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赐悍妃》第38章


可没想到这臭豆腐的味道不光熏到了庆王,还熏来了那消失不见的小皇子。
“我就知道你心里还是有我的!”
果然是一个正宗吃货,在看到王淑娴端出来的炸好的臭豆腐之后,小皇子感动的热泪盈眶,那黑色的臭豆腐配上红色的辣椒、绿色的葱花、白色的蒜末,看起来真是诱人的很。
“喂,小子,这份是给我的!”
“你是哥哥,让我一下怎么了?你不让我,我就告诉母妃去。”
好吧,幸好准备的比较充足,王淑娴在短时间内又炸出了一份臭豆腐之后,才化解了这一次兄弟之间的危机。
这兄弟两个表现出来了对臭豆腐的狂热热爱,表现在明面上就是小皇子嘴巴中不停惊呼的:“好好吃!”
以及庆王那吃的一干二净连渣渣都不剩的盘子。
小皇子表现尚属正常,但是这是王淑娴第一次看到庆王吃饭盘儿光——虽然她们“夫妻”两个并没有怎么正儿八经的吃过几顿饭。
吃完了还不算,小皇子居然强烈要求打包一份带走,理由是这么好吃的东西一定要给母妃带回去一份。
给庄妃娘娘吃臭豆腐?王淑娴想了想庄妃那一脸冷傲的模样,摇了摇头。
可没想到,庆王居然表示了赞同——这兄弟两个就是想把王淑娴往死里整吧?
这“婆婆”虽然说没有见过几次面儿,但是现在好歹对王淑娴还属于三不管,倘若就这么屁颠屁颠送一碗臭豆腐过去,那边儿或许还以为王淑娴是前去挑衅的呢。
然而最后王淑娴还是炸了这臭豆腐,只因为小皇子的坚持与庆王的不发一言,这么孝顺的两兄弟,简直太让人感动了。
在小皇子拿走这臭豆腐之后,王淑娴心中是忐忑的,不过好在连续几日没有什么音信之后,便也放下心来。
或许是因为王淑娴上一次“逃”回家让庆王面上不太好看,在这一段时间中,庆王对王淑娴格外的照顾。
每天的早餐都要送到王淑娴屋子里陪王淑娴一起吃,午餐晚餐也大都陪着王淑娴解决,除此之外,每个月还给王淑娴颁了一千两的生活费。
一千两!要知道那可是正一品大员的待遇,她王淑娴竟然竟然得了如此高的工资,这让王淑娴感动的内牛满面。
当然据庆王说这以前两只不过是那温泉饭庄的分红而已,王淑娴前几天给大厨指点的那两下子,使得温泉饭庄厨子的手艺提高了两个档次,生意兴隆。
对于这个钱数,王淑娴很是一个“深信不疑”,毕竟她们两个现在的情况,庆王能分给她钱她就已经烧高香了,更何况这数目并不在一个少数。
“你听说过外面的王记臭豆腐吗?”
“怎么没听说过,那味道简直了。不过两块豆腐,卖那么贵,也只有小皇子能天天吃了吧。”
“可不是,这两天可没少给小皇子跑腿,我整个人都快熏成臭豆腐味的了”
这不过几天的时间,臭豆腐便成了庆王府的热门话题,在庆王府能够火成这样,那它在外面的火爆程度更是可想而知。
就连最近闭门在家里研究菜谱的王淑娴都听到了那些有关于臭豆腐的“闲言碎语”。
臭豆腐的价格是王淑娴定的,说高不算高,说低也不算低,二十文钱一份儿。
豆腐的价格虽然便宜,但是制作臭豆腐的豆腐干儿却需要足足七日的晾晒,再加上这个年代的油更是贵的离奇,这用油炸出来的臭豆腐卖个二十文并不贵。
这种不能填饱肚子只能当个开胃小菜的东西,王淑娴原本就不指望着有贫民老百姓买来吃,而对于那些中产阶级来说,二十文钱也并不算什么。
052 开业大吉() 
在筹备王家酒楼的时候,庆王竟然难得的每一次都陪同王淑娴一同去秀水街上视察。
这家伙可能是众多皇子当中最为清闲的一个,清闲到朝中大臣甚至不会刻意注意到他的存在,毕竟庆王不从政这是从他从一开始就表明的态度。这样也好,省的哪一天突然被扣上一个“谋反”的罪名而殃及王淑娴这个池鱼。
有庆王跟在身旁,谈生意都变得十分顺遂起来,这个时代并没有重农抑商的情况,庆王虽是皇帝的儿子,却没有谋个一差半职,反倒是在坊市当中经营起商铺来,也算是特立独行了。
不过走访了两家,便已经敲定了酒楼的位置,这地方地理位置极佳,几乎处于秀水街的中心地带,属于秀水街中客流量最高的地方。
房屋统共三层,面积也不算小,尤其是在后头有一个大厨房,整体格局简直就是为做酒楼量身定做的。
王淑娴都已经想好了,第一层就当作大厅,而第二层就作为雅座,而第三层则就是包间了。
至于装修方面,王淑娴也早已经谋划好了,作为一个演过各种朝代电视剧的人,布置个把场景对她来说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秀水街自然是寸土寸金的地方,王淑娴原本想要先暂时租这房子一段时间,待到以后赚钱了再将这房屋给买下,毕竟这地方的价格是她现在所无法匹及的。
然而身旁跟着的那人却二话不说,直接将这屋子给买了下来。
皇亲国戚果然有钱!十万两银子说拿就拿连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
然而王淑娴没想到,这屋子居然是庆王花钱买下来送她的。
听到这个消息的王淑娴那是一个目瞪口呆,当初为了五千两银子,她成了他的王妃,现在十万两银子,他要干嘛?!!
要是来强的,她王淑娴可是宁死不从。
虽然说在这一段时间中,两个人除却晚上没睡到一间屋子里面之外,其他的表现都同正常的夫妻没有什么不同。
庆王也充分的表现出了作为丈夫的义务,也多亏王淑娴定力十足才堪堪把持住。
试想每天都有一个混血大帅哥在你跟前献殷勤,一天两天可以,但若是长时间坚持呢?
王淑娴也有过短暂的迷茫,但是想想萧笙婉的下场之后,她就瞬间冷静,这人,还是离得远远的才好。
对于庆王的殷勤,王淑娴也觉得奇怪,王大户怎么看怎么都是一届平民,她也可以百分之百的确定自己家没有什么背景没有什么钱财,而庆王娶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开始的时候,王淑娴还以为娶她只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才对。
作为一个皇子,婚姻大事尤为重要,而作为一个已经明确表明不参政的皇子来说,娶一个平民女子更能表现自己的立场——不能借助岳家势力,对于一个皇子来说是很大的弱势。
倘若只是这样的话,他明显的可以找一些名声好的大家闺秀来,而不是选择在当时已经臭名昭著的王淑娴。
若说王淑娴一开始的想法是既来之则安之,但是现在庆王每对她好一分,她心里的不安便加重一分。
于是苦恼的王淑娴便只能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日以继夜的“研究”新食谱。
好端端的一个影后摇身一变变成了古代厨娘。
在古代当一个厨娘当真不难,其主要原因便是古代的烹调方法实在太过于简陋。
就拿王淑娴所在的这个时代来说吧,炒菜还刚刚出现,至于那些什么滑、溜、爆、烧、焗更是出现都没有出现过,稍稍拿出一个来,就足够唬人的。
时间这么一晃,便已经到了王大户的酒楼开业的日子,为了显得酒楼格调高雅一些,王大户还特地给酒楼起了个名字叫楼外楼——虽然听起来不错,但是王淑娴可以打包票,王大户绝对只是因为名字顺口而起的。
时间选在了端午的前一天,开业完了就是端午,因秀水街旁有秀水河流过,每年端午的赛龙舟都是在这秀水河中举行,此时开业生意必定火爆,整一个开门红。
王淑娴作为女儿,自然要帮着老爹操持。庆王和小皇子来帮着撑腰,他们两个往这儿一站,自然有许多达官贵人来庆贺
当然也少不了以前在青果巷的老邻居们,虽然说王淑娴没有跟她们少闹矛盾,但是架不住王大户人缘好,因此来的人也不少。
庆王和小皇子在那边儿充当门面,王大户在前边而招待前来庆贺的人,而王淑娴则在门边上充当苦力,记载各家各户送来的贺礼。
青果巷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平头老百姓,送的贺礼自然不能跟那些达官贵人相比。
对于她们来说,二两银子那是全家两个月的嚼用,而王家酒楼开张,她们送这些银钱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