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第803章


若只是如此,战局基本不会有丝毫影响,夏侯渊轻易动阳武城不得,然而守军要退敌也要不断付出不小的代价。
而形势的改变,依然还是出现在李典派入城内先一步的人做出的动静惊扰到了张池这一边,消息传到他手上的时候,他才大感不妙。
虽然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里已经沉甸甸的。
他很清楚阳武城的城防没有看上去那么牢固,事实便是即便没有来自于李典这一方的压力,若是夏侯渊手上人马能够再充足一些,攻城器械再丰富一些,那阳武城恐怕早就已经顶不住了,这是城池先天的缺陷,人力无法弥补。
而现在,则是连能够凭仗的剩余城池之坚利也等于被消去,此时他们能够做的,唯有以自身血肉之躯填补上去。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难,张池不是张辽,他虽然在这支守军中素有威望,但这威望还不足以在这种危急关头稳定军心,不足以压制士卒们遭遇冲击时候恐慌的本能,而士气的动荡其实是比城门被破开更危险的一件事情。
“将军,事不可为,咱们若继续呆在这儿,只会陷入他们的围困中,不若退回内城,咱们还能据守更能形成僵持,至少也要待到援军到来。”
副将的劝解让张池心中一动,阳武城虽不算大,但建制颇为周全,除了附近没有流水可引而没有护城池外,瓮城、内外城一应俱全,此时被李典攻破的,也只是外城一道城门,内城同样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守备,若再加上他们这些完整保存了大量实力的主力退回去,别说等到援军到来,就是以此与敌军形成僵持也不在话下,唯一担心的就是内城的储备不够,不管是物资还是军械,都是不小的问题。
不过良久,张池还是重重点头,下了决心。
但还不等他将命令完全传达下去,后方就传来了兵甲交击声,还有震天的喊杀声,往城内一看,就发现果然是杀进来的曹军,此时竟然已经进逼到了瓮城底下。
好快的速度!
张池等将脸色俱是一变,他们这边才接到消息没多久,敌军就已经赶到了,基本没给他们多少反应时间,说不定这就在敌将掌握之下,在已经快赶到的时候才制造动静,迷惑他们,令他们失去先手、并彻底陷入被动。
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城外的夏侯渊似是有了默契一般,突然加大了攻势,已经熟悉了他们攻城节奏的守军登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本来稳固的防御也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曹军第一次攻上了这边城楼,而瓮城内李典所部的喊杀声也越来越近。
完全不容迟疑和考虑,咬咬牙,这时候张池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于将,你率部抵御城内敌军,其他人随我将这些宵小驱赶下城,这回咱们可都要拼了——杀!”
“杀!”
最后决战拉开序幕,但其实张池和一干守将心里已经有了预感,这一次恐怕真是在劫难逃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碰撞之始() 
汉初平三年十月十四,曹军先锋大将夏侯渊兵至阳武县,不日即拔兵攻城,鏖战半日而下,阳武守将张池战死,副将于将遭擒,万余兵马过半伤亡,余者皆降;而曹军一方同样折损不小,夏侯渊因违命擅自发动攻城,以致兵马伤亡近半,可说与敌两败俱伤之局。
曹操闻之震怒,欲严惩夏侯渊,但又念其之前连下数城兼之破阳武城有功,遂功过相抵,无赏无罚;反是副将李典拥破城首功,曹操大加赞赏并赐金五十,军功另算,其后再有功劳叠加并付,此处按下不表。
实则下阳武城,折损虽不少,但在全盘战役间,这点减员根本不会放在曹操这等枭雄眼中,说要严惩夏侯渊也不过是做做样子,以示主公威严,私下对夏侯渊此举还是颇为肯定的,当然要没有李典,夏侯渊最终也未必能够功成,所以李典必赏,更可昭告属下,其功过分明、赏罚有度。
而阳武一下,其实功劳堪比之前连下数城清开大军行进道路,甚至犹有过之,待得大军兵锋一至,据此为营,更是进可攻退可守。
阳武城严格来说,对于曹操的战略价值远大于其本身。
与之相对应,阳武城一破,对于吕布而言也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
按照预定的计划,他们选择战略性放弃一部分地域,引得曹操大军进入瓮中,但这其中,绝不包括阳武。
莫看阳武看上去不怎么紧要,但从吕布与曹操敌对的关系来说,从曹操大军倾入司隶的路线来说,阳武正好是一个关键的口子。
这个口子必然会被撕开,区别只在于时间的长短先后。
吕布本也没指望阳武城能够坚持多久,其本身得到的支持就不够,更不用说面对的还是曹军精锐,顶多也就起到一些拖阻的作用,所以对于阳武城被破,吕布其实并未多在意。
真正让他意料之外、让他有些上心的是,阳武城破的时间太短了,比照他们的计划来说,这在无形中会将很多事情都提前,而这在接下来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更是他们这些本来的规则制定者都不好预料了。
当然,阳武的战略价值从贾诩的全盘计划来看,仍然算不上很高,顶多就是一颗投入湖面的小石子,更何况既然已经成了既定事实,现在再去长吁短叹或者如何如何毫无意义,唯其带出的涟漪也即曹军后续的行动,才是吕布等人需要重点关注的。
甚至吕布可以断定,若说之前派出夏侯渊做先锋军还含着试探的意味,曹操也是选择徐徐图之、边走边观,那现在这一步,则会让他不由自主加快脚步。
战场之上,时机稍纵即逝、失不再来,曹操作为兵法大家,自然清楚这一点,更不会放过好不容易抓在手中的机会,而这其实也正是吕布期冀看到地。
曹操倾军出动,步步为营自然不如急行军能露出更多的破绽,破绽越多,于吕布也越有利。
但吕布这边想要迎敌,同样也需要时间来聚集原本散落在各处的士卒们,十万大军分散开来需要好好斟酌安排,更需要时间,要聚集起来就更是如此,这些时间对于曹操来说却又是一个大利。
双方各有得利,此时便看谁才能够占得先手和主动,目前来讲吕布这方仍在暗处,而曹操却是要时刻提防于他,尤其现在还进入了他的势力范围,轻易一步都不能走错,否则就会引发连锁反应,而吕布等的也是那个时候。
既要抢先机,又要比耐心,说起来矛盾,但却正是双方一直以来微妙平衡得以维持的关键,现在也是看何时先打破这一平衡,并引以为用。
“主公,各部军令已经传达下去,只是全军会合还需时间,而且会军地点还需确定。”
此时坐在吕布面前地,除了贾诩,还有荀彧、荀攸叔侄,大将张辽、典韦、徐晃等,以及暂在吕布手下身份不明的赵云。
陈宫被派在冀州另有要务,倒是将赵云遣了过来,留在吕布帐下听候调用,只是对于吕布表达有所任命的意思,他推辞不受,吕布也不强求更未公开,而其他人虽然对赵云的身份有些疑惑,但见吕布简单介绍一下就再不多说,他们也讳莫如深不去深究,倒是典韦初见赵云的时候满是战意,武者之间的感应是很敏锐的,若非时机地方都不对,他也许已经提着双戟扑上去了。
这样的场合吕布也丝毫不避讳赵云,其实让赵云心里感觉很是别扭,不过他只是在角落沉默着不发一言,默默注视着吕布等人在指点江山。
吕布看着荀攸汇报完后暂且退下,便沉声道:“虽说咱们而今首要目标都在曹孟德身上,但对于雒阳却也不可轻忽大意,此时雒阳城局面复杂,天子混在其中,虽然各方不真个敬他也绝不会在此时对他不利,但到底乱军之中,难说一定。而且此时咱们兵马调动,势必引人注目,此时若只是一心迎对曹孟德,而忽视雒阳变动,也未免惹人口舌,因而还需赶派人手参入其中,搅乱局势也可暗保天子,这便由文若你来负责吧。”
听到吕布的话,荀彧不禁暗自叹息一声,还没听到最后,就知道吕布这十有七八就是说给自己听的。
要说起来在吕布如今这些文武属臣中,也就他还是心想汉室、半边屁股坐在刘家那边,而且对于当初吕布“招揽”他们叔侄的方式多少心里还有些疙瘩,只是事已至此,他也很难再回头,只能先且走一步看一步,此时便躬身领命:“喏!”
吕布掉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