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教父》第529章


“不,主席先生,还记得当年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索马里援助粮食走私案吗?当时外经贸部可是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的粮食,这些您能否认得了吗?”巴拉尼科夫最后又抛出了一个shā shou锏。
……
半小时之后,克留奇科夫中都打破了沉默,他对巴拉尼科夫郑重的说道:“巴拉尼科夫同志,如果你说的一切都是真的,那么我们国家很可能陷入了一场天大的阴谋,我是绝对不会让这种人把我们的国家给毁掉的……”shou ji用户m,
第二百八十三章 找帮手() 
140年前,当时的沙俄面临着艰难的抉择,面对国内古老的农奴制度。俄国的知识分子们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一些知识分子认为俄国应该完全地向西方学习,放弃俄国传统的文化和制度。而另外一些保守的学者们则认为斯拉夫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并不比西方的民主差在哪里。两种思潮在俄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强烈的碰撞,最终保守派的思想占据了上风。随后就爆发了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沙俄的七十万大军和以英,法,土耳其联军为首的百万大军为黑海的控制权而大打出手。最终的结果是以沙俄的惨败而告终,俄国从那时起失去了在黑海设置港口,建立舰队的权利。但是失去了克里米亚和黑海远不是这场战争带来的最终结果,其后因为保守派失败而引发的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活动才是克里米亚战争成为主导俄国命运的关键所在。
每一个俄罗斯人几乎都接触过这段历史,遥想当年俄国国内的开放派和保守派所引发的改变俄国命运的一场思想大讨论和现在苏联所处的历史十字路口何其的相似。
苏联现在的大部分领土其实都是继承自沙俄。爱沙尼亚,阿塞拜疆,立陶宛等国早在沙俄时代就已经是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不仅是波罗的海三国,包括中亚五国,外高加索地区,俄乌白三国都是沙俄时代开拓出来的疆域。直到罗曼诺夫王朝垮台,末代沙皇一家被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全部处决。波罗的海三国以及外高加索地区曾经获得过短暂的独立。可是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从来都没有承认过他们的独立性。
命运在140年之后再次将俄罗斯民族主导的国家放在了前进道路的十字路口上。而这一次,显然是改革派占据了上风,而他们的选择将会让这个国家四分五裂。这种情况显然不是克留奇科夫所愿意看到的。作为克格勃的最高领导者,克留奇科夫始终坚持着克格勃的信条,将效忠国家当作自己一切工作的最高准则,可是这份忠诚却被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当作不值钱的破烂扔到了一遍,而且现在的最高领导人正在起草一份新的联盟条约,这份条约将会把苏联所有的加盟共和国全部变成主权国家。
克留奇科夫觉得自己错了,他效忠的对象不应该是国家元首,而应该是苏共和苏联。而现在,苏联的国家元首要亲手分裂自己的国家,而同时他作为党的领导人也要分裂苏联的执政党。克留奇科夫怎么会允许这种情况就这么继续下去。
克留奇科夫现在手里有了一张绝佳的王牌,他的下属巴拉尼科夫死咬着戈尔巴乔夫的得力干将乌里扬诺夫不放。而且乌里扬诺夫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表面上是苏联现在最能干的青年干部,不但在经济建设上颇有见地,而且还在人民群众当中个拥有良好的口碑。可是就是这样一个道貌岸然的家伙,他其实才是苏联最大的**分子。乌兹别克官场贪腐案大部分的资产都不知不觉的进了他的口袋。而且他还和国外的黑社会组织进行勾结。苏联的经济交给这个家伙来主持,完全就是给他继续侵吞国家的资产创造条件。
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阻止这些危险的人物继续把持国家的政权。可是单凭克格勃的力量可无法和谢廖沙相对抗。克留奇科夫必修给自己找一个强有力的帮手。环顾整个苏共中央委员会,克留奇科夫觉得国防部长亚佐夫也许会支持自己的计划。
于是在一次情报和防务会议之后,克留奇科夫主动找到了亚佐夫。他假意向亚佐夫抱怨戈尔巴乔夫布置下来的一些工作,想通过这些不痛不痒的言论来试探一下亚佐夫的态度。
“部长同志,我们克格勃的工作简直没法干了。你知道戈尔巴乔夫书记上一次让我到克里姆林宫去是探讨什么问题吗?探讨我们克格勃和中情局进行情报合作的计划。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制定这份计划。什么时候起,我们居然要和中情局分享情报了?”克留奇科夫找了个合适的场合,开始故作不满的向亚佐夫抱怨道。他所说这些事都是真的,戈尔巴乔夫确实让克格勃和中情局在情报方面加强合作。而克留奇科夫打心底里觉得这就是在异想天开。
“哎我还以为只有我们会被安排如此荒唐的工作。我们马上要和美国方面在克里米亚进行了联合伞兵军演。说实话做这种事情我的心里是说不出的别扭。美国人一直再拿援助和贸易事情来吊我们总书记的胃口,可惜上一次乌里扬诺夫部长在科威特问题上摆了美国佬一道。这让美国方面很不满。我们现在反倒成为了拉拢美国人的筹码!”亚佐夫权当是克留奇科夫在开玩笑,也随口应和了几句。
“乌里扬诺夫部长,部长同志,我们倒是截获了一些乌里扬诺夫部长的情报,我正发愁要不要向政治局回报这件事情”克留奇科夫假装为难的说道。
“怎么,乌里扬诺夫部长还会有什么问题不成?”亚佐夫好奇的问道,但是一出口他就后悔了,自己不应该问这些东西的。
“有经济方面的问题,可是乌里扬诺夫部长可是我们现在经济改革的总指挥,我在犹豫要不要继续对他进行调查。因为此事事关国家安全!”克留奇科夫继续泄漏道。
“我劝你凡事不要太认真,水至清则无鱼,掌管经济的干部手里面有点什么纰漏,只要不是大事就不要动不动喊打喊杀的,你也知道,现在我们党内能干事情的干部不多了,乌里扬诺夫同志算是其中最优秀的”亚佐夫对克留奇科夫奉劝道。
乌里扬诺夫部长突然压低了声音说道:“如果我说乌里扬诺夫部长和国外的不法分子相勾结,图谋不轨呢?”
第二百八十四章 前期部署() 
从两德合并之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在经历了祖国统一之后,东德人渐渐的失去了合并之前的兴奋,生活重新归于平淡。面对西方消费主义强大的商品冲击,东德人开始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东德人第一次拥有了信用卡,他们很快就将自己家里的家具全都换成了西德流行的款式。住宅楼下面的垃圾堆里,堆满了替换下来的家具。靠着东德马克和西德马克之间1:1的兑换每个人都发了笔小财。而这些钱还没有在东德人手中捂热。就又送回到了西德的那些资本家手中。
以每个家庭平均7000马克的储蓄水平来说,这笔钱其实根本不经花。不过比起这些钱上的事情来说。工作上的变化才让东德人感到深深的无奈。
大量的东德教师失业了,很多东德时代的军人也离开了军队。东德地区原有的工厂和企业开始大量的倒闭。医院里的大夫们几乎全都跑到西德区开设诊所了。在种种社会冲击之下,东德地区开始出现了失业潮和人才流失潮。
那些在东德时代受人尊敬的教师,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都风光不再了,不少人为了养家糊口过上了痛苦的生活。他们在东德时代获得的学历和技能无法在统一之后的德国继续使用,许多人就这样被时代和社会所抛弃。成为了没有用的人。
科尔总理乐观的估计只需要五年时间,前东德地区就会像西德一样发达了。但是马克1:1兑换虽然看似慷慨,实则却在东德地区造成了严重的购买力下降问题。
德国马克是欧洲最重要的货币,作为欧洲经济最具活力的国家。德国马克在欧洲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欧共体内部,大家以德国马克为基础制定了复杂的联系汇率机制。按照这套机制,所有国家的货币都会以德国马克为中介进行兑换,而且汇率的上下波动不能超过5%,德国央行实际上起到了欧洲央行的作用。可是这其实是人为的为各国之间的汇率套上了一个枷锁。既然上下波动不能超过百分之五,那么一但这些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上遭受攻击,这些国家的政府就得拿出马克来保住自己的汇率。而这正是谢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