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第1074章


“起来吧……”那人满意点点头,正是西王傅正虎,身后,跟着的两个人,一个是荆轲,一个是武松,“你还念旧主,本王很是欣慰”
“西王对马孟起,恩重如山,马孟起一日也不敢忘,就是咱们西北军的老弟兄,也时时挂念。”马孟起站起身形,动情说道。
“咱们的老弟兄,还有多少人了?”西王关心问道。
“经过6次南征西蜀,不足1万5千弟兄了——”马孟起感慨道,“不过,这些人,都是军的骨干,李天堪驻守长安,马孟铁留守庆阳,西王若是想自立,我们兄弟,愿拥立西王,割据甘肃、陕西两郡”
“不必了本王来,就是要跟你说一句,不要再流血了,西北军,今后,听从本王侄子清号令”西王凝视马孟起,一字一句道:“不知本王的话,现在还管不管用了……”别看他的修为只有4级高阶,身体也不太好,但自有王者的威严。
“一切,但凭西王定夺”马孟起慌忙单膝跪地,坚定说道。
“好……”西王微微点点头,“那司马士及,本王也不想难为他,让他自行离开吧……”
“遵令”马孟起起身,赶忙下去安排。
司马士及营房内。
司马士及本来是率领1万西北军,坐镇长安的,但听说张飞率东北军杀向潼关,哪还在长安坐得住?于是带着部分亲卫,也赶到了潼关。
他晚上刚躺下不久,就感觉营房周围,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铿锵的甲胄声,他也是5级强者,警觉性极强,不由心一沉,这分明是有人调动兵马,围住了自己的营房,遂一把抓起龙泉剑,就冲出营房。
营房外,司马士及的4名贴身护卫,已然手持兵刃,严阵以待,眼现出惊恐。
就见营房周围,已经被1000名西北军团团包围,500名刀斧手,手大刀,寒光凛冽,500名弓箭手,箭头处,闪着寒芒。为首一人,正是西北军大将——马孟起,正冷冷看着司马士及
“马孟起,你要造反不成?”司马士及见是马孟起率部而来,怒声喝道。
“马孟起不是造反,而是拨乱反正”马孟起冷然道,“我西北军本来就是效忠傅氏皇族,现广庆皇帝昏庸无道,我西北军听从西王号令,自今日起,就效忠傅氏皇族—清大帅”今夜,他带来的,都是西北军的老兵,战力绝对是一等一的好手,司马士及有300名亲兵,见到马孟起率兵而来,立时倒戈。
“你……”司马士及被噎在那里,这才知道,西王已然回归西北军,当年,就是司马家家主司马述,撺掇皇帝傅正胥,招西王进京并软禁了他,夺了西北军的军权,手握龙泉剑的手,微微有些发颤,他5个人,断难从面前这1000西北军精锐,脱身而走。就是单打独斗,他也不是马孟起的对手。
他现在是5级初阶修为,手握龙泉剑,战力可达5级高阶,就算如此,离马孟起的5级巅峰战力还是差了一阶。
“西王说了,愿开一面,放你出城,下次再见面,马孟起定不会收下留情”马孟起肃然说道,“你走吧”大手一挥,1000西北军将士轰然一声,让开一条通路。
“好,咱们走着瞧”司马士及没想到,西王会轻易放过自己,嘴说着狠话,带着4名4级高阶护卫,从西北军让出的那条通路,狼狈离去……
创庆6年10月20日。大汉帝国原西北军4万将士,宣布归顺清。东北军兵不血刃,占领庆阳、长安、潼关等重要城关,进而收复甘肃郡、陕西郡,至此,大汉帝国长江以北各郡,尽皆被清收复。
大汉帝国之前有24郡,后来增加了台湾郡,一共25个郡,现在有12个郡在清手,分别是:龙江、长春、奉天、北平、河北、河南、洛阳、陕西、甘肃、山西、山东、安徽。
广庆皇帝仍然掌握了12个郡,都在江南,分别是: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台湾。
南王掌握了一个郡:西蜀。西蜀虽然只有一个郡,但地理位置重要,面积涵盖了部分云南、贵州、重庆的地界。
原八大世家也分裂成了三部分:
朱家、孔家完全支持清。
司马家、赵家完全支持广庆皇帝。
独孤家、唐家完全支持南王。
而刘家以刘成裕三兄弟为代表的大部分人,站到了清一边,刘光仁、刘成功等人虽然跟着广庆皇帝在江南,却已经貌合神离了。
王家一部分人随着王行满投降了清,王青栋等人,却在继续支持广庆皇帝。
可怜司马士及,在西北军,呆的时间也不算短,最后被西王礼送出境时,身边,只有4名原来带来的司马家贴身护卫……
西王虽然离开西北军8年,但在西北军的威信,却是无可撼动,轻描淡写一句话,就夺了司马士及4万西北军将士的军权……
但西王,终究没能等到清登基的那一天,10月30日,西王在回归帝都洛阳途,因病去世……
不过,他临死前办了一件足以让他自豪的大事,也算是了无牵挂,含笑九泉了。
清得到消息后,亲率10万将士,披麻戴孝,西出洛阳百里,亲自驾着马车,迎回了西王的遗体,又守孝三日,和西王的儿子义庆王子、北王的儿子全庆王子亲自扶棺,将西王,安葬在傅氏皇陵。
西王在西北军的儿子义庆王子,之前遭到了司马士及的软禁,清也进行了妥善的安置。
清此举,令4万西北军,彻底归心臣服……
没有西王,清若想击破潼关,收复陕西、甘肃,没有个一年半载,断难做到,有的人,一生忙忙碌碌,却没有为后人留下什么,有的人,一生也许就做了一件事,却名垂青史
身在东北的东王得到消息,也是伤心不已,没想到,眼看着原半壁江山都拿下,就要天下一统了,自己的四弟却看不到最后的胜利,自己和四弟自从雁门关一别,竟然8年未见,却成永恒……
“我要到洛阳去看看父皇、母后,看看四弟、五弟的陵墓”东王冲雪琴公主动情道。
“好,我陪你去”雪琴公主点头应道:“秦叔宝带着猛虎师,这两天就会返回东北,清另外让戴宗专程送回来一封信,也想请你到洛阳去,主持大局,继承大统”
“继承大统就算了,咱们两个现在这样,不知要羡煞多少人,那些指挥打仗、粮草运输、官员任用等操心的事,让他们年轻人去吧”东王坚决摇头。
“嗯本公主听你的”雪琴公主轻声应道,将身躯靠向东王。
南京。皇帝行宫。
皇帝正在跟赵铭科、尉迟敬德布置紧急在南方征兵的事宜,因王行满投降,之前跟皇帝一直比较亲近的王青栋,受到冷遇,不过,皇帝也知道,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王青栋从小跟在他屁股后面长大,二人关系不是一般的铁,暂时肯定不会谋反,至少他也没有兵权。
皇帝的计划是:年底前,在江南自己掌握的12个郡,除了台湾、江苏外,每个郡招募和补充郡兵到2万人的规模,另外,以东南军、自己从洛阳带来的右羽林、禁军为骨干,在江苏郡组建一支13万人的核心央军,拱卫临时的都城——南京。
这样一来,到明年春天,皇帝在江南的总兵力,就会达到33万人的规模,毕竟江南连年战乱较少,百姓相对富足,600万人口,支撑20多万新兵的招募,应该没有问题
新兵的军费开支,主要来自赵家和王家,江苏郡的13万央军的训练,皇帝打算交给尉迟敬德、司马成都来操作。尉迟敬德他是最放心的,司马成都则年轻,更为忠诚可靠。
皇帝相信,清的八旗军年底前突破长江南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要坚持到明年春天,自己有了这33万人,加上西北军4万人马,与清形成长期的对峙局面,当无问题。加上西蜀,就形成了三足鼎立
只可惜,之前自己和父皇6征西蜀,与西蜀结怨太深,否则还可以联合西蜀,共同对付清——
“那没什么事,臣等就下去准备了”尉迟敬德见皇帝一一部署完,和赵铭科躬身就要离开。
“皇上”恰在此时,李公公一脸愁容进来禀报:“司马士及求见”
“什么?”广庆皇帝心一沉,司马士及不在西北军,怎么回来了?急急吩咐道:“让他进来””诺”李公公赶紧躬身出去。
不多时,司马士及风尘仆仆进来,扑通跪倒:“皇上,臣罪该万死”
“你把西北军葬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