。虽彼更分之过,亦吾阿纵之罪也。”美达摩诗:胜多沉溺小旁门,分立诸宗大乱真。身且不知牛迹陷,何为喧闹乱纷纷。
思辟六宗
达摩师为如来扶正统,欲正六宗三谬。自思曰:“合而壁之,则势愈固;骤而正之,则言无渐。莫若循次与彼辩证,则正可以法邪,真可以除妄。服得一宗,则诸宗望风归附。此儒者待异端,不恶而严之道也。吾何为独不然。”美六宗诗:旁门立六宗,狂奴傲主翁。建议驱除策,纵容渐次攻。
达摩辟有相
一日,达摩师微现神力,潜至有相问曰:“一切诸法,何名实相?”彼众中有一萨波罗答曰:“于诸相中不互诸相,是名无相。”师驱之曰:“一切诸相而不相互者,若名无相,当何定耶?”萨婆罗答曰:“于诸相中,实无有定。若定诸相,何名为实?”师又曰:“诸相不定,便名无实。汝今不定,当何得之?”彼曰:“我言不定,不说诸相,当说清相,其仪曰亦然。”师又曰:“汝言不定,当为实相定不定故即非实相。”彼曰:“定既不定,即非实相,非故不定不变。”师曰:“汝今不变,何为实相?已变已往,其义亦然。”彼曰:“不变尚在在不在故,故变无相以定其义。”师曰:“实相不变,不变即非实。于有无中,何名实相?”萨婆罗心知吾师去潜达,即以手指虚空曰:“此是世间,有相亦能空,故尚我此身得似此否?”师曰:“若解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色体,于作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彼众闻言,心意朗然,钦礼信爱,师既瞥然匿迹。
美辨相诗:宗名实相意何如,幸为修陈发我遇。只恐相空无实相,多因幻妄堕迷途。
萨婆罗诗:相名无相何能定,不定难言相有真。变故循环非在在,有无流转却津津。
达摩悟诗:实相何能变,有中怎说无。婆罗能是解,逃墨必归儒。
达摩辟无相
一日,达摩师无微显神力,至无相宗问曰:“汝言无相,尚何证之?”
彼众有婆罗提答曰:“我明无相,心不现故。”师曰:“汝既心不现,尚何明之。”彼曰:“我明无相,心不取舍,尚于明时,亦无当者。”师曰:“于诸有无,心不取舍,又无尚者,诸明无故。”彼曰:“入佛三味,尚无所得,何况无相,而欲知之。”师曰:“相既不知,谁云有无,尚无所得,何名三昧?”彼曰:“我说不证,证无所证,非三昧,故我说三昧。”师曰:“非三昧者,何尚名之。汝既不证,非证何证。”婆罗提闻师辨析,既悟本心,礼谢于师,忏悔往谬。祖即曰:“汝尚得果,不久证之。此国有魔,非久降之。”言讫,忽然其师一时不见。
美六宗师:实相诸徒已觉非,此宗无相亦须规。问渠无相居何义,恐与沙门道裂支。
婆罗提答诗:我名无相隐俾论,三昧圆融罔执循。变化莫知神明境,能将口说为君闻。
达摩复诗:无得三昧相,莫当三昧名。婆罗闻慧辨,即悟性三灵。
达摩定慧宗
达摩师一言,能使有相宗、无相宗开悟。于是,又往定慧宗问曰:“汝学定慧,有一有二。”彼众中有婆兰陀者,乃一宗领袖,对曰:“我师所教,定慧非一非二。”师曰:“非一非二,何名定慧?”彼答曰:“在宗非定,处慧非慧,一既非一,二亦不二。”师驳之曰:“尚一不一,尚二不二,即非定慧,亦何定慧?”彼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