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相》第106章


王文自从和刘沛合伙开了印书坊之后,经常都是足不出户的在印书坊。刘沛寻常也是见不到他。这一次,见到王文,自然是有些惊奇。
王文笑着说:“小刘啊,我还是不甘心,想要再考一次。”
刘沛看着须眉皆白的王文说:“老王,你走了,这印书坊的谁管啊?这文明印书坊可离不开你啊。”
王文答道:“小刘,我知道你担心我的身体。这印书坊就算没我,生意也一样蒸蒸日上。而且,我那几个儿子不是还在么。”
说完,王文的大儿子王思也走过来说:“爹,您还是听大老爷的劝吧。您年纪都这么大了,这一路千里迢迢的,孩儿担心。”
王文收起寻常那副笑脸,对王思说:“你还好意思说,要是你们几兄弟争气一点,中个进士回来,那我还废什么劲?”
刘沛看着王文,居然不知道可以说什么。真的担心王文这一次有去无回了。叹了一口气说:“老王,要不,我给你捐个功名吧?员外郎我还是可以帮你弄到的。”
王文摇头说:“小刘,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前些日子,我梦见我爹了。他老人家说,虽然这文明书局也算是给咱们老王家添了光彩,但是,终究还是不如功名来的光耀门楣。这从商,终究还是末流。捐的功名,我不稀罕。”
刘沛本来还想着找黄明文帮个忙,让他把王文点中。不过,听王文一脸认真的说。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这金榜题名,是王文这一生的追求。对于这样的追求,刘沛实在是不想用那些手段去替王文完成。以为他知道,王文宁可考不上,也不会要一个来路不正的功名。想到此处,刘沛便说:“行老王,你就先去大梁城吧。过些日子,我也应该要去述职了。到时候,咱们在痛饮一番,庆祝你金榜题名。”
事实上,王文前脚刚走,吏部的文书便道了。刘沛的考成成绩优,全国第一名。对于这样的成绩,刘沛一点都不惊奇,自己给楚青云和梁武道捞了那么多钱,这个第一名不给自己给谁?看了看文书,两个月内前往大梁城述职,然后等待分派新职务。
“两个月?时间还是很宽裕的,可以会三才一趟。上次通叔来信说,武大娘训练的那群人已经出师了,让自己有机会回去看看。既然如此,那就顺便回去一趟吧。”刘沛心道。
晚饭过后,刘沛交齐了家里人,安排一下日后的事情。
刘沛说:“嗯,我过几日就要去大梁城述职了,根据恩师给得消息,我这一次估计不会在西陵道了。黄先生,这白沙知县的空缺,我已经给楚相去信了,推荐的是你。”
黄山一愣,然后有些激动的说:“大老爷,我”
刘沛说:“先生,这些日子多亏了你的辅助。不过,你还不到五十,就这样给我做西席,是浪费了你的才能了。所以,我就自作主张了。这白沙县,交给旁人,我也不放心。楚相也是这个意思。毕竟我们现在是在楚相这一边的。”
黄山点头说:“那,老朽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然后,刘沛又对何正说:“岳丈,这白金商社就交给你打理了。别的我也不多吩咐,有什么事,你可以找黄先生,黄先生会帮你处理的。”
何正点头说:“嗯,贤婿放心。”
有看了看何方说:“这一次,我打算先回三才老家一趟。岳丈,我打算带上芳儿姐弟。这白沙县虽然赚钱容易,不过,毕竟还是地处偏僻,小子在这里,终究还是会埋没的。”
何正有些不舍得的看着何方,不过也知道刘沛这是为了何方,便说:“嗯,贤婿说得对。以前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不过咱们老何家出了西陵道,就举目无亲,放心不下。让他跟着你,我也放心了。”
何方此事已经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孩子,这些年跟着黄山学习,举止言行早已经与大梁城中那些官家自己无异了。此事见刘沛和自己的父亲这么说,便说:“姐夫,你去别处了,肯定是要带着姐姐的。若是我也走了,爹就剩下一个人了,我觉得跟着黄先生学习就好。”
黄山赞赏的点了点头说:“小方,为师也舍不得你。不过,这人外有人,这天底下比我厉害的人数不胜数。不出去见识一下,难成大事。”
何正也说:“小方,你去吧。将来建功立业了,给咱们老何家光耀门楣就行。爹和你娘会在这里等着你的。”
何方毕竟还是个小孩,听何正这么虽说,便扑到何正怀里哭了起来。
刘沛笑着说:“嗯,小子还是小子。至于飘飘和芳儿,自然是跟着我回老家的。不过,至于带不带你们就任,就看我被派到那里吧。”
(第一卷完)
第126章 衣锦还乡() 
当刘沛要离开白沙县的消息传出后,白沙县的百姓自发的到街上送行。看着道路两旁聚集的人群,口中不停的喊着:“大老爷,一路平安,平步青云。”刘沛不由得感觉有些心酸。是啊,其实百姓的要求很简单。自己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在赚钱的同时给些是会给百姓。
刘沛骑在马上,对大家喊道:“大家放心,我走了之后,白金商社还是白金商社,大家只要安份过日子就行。”
就这么一路前进,几乎没路过一地,当地的官员都会出来请刘沛宴饮一番。都知道刘沛是出于上升期的大红人,自然是尽力的巴结。如此,原本十天的路程,便生生的走了二十天。等快到三才县的时候,刘沛的队伍里,就多了三架马车,里面全都是礼品。
远远的,刘沛便看到了“三才县”的大牌坊,这一走便是三年。刘沛还真的有些想念。知县陈不明,早早的就带着一众的乡绅在等着。刘沛见状,便下了马,上前几步说:“陈大人,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陈不明满脸堆笑的说:“刘大人,您可是我们三才县的骄傲啊。这一次您回来,咱们都商量好了,要好好的庆祝一番。”
刘沛看着陈不明,上一次还是一口一个老弟的叫着,这一次就成了刘大人了。看来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边点头说:“陈大人,这一路风尘,我也有些劳累了。这样,明天,我做东,请大家如何?诸位可都是我的前辈长老,自然应该是我请的。”
陈不明连忙点头说:“呵呵,刘大人的确也是累了。您先行回府歇息,歇息好了,我们在拜访。这三才的乡绅可都等着见您了。”
一番客套纷扰,好不容回到了家。刘沛差点就认不出来了。一年前,在自己的授意下,刘通便把两边宅子都买了下来,进行了扩建整修。当时刘沛对刘通说的是要不计成本,要气派。此事一看,刘通果然是深刻的体会到了。这高大上的刘府,只怕只有朝中重臣和富甲一方的大富豪才住得起。不过,刘沛此时不就是个大富豪么。
刘通等人早早的便在门口等着,刘沛见到几人,有些激动。下了马就直奔刘通说:“通叔,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一旁的兰姨说:“沛儿,去了媳妇就忘了兰姨了是不是?”
刘沛笑着说:“怎么会呢,兰姨,我给你介绍一下。”说完,就把飘飘和何芳叫了过来说:“这是兰姨,以后,你们要相对婆婆一样对他。”
兰姨见飘飘和何芳长的俊俏,落落大方。心中自然是欢喜,听刘沛这么一说,更是乐开了花,便拉着飘飘和何芳说:“来来,进屋说话去。”
刘沛也不阻拦,示意众人先进屋。等落了坐,刘沛有些好奇的问刘通说:“通叔,阿福呢?”
刘通说:“啊福啊,应该还在县学呢。他听说你要回来,想着不去县学的。是我硬逼着他去的。看着时间,应该是回来了。”
话音刚落,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一路小跑着来到刘沛面前说:“少爷,您回来了?阿福给您请安了。”说完,便跪在了地上。
刘沛笑着说:“起来吧,阿福长大了。”
阿福起身后,眼睛有些微红的说:“少爷,阿福想你了。”说完,便那袖子擦这眼泪。
刘沛自然对阿福,可以说是对自己的亲小弟一样,毕竟他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认识的第一个人。便笑着说:“好啦,都这么大了,还流眼泪。听通叔说,你学习不错,已经取得了童声的资格。很好啊,好好用工,下一次考秀才举人。”
阿福摇了摇头说:“少爷,阿福不想考功名。等过些日子,阿福就会家里给通叔帮忙。”
刘沛微微点头说:“这些日后再说吧。”
说话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