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出蜀川》第37章


由于刘表是传檄而定的荆州,荆州士族在本地的权势极大,甚至有些时候还可以影响到官府的形势。像荆州顶级世家蔡蒯两家势力更是遍布荆州的各大方面,甚至连军队中不少将领都是蔡蒯两家的门生故吏,说是权势滔天也不为过。
而邓家虽然比不上蔡蒯两家,但是权势也着实不小。
“说来惭愧,在下是南阳邓氏的旁支,只是因为违背了家中长者的意愿,私自与内子成亲,这才被人追赶,要把我二人带回去接受族中的刑罚处置。”邓松脸上露出羞赧的表情,握着女子的手开口道。
刘泽满头黑线,没想到他还会遇到逃婚这种狗血的剧情,看不出来邓松这种斯斯文文分析问题井井有条的读书人还会有这种操作。
“看不出来邓松你还是性情中人啊。”刘泽笑着道。
东汉末的宗族思想还是很重的,正是门阀政治形成的阶段。尤其是身处乱世,为了保存香火延续血脉,百姓几乎都是以宗族血脉为纽带的。
像曹操麾下,最初的大部分将领都是曹姓或者是夏侯姓,都是曹操的宗族亲人。甚至像许诸这种猛将投效曹操都是带着许家庄园的一大家子人。
而像邓松这种为了女人违背家中长者的命令,在这个社会中还是很少的,称得上是东汉的非主流了。
邓松见刘泽的笑容中没有什么嘲笑的意味,抱拳笑道:“公子见笑了,算不上您口中的性情之人。只不过既然内子信任我,愿意把自己交给我,在下自然不能辜负,这是作为读书人的担当。”
“担当二字说的好。”刘泽称赞道,就展现出来的性情,邓松此人还是很对他的胃口。
邓松摇摇头道:“说是这么说,但是这件事终究是我对不起宗族的培养。公子对我的看重,在下铭记于心,只是您要是插手这件事可能会暴露您的身份,二来对您的名声也不好听。”
在刘泽与邓松两人交谈之时,张仲景一直在旁边没有吱声。在他的观念看来,邓松的行为确实让他这种大族子弟看着不舒服。不过见刘泽似乎有心帮忙,他也不好开口说些什么,毕竟在益州开设医馆还需要刘泽帮忙照应。
刘泽闻言哈哈笑道:“邓公子小看我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我看重的是公子的才能和人品,可不是你身后的邓家。你尽管待在这里修养,后面的事情自然由我来解决。”
“况且你要是想报答家族的培养,就更得跟着我去益州了。如今你在荆州可是没有立足之地了,但是跟着我去益州就不一样了。我保证只要你有能力,绝对不会被埋没的。”刘琦明确开口招揽道。
邓松站起身向刘泽抱拳行礼道:“邓松先行谢过公子,只要公子能帮我解决这件事,松愿为公子驱使。”
“恩,你先下去好好休养吧。”刘泽点点头道,没想到随手救人都能招揽个文士。
张仲景望着这对夫妻的背景走远,淡淡的开口道:“泽公子,我看这个邓松心机不浅啊,他是刻意在您面前展现才能,引起您的注意帮他解决邓家一事。”
张仲景行医数十年,见识的人和事很多。虽然刚才邓松掩饰的不错,但是却瞒不过张仲景的这双眼睛。
“先生所言我也知道,不过这点也无妨。只要有才能我就敢任用,至于心机什么的不必太过深究。”刘泽摆摆手不在意道。
也许是王莽篡位时大量儒生趋炎附势,上谶纬称圣德的无耻之行刺激了后来登基的光武帝刘秀,他对不屈服于王莽的儒生都给予重用,因此重“气节”成为东汉一朝之特色。
而在他的政治改革举措中,察举制被逐步完善。品德是招揽举荐人才时首先要考虑到的因素,像刘泽这边说什么“只要有才能就敢任用”的话语几乎不会为人所认可。
这种话要是传播出去,很多有声望的大儒都会站出来驳斥,对刘泽的名声很是不利。
“泽公子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这件事道理不在邓松这边,您要是强行插手的话恐怕会对您的名声有所影响,对您之后的发展不利。”
张仲景出身荆州士族,对官场上的事情也是略作一二。知道自己已经答应刘泽入蜀的邀请,身上难免就会有刘泽一系的印记,因此还是开口劝说道。
刘泽方才倒是没想那么多,听到张仲景这么郑重的劝说,不由的沉吟起来。
名声是个好东西!
穿到东汉的刘泽越发的感觉到好的名声能够在很多方面转化成自己的助力。他这次来荆州也是被流言所迫,为了自己的名声不得已才来荆州寻找名医刷一波声望。
沉吟片刻,刘泽缓缓开口道:“多谢先生提醒,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要做的,毕竟已经开始答应了。况且我倒是不认为这个邓松的人品有什么问题。”
停顿一会儿接着道:“除了心机重了点之外,其他的还是不错的,对发妻有情有义。一醒就跑过来表示感谢,也称得上是知恩图报之人。”刘泽分析道。
张仲景心中还是有点不理解,不过也不再说什么,他已经劝说过了,听不听完全在刘泽自己。
而刘泽的想法也并不只是像他所说的那样,燕昭王与郭隗千金买骨他可是从小就听过的。
荆州的文人谋士不少,智虑高绝也不乏其人,刘泽对此也是垂涎已久,而这个邓松就是他心中的马骨。
第53章 既往不咎?() 
南阳郡治所宛城许府门外,刘泽朝送他出来的中年男子抱拳道:“叔父留步。”
这中年男子就是如今南阳许家的掌舵人许贝,昔年刘焉在南阳任职太守时,与许家交好,这也是刘泽来南阳拜访的第一家本地士族。
南阳许家虽然在刘表麾下没有族人出任高官,但是绝对也称得上是荆州的高门士族,对南阳的影响力非同寻常。光是汉末年间就出来很多人才,像与宫中宦官互为表里将三公之位当个遍的许训,还有因为“月旦评”而驰名的许劭、许靖兄弟。
而许贝虽然不像他的那些族亲那般出名,不过也称得上是守成之主,许家在他的领导下也没有没落。
“公子远道来访,贝不甚感动,还请代我向君朗公问好。”许贝笑呵呵的抱拳道,丝毫没有世家家主的傲气。
刘泽也抱拳回礼道:“叔父之情,我一定带到,请留步。”
说着翻身上马离去。
刘泽来许家并没有交谈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是光是他亲自拜访送上刘焉的亲笔手书,这件事背身就代表了益州势力想和许家接触的意愿。
其实历史上许家就一直和益州刘焉一家的关系不错,许靖后来就受到刘璋的邀请相继为巴郡、广汉、蜀郡太守等重要的职位。
许贝望着刘泽一行人远去的背影,开口向身旁的亲信吩咐道:“吩咐下去,今日刘泽来拜访的事情不得泄露出去,违者杀无赦。”
“家主,刘泽光明正大来拜访,消息恐怕是封锁不住的。莫不如我们先向景升公禀报。”他身边的一名心腹族人开口建议道。
许贝摇摇头道:“不必了,刘泽公子既然来我许府拜访,这是对我许家的情谊,我们又何必枉做小人了。你这个提议就此打住吧。”
“诺。”众人抱拳应诺。
“公子,您贸然到许家拜访,难道就不怕他们会向刘景升禀报邀功吗?”跟在刘泽一旁的甘宁抱拳低声道。
刘泽不在意的摆摆手道:“无妨,许家与家祖相交甚笃,不会举报的。就算不看在两家的情面上,像许家这样的世家大族是不会轻易得罪我等,尤其是在我祖父还是益州牧时。因此无论是从情面、名声还是自身利益,许家都不会这么做的。”
南阳郡素来与刘表的关系若即若离,南阳的士族一般不会为了刘表而得罪刘焉。
南阳郡靠近益州,目前益州最精锐的军队东洲兵就是刘焉收编南阳、三辅一带的几万流民组建的,由此也能看出刘焉在南阳还是很受百姓欢迎的。
再加上刘表刘焉虽然同为汉室宗亲,但是两人的性格差别还是很大的。刘表深受儒学影响,更像是温润如玉的君子,不管是真是假,起码表面给人的感觉是这样的。
但是刘焉则不然,刘焉虽然对内百姓是采取极为宽容的政策,但是杀起人来也是毫不手软。最初为了在益州站稳脚跟,杀了益州本土的豪强十余人,最后连迎接他的犍为太守任岐、校尉贾龙也都被逼反族灭。因此他给人更多的印象是刚强枭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