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驸马》第135章


“圣女还说了些关于我的什么吗?”
“没有!不许打听圣女的任何事情!”紫芸冷冷道,一提到圣女,翻脸比翻书还快。
“好,不打听!”宋廷咬完一个苹果,把果核扔出去,噗通落入水中,又遭来紫芸的白眼。
宋廷拍了拍手,一脸认真道:“真的!我就是个没有实权没有封邑被朝廷瞧不起的小小驸马,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手握大权的皇亲国戚。抓我,换不了你们的方公子,不如把我放了,拿那个知府高启堂去换嘛!”
其实他心里当然知道对朝廷来说,高启堂已经毫无价值,就算从方腊军手中被放出来,苏州城围城时携财逃跑这项罪名,也至少要刺配三千里,财产全部充公,家人也要一同流放。而方杰是方腊的侄子,如果押去京师凌迟或者问斩,杀一儆百,是可以直接动摇方腊追随者军心的——也就是说,一个横竖死罪的高启堂,是换不了一个方腊侄子的。
不过看紫芸想不到这一节,宋廷怎能不抓住机会忽悠忽悠她?
紫芸听了他的话后,眼瞳眨了眨,似真的听进去了。
宋廷决定再给她洗洗脑,装作一脸极度认真地道:“你看,苏州知府,正五品对不对?驸马都尉嘛……不过从五品,还是个闲职,没有实权,对不对?知府官儿比驸马大多了呀!你们还不快去城里抓知府?我听说你们今天要杀知府的头?千万别杀啊?留着换你们的方公子呀!”
紫芸道:“知府要押往杭州,还没杀。”
“哦,这样子呀!”又从紫芸口中套问了一点信息,宋廷颇为开心,继续忽悠:“依我看,别押知府去杭州了,拿知府去换回方公子呀!”
听了他的话,紫芸缓缓地点了点头,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又缓缓地道:“嗯……假如拿知府去换方公子……那么,押谁去杭州杀头呢?宣抚使、通判、守将等都被杀光了,押谁去杭州呢……咦,有了!”
说到此处,她眼眸莹亮,指着宋廷:“哈哈,押你去杭州嘛!你是大梁驸马,说不定能成为第一个被圣公杀头的皇亲国戚呢!”
紫芸说着,仿佛很开心地笑了起来。
“不要啊!我的姑奶奶啊…!”宋廷呆呆地看着紫芸,恨不得狠抽自己几个嘴巴子,忽悠来忽悠去,居然把自己忽悠进去了……
紫芸才不管他的想法,仿佛想到一个绝妙的好点子,忙去了圣女的舱间,大概是要将她的主意告诉圣女。
“我原以为紫芸性子要比紫萱温和,会比较好坑,谁特么知道,居然是个死脑筋呀……”宋廷欲哭无泪,仰头哀嚎。
如果圣女真的把他押去杭州城杀头,那他岂不是真的要被自己出的馊主意害死?岂不是要和贞儿永诀了?
该死的紫芸,一根筋的蠢婢……不行,必须阻止圣女也有这种愚蠢想法!
想到此处,宋廷不顾一切冲到圣女舱间里,看到紫芸正低头站在圣女面前,脸有些红,好像刚刚受过训斥的模样。
“圣女,我有话想请教。”宋廷昂然道。
“你说吧。”圣女给了他一个背影,语音平淡,似乎并没有因为他突然冲进来而生气。
“我想问圣女,你们是不是以为杀尽天下的官,黎民就真的能幸福?是不是以为,天下所有的官,都享受着不该得的富贵?是不是以为,所有的官都看不见底层百姓的水深火热?都该杀?都该死?我想告诉你们,你们这么做是愚蠢的!是自取灭亡!”宋廷深深吸了口气,将想说的话一股脑儿全说出来了。
看似不计后果,其实他也是在赌,她不相信圣女也是没脑子的一根筋,如果真是那样……不不不,千万不能是那样!不然性命真的要交代在这里了。
也不知道“亲哥”宋道衍教的那招独门逃跑功夫对付麒麟榜第六的高手好不好使……
圣女仍旧是背影对着他,透过仿佛白纱般的羽衣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她盈盈玉背,只是看了一眼,宋廷就将眼睛看向别处。这种时候,最好是促使她保留想法拿他换方杰,他还有很大的生机,当然如果能说服她直接把自己放了那就更好了。至于看玉背,现在可没这个心情。
空间寂静了片刻,一阵久久的沉默,才终于听到圣女轻轻说道:“紫芸,你先下去吧!”
紫芸退下后,圣女转过身来,仿佛白幕后的双眸在凝视着他,怔了片刻,说道:“我不管杀人的事,我只想救人。”
“这是什么说法?”宋廷脱口而出问道。
圣女缓缓移动莲步,身上淡淡的清香散发,只见她缓缓走到船窗旁,依旧是背影对着他,“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叫我圣女吗?”
不等宋廷回答,淡淡的语音继续响起,“因为我救人,我只救人,我从来没有杀过人……”
宋廷愕然。
麒麟榜第六的高手,居然没杀过人?
你莫不是在骗我吧?
“你是不是以为我在骗你?”圣女仿佛懂读心术,语气依旧平淡,“我从来不说谎,我没有杀过人,我只想救人,救更多的人,所以才会拿你去换方杰。”
“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如此想救人,苏州城被杀了这么多人,你不管?”宋廷血气上涌,梗着脖子说道。
没想到,她居然也不生气,语音依旧不悲不喜,平淡如水,“我知道不该杀那么多人,可是不杀那些官,平息不了百姓的愤怒,如果不杀那些官,会死更多的人。”
“何出此言?”宋廷大为惊讶。
“你可知道百姓为何愿意跟随我爹爹造反?”她反问。
“我知道,官逼民反。”
“不,你根本不知道!”圣女的语音终于不再平静,带着一丝丝怨,似一颗石子落入池中起了涟漪。
她接下来的话,更像是洪水席卷,冲击着宋廷的内心。
第135章 和圣女谈幸福() 
“十六年前,狗皇帝在江南设『苏杭应奉局』,四处搜刮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以船运送到汴京,供狗皇帝赏玩,官府将每十船组成一纲,称花石纲。花石船队所过之处,本地百姓必须供应钱谷和民役,有的百姓家中无钱无粮,就只能出劳力给官府运送花石纲,却拿不到一分钱。男丁服役,女人孩子都要到田地里去忙碌,辛苦劳作,最后挣的一点粮食,却又要缴纳赋税……”说话时,圣女仿佛看着船窗外,语调隐隐带着悲戚。
宋廷仿佛听到她微微叹息一声后才继续说道:“花石纲之役,流毒江南百姓已经二十载,江南素称富饶之乡,可就算再富饶的土地,也经不起这二十年的折腾。但该死的狗皇帝和那些奸臣,却不思进取、变本加厉,还要把百姓往死路上逼……”
“我的家乡青溪县,盛产竹木漆,是花石纲重点盘剥之乡。官府逼迫乡民产竹木,大家无地可种,无衣避寒,无粮可食,我们什么都没有了……除了造反,没有别的出路了,或许,造反死路一条,但是,不造反……马上就会饿死。”说完,圣女仿佛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缓缓地回转过身,白幕后的双瞳仿佛在凝视着宋廷。
宋廷怔怔地看着眼前一身雪白打扮的明教圣女,内心苦涩地回味着她的最后一句话“造反或许死路一条,但是不造反,马上就会饿死……”,呆呆地伫在原地许久,一直说不出话。
诚然,赵金佶是他的老丈人不错,但是他这个皇帝当的还真是失职啊,在燕云十六州丢失的基础上,又丢了十州国土给辽人,手下的大臣,大多是像蔡京、童贯、朱勔、王黼、李邦彦、梁师成这样的奸贼。官逼民反啊官逼民反,方腊起义不止是官逼,而是赵金佶这个皇帝直接逼反的啊。
念头陡转,他又想起农民军闯到破庙的场景与及陈宝夫妻所讲述的见闻,叹了口气说道:“上不恤民,君臣有罪,百姓没有活路,但你们却也不应该滥杀无辜啊……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没有活路的百姓,难道是因为那些有活路的百姓造成的吗?苏州城破之日,你们纵容士兵掠夺女子财物,滥杀无辜,难道良心不会不安吗?”
“我知道……”圣女走近两步轻轻说道,语气透着无奈,“爹爹他……他变了,刚开始造反的时候,他不是这样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造反之前,他的脾气很好,现在地盘越来越大,恭维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确实变了……不过我相信,他只是暂时变了,他还是会变回原来的样子,如果造反成功,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皇帝。”
听到圣女说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